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單元整體教學符合語文“學習任務群”情境性、綜合性、實踐性的特點,是落實“學習任務群”教學的最佳抓手。為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深入探究語文課標視域下小學語文大單元整體教學策略,教師可從提煉單元大概念、創設大情境、開展關聯性活動、搭建大單元評價支架等角度入手,組織教學。
【關鍵詞】 語文課標 大單元 整體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個系統性的教學過程,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幫助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結合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大單元教學實踐,談談語文課標視域下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策略。
在語文課標視域下,教師首先需要根據單元人文主題、語文要素和單元重難點分析單元教學內容,提煉單元大概念,并以此確定本單元教學的中心目標。這個中心目標應貫穿整個單元教學的始終,只有這樣,在后續的大單元教學設計中,教師才能圍繞特定學習主題,在此基礎上瞄準單元重難點,設計學習任務情境。
該單元圍繞“革命先輩”這一主題編排了四篇課文。這些課文講述的都是革命領袖和革命先烈的事跡,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引領學生感受革命先輩的崇高品質,初步接受紅色文化教育。筆者通過提煉“革命先輩”這個單元概念,結合本單元語文要素,確定如下單元學習目標:閱讀故事,感受偉人心系百姓的崇高品質,感受革命先烈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初讀,把課文讀通、讀順;細讀,借助關鍵詞句了解故事內容;講述,借助關鍵詞句練習表達。

大情境應是學生所思所想、能思能想、應思應想的真實情境,而該情境之下的學習任務群,也應是指向語文學習的系列任務及實踐活動。在特定的語文大情境中,教師應以情境串聯、單元整合的方式開展實踐活動。
在該單元整體框架的設計中,筆者考慮學習內容與學習任務、大情境的關聯性,確定本單元的主題為“瞻仰革命先輩,賡續紅色血脈”,由此形成單元大情境“游覽革命人物紀念館”,借助三大學習活動展開教學。

為了幫助學生向深度學習邁進,教師在大單元教學設計中,還需結合學情分析,設計一系列需要學生自主規劃和組織的學習內容和資源,以及需要學生自主完成的一系列任務和活動。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不但可以進一步在實際運用中落實單元學習目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攝取知識,發展其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
我們結合當地革命烈士紀念館資源,深挖學科教材與德育內容的結合點。通過大單元活動,學生人人化身紅色朗讀者,人人爭當紅色宣講員,成立宣講團,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參觀實踐,為游客講述革命先輩故事。

大單元教學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將零散的知識點轉為知識塊或知識鏈,通過整合實現文本的最大價值,有效達成教學訓練點的逐步落實,促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得。為了讓教師能夠有效跟進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在學習進程中的不足與優勢,落實大單元教學中的“教—學—評”一體化,教師需要設計與學習中的具體項目和關鍵任務緊密結合的過程性評價和單元評價。這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起著重要作用。
在該單元的教學設計中,筆者根據“紅色成長墻”作業設計了過程性評價標準和評價量表,從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角度,進行星級評價,促進學生學習反思,實現經驗沉淀。※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菁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