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到甘肅天水、蘭州等地考察調研,并作出重要指示,發表重要講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甘肅省科協系統和廣大企業,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甘肅之行”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一切工作的“綱”和“魂”,堅持并實施工業強省、產業興省戰略,立足甘肅所能,主動扛起責任,圍繞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落實科技賦能傳統產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促進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有機融合,推動全省科協事業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
科技創新部門肩負著引資聚源為創新驅動服務的重要職責。甘肅省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以“深化科普提素質行動、協同助力強科技行動、強基固本增活力行動、凝心鑄魂聚人才行動”為引領,持續推動科技創新提質增效。
找準服務大局的共振點,聚焦全省重點產業發展、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等,組織邀請相關學會深入產業集聚區或高新技術企業,形成“一家學會牽頭,多家學會參與”的學會學科群,組織專家開展科技攻關、科技協作。五年來,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累計對36個項目進行立項資助。自2023年以來,已資助39個企業技術創新項目。2024年,企業技術創新項目內容升級,增設“隴企之星”企業青年科技人才項目,遴選10名企業青年科技人才予以資助支持,以增強科協組織對省內企業及企業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吸引力。
以“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建設為依托,充分發揮“科創中國”平臺體系支撐引領作用,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同時,積極推動與全國學會開展交流學習,探索“企業點單+學會接單”的新模式、新路徑、新場景,指導更多企業、學校加入“科創中國”,導入“科創中國”資源,助力“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

甘肅省科協聯合天水市政府舉辦“科創中國”技術交易大會天水專場暨麥積山·首屆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論壇。論壇期間,聯合上海市機械工程學會成立企業數字化轉型天水工作站;舉辦“科創中國”中醫藥文化產學融合會議,并與中華中醫藥學會簽訂《中醫藥健康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探尋天水中醫藥產業、醫療機構的發展需求,多維度開展服務。
此外,聯合蘭州新區舉辦“科創中國”綠色化工高端論壇,開展院士專家蘭州新區行、科技成果推介及路演等活動,對接上海技術交易所,計劃建立甘肅省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舉辦慶陽市科技創新論壇暨首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會,集中發布和展示139項最新科技成果,簽約科技合作項目11項。
2024年10月,甘肅省科協與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此前,甘肅省科協與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和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已分別簽約,開展合作。
與全國學會簽約旨在搭建互學互鑒、共同提高、交流合作的平臺,加速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簽約雙方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雙方資源優勢,有效集思匯智聚力,助力地方產業高質量發展。雙方在加強學術交流、建立行業協同創新服務平臺、開展調研和智庫合作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
甘肅省科協與全國學會將依托甘肅省相關學會,著眼于甘肅產業發展,充分利用全國學會在人才、智力和學科發展上的優勢,共同舉辦高層次學術會議、行業論壇和科技人才交流活動,開展相關學科領域的發展戰略研究,推動科技創新,引領學術發展。
雙方將共同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發展,開展產業共性關鍵技術聯合攻關、科技成果轉化、團體標準制定等高質量科技服務。直面創新發展、產業發展和科技工作者成長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甘肅省科協結合省市產業發展的情況,因地制宜地提出專業意見,支持行業科技人才加入全國學會,并參與國家級獎項的評選活動。
此外,雙方協同實施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梳理省內對先進技術成果的需求,幫助企業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共同開展企業科技創新調研,提供智力咨詢服務,協助企業在新產品開發、研發策略制定與優化等方面的工作。
為激發企業、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的積極性,甘肅省科協以賽賦能,聯合甘肅省科技廳、工信廳、人社廳于2023年舉辦首屆甘肅省企業科技創新大賽。2024年,第二屆甘肅省企業科技創新大賽持續發力,吸引364個企業的811個項目參與申報,涵蓋高端技術服務業、制造業、生物醫藥業、現代農業等13個關鍵行業領域,評選產生科技創新企業30個、科技創新成果60項、科技創新達人20名、優秀組織單位5個。同時,為進一步鼓勵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激發企業科技創新人員活力,評選出科技創新企業優秀獎30項、科技創新成果優秀獎50項。
大賽期間,舉辦“企業科技創新論壇”。為進一步強化西部省區互聯互通,實現科技創新資源共享,聯合西藏、新疆、青海等6個省(自治區)科協在論壇上發布《西部省區推進企業科技創新合作倡議書》。
為促進大賽成果與市場需求對接落地,開展“隴企之光”科技成果發布及對接活動。第一屆大賽獲獎的60項科技創新成果在甘肅科協技術服務與交易平臺、蘭州科技大市場平臺、甘肅工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蘭州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同步發布,9個項目做了路演對接,其中3項與創投機構簽訂意向協議。舉辦成果發布、成果對接活動,促成簽訂“會企”“校企”合作協議,推動了成果庫與需求庫的有效銜接。
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國家級學會和兄弟學會、市縣科協、產業園區和企業建立縱橫交叉、相互聯通的立體化溝聯和服務體系。鼓勵學會依托自身學科優勢,多方聯合舉行跨學科、有深度、高質量的學術交流活動,促進學會、園區、企業間的資源共享與整合,為推動學科交叉融合、促進科學普及、增強科技成果推廣轉移轉化搭建平臺。2024年,依托甘肅省學術年會系列活動,引導學會、企業、科研院所助力科技創新,簽署合作協議20項;舉辦“新質生產力賦能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成果展”,吸引北京、上海等地的60多家公司參展,展出科技創新成果350多項,達成意向合作總金額超1億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關乎國運,創新決勝未來”。科技改革涉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多方面調整,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點燃這個新引擎必不可少的“點火器”。《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作出了系統部署,為我們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聯系科協職能,我們必須優化、強化一些職能,重點關注一些工作。
一是優化重大科技創新組織機制。面向全球科技前沿領域,聚焦經濟發展的核心戰場,緊密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及民眾生命健康的迫切要求,致力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優化重大科技創新的組織架構與運行機制。通過系統性地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強化關鍵核心技術的協同攻關能力,推動科技創新力量的匯聚、要素配置的優化以及人才隊伍的體系化、建制化構建,實現科技創新活動的深度協同與高效運轉,在這一過程中促進科技與經濟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增進人民福祉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二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明確企業作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地位,認可它們中的市場導向型科技創新模式,讓部分企業特別是科技領軍企業當好目標導向基礎研究的“出題人”“共答人”“閱卷人”。重視中小型企業以科技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大研發投入,建立高水平研發團隊,形成多元化的創新資源配置方式。促進形成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在企業發展需求的引領下,使科研機構、高校等創新主體之間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協同創新格局。
三是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繼續倡導“開放、信任、合作”精神,通過高水平、高質量的科學知識交流和技術創新合作,助推中國與世界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