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安全問題成為信息傳遞中關注的重點。基于此,設計相應的網絡安全監測監控系統成為解決網絡安全問題的關鍵。本文在闡述ZigBee技術的基礎上,分析了系統設計需求,介紹了軟硬件設計情況。最后對系統性能進行了測試,結果證實,該系統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夠達到實時監測數據要求,確保網絡信息傳輸安全。
關鍵詞:ZigBee;網絡安全;監控系統
一、引言
在電子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網絡信息交流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ZigBee應運而生。作為無線通信技術迭代更新的技術產物,ZigBee在短距離低速傳輸電子元件之間尤為適用。ZigBee包含大量的傳輸節點,采用ZigBee能夠達到快速監控的要求,也可以達到不同網絡的傳輸要求,在網絡安全監控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了應對內外部網絡帶來的威脅和攻擊,企業網絡安全體系采用不同技術構建全方位防御壁壘,以確保企業網絡處于安全運行狀態。
二、概述ZigBee技術
ZigBee技術是一種支持雙向無線通信的技術,功能在于完成短距離、低功耗各類電子之間的數據傳輸工作[1]。ZigBee技術特點如下:
(一)低功耗
該技術傳輸速率較低,發射功率只有1mW,且支持設置休眠模式,這種設備比較省電。據調查,ZigBee設備配置2節5號電池即可維持6個月至2年時間,這也是其他無線設備難以達到的效果[2]。
(二)時延短
通信時延以及由休眠狀態激活時延比較短,典型設備時延僅為30ms,休眠狀態下激活時延為15ms。此時ZigBee則可滿足無線控制低延時技術標準。
(三)可靠性
使用碰撞避免策略,可為固定寬帶通信業務預留專用時隙,防止傳輸數據之間的競爭及沖突。ZigBee由物理層、網絡層等部分構成,如圖1所示。物理層處于ZigBee協議最底層,能夠直接控制與無線收發器實現通信,完成數據調制發送和接收解調、介質選擇等操作。MVC層使用完全確定的傳輸模式,每一個傳送的數據包均要在收到接收方確認信息,實際傳輸操作中發生問題要重復。MAC層為其他層提供相應的接口,主要功能建立連接、解除連接服務。網絡層旨在形成管理網絡、支持路徑選擇;應用層則是ZigBee無線網絡最高的協議層,提供端至端的應用程序接口,促使上層與下層之間實現數據交換[3]。
三、系統需求分析及設計
(一)系統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作為系統設計重要一環,應考慮有待解決的問題,包含用戶、功能需求。企業傳統網絡由于設備陳舊,部分服務器數據尚采用手動備份,工作量較大,可靠性、自動恢復功能有待提升。企業網絡安全漏洞頻繁發生,時常處在風險狀態。借助服務器向外發布信息,由于必須開放服務,易受到黑客的攻擊和入侵,加上使用系統用戶數量較多,部分用戶的安全意識不強,易發生信息泄露的情況。
企業部分員工在外工作時,頻繁采用外網登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難度。處于網絡數據不斷增加、用戶日益增長的背景下,對網絡安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系統設計要基于企業實際情況入手,考慮企業用戶實際需求,開展針對性設計,確保設計系統的可操作性。同時,設計系統要遵循可實現性原則,先明確企業用戶作為服務對象的實際需求,分析用戶在使用中面臨的問題,從實際入手規劃系統實施難度,防止出現由理論視角憑空臆造的情況。安全防護系統為滿足企業網絡快速發展及升級需求,系統要支持進一步擴充,基于此,要求系統能夠兼容不同類型硬件,達到擴展升級要求。
(二)系統硬件設計
1.CC2530芯片
為了確保此次設計系統具有一定的兼容性,選用CC2530型號芯片可滿足IEEE無線網絡傳輸技術兼容標準,此芯片的低耗能優勢明顯,內部電流傳輸電流消耗29mA,CC2530可接收消耗電流標準為24mA。據研究表示,此芯片包括幾類閃存,具體根據系統所需選擇相應大小,此次應選256KB數據閃存[4]。由于芯片結構整體設計過于復雜,為了滿足定時所需,此芯片的IO借口配置,能連接電路降低電流消耗至0.2A,利用外部中斷從而縮減喚醒MCU用時。系統也可在休眠模式下,減少各節點位置傳輸功耗,供電后此芯片的運行時長基本可達半年。
2.放大電路
為了滿足網絡安全技術需要,系統電流監控十分必要,對此需要采取電路放大手段,使用CC2530芯片設計參數,設定芯片電流為70m距離。為了滿足實時通信所需,放大電路需滿足監控標準范圍,結合本次系統設計標準,設置芯片放大電路,并擴大芯片識別電流至系統標準,大幅度提升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在此基礎上,借助ZigBee實施通信擴展操作,系統外圍元件較少,依托RFX2401C及CC2530芯片即可滿足系統點對點通信傳輸要求。
(三)軟件設計
1.登錄模塊
用戶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及密碼,選定權限,方可進入系統進行操作。登錄包含普通用戶及管理人員登錄,管理人員作為系統的最高級別領導,管理人員登錄系統后支持對信息進行修改、整理等操作。
2.節點管理模塊
該模塊的功能在于調用節點信息,利用拓撲樹建立系統節點顯示詳細信息,支持用戶根據系統操作界面,即可實時操作快捷鍵查看各節點正確信息,并保存節點記錄。以各節點差異情況判斷各節點圖像差異程度,包括節點信息及對應參數,如電壓、信號強度等參數,用戶可點擊鼠標隨時查看相關參數[5]。采用鼠標點擊節點管理功能,支持對信息項或網絡拓撲樹信息、節點進行修改,便于用戶查看該節點的各項信息。
3.信息預處理模塊
該模式支持對探測器獲得的預警信息格式進行處理,方便用戶在融合處理方面構成報警信息,達到統一的信息傳輸要求,為過濾報警信息提供支持。
4.數據采集模塊
