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說“咱們莊稼人,守多大碗,吃多少飯”,是一種認清自我、找準定位、安于平凡、隨遇而安的保守態度;谷愛凌說“創造歷史,突破個人界限一直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是一種沖云破霧、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敢與天地試鋒芒的進取精神。二者各有側重。吾輩青年在認清自我、找準定位的基礎上,更應以奮發之劍,突破個人界限,斬斷保守之禁錮。
“守碗”即個人被困于方寸之間,“吃飯”即追求簡單的物質,劉姥姥告誡我們,淳樸的幸福、平凡的生活,足矣,無需追求更高遠的目標,更沒必要冒險改變現狀。她說的找準定位、認清自我這一層面,固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但再細品,此類保守的思想何嘗不是一種束縛和限制?劉姥姥只看見碗口大的天,甘愿守著她的碗聊以糊口,如疲于翱翔天空的驚鴻,失去高飛的勇氣;如只想縮進殼中躲起來的泥中龜,失去探索的好奇;如終日看著狹隘天空的井底之蛙,失去廣闊的視野。
其實,當下并非一個保守、躺平、佛系的時代,青年們應積極尋找新時代變革中蘊藏的種種機遇,如人工智能技術迭代更新速度極快、芯片技術自主研發能力增強等,在新興領域有所發展。
首先,突破界限,改變認知。吾輩青年應像谷愛凌那樣“創造歷史,突破界限,追求卓越”,應擁有“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的青云之志,眼裝浩瀚天空,志在成為摶扶搖而上九萬里的鯤鵬,飛越“現實”這座大山;腳踏驚濤駭浪,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駛向理想的彼岸。在逐夢的路上,或許處處鋪滿荊棘,布滿深淵,我們會屢受挫折,跌落谷底,但永遠不要掐滅心中的火焰,請相信,只要微光尚在,定有燎原的一天。倘若不奮發進取一番,誰又知道心中的“碗”能不能承載世間更多的美好?
其次,突破界限,起而行之。吾輩青年要勇于探索,突破邊界之外的未知領域。陸仙人,一個有模特夢的鄉村莽夫,即使身穿垃圾袋改裝的“禮服”,也能走出超模的氣場,最終走向戛納紅毯的國際舞臺;劉光耀,為了夢想果斷放棄了安安穩穩的大學生活,從北大輟學,而后當選年度最有影響力的青年企業家。青年們摒棄保守的思想,敢想,敢為,敢突破自我,終不負青春,不負韶華。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我始終相信,相較于保守之路,我們只有突破自我的界限,才更有機會成為不負星光的趕路人、點亮星光的領路人。
作者簡介:
陳弈聞,男,作者單位:天津市南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