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進程加速推進,人們開始意識到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矛盾,環境污染問題由此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如今,汽車產業亟需投入新能源技術研發,在其發展進程中,綠色債券融資方式也逐漸受到了業界的重視與青睞。文章基于ESG視角,綜合考慮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因素的投資理念,對研究對象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的綠色債券融資的動因及其效應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比亞迪出于環境效益、綠色品牌形象、緩解投融資期限錯配等動因,連續兩年發行了綠色債券。在環境層面,比亞迪借助綠色項目降低了溫室氣體的排放密度,進而減少生產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在社會層面,比亞迪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在公司治理層面,比亞迪緊跟綠色政策導向,在新能源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在供需兩個維度有效降低了供應鏈管理中的風險。
【關鍵詞】ESG;綠色債券;融資動因;融資效應
【中圖分類號】F832.51
一、引言
近年來,中國已經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但我國的制造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仍然面臨著資源使用不合理以及環境污染的顯著問題。2023年2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布了《2022年全球環境績效指數(EPI)報告》,顯示我國環境績效指數僅為28.4分,在參與評估的180個地區和國家中排名第160位[ 1 ]。這一排名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同時也表明我國企業在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為了更好地達成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我國企業正致力于探索全新的綠色發展模式,并大幅增加對綠色創新技術的資金投入。自2016年起,我國的綠色債券開始大規模發行,作為綠色金融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豐富和優化了中國綠色金融市場,還更有效地滿足了企業在綠色技術創新方面的融資需求。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關于綠色、生態、低碳的發展戰略,在2018年及2019年連續兩年分別發行了十億元的綠色企業債券,主動探究低碳發展新模式并積極推動綠色創新技術。本文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研究案例,基于ESG視角,探究比亞迪綠色債券融資的動因及其效應,旨在為我國企業利用綠色債券促進綠色技術創新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二、案例介紹
(一)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概況
1995年,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在廣東深圳成立,并于2002年在香港主板上市,主要從事動力電池生產、新能源汽車生產、光伏業務等。隨著全球新能源產業的興起和發展,比亞迪敏銳把握市場機遇,將業務拓展至新能源汽車領域。經過多年的努力,比亞迪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其新能源汽車產品暢銷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除了電池和汽車業務,比亞迪還在電子、軌道交通、光伏等領域積極布局,形成了多元化的產業格局。通過不斷拓展業務領域和加強技術創新,比亞迪實現了快速發展,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二)比亞迪綠色債券發行情況
如表1所示,2018年12月18日,比亞迪第一次通過發行綠色債券進行融資,簡稱“18亞迪綠色債01”,發行10億債券,期限為5年,票面利率4.98%,發行價格為100元,付息方式為年付息,到期還本。2019年6月11日比亞迪又一次發行了綠色企業債券,簡稱“19亞迪綠色債02”,除了票面利率為4.86%外,其他均與“18亞迪綠色債01”一致。

三、基于ESG視角下比亞迪綠色債券融資動因分析
(一)為企業帶來環境效益
相較于一般債券,綠色債券的獨到之處在于其鮮明的環保屬性,即其融資所得資金專門用于投資那些能夠增強企業環保成效的項目。在比亞迪的案例中,這些項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制造以及動力電池的生產上。這些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為比亞迪帶來了顯著的環境效益,更在經營層面產生了積極影響。尤其是動力電池項目,它的建成將極大提升比亞迪的年產能和年產值,進而優化企業的經營狀況。同時,這些項目還促進了清潔能源的更廣泛使用,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環境影響,展現了綠色債券在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獨特價值。
同時,大規模建設動力電池生產項目,能夠顯著增加市場上動力電池的供應量,從而契合市場對新能源技術的迫切需求。這一舉措不僅有助于優化相關企業的能源消耗結構,更在宏觀層面上為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以及“雙碳”目標的實現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彰顯了綠色債券融資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深遠意義。
(二)踐行綠色理念,打造綠色品牌形象
2020年9月,“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雙碳目標,使得人們加深了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思考,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時,環境績效成為了一個重要參考因素。發行綠色債券與比亞迪的綠色業務緊密結合,具有顯著的環保效益[ 2 ]。比亞迪將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研發與生產、動力電池技術改進、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等綠色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將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改善空氣質量、促進能源轉型,為社會創造更加清潔、綠色的生活環境。同時,比亞迪作為行業領軍企業發行綠色債券,也將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更多企業關注綠色發展,推動整個行業的綠色升級。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緊跟綠色創新的發展潮流,積極推動綠色技術的廣泛應用。基于比亞迪良好的綠色形象和業績表現,綠色債券對投資者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投資者越來越關注企業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績效,綠色債券作為一種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投資工具,受到了眾多機構投資者和綠色投資基金的青睞。比亞迪發行綠色債券,不僅能夠拓寬投資者群體,降低融資成本,還能進一步提升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形象和聲譽,增強市場對公司的認可度和信心。因此,提升企業綠色形象,吸引投資者的投資是推動比亞迪發行綠色債券的重要動因之一。
(三)緩解投融資期限錯配
