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的《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指出,要進一步健全“四位一體”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即健康教育、監測預警、咨詢服務、干預處置。在此框架下,四川省教育廳也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通知》,有關部門密集出臺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文件,證明學生心理行為問題已成為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
鑒于目前順慶區中小學心理健康監測工作的現狀,我們以“摸準狀態、監測動態、保障常態”三方面為切入點,全面梳理順慶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監測和干預流程,皆在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
(一)健全篩查預警機制,完善學生心理檔案和心理預警臺賬,及時掌握學生心理狀態,及時發現潛在心理問題。
(二)實現心理健康動態管理,根據不同類型的心理問題學生,指導學校分級分類進行干預,并提供心理支持,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
(三)完善工作體系,實現家校社聯動,全方位監測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多角度守護學生健康成長。
一是精準篩查。我區選用符合我國兒童青少年特點的測評工具,實現一級評估(潛在風險評估)和二級評估(當前高危程度)的自動化評估,精神科醫生的人工鑒別訪談診斷評估,精準鎖定高危學生,讓有效的專業資源能夠聚焦到有需要的學生身上。
二是分析研判。針對篩查結果,從學生心理韌性、睡眠狀況、家庭關懷指數、自殺傾向等方面,深入分析預警學生心理狀態的影響因素,并形成學校心理普查報告、全區心理健康普查團體分析報告,為下一步工作找準方向。
三是分類建檔。針對篩選出來的高危學生,按照“一生一檔”“跟蹤建檔”要求,分類建立了“一般心理問題學生、嚴重心理問題學生、重大心理危機學生”三類檔案庫,并實行專人專柜管理,據實記載學生基本信息、監測結果、干預情況、轉介診療情況等。
一是面向一般心理問題學生一級支持。學校落實學生“減負”行動、“五項管理”規定等,開齊開足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容易引起學生心理波動的時間點,如開學前后、放假前后、考試前后、重大事件發生前后,開展心理知識保健、戶外心理團體拓展活動。一級支持的重點是“五育”并舉促成長和發展性心理輔導。
二是面向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二級支持。包括因情感受挫、人際關系失調、學習困難、適應困難等出現輕微心理或行為問題的學生,或者由于身邊的同學出現心理危機狀況而受到影響產生恐慌、擔心、焦慮、困擾的學生。二級支持的重點就是初步評估、心理跟蹤輔導及必要時予以轉介。
三是面向確診心理疾病的學生三級支持。患有嚴重心理障礙(抑郁癥、恐懼癥、強迫癥、焦慮癥等)或精神分裂癥并已確診的學生是三級支持的重點群體,采用的方式就是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遵從醫囑。
四是面向危機發生時或危機發生后的學生四級支持。當學生出現自殺意念或行為時,學校及時啟動危機干預預案,保障安全,并在事后為學生提供支持性的心理輔導,建立“一生一案”,每周一訪談,每月一匯報,動態守護安全。四級支持的重點是實時跟進、及時干預、守護生命安全。

一是行政層面,系統設計。在順慶區委、區政府的統一堅強領導下,教科體、公安、衛健、檢察院、婦聯、民政等多部門協同發力,每月定期召開工作聯席會,分析和研判青少年心理問題。積極拓寬醫療求助通道,協同公安、衛健救助力量,整合青少年的救助資源。出臺《順慶區中小學心理危機干預實施辦法(試行)》,印發心理危機干預流程圖,召開順慶區“心理危機事件應急演練”現場會,提升風險評估及危機干預的應急能力。舉辦中小學校長、班主任、心理老師培訓,明確各自在心理監測和危機預警中的職責,正確看待各類心理問題的出現,提升校長提供行政層面支持的意識。
二是學校層面,達成共識。因校制宜是落實心理健康監測與干預處置的決定性因素。首先,協調心理健康教師、班主任、信息技術教師等規范測評行為,形成合力。其次,學校制定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家長的分級支持行動清單,幫助他們熟悉,并有序執行;明確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師不是學校心理危機事件的第一責任人,降低他們的焦慮和恐慌情緒,并給予一定的物質支持。最后,學校構建校級心理危機應急預案,并開展演練,對家長進行個性化家庭指導,并為有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就醫幫助。
三是教師層面,應對技巧。教師實踐是心理健康監測與干預處置完善的重要參照標準。堅持預防為主,識別心理問題是每個教師應具備的能力。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加強自身的心理健康建設,保持情緒穩定,積極參與培訓學習,提升識別心理問題的能力,豐富應對青少年問題的技巧。所有相關教師要熟悉行動清單,遇到心理危機事件時,要分清各自的職責及行動要點。
四是家長層面,家校合力。家長長期配合是心理健康監測與干預處置探索的心理儲備力量。在入學初期或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前,通過家長會的形式,向家長介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情況、學生心理健康監測的基本理念,獲得家長的知情同意。在孩子發生自傷行為、存在自殺意念或確診心理疾病時,指導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工作,給予孩子支持,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力。
五是社會層面,專業整合。一方面通過公開招標,遴選了相關企業提供三年心理普查、教師培訓、家長講座、校本課程開發等專業系統服務,另一方面是聯合本地高校西華師范大學、川北醫學院、南充市精神衛生中心,形成家、校、社全方位整體解決方案。
一是高危檢出率持續降低。2022-2023年,我區學生抑郁檢出率都在16%左右,遠遠低于全國兒童青少年的檢出率(24.1%,《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高自殺風險學生檢出率2.89‰,低于全國常模水平(3.44‰)。
二是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顯著提升。學生接受了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絕大多數能客觀認識心理問題,具備危機求助意識。學生在學習力、溝通與合作能力、生涯發展水平等方面均有明顯提升。
三是教師干預能力明顯提升。教師掌握了基本的知識和技能,能夠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能夠對心理健康學生進行常見的心理指導,能夠及時識別心理問題較嚴重的學生。
四是區域影響力持續擴大。順慶區被評為四川省首批心理健康引領區,六所學校被評為南充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同時,接待廣安市教體局、廣元市教體局、重慶市教委等同行觀摩學習。我區在心理危機干預方面的經驗,在學習強國、南充電視臺、今日順慶等國家、省、市、區多級媒體報道。
(一)開展省級重大課題研究。省級課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監測體系研究》子課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監測現狀及對策研究—— 以南充市順慶區為例》。為我區心理健康監測體系建設提供精準理論依據和參考,促進體系更完善。
(二)開展順慶區校園心理危機應急處置演練現場會。率先在全市開展了學校現場觀看應急演練,圍繞發現、上報、處置、疏導、善后五個環節,實現了部門聯動、迅速響應、處置及時,為全區中小學幼兒園提供了應急處置樣板,并指導學校完善了心理危機應急預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三)出臺了《順慶區中小學心理危機干預實施辦法(試行)》。2023年出臺了《順慶區中小學心理危機干預實施辦法(試行)》,印發了心理危機干預流程圖,編制了“師生心理健康手冊”,在全區得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