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你有沒有經歷過下面的這些情況:
刀光劍影中,你是奮力搏殺的將軍,身邊的兄弟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敵人的刺刀已經砍下了你的頭盔。就在一剎那,你的身體猛地一翻轉,“哐當”一聲,黑暗中,你穿著睡衣躺在了地上,睜開眼,原來還在家里,但是剛才的一切又顯得那么的真實。
飛檐走壁間,你又成了傳奇盜神,剛竊取了價值千萬的珠寶,急促的呼吸,起伏的胸膛,近在咫尺的勝利,背后是呼嘯的警笛,窮追不舍的敵人,你努力地推開面前的阻礙物。卻不曾想,突然眼前冒出刺眼的燈光,睜開眼,家人關愛的臉龐出現在面前。
“怎么了?做噩夢了嗎?怎么大喊大叫了?”
你卻沉浸在刺激的巷戰中,一時之間竟然分不清現實和夢境。
睡眠,占據我們生命三分之一的時間。夢,是我們睡眠時光的陪伴者。做了一場美夢,是深度睡眠的標志。古有《周公解夢》,現有《夢的解析》,同時還有網絡上五花八門的解夢之說,我們都沉迷于夢境帶給我們的啟示,想從夢中獲得一些對未來的預示。
作為一名神經內科臨床工作者,常常會碰到患者及家屬來詢問上述睡眠困擾,“激烈的夢境”,“無意識的大喊大叫”,甚至“對身邊的人拳打腳踢”,還會“不慎掉落床下”,他們的睡眠究竟怎么了?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科學家利用眼動機、肌電圖、視頻腦電圖等記錄儀器,觀察分析睡眠中的生理活動,發現完整的睡眠過程可分為五期、兩相:
第一期,又叫作淺睡期,人躺下不久,意識處于模糊狀態,身體會有飄浮感。
第二期,此時睡眠逐漸加深,掰開眼瞼不見光,眼球也不動,全身肌張力降低,幾乎無眼球運動。
第三期,機體對外界刺激的閾值提高,肌張力進一步受抑制。睡眠程度進一步加深,不容易被喚醒。
第四期,睡眠處于最深階段,無精神活動,無眼球活動,生命體征正常,處于深度睡眠時期,難以被喚醒。
第五期,伴有眼球快速水平顫動,大腦皮層、中樞神經和自主神經產生大量活動,出現豐富多彩的夢境。
上述前四期被稱為非快速眼動睡眠,時間約80~120分鐘,第五期叫快速眼動睡眠,時間約20~30分鐘。這兩相睡眠交替循環,每夜約有4~5個循環周期,約6~12小時。
在快相睡眠時,腦興奮性加強,腦電圖表現為快速的節律,睡眠者通常會有翻身的動作,并很容易驚醒,如果此時將其喚醒,大部分人報告說正在做夢。因此,快速眼動睡眠就成為睡眠重要時相,也成為心理學家研究做夢的重要根據。
正常狀態下,夢中的我們大腦皮層高度活動,但身體肌肉是放松的,而一旦肌肉處于高張力的狀態,常常會將夢境內容演繹于行動。出現釋夢行為或稱夢境扮演行為。簡單來說,就是夢里出現什么行為,現實就跟著做什么動作。
這種異常行為常帶有爆發性、傷害性的特點,同時,夢境內容常是暴力、不愉快,且情景激烈(例如遭遇追殺、和人吵架打架等),這一類夢境下誘導出睡眠者大幅度肢體動作來演繹夢中暴力,常有拳打腳踢、大喊大叫,甚至于跌落床鋪的行為,稱為“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它是異態睡眠的形式之一,影響大約0.5%~1.25%的普通人群,更常見于老年人,尤其是男性。
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不同于我們說的夢游,夢游一般發生于非快速眼動期(常集中于前半夜)。所以在夢游的時候夢境并不那么明顯,患者會做一些平和復雜的動作,如穿衣、開門、上廁所;而如果是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行為是與夢境相關的,且大多為暴力行為。患者不僅能記起夢境,還能記住夢境伴隨的強烈情緒。一般來說夢游是兒童及青少年好發,隨年齡增長減輕消失;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的患者卻是老年人居多,癥狀隨病程越來越嚴重。
● 要建立安全的睡眠環境,移走睡眠區域附近鋒利或易碎的家具和物品,將可能引起危險的物品置于不易觸及的地方。如果患者有持續的激烈行為,建議單獨睡覺。建議使用有軟墊的床欄,或在睡袋中睡覺也是很好的方法。
● 盡可能停用或不用已知會加重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的藥物,包括5-羥色胺能抗抑郁藥。如果患者頻繁出現破壞性或損傷性行為,均應接受藥物治療,以減少行為和降低損傷風險。首選的一線治療藥物是褪黑素,相比于其他藥物,它的副作用少,但有改善癥狀的療效。對于老年人、癡呆癥患者、跌倒風險或睡眠呼吸暫停患者,這也是一個更安全的選擇。其次是小劑量的氯硝西泮,但是癡呆、步態異常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應慎用。
偶爾一次的夢境演繹并不是疾病,但目前的研究認為,自發性和特發性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的病因主要為共核蛋白病,即異常聚集的α突觸核蛋白(或Alpha-突觸核蛋白),它能夠形成有毒的蛋白團,損傷快波睡眠相關的神經核團。該類障礙和神經科常見病—— 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路易體癡呆,多系統萎縮等)有明確相關性。通俗地說,就是腦高級智能功能的退化,我們也稱之為“變性病的預警”和“變性病的早期表現”。
研究表明,患有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的人群向神經變性病的轉化風險很高。統計顯示,隨訪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患者10~20年,有70%~80%患者可進展成為帕金森病、多系統萎縮、路易體癡呆、阿爾茲海默癥等。患者逐漸表露出動作遲緩、步態異常、記憶減退、吞咽和發音困難等癥狀。

雖然現在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和神經系統變性病都沒有治愈的方法,但是針對該類疾病的一些神經保護劑正在研發中,神經學家認為疾病早期干預非常重要。如果臨床上已經發生帕金森病,那說明死亡的神經細胞太多了,疾病無法逆轉,而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作為疾病的早期預警,也為治療提供了一個窗口,此時的神經保護治療可能更有效。同時也有研究發現,中等至高強度的運動有助于保護腦細胞,能改善帕金森病的運動和認知癥狀,許多神經科醫師已經向他們的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患者推薦這樣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