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ffects of FOCUS-PDCA teaching on the core competence,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rotating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neonatal department
ZHOU Yi,CHEN Yan,SUN Ting,JI Haiyan,CHEN Qin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Jiangnan University,Jiangsu 2140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CHEN Yan,E-mail:971049505@qq.com
Keywordsfocus management cycle teaching;neonatal department;teaching training;nursing education
摘要目的:探索焦點管理循環(FOCUS-PDCA)教學對新生兒科輪轉護生核心勝任力、綜合素質及職業認同感的影響。方法:選取無錫市江南大學附屬中心醫院新生兒科輪轉的102名護生為研究對象,將2020年1月—12月輪轉的護生分為對照組(n=51),2021年1月—2022年12月輪轉的護生分為觀察組(n=51);對照組護生采取常規帶教培訓,觀察組護生在此基礎上采取FOCUS-PDCA教學培訓,培訓1個月后采用護士核心勝任力評價量表、綜合素質評估量表、護士職業認同量表進行評價。結果:培訓1個月后,觀察組護士核心勝任力評價量表、綜合素質評估量表和護士職業認同量表的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結論:FOCUS-PDCA教學能有效提升新生兒科輪轉護生的核心勝任力,改善其綜合素質,培養其職業認同感。
關鍵詞焦點管理式循環教學;新生兒科;帶教培訓;護理教學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16.034
新生兒科作為婦幼保健的重要陣地之一,多為封閉式管理,新生兒科收納的患兒病情變化莫測,而患兒家屬通常表現出極高的期望值,故在對患兒進行臨床護理時,護士應具有更高的責任心和更強的專業素養[1-3]。實習護生大多朝氣蓬勃,具有較活躍的思維,是今后護理團隊的新鮮血液。但護生同樣具有基礎知識不扎實、技能操作不熟悉等缺點,易發生差錯和溝通不暢。傳統的護生培訓多為理論與實踐分離模式,帶教的高年資護士大多未經歷針對性培訓,對低年資護士進行培訓時多以自身工作經歷為主,因此培訓效果不理想[4]。焦點循環管理法(FOCUS-PDCA)是美國醫院組織于20世紀末創造的一種質量持續改進模式,以PDCA為基礎進行延伸,旨在細化各程序的相關環節,以獲得更好的護理質量[5]。FOCUS-PDCA已逐漸應用于醫院質量管理的各個環節,是現階段醫學服務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新生兒科的日常工作中,低年資護士往往負責患兒治療、健康宣教等工作,在出現醫療糾紛時,低年資護士無法妥善處理,這多與護士服務意識淡薄、溝通不到位有關。在基于臨床經驗的同時,還應遵循科學原則與循證依據,開展臨床護理教學工作,這是現階段循證護理的核心內容;因此,在進行新生兒科輪轉護生培訓時引入FOCUS-PDCA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以FOCUS-PDCA為基礎的教學對新生兒科輪轉護生相關能力提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無錫市江南大學附屬中心醫院在新生兒科輪轉實習的102名護生為研究對象,將2020年1月—12月輪轉的護生分為對照組(n=51),2021年1月—2022年12月輪轉的護生分為觀察組(n=51)。納入標準:1)年齡18~20歲,??萍耙陨蠈W歷;2)均為實習護士,并首次輪轉新生兒科。排除標準:輪轉時間lt;4周。本研究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準則內容,所納入的護生均對本研究表示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協議書。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護生采取常規帶教培訓,即在輪轉后指定帶教老師,帶教老師結合科室情況對其進行入科培訓、專業知識和專科技能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本院概況、科室概況、科室文化、護士職業道德規范、科室規章制度、護理相關法律法規、禮儀規范、溝通技巧、應急處理等;并組織護士接受臨床護理操作技術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洗手法、無菌技術、生命體征測量技術等;在培訓結束后,護生均接受理論知識考核與臨床實踐能力考核。
觀察組護生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FOCUS-PDCA教學培訓,具體如下。
