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訾萱
河南省平頂山市實驗中學教師、班主任,先后榮獲“市直級優秀班主任”“市級骨干教師”“平頂山市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省級骨干教師”等榮譽稱號;優質課曾獲得河南省省級優質課二等獎,平頂山市市級優質課一等獎、市直級優質課一等獎、“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一等獎等;作為課題研究主要成員,曾參與市級課題“青春期中學生責任心培養策略研究”“雙減背景下政史學科教學創新策略研究”“現代信息技術在城市薄弱學校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研究”研究并結題。
從教20余年,作為道德與法治老師,訾萱積極運用,不斷創新,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在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等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并成長;作為班主任,她關愛學生,在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下,尊重學生個性,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引導學生多元發展,并積極與學生溝通,同時,也重視家校溝通,相互配合,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深耕課堂,做堅定的傳道者
“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作為思政課教師,訾萱時刻牢記“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學科使命,一路走來,她不斷加強理論學習,牢固樹立鮮明的政治立場、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并感染帶動學生。
思政小課堂,社會大課堂。為了站穩講臺,訾萱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改革,在教學方式方法、教學內容創新上下功夫,積極探究符合學生實際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深入挖掘與時俱進、蘊含思政元素和教育功能的鮮活材料,讓思政課堂充滿活力。
一直以來,她努力鉆研教材,使科學性和思想性有機結合。她專心致志地備課,在備課和教學中持續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并不斷反思與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在反思中將教育教學經驗進行總結和歸納,形成她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和特色。
與此同時,她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專業培訓和學習,積極參與教育教學領域的交流和分享活動,向其他優秀教師和專家學習,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的多元化,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課間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她主動參與教育科研,將理論研究成果轉化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促使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她聚焦時政熱點、焦點,強化理論聯系實際,通過運用富有說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先進典型材料,講好“中國故事”,帶動學生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握思想之舵,立鴻鵠志,做奮斗者。
作為備課組長,訾萱帶領備課組老師,以“教學評”一致性為抓手,以德育教育為主線,深入開展備課活動并形成適合學校的教學模式。在她的引領帶動下,一批青年教師得以迅速成長起來。
榜樣引領,做成長的示范者
“唯有先以德立身,而后才能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人。”訾萱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她經常告誡自己,“對得起學生,對得起良心”“課上為師,課下是友”。每每接任初一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盡快記住孩子們的名字,了解孩子們的狀況,針對不同的孩子給予不同的關懷與輔導。
在初三復習的后期,有些學生壓力較大,她總會為學生準備一些小零食,在輕松的氛圍中疏導學生的壓力。在生活上,她無微不至地關心每個學生,時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注意健康。這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給學生樹立了良好的行為榜樣,也形成了無形的動力,全班同學都能按時到校,很少有人遲到,學習和各項活動都能認真對待,一絲不茍。
在訾萱看來,活動是育人的絕佳載體,她尤其注重主題班會的實效性,務求每次活動都能讓學生得到思想和靈魂的洗禮,并使每個人的學業有所提高。每周,她都會定期舉行兩次跟教學有關的班會活動。周一的“快樂讀書”活動,讀名篇,記筆記,寫心得;周五的學生學習成果展示活動,講故事,說心得,誦經典,評習作。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讀書活動,優化班級文化環境,豐富學生精神生活,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曉之以理、持之以恒。”這句話,是訾萱的座右銘。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她也能心平氣和,對癥下藥。秉持有教無類的觀念,她相信每一位學生,尊重差異,耐心指導。
巧用方法,做健康的守護者
一路走來,訾萱力求擔當學生的心理保健醫生,日常教育教學中,她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理論,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認知、情感與行為技能的發展,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對班集體有一套嚴格的衛生輪值工作制度。”訾萱介紹,她要求學生做到每天的教室桌椅整齊、干凈整潔、窗明幾凈,一走進教室便會有一種舒暢之感;她建設班內的植物角,讓每一位同學自愿從家里帶來一些植物,學期結束把植物帶回家。每天堅持打理,看誰的花草養得最漂亮,以此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課余生活。
她堅持走近學生,做學生能力的激發者、培養者、欣賞者,給學生自由表現的機會,激活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得以生動活潑地發展。為了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訾萱定期給家長傳授家庭心理教育知識,并且在期末的家長會上,邀請專家開展家長心理知識講座;每個學期開家長會,她都會針對學生的學習等問題向家長反饋意見,爭取家長的幫助;她還利用現代網絡,通過微信和家長共同討論有關學生心理問題;在家長群里發一些有關心理知識的教育鏈接或文章供家長閱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今的社會,知識更新、科技更新越來越快,這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我將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更新教育觀念,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訾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