系統應重視對網絡進行監控,先要獲得網絡內各項設備及數據信息。因此,數據采集功能也是系統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系統依托SNMP協議對網絡運行情況實施監控,數據采集功能可以獲取相應的日志數據。系統數據以日志的形式存儲于本地磁盤中,網絡服務器在實際運行中也會產生一些日志信息,同時詳細記錄系統運行情況。系統實際運行過程中,數據采集模型先對日志解析文件進行讀取,并通過監聽設備接收數據,對端口相關數據實施采集,判定是否順利結束程序。
5.入侵匹配模塊
該模塊旨在執行系統安全協議標準,自動匹配數據信息,一旦匹配結果為成功,說明確實存在系統安全入侵行為,需要向各模塊安全可靠傳輸相關信息,確保各控制臺密切聯系各模塊,用戶即可順利完成信息控制操作。當匹配發生失敗,必須重新開展匹配操作,直至匹配成功。
6.數據包捕獲模塊
借助數據包捕獲模塊,確保系統達到可移植性、高效性要求。此模塊可支持對信號鏈路差異自動屏蔽功能,設置混雜模式便可自動抓取并整理海量數據包。
7.數據存儲與備份模塊
數據作為網絡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的基礎,對采集的數據實時存儲及備份,對于確保數據安全尤為重要。根據保存的歷史數據,以及實時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便于準確判定網絡運行現狀。為了確保系統數據安全,技術管理人員需對數據定時備份,按照統一文件格式統一存儲安全位置,支持將備份數據下載本地。備份數據時,需要考慮如下因素:對數據實施備份及還原操作時,要簡化操作,提升數據管理效率[6]。由于網管與服務器處于兩地,需要利用網絡達到遠程操作要求。因此,系統數據完成備份后,可自動生成并存儲至文件包內,管理者可利用系統對這些數據文件遠程保存。
(四)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作為系統設計、開發的重要模塊,功能在于支持程序運行。由于系統內不同數據對象之間存在復雜的關系,導致數據庫設計變得更加復雜。因此,設計數據庫時需要反復探尋,是一個慢慢求精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擬設計的數據庫旨在滿足數據冗余小的要求,保證數據不會丟失,達到不同業務對象、數據的共享要求。而且數據庫需要遵循一致性、可維護性原則,有利于保證數據安全,且數據庫旨在對數據進行安全控制,避免數據發生錯誤、丟失、非法使用。同時,數據庫涉及用戶數據表、權限表、數據備份表。其中,用戶數據表記錄了所有人員,增設了實名認證操作,以確保網絡傳輸安全[7]。用戶數據如表1所示。
權限表記錄使用網絡人員權限說明情況,如表2所示。
數據備份表功能在于確保數據安全,記錄數據備份時間信息,如表3所示。
日志信息表涉及規則編碼、規則狀態等指標,旨在對系統網絡內有待監控的設備日志信息實施存儲操作,如表4所示。
四、系統測試
為了檢驗設計系統性能,本次搭設測試平臺選用VS2005,NET平臺支持不同系統語言,保證本次測試工作的系統開發效率。測試平臺支持用戶功能預分割,可降低不同模塊復雜度,確保測試操作簡單,能夠準確記錄各項信息。在此基礎上,對不同可見節點實施預處理操作,監測數據達標后采用Serial Port類完成綜合記錄,不僅明確不同節點的監測狀態,也能夠保障監測效果的完整性。經分析可知,該系統通信性能較好,支持將用戶數量擴展至已有數量兩倍。在測試環境下,對系統的通信性能進行測試,結果如表5所示。
用戶登錄測試,在登錄界面輸入用戶名、密碼以及驗證碼,如圖2所示。
測試結果:當用戶輸入的用戶名、密碼信息正確時,能夠順利進入系統;如果用戶輸入的用戶名有一項錯誤或未輸入,會發出“登錄失敗”的提示,用戶必須重新完成信息輸入操作。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本文設計的系統性能較好,支持實時監測要求。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網絡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設計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而將ZigBee技術使用其中,可為網絡安全提供重要保障,所設計的系統具有良好的性能,支持實時監測數據要求,受到多數用戶的青睞。
作者單位:曹磊 江蘇 淮陰工學院
參考文獻
[1]許旵鵬,許堯,臧偉,等.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監測的改進與優化[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2,40(9):231-233.
[2]高小芊,羅超.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監測裝置功能及實施[J].通訊世界,2019,26(4):176-177.
[3]趙子源,邢宏偉.基于大數據的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監測系統設計[J].能源與環保,2022,44(1):242-247,255.
[4]羅駿.電力監控系統中的網絡安全策略分析[J].集成電路應用,2023,40(4):184-185.
[5]馬驍,崔旭東,李勃,等.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管理平臺端點Agent體系架構及關鍵技術[J].現代電力,2023,40(6):1023-1031.
[6]劉瑞陽.基于ZigBee的網絡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2,18(12):31-32,40.
[7]馬騰騰,付佳佳,楊云帆,等.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監測技術[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2,40(5):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