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各大衛視和視頻平臺上喜劇類綜藝紛紛出現,但喜劇類型同質化,喜劇演員單一化,喜劇綜藝本身宣傳內容更是高開低走。本文以《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為例,通過分析節目自身的特點和內容,總結其作為綜藝節目的創新性和發展路徑,為當下喜劇類綜藝的發展提供可行性思路。
[關鍵詞] 新喜劇" 喜劇綜藝"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熱播節目《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是愛奇藝的獨家綜藝,是一檔以喜劇為主的競技類節目,其有多樣化的喜劇形式,包括默劇、偶劇等,整個節目區別于其他的單一化的喜劇節目,演員可以自己來選擇主題,比賽規則隨賽季的變化而變化,做到了喜劇綜藝的創新發展。
一、《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內容創新
1.節目賽制的區別化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節目的賽制一直都是以淘汰賽為主,在每場表演結束后,主持人就會讓觀眾進行投票,結束時也會關閉投票通道,讓觀眾的投票不受外界的干擾,這是直接對這個喜劇作品最為真實的反饋。總結過后所有喜劇小隊進行排名,按照節目要求,淘汰排名靠后的小隊。節目中導師們與喜劇學員們共同創作,最后一期共同出演完成一部喜劇作品,作為整個賽段的喜劇成果展示。
第二季中不再以導師帶領的小隊進行對抗賽,而是將主動權放在喜劇人的手中,讓喜劇小隊自己選擇題材和伙伴,共同完成這一賽段的喜劇作品。同時,在賽制上也有一些調整,雖然淘汰賽制依舊不變,但是節目在原有淘汰基礎上增設“笑花團隊”,比賽中淘汰后的喜劇人依然可以繼續留在節目中,作為助演嘉賓成為“笑花團隊”中的一員可以再次登臺演出,幫助其他小隊共同完成喜劇作品。
每期節目都會有飛行導師,飛行導師的投票更多的是注重自己對喜劇作品和喜劇人的喜愛,而喜劇本身的笑點和導師之間的互動可以帶來更好的節目效果。根據節目本身的特點進行對癥下藥,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喜劇節目“選手荒、導師荒、作品荒、質量荒”的問題,對選手和導師都充分地體現著整個賽制的靈活性,使得其在喜劇類綜藝節目中有所突破。
2.節目內容的原創性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是將喜劇制作的原創進行到底,原創內容的喜劇作品也會貼合喜劇人的表現,喜劇劇本的誕生更是離不開喜劇人和編劇的共創,臺前幕后都在為原創而共同努力。原創作品可以結合喜劇小隊的特點,成為整體節目的加分項。[1]王浩和搭檔史策將整個作品做成了一個連續的喜劇,包含了相識、相愛、相知,成為他們整個賽段的特色,是屬于他們的原創劇本,既結合了前面作品中的內容又續寫了后面的故事,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見,搭檔本身就可以成為原創的一部分。
3.節目話題具有流行性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節目大多是以年輕化的視角來展現作品。在節目賽段中,不僅節目組發布話題包含熱點,同時喜劇小隊中也同樣運用熱點來為作品提供笑點,并結合當下社會中存在的壓力、焦慮、瑣碎來作為吐槽和調侃的素材,以幽默的喜劇形式來消解苦痛和悲傷,更是通過歡笑治愈人心,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表達可以觀察社會生活,豐富喜劇內涵。
《時間都去哪了》反映了當下多數年輕人拖延的現狀:年輕人想要去完成自己制訂的計劃,但是周圍的信息在不斷“誘惑”自己,一次又一次改變自己的計劃,總覺得還剩下大把的時間而肆無忌憚,到最后發現自己其實什么也沒有干好,既沒有在玩的時候開心地玩,也沒有在做事情的時候認真對待,計劃更是沒有完成,回過頭來卻還要問“時間都去哪了”。當下生活中各種信息在不斷地干擾我們,如何在眾多雜亂的信息中保持自我,成為一個難題,而觀眾可在歡笑之余達到與作品的共鳴。