根據期限錯配匹配理論[3],對于投資規模較大、投資回收期較長的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資產結構來合理匹配債務結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具備這樣的特性,比亞迪的長期投資項目較多,但融資渠道中短期資金占比較高。從圖1中可以看到,比亞迪的長短期債務比最高達到5.62,資金期限與投資項目周期不匹配,增加了企業的償債壓力和流動性風險。因此,企業需要充分考慮投資與融資之間時間不匹配的問題,避免“短貸長投”的情況,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經營風險。
從圖1可以觀察到,比亞迪于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發行綠色債券,長期債務和短期債務的比例出現了明顯的下降,由最高的5.62倍降低至最低的0.68倍,這表明比亞迪通過發行綠色企業債券進行融資,有助于債務結構的優化,這一優化措施有助于緩解資金期限與投資項目周期不匹配問題。
四、基于ESG視角下比亞迪綠色債券融資效應分析
(一)環境效應
企業應用新型的綠色產品及綠色技術,可以極大程度上降低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源消耗,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密度,進而減少生產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危害。連續兩年綠色債券融資的資金一部分用于企業日常的生產運營,以推進綠色生產項目的順利建設,助力比亞迪創造相應的環境效益。
由圖2可知,在2016—2023年間,比亞迪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呈現出波動上升的趨勢。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起,比亞迪的溫室氣體排放密度開始逐年降低。經過前文的分析可以發現發行綠色債券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綠色技術創新的發展。從這一角度出發,發行綠色債券不僅有效增強了社會公眾對比亞迪環保行為的關注和監督,推動了比亞迪的綠色發展道路,還提高了企業在日常生產過程中資源利用效率,有效減輕了其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帶來的環保問題。
(二)社會效應

SASB在《可持續會計準則》中提出了ESG的社會維度的定義,ESG的社會維度涵蓋了人力資本表現和社會聲譽等多個方面。其中,人力資本表現強調的是對于實現企業的長期價值,人力資源管理至關重要,這包括對員工生產力的影響,勞動關系的有效管理,員工健康與安全的保障,以及建立強大安全文化的能力。比亞迪連續兩年發行綠色企業債券共計籌資20億元,投入了多種大型的綠色生產項目,不僅推進了比亞迪的綠色轉型發展,打造綠色品牌形象,同時還創造了大量的工作崗位,減輕了社會就業壓力。
不僅如此,這些擁有充足資金支持的項目為比亞迪在2020年突發新冠疫情危機中提供了緩沖。盡管疫情導致的業務停滯給公司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但是為了挽回損失并確保公司的穩定運營,比亞迪采取了多項措施,包括改造生產線以生產疫情防護用品,并為復工復產的員工提供了全面的防護設備。這表明,在疫情期間,比亞迪能迅速復工復產,得益于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并將所籌資金投入到這些項目中,使其能夠有效運轉。正是這些措施的成功實施,不僅保障了員工的收入,還有效緩解了當時經濟低迷時期員工對生活和工作需求的焦慮,降低了員工流失率,從而幫助比亞迪有效應對了疫情期間企業通常會面臨的困境。
(三)公司治理效應
SASB在《可持續會計準則》中提到領導與治理維度,著重于管理業務模式中固有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有悖于很多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進而可能給公司帶來潛在責任、經營限制甚至經營許可證被取消的風險。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是增強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表現的關鍵,提升管理水平不僅有助于企業超越市場表現,還能降低管理風險,并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供應鏈管理需要從供需兩個維度進行綜合考慮[4]。就需求層面而言,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在于新能源電池。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需要零部件和動力電池的高效研發和充足供應作為支撐,同時其節能減排的戰略也要求公司加大對清潔能源研發的投入,這是比亞迪內部的核心需求。從供應層面來看,生產高效動力的節能電池不僅符合國家的綠色治理政策,同時還能開拓企業的業務領域,并向綠色創新邁進。這為比亞迪在動力電池供應市場占據有利地位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因此,從需求層面審視,比亞迪對動力電池的內在需求成為其推進相關綠色研發項目的強大驅動力。鑒于這些綠色項目與清潔能源緊密相關,綠色債券作為一種融資成本較低的融資方式,自然成為了比亞迪的優選方案。而從供應層面分析,國家正大力倡導綠色治理,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強調“節能減排”“雙碳目標”。這一趨勢促使更多企業和行業開始將目光投向新型能源,并加速投資綠色項目,這為比亞迪新型綠色業務領域的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特別是在疫情初期,面對經濟停滯和消費低迷的雙重挑戰,比亞迪選擇在汽車市場遭遇寒流之時,巧妙地將綠色項目的部分產品如動力電池推向市場,成功開拓了新的客戶群體。這一舉措不僅有效降低了供應鏈管理中的風險,還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生產經營的穩定性,充分彰顯了綠色債券融資的積極作用。
五、結論
改革開放以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問題日益凸顯,國家對于推動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在此背景下,眾多企業紛紛選擇投身綠色項目,以積極響應并踐行國家的綠色政策。比亞迪緊跟政策導向,敏銳地捕捉到了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機遇,將資金投入到動力電池綠色項目中,成功抓住了在新能源市場占據重要地位的難得機遇。并連續兩年成功發行綠色債券,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最終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的領軍企業,其成功經驗無疑具有深遠的啟示意義。
本文特別選取ESG理念作為研究視角,綜合考慮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因素的投資理念,對研究對象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的綠色債券融資的動因及其效應進行了深入分析。綜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比亞迪出于對環境效益、提升企業綠色形象、緩解投融資期限錯配的考慮,連續兩年發行了綠色債券。通過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維度對比亞迪發行綠色債券的效應進行剖析,發現比亞迪借助綠色項目降低了溫室氣體的排放密度,進而減少生產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危害,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緊跟綠色政策導向,在新能源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在供需兩個維度有效降低了供應鏈管理中的風險。
主要參考文獻:
[1]梅映雪.基于ESG視角的比亞迪綠色債券融資案例研究[D].湖南大學,2023.
[2]李雪莉.“雙碳”背景下金風科技公司發行綠色債券效益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4(07):20-22.
[3]王慧娟.龍源電力綠色債券融資效率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23.
[4]晁鵬.淺析“雙碳”目標下管理會計創新——以綠色供應鏈為例[J].低碳世界,2024,14(06):175-177.
責編: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