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研究圍繞天津市西青區文化與旅游創新發展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對西青區文化與旅游創新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通過對西青區文化旅游資源和發展現狀的分析,并結合相關文獻綜述和實地考察結果,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創新的發展戰略,對西青區文化旅游資源和發展現狀該研究旨在為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加快西青區旅游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區域競爭力,為西青區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
關鍵詞:文化旅游;創新發展;融合發展
一、引言
在當今經濟發展中,文化旅游產業作為朝陽產業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尤其從疫情之后更為明顯,天津市西青區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旅游資源,從楊柳青古鎮的傳統年畫藝術、民俗文化到石家大院等歷史建筑遺跡,都蘊含著巨大的旅游開發潛力。然而,隨著旅游市場競爭的加劇,西青區文化與旅游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如何在傳承文化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文化旅游,實現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的轉化,成為西青區發展的關鍵課題。
二、文獻綜述
國內外的研究顯示,無論是區域經濟還是文化傳承,文化旅游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全國,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很多地區都是通過挖掘本土文化特色而獲得成功的。如麗江古城發展特色民宿、民俗表演等旅游項目,以納西文化為核心,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觀光。在國外,法國盧浮宮讓游客在欣賞藝術品的同時,更好地提升旅游體驗,通過數字化的展示手段。在天津也有成功案例,今年以來,津南區將“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1]。這些案例為挖掘文化內涵、運用現代科技提升游客體驗等方面的文化旅游創新發展提供了西青區文化旅游的思路。同時,相關研究也指出,文化原始真性保護、社區參與性等問題需要重視文化旅游的發展。
三、調查結果分析
天津西青區文化旅游創新發展基于PEST分析,在政策環境、市場需求、文化認同、技術創新等諸多方面都面臨著良好的機遇。西青區有望成為獨具文化魅力的旅游目的地,通過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創新旅游產品形式,加大宣傳促銷力度,提升旅游服務品質。但通過多方協同推進,推動西青區文化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還需注意文化旅游融合深度、創新不足、宣傳推介及配套設施等方面的問題。
(一)資源現狀
西青區文化旅游資源豐富。不僅有民俗文化活動如楊柳青春節民俗廟會等,十分熱鬧。尤其以楊柳青木板年畫為代表,凝結著當地人民智慧的結晶。還有歷史遺跡石家大院,石家大院作為大型古建筑群,建筑精美,展示了明清時期的社會風貌和家族興衰。此外,在旅游資源配套方面,西青區交通便利,周邊有基礎的交通路網和設施,但相較其他區,特色化和品質化仍有提升空間。
(二)融合情況
文旅融合主要通過資源融合、技術融合、市場融合和功能融合四條路徑[2]。當前,西青區在文化與旅游融合上取得了部分成果。但主要是在資源融合和功能融合上。例如,在楊柳青古鎮旅游中,有年畫店鋪與古鎮游覽觀賞文化相結合的模式,游客可以在游覽過程中欣賞年畫文化并購買年畫紀念品。但整體來說融合程度尚淺,存在一些問題。如文化展示形式較為單一,多為靜態展示,游客參與度較低。在石家大院的游覽中,對于建筑背后的歷史文化故事挖掘不夠深入,游客缺乏深度體驗。還有融合路徑太少,沒有把西青區現有的文化資源充分地發揮出來。
(三)市場需求調研
游客對西青區的文化旅游產品期望較高,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發現。利用虛擬現實(VR)技術再現楊柳青古鎮古色古香的生活場景,張家界天梯飛拉達為年輕人提供唯美的拍照打卡場所等旅游體驗,年輕游客渴望更多科技元素和網紅打卡元素融入旅游體驗。而中老年游客則更注重學習傳統年畫制作工藝等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理解和體會。另外,對于西青區文化旅游的知名度,游客普遍希望加大宣傳促銷力度。同時,對文化特色的旅游服務質量要求也很高,對配套設施要求也很高。
四、總結
基于SWOT分析法,天津市西青區文化資源頗為豐富,像楊柳青古鎮文化、趕大營文化、精武文化等,文化遺產豐富多樣。除此之外,自然景觀秀美,西青郊野公園之類的區域適合開展生態旅游項目。還有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地處天津,交通極為便利,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但旅游產品存在同質化現象,部分項目欠缺特色,并且配套設施有待完善,部分景區周邊基礎設施有所欠缺。除此之外,政策支持力度大,政府重視文旅產業發展,享有政策紅利。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長,游客對文化體驗的需求日益增加。
1.文化旅游融合深度問題:文化資源開發與旅游產品設計脫節,未能充分發揮文化對旅游的提升作用。
2.創新不足問題:旅游產品形式陳舊,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元素,不能滿足現代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3.宣傳推廣問題:宣傳渠道單一且力度不足,在新媒體時代未能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有效推廣。
4.配套設施問題:旅游配套設施在文化內涵體現和服務質量上都有待提高,無法為游客提供優質的文化旅游環境。
五、結論
西青區文化與旅游創新發展需要多方面協同推進。在文化與旅游融合上,應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打造以文化體驗為核心的旅游產品。通過引入現代科技手段,如VR、AR等,創新旅游體驗形式,滿足不同游客群體需求。加強宣傳推廣,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多樣化的營銷活動,提高西青區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提升旅游配套設施的品質和文化特色,加強人才培養,提高旅游服務質量。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應共同參與,形成合力,促進西青區文化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將西青區打造成具有獨特文化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參考文獻:
[1]杜洋洋,陳濤.激活文化基因 賦能鄉村“蝶變”[N].天津日報,2024-11-15.(001).
[2]麻學鋒,張世兵,龍茂興.旅游產業融合路徑分析[J].經濟地理,2010,30(04):678-681. DOI:10.15957/j.cnki.jjdl.2010.0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