“我是土生土長的萬紫村人,也是從這個學校畢業。學校要停辦,我肯定是舍不得……”這是2023 年5 月,南縣鄉村學校布局調整工作會現場,副縣長王建國聽到的一線心聲。
南縣是一個農業大縣,鄉鎮教育點多面廣,“撒胡椒面式”的投入結果是硬件有所改善,但教學質量并無大幅提升。如何調優布局,合理調配資源,是擺在南縣教育人面前實打實的問題。正值《湖南省教育廳關于應對學齡人口變化調整優化中小學幼兒園布局的通知》文件出臺,既然要干,就干在先。就這樣,南縣率先開始了鄉村學校布局調整的探索。
2024 年,湖南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項目“構建增值評價體系賦能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踐探索(南縣)”成功立項,南縣成為益陽市唯一,全省唯五的試點縣。
這意味著,布局調整這盤棋南縣要想得更多、走得更好、推得更深……
從“擔憂”到“點贊”,群眾滿意度再提升
2023 年,南縣共有小規模學校29所,教學點5 個,鄉村教育的整體現狀就是“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經過前期三個多月的深入調研,13 所停辦學校的名單及具體工作方案放在了王建國的辦公桌上。
“每一所學校都要走到,確保學生和教師都能安置妥當,家長都能滿意?!焙湍峡h教育局局長曹陽探討后,兩人便立即帶隊開始走訪調研。
“離得近,就不用坐校車,每年也能省下點錢,而且路一遠,路上還要擔心安全問題?!碑斨踅▏拿妫议L說出自己的疑慮,并希望校車能夠上門接送。校車費用可以想辦法解決,但學生居所相當分散,一對一上門接顯然不現實。
為解決學生乘車問題,政府投入400 余萬元完善農村基礎交通設施。通過全盤規劃,新開5 條校車線路,新設12 個集中乘車站點。投入177 萬元建設校車智慧系統,實現校車發車,家長手機便能收到信息提醒。
“午飯在學校吃,收費也便宜,到了新學校,同學多、活動多,孩子學得也開心?!币粋€學期后,原先心存疑慮的家長,看到了孩子實實在在的改變,由衷地豎起大拇指。
2023 年,南縣共停辦13 所小規模學校。有了去年的基礎,今年11 所學校的撤并工作愈發順利。截至目前,全縣190 名教師及644名學生全部安置妥當,這項關乎全縣10000 余名群眾切身利益的改革平穩落地,小規模學校的撤并,既讓群眾享受到了實惠,也打開了南縣教育發展的空間。
從“痛點”變“亮點”,資源調配更趨合理
拋開不斷下滑的生源,這些農村學校還有一個共性——雖然完全滿足師生比,但教師結構性失衡明顯。且之前為化解城區大班額,選聘一批優秀教師進城,無形中拉大城鄉教育差距。
好在鄉村學校布局調整讓這一問題得以妥善解決。停辦學校的師資力量充實到各鄉鎮中心學校后,有效緩解了各校“用人緊張”“一人多崗”現象。
而這,還不夠。調研發現,停辦學校的教師要么是即將退休的老教師,要么是剛上崗不久的新人。如何快速提升他們的教學能力、激發他們的教學熱情?
南縣一改以往青藍結對的傳統模式,為停辦學校的新手教師匹配一位經驗豐富的中年骨干教師,為停辦學校的老教師匹配一位青年優秀教師,打破師徒身份限制,互相取長補短。同時借助辦公室教研、小組教研、校內培訓等方式,幫助教師快速融入新環境。
廠窖鎮中心小學教師黃麗英十分認同此次布局調整:“到了新學校,同事多了,交流學習的機會也就多了,短短一個學期,明顯感覺自己課堂把控能力上了一個檔次。”黃麗英還提到,新學校的教學設施更為先進、智能,她關于課堂設計的創新想法可以很好地實現。
布局調整后,教育經費更好調配,達到用一分錢就有一分錢的效果。去年以來,南縣對各鄉鎮中心學校加大建設力度,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思路,共投入3600 萬元,完善農村學校硬件設施,建強配優鄉鎮內的每所學校。
從“改革”到“提質”,優質均衡全面推進
麻河口鎮四年級學生李想對現在的學校特別滿意:“新學校更大,而且有更多的圖書,上科學課還可以去實驗室做實驗。”
布局調整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格外精彩??萍歼M校園、剪紙作品展、建制班合唱等讓學生歡呼雀躍,這是一些孩子從未體驗過的大型集體活動。
2023 年全縣中小學生鼓號隊展演中,華閣鎮中心小學以亮眼表現征服了現場觀眾及評委,斬獲一等獎。這些活動極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學生不再羞于展示自己,事實證明,他們也能和城里學生一樣出彩。
這些真實的感受,充分展示了縣域農村學校布局調整帶來的積極變化,通過整合教育資源、改善教學條件、提升教學質量等舉措,學生真正享受到了更加優質和全面的教育服務,城鄉教育差距以看得見的速度在縮小。
集中力量,辦好鄉鎮學校。這是布局調整的初衷,也是最終目標。
“實踐證明,縣域農村學校布局調整不僅是一項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變革。它影響著每一位教師、學生和家長的生活與未來,更帶來了教育質量的提升和教育公平的推進?!辈荜柋硎?,將持續推動這一變革,為農村地區的教育事業注入更多的活力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