《互聯網體檢》揭露了互聯網中存在的信息泄露、亂收費、會員權力被削減等現象,敢于揭露社會現象,讓觀眾在歡笑之余,也更加注重在互聯網中的自我保護和自我權力的維護。
在職場工作中一直存在團隊溝通不到位,并且溝通難的困境,《先生請出山》演繹的是職場中所存在的這些問題。喜劇作品中三個人物因為只注重儀式而忽視自己要做的事情,相互推諉,在一次次你來我往中結束了這個團建游戲,通過現實中存在的問題來融合喜劇內容,讓觀眾在笑后能夠看到問題所在。[2]
二、《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形式創新
1.節目的多渠道宣傳
對于綜藝節目來說,廣告就是節目發起的費用支持,但是多數綜藝節目通過直白的廣告給出廣告商信息,這樣的投放不僅略顯生硬,效果也不好,甚至還會引起觀眾的反感。如何完美地融合與廣告之間的關系就成為節目組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馬東的口播只會在節目的開始和結束時進行,并不會影響觀看。在導師們聊天的同時隨時穿插的廣告語也并不會影響觀眾同時還會產生笑點,讓廣告能夠被觀眾所接受。在節目中有些小組會在演出過程中加入廣告詞,適當適時的加入同樣不會讓觀眾感到反感,反而會因為與作品契合的廣告詞而產生新的笑點,同時也會讓廣告商看到自己的廣告宣傳,既完成了廣告中的任務,也不會影響整個節目的內容。[3]
導師本身就可以成為節目宣傳的內容,喜歡導師的粉絲在節目宣傳之初就會關注節目,導師參加節目也會自帶流量吸引觀眾,他們大多是喜劇演員,自帶喜感,與節目的整體風格是符合的,并且能夠主動活躍節目的氛圍。導師與導師之間的對話和交流也是有趣的,整體走向都是歡快、輕松的。雖然節目中導師和觀眾會分別進行投票,但導師票數與觀眾一致,并且不再擁有一票否決的權利,在晉級賽中更是只有五位導師同時給出投票才會直接晉級,避免了因為導師的個人喜好直接晉級或淘汰參賽演員的問題,這也與節目宣傳中“不搞特殊一投就是一百分”的口號一致。[4]
2.喜劇演員的草根化
喜劇綜藝不僅要以出色的內容吸引觀眾,同時喜劇人在其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一直以來,喜劇綜藝大多都以“大碗娛樂”“開心麻花”等頭部演員為主,但少數的頭部喜劇人并不足以撐起整個喜劇行業的發展,同質化和程序化的喜劇方式,不免讓觀眾出現審美疲勞。好的喜劇綜藝要推陳出新,允許多元化的存在,既要體現在喜劇形式上,也要體現在喜劇演員上。
米未傳媒是在素人中尋找新的喜劇人,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這些喜劇人們在節目中不斷創新喜劇作品,在喜劇中的不斷“破圈”也更新著觀眾對于喜劇結構的認知,喜劇演員的多面性是完成一部部喜劇作品的重要因素,靈活多變的喜劇人是一部喜劇作品的核心。節目組在比賽期間要求馬東進行抽卡,隨機為各個小組組成喜劇小隊,在一定時間內讓他們完成一部作品,各種風格的碰撞,各種表演形式的融合,都體現著喜劇人的喜劇能力和創作能力。產生這些的條件則是需要在創新內容的基礎上不斷的“納新”,為更多的新喜劇人提供平臺和機會。
3.喜劇形式的多樣化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為中外多種喜劇形式提供了展示的機會,讓觀眾看到了除傳統的相聲小品外更多樣化的喜劇表現形式,包括漫才、素描喜劇、音樂劇、偶劇、默劇和獨角戲等。[5]
在第一季、第二季中爆火出圈的喜劇人“少爺和我”“胖達人”“小婉管樂”等多個小組多用漫才,這是源于日本的一種站臺喜劇形式,通常是以圍繞兩人或兩人以上帶有夸張形式的互動來表現喜劇內容,以吐槽和裝傻為主來展開的情景演繹,也是《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兩人組隊的選手們最常用一種喜劇手法,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配合及相互成就。
