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作為自然界的瑰寶,不僅裝點著山川湖海,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民族情感。自古以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以花為媒,抒發(fā)胸中之志,寄托情思。我們一起來看看詩詞里的花。
牡丹
賞牡丹 〔唐〕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詩中,牡丹化作春日里最絢爛的花卉,以她不凡的姿態(tài),傲然于百花之中,仿佛是天地間最雍容華貴的女王,披戴著晨曦的露珠,綻放著無與倫比的華彩。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真國色”三個字,力重千鈞,擲地有聲,奠定了牡丹花中之王的地位。
菊花
不第后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的這首詩是科考落第后所寫,他將菊花的特性寫了出來,并賦予菊花農(nóng)民起義軍的英雄風貌與高潔品格。“我花開后百花殺”“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句,語調(diào)斬截,氣勢凌厲,對后世許多有志之士的思想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這也是黃巢托物言志,借詠菊來抒發(fā)自己的抱負,筆勢剛勁,格調(diào)雄邁,氣魄恢宏。
梅花
山園小梅(其一)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一句描寫了梅花不同于牡丹、芍藥的艷麗,又異于桃李濃郁的芬芳。在朦朧月色下,梅花疏淡的梅影,縷縷的清香,令人陶醉。
蘭花
古風·其三十八 〔唐〕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fā)。
李白在這首詩中,寫出了蘭花獨自綻放在幽園之中,雖沐浴春暉,卻因為獨自綻放,有一股不與眾花為伍的清高。最后一句“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fā)”比喻自己的才能抱負無人能懂,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悲涼。
月季
臘前月季 〔宋〕楊萬里
只道花無十日紅,
此花無日不春風。
一尖已剝胭脂筆,
四破猶包翡翠茸。
別有香超桃李外,
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來喜作新年看,
忘卻今晨是季冬。
楊萬里在這首詩中,寫出了月季最典型的特征,那就是長盛不衰。這也正如楊萬里的一生,不求大富大貴,只求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向前走。他極為勤奮,創(chuàng)造了清新自然、幽默的“誠齋體”,共作詩兩萬多首,被譽為“一代詩宗”。
桂花
鷓鴣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這是對桂花的最高贊譽。清香四溢的桂花,不需要像牡丹、芍藥等名花那樣有斑斕顏色,以它的色淡香濃,便可以成為花中的佼佼者。
這也恰如李清照的一生。她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生在北宋滅亡的特殊時代,經(jīng)歷了亡國、喪夫、改嫁,留下了“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這樣帶著少女嬌羞的詩句,也留下了“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樣巾幗不讓須眉的佳作。她的一生便如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
山茶花
山茶 〔宋〕陸游
東園三日雨兼風,
桃李飄零掃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
綠叢又放數(shù)枝紅。
陸游在詩中贊美山茶花,說花園中桃花、李花早已在風雨中飄零,唯有山茶花的花期最長,能夠耐得住風吹雨打而不凋零。在一叢叢綠葉中,數(shù)枝紅色的山茶花競相綻放著。
荷花
愛蓮說(節(jié)選)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歷史上寫荷花的詩篇有許多,最出名的當數(shù)周敦頤的《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自此荷花便成為“高潔、清白”的象征。
這篇《愛蓮說》雖短,但字字珠璣,歷來為人所傳誦。荷花那種從污泥里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的特性,以及不顯妖媚的清新,令作者極為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