1.2.1F階段(find a process to improve):發現問題
結合我院《新生兒科輪轉培訓計劃》中的相關要求對輪轉護生進行綜合評估,以確定其具體問題;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明確護生對培訓內容、方法、態度的相關需求,并采用要因分析法明確影響培訓質量的因素,然后制定針對性的改進方案以明確培訓效果。
1.2.2O階段(organize a team knows the process):成立培訓團隊
本研究培訓團隊共4名成員,以新生兒科護士長為負責人,其余3名培訓教師均為新生兒科資深護理工作者,均具有10年以上新生兒科工作經驗、本科及以上學歷、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培訓全程由護理部主任及科室護士長進行質量控制。
1.2.3C階段(clarify the current of the process):明確現有問題及改進目標
繪制流程圖以明確問題所在,并制作培訓計劃表。內容包括護理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操作熟練度、主動護理意識、患兒疾病識別及處理、搶救患兒要點等;通過頭腦風暴明確問題發生的原因。帶教老師應結合日常工作發現問題,仔細觀察護生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出問題并引導其進行糾正,然后為其制定護理目標。
1.2.4U階段(understand the causes of process variation):分析問題原因并確定要因
團隊成員定期召開分析會議,由人、機、料、法、環等方面逐一明確護生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其中人員方面可能存在以下因素:1)帶教老師排班與護生實習時間不固定,使其未完全掌握新生兒科的護理流程;2)主動護理意識不佳;3)存在依賴心理;4)無法及時發現問題;5)缺乏預見性;6)帶教老師培訓考核力度不足。制度方面可能存在以下因素:1)人員未定期培訓;2)缺乏考核激勵機制;3)排班不合理。物料方面可能存在以下因素:1)儀器操作不熟練;2)儀器數量不足;3)儀器老舊。環境方面可能存在以下因素:1)未形成良好的臨床工作氛圍;2)團隊協作能力不足。通過團隊會議討論,負責人及帶教老師應及時引導護生改進自身狀況。
1.2.5S階段(select the process improvement):選擇改進方案
查閱相關文獻,從可行性、效益性及經濟性的角度選擇適宜的改進方案,并按照改進方案的共性將改進方案分為3個層次,即集中授課與情景模擬、晨間提問、組內討論。
1.2.6P階段(plan the improvement and continued data collection):計劃
結合改進方案制定實施計劃時間表,并明確各時間點的具體步驟,將改進落實到個人。
1.2.7D階段(do the improvement,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實施
集中授課與情景模擬教學步驟如下:1)帶教老師組織護生進行集中授課,授課內容圍繞新生兒科相關的臨床知識點,學習常用護理操作的標準流程,并組織進行相關案例情景模擬;2)單人情景模擬僅需護生1人,考查其對事務的獨立處理能力,如疾病處理、護患溝通、突發事件處理等,直至護生能夠熟練處置相關情景,則引導其進行雙人情景模擬;3)雙人情景模擬需護生2人,考查其協作能力,護士間相互變化角色處理護理事務,直至精通相關情景的處理步驟及方法。晨間提問步驟如下:在每日晨間交班時由帶教老師結合前1 d患兒病情發展情況,就患兒可能出現的應急事件進行分析提問,引導護生思考回答,并要求其做好筆記。組內討論步驟如下:在護生進組培訓后,每周組織護生進行討論,即針對1周內的工作情況進行分析,護生需口述1周以來的工作體會、要點及心得,由帶教老師對其相關能力進行點評,引導其總結經驗。
1.2.8C階段(check and study the results):檢查
培訓結束后對護生進行綜合性考核,以明確其綜合素質情況及對培訓的滿意度。
1.2.9A階段(act to hold the gain and to continue to improve process):處理
及時處理培訓過程中所暴露的問題,并以FOCUS-PDCA程序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動態調整培訓計劃。
1.3評價指標
1.3.1一般資料調查表
由本研究團隊自行設計,內容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和工作年限。
1.3.2核心勝任力
本研究團隊參考文獻[6]制作護士核心勝任力評價量表,并應用此量表在培訓前及接受培訓1個月后對護生的核心勝任力予以評價,該量表包括基礎護理能力、新生兒科護理能力、疾病觀察能力及應急處置能力4個維度,共24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單項1~5分,總分24~120分,得分越高說明護生核心勝任力越好。其內容效度為0.958,Cronbach′s α系數為0.968。
1.3.3綜合素質