素描喜劇不講究起承轉合而在一個點上反復制造笑點,也被稱為“頂點”,這也是整個素描喜劇的核心,并且在三到五分鐘之內至少玩三番,同時每一番都需要不斷遞進,讓整個喜劇作品的節奏呈上升狀態,讓觀眾的情緒能夠形成共鳴從而能夠達到節目的高潮,但是素描喜劇的前提是需要符合人物邏輯和生活邏輯,才能將觀眾帶入情境中,讓觀眾覺得有意思?!陡赣H的葬禮》《這個殺手不大冷》《笑吧,皮奧萊維奇!》這幾部被觀眾評價為高分的素描喜劇作品,雖然無厘頭但是確實能結合實際,在節目中它們的共通點就是不斷地用一個點去制造笑料,在觀眾可接受的基礎上提供直給式幽默笑料,又在不斷升華內容中讓觀眾猜不到后續的發展。
獨角戲更注重的是個人的喜劇能力展現,其難度系數更大,包括對于角色的理解和需要表達的故事,以心理活動作為第一視角來進行敘述,并且在表演過程中通過自己一個人來完成的。在第二季節目中,李逗逗演繹的獨角戲獲得了觀眾和導師們的認可,作為獨角戲,她不僅需要自己把握節目的整體節奏和氛圍,而且需要更強的信念感,作品也會因為只有一個人而創作難度增加。
偶劇和默劇則是這檔節目的一大亮點,打破了喜劇綜藝的定義,不再以人物作為喜劇的核心,對于喜劇的定義更加廣闊。偶劇的難點在于它的劇本是按照偶的制作去填寫的,但是偶的制作存在不確定性,更重要的是其制作難度大、耗費時間長,所以在整個賽段中處于劣勢。默劇是在整個表演過程中,只用肢體以及神態來表達演員所需傳達的信息,不僅需要喜劇人具有極強的信念感,也需要讓觀眾看懂看明白。如果觀眾沒能理解演員肢體和神態的表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喜劇作品的評價和打分。
三、《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對于喜劇綜藝的經驗啟示
1.主流化的喜劇綜藝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之所以能在眾多喜劇綜藝中崛起,創新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短視頻與平臺的聯合運營下,《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擺脫了傳統的追求敘事結構、起承轉合都要完整的束縛,讓“短平快”的演繹形式和更具“網感”的語言表達,適應了新媒體時代觀眾的審美習慣和觀看習慣。在視頻平臺播放的綜藝節目讓觀眾能有更強的互動感,通過彈幕能夠了解到其他人的看法和評價。彈幕是新時代一種交互性的表達方式,是年輕人在觀看視頻時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在觀看節目的同時讓觀眾表達自己的看法。在線的喜劇演員也會發送實時彈幕,與觀眾之間互動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6]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大多數人因為各種原因無法以正常的節目進度來觀看,倍速觀看的本質就是通過壓縮敘事時間,提升受眾觀看效率和愉悅感。而喜劇綜藝倍速觀看符合快時代的要求,與當下碎片化信息獲取的模式緊密聯系,不在笑點與笑點之間找平衡,同時也不會讓場下觀眾覺得無所適從,在人物弧光的設計上也需要讓觀眾能夠了解,喜劇形式在不斷創新。[7]
在第一季中,《三毛保衛戰》就是訴說關于年輕人由于生活壓力驟增,從而導致脫發,職場中“996”的反思,更是讓人感到痛苦,可謂招招制勝,戳中了每一個年輕人的痛處,能觸動人的內心。作品中突出的亮點是言簡意賅,隨著節目的播出話題也層出不窮,節目里犀利的演繹和吐槽為節目奠定了基調。第二季中“姐盡全力”的喜劇作品內核致力于表現現實生活中的女性問題,她們的作品是有內涵的,但同時也存在著爭議,有爭議就會有話題產生同時也會帶來反思。而話題的討論也增加了節目的曝光率,同時也會讓觀眾了解到更多問題,這在為節目進行了宣傳的同時,也進一步擴大了觀看群體中的潛在用戶。
