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親社會行為的一種表現(xiàn),是人們在積極的社會交往中經常采用的行為,它含有共同擁有、共用的意思。3歲以后,兒童社會交往范圍從家庭擴大到幼兒園,周圍鄰居等。他們開始認同、接納同伴,但不太在意同伴間的協(xié)作,往往只是各玩各的。在幼兒園開展分享活動,培養(yǎng)幼兒分享意識,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從小班開始,我們陸續(xù)開展了分享食物、玩具,圖書、游戲,分享快樂、悲傷、成功、失敗等主要內容的分享活動,讓孩子在分享活動中習得解決問題的技能,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的發(fā)展。分享活動不僅包括物質的分享,還包括精神的分享,我們借助多種方式,利用東中途徑,讓幼兒更深的理解分享的含義,體會分享活動的樂趣。
一、借助多種平臺為幼兒提供分享機會,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一)預設固定的分享活動日,為幼兒提供分享活動機會。
幼兒良好的社會行為主要是在同伴之間的社會交往中發(fā)展起來的。因此提供同伴之間社會交往的機會,是良好社會行為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我們有意創(chuàng)造幼兒之間互相交流的機會,如預設每周一次的固定分享日,讓幼兒帶來自己喜歡的食物、玩具或圖書和同伴分享,體驗分享的快樂,促進孩子與人交往的愿望,提升主動交往和適應集體生活的能力。
(二)利用幼兒生日或節(jié)假日的分享活動,增強孩子交往的主動性。
利用節(jié)、假日,孩子的生日,為孩子創(chuàng)設分享機會,讓他們在愉快的分享中交往和互動。在幼兒生日當天,孩子是分享的主人,會為自己能與同伴分享快樂而感到自豪;結合各種節(jié)日,鼓勵幼兒帶來各種裝飾物品,參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提高孩子交往的主動性和責任感。
(三)結合教學主題分享活動的開展,提升分享意識和社會性責任感。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特別是一些建構式主題教學活動中,經常鼓勵孩子們收集一些活動材料,如主題《甜甜蜜蜜》中帶的糖果、《小小蛋兒把門開》中帶的雞蛋……,借此機會,讓幼兒在分享的過程中,感受自己作為班級一分子的責任感,提升分享意識。
(四)在一日活動中滲透分享活動。
利用一日活動各環(huán)節(jié)在生活活動、游戲活動、親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活動中滲透分享活動,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五)有效整合家長資源,提高幼兒分享能力。
通過開展親子活動、家園欄、家園聯(lián)系手冊、“到同伴家做客”“親子分享”等形式,促使家長改變傳統(tǒng)的育兒觀,增強科學育兒的意識,為幼兒營造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提供并支持幼兒與同伴分享活動。
二、運用多種策略,讓孩子在分享活動中習得解決問題的技能。
由于孩子年齡小,缺乏社會交往經驗,在分享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互相爭搶、攻擊的現(xiàn)象,教師要及時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幫助,教會孩子友好的交往技能和禮貌用語,引導幼兒從被動交往逐漸過渡到主動交往,提高交往能力。
(一)行為結果強化策略。
老師肯定幼兒的分享行為,強化幼兒的愉快體驗,激發(fā)幼兒分享的愿望。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一位幼兒帶來一個新玩具,孩子們都想玩,遭到拒絕就會說:“我不跟你好了。”老師要及時引導孩子:“你的玩具想和更多朋友玩呢?”“大家一起玩高興嗎,你真棒!”教師向幼兒點頭、微笑等表達對幼兒分享行為的肯定,孩子的行為得到強化,就愿意更加積極的主動分享。
(二)榜樣示范策略。
老師抓住一切有利教育契機為幼兒做好行為示范。老師主動和孩子們分享自己喜歡的物品,情緒情感;在游戲中,老師有意識地參與游戲,引導幼兒分享,為幼兒作出良好的榜樣,幼兒體驗到樂趣,就會自覺產生分享的動機,模仿老師發(fā)出類似的行為。同時肯定和鼓勵幼兒同伴間主動、自發(fā)、積極的分享行為,在同伴中樹立分享行為的好典型,好榜樣讓其他幼兒學習。
(三)言語指導策略。
言語指導包括講解、敘述、指令、討論、勸導。如幼兒玩玩具發(fā)生爭執(zhí)時,教師可教給幼兒適宜的介入語言。如:“我們一起合作吧?”“我們交換玩好嗎?”禮貌用語是幼兒分享中最重要的工具,“謝謝”“你好”“對不起”“沒關系”等詞匯的運用能更積極的促進幼兒的分享行為。在幼兒分享行為中有效的言語指導,對孩子分享行為的表揚、鼓勵,自私行為的否定、引導等能積極促進幼兒的分享行為。
(四)個人體驗策略。
幼兒在分享活動中的體驗和愉悅的情感,更能促進幼兒未來的分享行為。運用角色扮演、合作體驗、情感交流等方法讓幼兒體驗分享的樂趣,激發(fā)幼兒主動分享。引到幼兒討論:“你的好東西最想和誰分享?別人和你分享時,你高興嗎?如果別人不給你玩,你會怎樣……”引導幼兒通過情感的換位體會、感受他人的心理,豐富幼兒的個人體驗。
總之,孩子們在分享活動中的積極互動、交往,幫助他們了解和認識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滿足了幼兒的需要,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分享活動,在玩玩樂樂中快樂地學會與人分享、交換、輪流、合作,學習到一些簡單與人交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了交往能力,促進其社會性積極全面的發(fā)展。在五育并舉的大背景下,作為幼兒園教師的我們更應該有效開展分享活動從而促使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