本研究團隊參考文獻[7]制作綜合素質評估量表,并應用此量表在培訓前及接受培訓1個月后對護生的綜合素質予以評價,該量表包括護理責任心、解決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挖掘能力5個維度,共25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單項得分1~4分,總分25~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生綜合素質越高。其內容效度為0.996,Cronbach′s α系數為0.988。
1.3.4職業認同感
采用我院自制的護士職業認同量表[8]在培訓前及接受培訓1個月后對護生的職業認同感予以評價,該量表包括認知評價、社會支持、社交技能、挫折應對、自我反思5個維度,共30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單項得分1~5分,總分30~150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生職業認同感越強。其內容效度為0.91,Cronbach′s α系數為0.938。
1.4資料收集與整理
由研究組成員采用紙質形式對護生的一般資料及核心勝任力、綜合素質、職業認同感組織現場填寫及評價,并現場回收進行整理分析。本研究共發放102份問卷,回收102份,其中有效問卷102份,有效回收率100%。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用人數和構成比(%)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資料
結果顯示,對照組護生中,男1名,女50名;年齡18~20(18.41±1.84)歲;文化程度:???7名,本科24名;工作年限(1.02±0.23)年。觀察組護生中,男2名,女49名;年齡18~20(18.25±1.74)歲;文化程度:專科28名,本科23名;工作年限(1.03±0.20)年。兩組護生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核心勝任力(見表1)
2.3綜合素質(見表2)
2.4職業認同感(見表3)
3討論
傳統培訓模式下,針對新生兒科輪轉護生進行培訓多為“老帶新”形式開展對應的理論及技能培訓,其特征為講授、示范、模仿,護生大多臨床實踐經驗有限,無法將培訓內容與實踐有效結合[9-10]。FOCUS-PDCA中FOCUS模塊為過程分析,PDCA模塊為過程實施,FOCUS模塊在面對問題時會對其進行深入分析以全面發現潛在問題,并努力尋求解決方案,在PDCA形式的基礎上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并不斷對方案進行動態修正[11]。相關研究表明,FOCUS-PDCA程序化培訓能有效提升新入職護士的綜合素質,促進護士提升自身綜合能力[12]。
3.1FOCUS-PDCA教學能提升新生兒科輪轉護生的核心勝任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培訓1個月后,觀察組護生核心勝任力量表總分及基礎護理能力、新生兒科護理能力、疾病觀察能力、應急處置能力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說明FOCUS-PDCA教學能夠有效提升新生兒科輪轉護生的核心勝任力。在該種教學模式下,通過情景模擬等相關訓練,護生能更為直觀認識到護理工作的關鍵環節,并以模擬演練的形式對相關操作予以強化,提升了護生在臨床實踐時的應變能力與協作能力。建立考核制度則有助于進一步提升護生的核心勝任力,帶教老師通過計劃、實施、檢查、處理等環節能準確把握并及時發現問題,促進培訓工作的改進。護生在接受系統化的培訓后,其批判性思維、科研能力、領導能力、專業發展、教育咨詢等方面均得到明顯提升,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生兒科復雜的臨床護理工作,這與陳星等[13]的研究結果類似,故觀察組護生表現出更好的核心勝任力。在后續規范化培訓中還應注重護生的政治學習、情感沙龍、心理訪談、專題討論等內容培訓,以提升護生在協調合作、發表建設性意見的積極性,進一步提升護生的核心勝任力。
3.2FOCUS-PDCA教學能改善新生兒科輪轉護生的綜合素質
本研究結果顯示,培訓1個月后觀察組護生綜合素質評估量表總分及護理責任心、解決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挖掘能力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說明FOCUS-PDCA教學能有效改善新生兒科輪轉護生的綜合素質。在該種教學模式下,帶教老師可及時發現護生存在的問題,結合其實際情況對培訓方案予以動態調整,繼而提升護生的技能水平,使其在臨床工作中能夠認真落實護理計劃,遇到問題時愿意及時與老師溝通,護生對于崗位的恐懼感逐漸降低,在后續的培訓中均能及時融入科室團隊,其整體自信心得以提升。帶教老師結合新生兒科的臨床護理特點及配合要求進行針對性講解,可有效提升護生的批判性思維,使護生對于相關工作配合更為主動,且護理團隊的凝聚力得以增強,有利于減輕科室整體工作壓力;護生在此模式下愿意主動學習,更易得到科室其他醫護人員的尊重,這與濮麗萍等[14]的研究結果類似,故觀察組護生表現出更好的綜合素質。
3.3FOCUS-PDCA教學能培養新生兒科輪轉護生的職業認同感