2.廣泛化的喜劇模式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無論是在喜劇演員選用還是喜劇形式的選擇上,避免了傳統喜劇綜藝的同質化現象,創新的同時也兼顧了實際。[8]相較于《歡樂喜劇人》節目中單一的喜劇形式,《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表演內容都更加豐富,喜劇形式更加多樣化。《一年一度喜劇大賽》能吸引到開心麻花、大碗娛樂、德云社等專業團體,為喜劇演員們帶來更加專業的借鑒和點評。此外,可以通過加大節目的宣傳,吸引更多戲劇演員、喜劇演員,甚至對喜劇有熱忱的演員,這檔綜藝節目的前景仍然會持續往上走,給整個喜劇行業樹立內容與形式的榜樣。
廣泛的表演形式是將喜劇的不可能變為可能,而槽點并不是通過剪輯來呈現的,是觀眾在觀看節目的同時所接收到的,剪輯的不合理也同時會影響整個綜藝節目。熱度并不是通過捏造而刻意產生,而是通過節目本身表達出來的,剪輯的內容超過節目本身定然是會嘩眾取寵。在同質化嚴重的局面中突圍是當今喜劇綜藝內容的發力點,既要面臨改革過后可能會存在的不好結果,更要在反響不錯的情況下持續創新。節目的新穎性是前提,換湯不換藥的做法既無法留住原有觀眾也無法吸引新觀眾。喜劇綜藝的不斷創新,喜劇節目的不斷改良,讓其具有時代特征,他們依舊可以成為行業內的標桿。[9]
四、結語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把握現代生活中的情感思路,并結合社會現實,給予了臺上演員一個可供訴說真實生活的平臺,做到了讓觀眾“捧腹后還能共情反思”,整個節目既彰顯出喜劇本身的魅力,又借此增加其節目本身的商業價值。但同時也需要注意在節目編排方面,放棄過度的娛樂消耗。節目不等同于熱度,更不應該只用噱頭而忽視其內容,應當做到以節目內容為主,讓節目傳輸正確的價值觀念,引導觀眾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一部成功的喜劇綜藝作品,既是對于美的鑒賞,更能在喜劇演繹過程中溫暖觀眾的心。
參考文獻
[1] 張婭楠,袁媛媛.新媒體時代喜劇類綜藝節目的成功之道——以《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22(15).
[2] 田冉.喜劇類綜藝節目的“出新”與“初心”探析——以《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破圈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2(6).
[3] 王靜宜.探析喜劇作品受眾接受度差異——以《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為例[J].新聞文化建設,2022(7).
[4] 黃啟哲.沒有“腰部”“腳腕子”演員,只有為夢想持續燃燒的好演員[N].文匯報,2022-01-03.
[5] 張馨夢.喜劇綜藝節目的創新發展策略——以《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為例[J].聲屏世界,2022(7).
[6] 劉穎.使用與滿足視角下喜劇類網絡綜藝節目熱播探析——以《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22(20).
[7] 劉聰慧.喜劇類綜藝節目如何滿足新媒體時代的受眾需求——以《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為例[J].科技傳播,2022(14).
[8] 李梓琳.喜劇綜藝節目的創新路徑探析——以《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為例[J].視聽,2022(5).
[9] 林斐.誰才是今秋喜劇綜藝王者?[N].IT時報,2022-10-21.
(特約編輯 范" 聰)
作者簡介:解瑩瑩,西北大學電影學院,研究方向為廣播電視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