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信息科技是現代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部分,當代高速發展的信息科技對全球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科技課程旨在培養科學精神和科技倫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識,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升數字素養與技能。
信息科技的課程性質與當前信息科技的課時量決定了,我們必須深耕課堂,促進信息科技教學提質增效,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我們采取了如下措施,努力提升教育質量。
1.調整教學內容,重組教學順序
新的課程體系內容重新調整后,教研中心王本強主任非常重視對課程教育教學工作的調研反饋,每年都定期組織一線信息科技老師進行專題研討活動,廣泛聽取來自基層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決定重新調整初一初二的教學內容,重新組織教學順序。將原來初二第3冊第1單元《讓PPT更有說服力》和第3單元《挖掘數據中的價值》提到初一進行探究;將初一第2冊第2單元《探究如何用計算機解決問題》和第4單元《探究圖像的表現藝術》提到初二進行探究。這樣調整是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教材內容難易程度以及教學進度、時間安排等因素來考慮的。在調整實施的過程中,一線信息科技老師普遍反映,這樣的安排更合理更科學。
2.加強集體教研,落實先周備課
要向課堂要效率,離不開精心備課和集體教研。每學年開學第一周,我們教研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體規劃、統籌編排好本學年的授課內容及時間分配,構建起一整年的教學大框架,避免授課的無序、隨意和被動。
集體教研日定為每周一上午,主要是研究制訂本周授課的詳細內容和下周初步內容,如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在哪里,如何突破,學生應掌握哪些技能,記住哪些重要的基本理論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課前教研的重點。為了避免紙上談兵,我們又自然地形成了課后反思的習慣。時間就在先上完課的老師下課之后,我們針對著學習目標的達成度,課堂環節的得失成敗,實際效果與預期的差異等進行交流,分析原因,探討修正,讓還未授課的老師避免走彎路,以便更高效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集體教研凸顯的是團隊的智慧,大家在這個過程中群策群力,集思廣益,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3.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主陣地”,除了要提前備好課之外,合理高效利用好課堂時間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不二法寶。為此,我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是溫故知新,構建知識框架。
“故”指的是每節課開始,我們都會用三分鐘的時間復習回顧上節課的主要內容,這些內容包括基本的理論知識點和操作要點。復習形式是小組輪換,讓學生充當小老師,帶領其他學生一起高效快速回顧知識,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鍛煉了學生對知識的鞏固。
“新”指的是在上新課之前,投放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白這節課他將會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以及達成目標的方法、途徑等。如哪些知識可通過自學獲得,哪些知識需小組合作獲得等,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本節課的知識框架,從而實現有目的的學習。
其次是精講多練,鼓勵學生主動參與。
信息科技課堂最忌教師“一言堂”,我們本著精講多練的原則,讓學生在項目式教學任務的驅動下,帶著問題去尋找解決的方法。老師只需要適時點撥,查補遺漏的知識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有些問題可以通過閱讀教材自學解決,有些通過小組成員間的交流指導完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任務,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很高,效果遠遠好于老師先期灌輸式的演示講解。
第三是激發興趣,增添課堂趣味性。
興趣是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的源動力。我們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吸引學生的興趣點,使信息科技課堂充滿活力和創造力。如Word中的圖形組合創意設計、PS中創作逼真的芒果和葡萄等,都讓學生興趣十足,展示出令人驚喜的創造力。Python對于學生來說是難點,很容易感到枯燥,難以理解,為此,我們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課件及素材,盡量以真實問題進行項目式學習,讓編程知識變得有趣又通俗易懂。如第一節課講Python,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設計了一個簡單有趣的吃披薩的輸出語句,讓學生用生動的語言來描述,進而讓學生明白:程序是要用心來閱讀的,要能理解程序表達的內容。還有通過勇士獲取寶箱密碼救公主的故事來講解枚舉算法以及用生活化的場景來講解遞歸算法等。這些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添了課堂的趣味性。
4.創新作業設計,鞏固學習內容
課堂作業設計是教學設計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完善教學信息反饋系統不可缺少的環節。新課程倡導探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是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進行學習,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活動中獲取知識。在作業中以現行教材或學生對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中的問題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或合作討論為學習的形式,運用探究式的科學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我們在設計課堂作業時,以Python編程語言模塊作為作業設計切入點,積極優化Python教學思路,使用層次化、生活化、趣味式、實踐式等作業方式,引導和訓練學生,使計算思維水平得到提升,從而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
2022年11月,我們的《用算法高效尋找問題答案》作業設計在山東省“信息科技+項目式學習”創新實踐作業設計展示活動中被評為優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