本研究結果顯示,培訓1個月后觀察組護生護士職業認同量表總分及職業認知評價、社會支持、社交技能、挫折應對、自我反思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說明FOCUS-PDCA教學能有效培養新生兒科輪轉護生的職業認同感。在該種教學模式下,帶教老師協助護生設定培訓目標,并采取對應的強化訓練,使護生在培訓過程中產生一定的壓力,進而促進其學習專業知識與操作技巧,護生在參與臨床工作的過程中逐步體會到護士這一職業的重要性與神圣性,護生逐漸在面對問題時表現出更積極的處理心態,即護士愈發認可自身職業。不僅如此,FOCUS-PDCA教學也提高了護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使其產生了較強的團隊歸屬感,在工作中能獲得滿足感與幸福感,最大限度地激發其工作熱情、發揮才干,有利于穩定護理團隊,在后續的工作中護生能逐漸淡化自身角色標簽,對組織產生認同感,其職業生活質量得到同步提升,這與溫繡藺[15]的研究結果類似,故觀察組護生表現出更為良好的職業認同感。
4小結
綜上所述,FOCUS-PDCA教學針對新生兒科輪轉護生進行培訓,能有效提升其核心勝任力,改善其綜合素質,培養其職業認同感。
參考文獻:
[1]WILLIAMSON S,MCGRATH J M.Neonatal nurses′ self-reported practices,knowledge,and attitudes toward use of maternal voice for preterm infants[J].Advances in Neonatal Care: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Neonatal Nurses,2020,20(5):415-422.
[2]GREEN J,DARBYSHIRE P,ADAMS A,et al.Neonatal nurses′ response to a hypothetical premature birth situation:what if it was my baby?[J].Nursing Ethics,2018,25(7):880-896.
[3]GOSWAMI I,BELLO-ESPINOSA L,BUCHHALTER J,et al.Introduction of continuous video EEG monitoring into 2 different NICU models by training neonatal nurses[J].Advances in Neonatal Care: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Neonatal Nurses,2018,18(4):250-259.
[4]張柳,余友霞,李政亮.基于核心能力的護士分層培訓實施可視化目標干預的效果[J].重慶醫學,2021,50(11):1970-1973.
[5]王玉芹,李政,趙欽花,等.基于FOCUS-PDCA法改進住院病案首頁質量的效果評價[J].中國病案,2023,24(9):25-27.
[6]惠艷紅,耿晴晴,陳紅霞,等.護理人員傳染病突發公共事件救援核心勝任力測評量表的編制[J].護理管理雜志,2022,22(7):517-521.
[7]李潔,楊麗,劉霞,等.護士衛生應急素養測評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護理學雜志,2022,37(9):57-61.
[8]周西,楊惠云,楊瀅,等.護士職業認同在職業獲益感與工作投入的中介效應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9,34(17):51-54.
[9]胡琴燕,韋琴,黃曉波,等.廣西新生兒科護理人力資源現狀和培訓需求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10):1534-1539.
[10]王燕,吳利平,李沁嶺,等.“以需求為導向” 的護理本科生兒科臨床技能培訓需求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6):481-484.
[11]丁舒,朱麗穎,董凱生,等.應用FOCUS-PDCA提高護士給藥過程PDA掃碼率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9,33(7):1262-1264.
[12]孫曉麗.PDCA循環管理在口腔門診年輕護理團隊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154-155.
[13]陳星,胡郁,王潔.軍隊醫院新入職護士核心勝任力提升的規范化培訓研究[J].上海護理,2020,20(6):39-42.
[14]濮麗萍,吳麗榮.基于全生命周期有溫度的高職卓越護理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構建[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14):1311-1314.
[15]溫繡藺.基于人文關懷的成長導師方案在新入職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9,19(1):128-131.
(收稿日期:2023-09-11;修回日期:2024-05-29)
(本文編輯趙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