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心腎綜合征合并重度心力衰竭對患者心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收治的80例心腎綜合征合并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采用抗感染、補充血容量及強心治療等常規治療,40例)和觀察組(采用常規治療+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40例)。兩組患者均治療4周并隨訪3個月。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及24 h尿量,血漿腦利鈉肽(BNP)及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內生肌酐清除率(Ccr)、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隨訪期間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結果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的LVEDD、LVESD均縮短,且觀察組均短于對照組;血漿BNP及血清CysC、Scr、PCT、CRP、IL-6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LVEF及血清Ccr及24 h尿量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均Plt;0.05),但隨訪期間兩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在心腎綜合征合并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應用連續性腎臟替代法,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腎功能,抑制機體炎癥反應,促進疾病轉歸。
【關鍵詞】心腎綜合征 ; 重度心力衰竭 ; 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 ; 心功能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24.0049.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24.015
心腎綜合征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急危重癥,其主要發病原因是失代償性心力衰竭導致的腎功能或心臟功能不全,若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可能會在短期內引發多臟器功能障礙等嚴重并發癥,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1]。目前,臨床對于心腎綜合征合并重度心力衰竭主要采取利尿、強心、補充血容量及抗感染、限制蛋白攝入等常規治療,但由于該病病情復雜多變,單一的常規治療多無法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整體療效欠佳,尤其在改善患者的心、腎功能方面仍需探索更為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法[2]。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是近年來臨床用于急危重癥患者的一種常用療法,可將患者體內的多余水分有效清除,糾正血流動力學異常和酸堿平衡紊亂,有利于改善患者心、腎功能,控制疾病進展[3]。鑒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心腎綜合征合并重度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收治的80例心腎綜合征合并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齡46~70歲,平均(59.58±2.42)歲:合并高血壓20例、糖尿病2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48~72歲,平均(59.13±2.50)歲:合并高血壓19例、糖尿病21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心腎綜合征臨床診斷與監測的生物標記物》 [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⑵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 [5]中重度心力衰竭的相關診斷標準;⑶經臨床檢查確診。排除標準:⑴存在凝血功能或肝功能嚴重障礙;⑵有腎臟代替治療禁忌證;⑶行腎移植手術史。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中的相關倫理要求,且患者或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其中包括常規補液、補充血容量、抗感染、利尿及擴張周圍血管、強心治療等;同時,及時糾正患者的酸堿失衡及水與電解質紊亂,確?;颊呱w征平穩,低鹽飲食、限制蛋白質攝入,并針對患者的基礎疾病積極開展對癥治療[6]。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通過中心靜脈穿刺留置導管,儀器選用急性透析和體外血液治療機(Fresenius Medical Care AG amp; Co. KGaA,國械注進20183451981,型號:multiFiltrate with integrated Ci-Ca"module),將模式調整為連續靜脈 - 靜脈血液透析濾過,透析過程中用1 000~3 000 U低分子肝素(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90,規格:1.0 mL∶5 000 AXa單位)進行常規抗凝,根據患者的具體狀況,適當增加用藥,確保血流量穩定在120~200 mL/min。參數設置:透析液流量:1 000 mL/h;置換液前置流量:2 000 mL/h,置換液后置流量:1 000 mL/h,超濾量:50~500 mL/h,根據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和耐受情況,適當調整超濾量參數。如果檢查發現患者出現出血癥狀,需要適當減少低分子肝素藥物用量;當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結束時,可停止使用抗凝藥物;如果患者凝血功能異常,可以進行無肝素透析的方式透析。初始治療階段每天進行連續14~24 h的治療,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不同,縮短每日治療時間。兩組患者均治療4周并進行為期3個月的定期隨訪。
1.3 觀察指標 ⑴心功能指標。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大為醫療(江蘇)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182061047,型號:DW-T6]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進行檢測;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5 mL空腹靜脈血樣本并進行抗凝處理,離心(轉速:3 000 r/min,時間:8 min),提取出上層血漿,通過免疫熒光分析法檢測患者的血漿腦利鈉肽(BNP)水平,儀器選取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廈門優邁科醫學儀器有限公司,型號:Caris 200)。⑵腎功能指標和24 h尿量。采用與⑴相同的方式進行血液采集并提取血清,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貝克曼庫爾特(美國)股份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52221623,型號:AU5800]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各項腎功能指標進行檢測,其中包括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并計算內生肌酐清除率(Ccr)=[(140-年齡)×體質量(kg)]/[0.818×Scr(μmol/L)];同時分別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24 h尿量。⑶炎癥因子水平。采用與⑴相同的方式進行血液采集并提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降鈣素原(PCT)水平,通過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進行檢測。⑷預后情況。分別記錄兩組患者隨訪期間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包括:心源性死亡、嚴重室性心律失常、心衰惡化再入院。不良事件總發生率為各項不良事件發生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經S-W檢驗均符合正態分布,用(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的LVEDD、LVESD均縮短,且觀察組均短于對照組;血漿BNP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LVEF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和24 h尿量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清Ccr及24 h尿量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血清CysC、Scr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預后情況比較 隨訪期間兩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心腎綜合征發病的發病機制復雜,多數患者液體負荷較重,降壓、利尿等常規基礎治療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是對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及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患者整體療效欠佳。
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可通過連續性代替腎臟進行血液濾過,促進體內水分的溶質交換和清除,有助于機體內環境持續穩定,促進血液中的代謝產物、尿毒素等有害成分排出體外,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7-8]。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LVEDD、LVESD均短于對照組,血漿BN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LVEF均高于對照組,這提示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加快康復進程。
心腎綜合征患者的心、腎功能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可表現為心臟負荷的加重及腎小球濾過功能的下降,引起患者尿量的減少和血清CysC、Scr及各項炎癥因子水平的異常升高。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清Ccr及24 h尿量均高于對照組,血清CysC、Scr、PCT、CRP、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這提示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抑制機體炎癥反應,促進疾病轉歸。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具有灌流、超濾的功能,有利于維持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持續穩定,代替腎臟代謝功能,使機體微循環狀態得到有效調節,有利于減輕機體炎癥反應,改善患者的腎功能[9]。本研究中,隨訪期間觀察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總發生率略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可能與本研究隨訪時間有限有關。連續性腎臟替代法可有效避免再灌注損傷,有利于維持機體的酸堿平衡,減輕心臟負荷。此外,這一治療方法能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準確地調整藥物劑量,有利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改善患者預后[10]。
綜上,給予心腎綜合征合并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腎功能,抑制機體炎癥反應,促進疾病轉歸。但本研究為單一中心研究,研究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后續仍需延長隨訪時間,繼續開展大規模前瞻性研究進一步驗證本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王睿, 顏友春, 李曉丹. 連續性血液濾過輔助治療對于Ⅰ型心腎綜合征的效果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 2021, 11(28): 12-14.
王淑萍, 李凌霄. 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慢性腎衰竭并心衰的臨床效果[J]. 中國醫藥科學, 2024, 14(5): 195-198.
薛乾隆, 楊李鵬, 王慧, 等. 連續性床旁血濾對心腎綜合征患者腎臟彈性和腎血流譜的影響[J].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 2022, 40(5): 1179-1183.
楊葉猗, 肖力, 劉伏友, 等. 心腎綜合征臨床診斷與監測的生物標記物[J/CD].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3, 7(6): 5-7.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心力衰竭學組, 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8, 46(10): 760-789.
林長煜, 許文波, 趙洲鋒. 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急性腎損傷介入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治療的時機與療效分析[J]. 中國血液凈化, 2020, 19(12): 803-806.
魏文倩, 戎殳, 李憲辰, 等. 延遲性間歇性腎臟替代治療的頻率對急性腎損傷患者短期預后的影響[J]. 中華腎臟病雜志, 2019, 35(8): 611-613.
姬利華, 盧鋒. 接受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的重癥心衰患者的早期死亡影響因素分析[J]. 醫學臨床研究, 2021, 38(3): 399-402.
彭彥平, 楊旭升, 馬遙, 等. GD-CRRT輔助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Ⅰ型心腎綜合征效果及對炎癥狀態、全因再入院率的影響[J].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1, 37(3): 590-593.
陳文沖, 曾曉丹, 李德平, 等. 微泵持續推注呋塞米聯合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在腎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的臨床應用[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1, 21(7): 1075-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