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us of painless labor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height and weight of primipara
LUO Yongmeng,YUE Zhonglian,ZAN Qua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Yunnan 65010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ZAN Quan,E-mail:382635051@qq.com
Keywords neuraxial anesthesia;painless delivery;Visual Analogue Pain Score;nursing
摘要目的:調查初產婦無痛分娩的鎮痛效果現狀,及其與初產婦身高、體重的相關性。方法:選取2023年1月1日—6月30日就診于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產科的300名初產婦為研究對象,實施持續性椎管內(硬膜外)麻醉鎮痛,于不同時間點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對產婦的主觀疼痛感受進行評價。結果:麻醉劑負荷量后5 min鎮痛發揮作用,隨后VAS評分持續下降,15 min產婦疼痛得到顯著緩解,20 min后鎮痛效果最佳;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時間點初產婦的VAS評分與其身高和體重不相關(P>0.05)。結論:分娩時的鎮痛技術可以有效緩解產婦疼痛,且鎮痛效果與初產婦身高、體重不相關;臨床中麻醉護士在產程中應及時對產婦進行疼痛評分,并遵醫囑減少或增加藥量以維持鎮痛效果。
關鍵詞椎管內麻醉;無痛分娩;視覺模擬疼痛評分;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16.039
產痛是在分娩過程中產生的疼痛,其程度劇烈,對產婦來說是十分痛苦的經歷。自然分娩中的疼痛一般由兩種原因導致,即胎兒壓迫產道時引起的疼痛和子宮收縮時拉伸或撕裂肌肉引起的疼痛[1]。產婦分娩所產生的疼痛屬于10級疼痛中的最高等級。疼痛的應激反應會帶來諸多不良反應,如會使產婦交感神經興奮,短時間內釋放大量兒茶酚胺,引起產婦的緊張、焦慮情緒;同時會增加心排血量、升高血壓,子宮胎盤血流量減少還可能引起胎兒缺氧等情況的發生。因此,減輕產婦在分娩時產生的生理疼痛和保證胎兒出生安全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分娩鎮痛技術在我國大力推廣,2016年由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啟動“快樂產房舒適分娩”項目、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關于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等的最終目的是在安全、可靠及有效的基礎上減輕產婦因分娩所帶來的疼痛,平復其焦慮、緊張情緒,減少產后疲倦[2-3]。目前,分娩鎮痛以椎管內麻醉(硬膜外麻醉)鎮痛為主,已成為臨床常用的分娩鎮痛方法之一,具有鎮痛效果快、便于調控、對母嬰影響小、產婦清醒且能主動配合、滿意度高等優點[4]。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有良好的鎮痛效果,在第一產程中保留精力為后續產程做好準備,才能使產婦在第二、第三產程有足夠的精力將胎兒安全且順利娩出。本研究對行無痛分娩技術初產婦的鎮痛效果進行調查,并分析其與產婦身高、體重的相關性,為臨床中產婦的鎮痛管理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23年1月1日—6月30日就診于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產科的300名初產婦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20~40歲;2)無嚴重產科相關疾病;3)無剖宮產指征、頭盆不稱、胎位不正等異常妊娠狀態,且自然分娩;4)無椎管內麻醉鎮痛禁忌證;5)自愿加入本研究,且實施麻醉鎮痛過程中配合度好。排除標準:1)分娩過程中出現產科相關疾病轉剖宮產手術;2)后期要求行剖宮產手術。
1.2方法
1.2.1鎮痛方法
椎管內麻醉鎮痛采用持續性硬膜外鎮痛方式。在產婦宮口擴張至3~4 cm時,采用硬膜外麻醉給予鎮痛,選擇腰2與腰3或腰3與腰4間隙作為穿刺點,實施常規消毒后進行硬膜外穿刺,確認穿刺成功后置入留置導管,同時注入3~4 mL試探量,嚴密觀察病人生命體征5 min,確認藥物沒有誤入血管和蛛網膜下隙后,將一定量的麻醉藥物通過留置硬膜外導管由硬膜外復合脈沖式鎮痛泵持續性泵入[5-8],在此期間每5 min觀察并記錄產婦的血壓、心率、呼吸及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
藥物配比及劑量參考分娩鎮痛專家共識(2016版)[9]及云南省婦幼保健醫院應用效果經驗。試探量藥物配比為10 mL鹽酸利多卡因+0.1 mg鹽酸腎上腺素1 mL+生理鹽水9 mL,藥物劑量為3~4 mL;持續泵注藥物配比為100 mg羅哌卡因10 mL+0.1 mg芬太尼2 mL×2+生理鹽水106 mL(濃度:0.08%羅哌卡因,1.6 μg/mL芬太尼),藥物劑量:負荷量為6~7 mL,持續量為7~8 mL。
1.2.2評價指標
1)一般資料調查表:內容包括初產婦的年齡、身高、體重及文化程度;2)VAS評分:采用VAS對產婦的主觀疼痛感受進行評分,該評分方法使用一個0~10刻度的尺子,0表示無痛,10表示劇烈疼痛;讓產婦在尺子上標出自身對疼痛的感受程度,分數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10]。5 min進行1次疼痛評分,時間節點為負荷量后5、10、15、20、25、30 min。
1.3資料收集與整理
本研究由工齡gt;3年且系統學習過術中麻醉監測的麻醉專科護士進行數據收集,對鎮痛評估、鎮痛藥物配比、鎮痛泵使用方法、VAS評估工具使用方法等進行規范化培訓。數據收集在產婦實施無痛分娩技術給予負荷量后30 min內進行,在此期間每5 min應用VAS對產婦進行1次主觀疼痛的評估。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SPSS 27.0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及統計分析。定性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不同時間節點VAS評分與產婦身高、體重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資料
本研究納入的300名初產婦中,年齡21~39(27.82±3.53)歲;孕齡37~41(39.04±1.01)周,身高153~174(160.03±4.77)cm;體重53~87(68.04±8.86)kg;文化程度均為本科及以上。
2.2不同時間點初產婦無痛分娩的鎮痛效果(見表1)
2.3不同時間點VAS評分與初產婦身高、體重的相關性
從300名初產婦中選擇同一身高范圍[(160.00±0.00)cm]的100名初產婦進行相關性分析,其年齡為(27.88±3.19)歲,體重為(68.37±8.25)kg。從300名初產婦中選擇同一體重范圍[(60.56±0.50)kg]的100名初產婦進行相關性分析,其年齡為(27.79±3.12)歲,身高為(158.04±3.75)cm。見表2。
3討論
椎管內(硬膜外)鎮痛是目前臨床上對產婦安全、起效快且不影響產程進展的鎮痛技術之一[11-12]。產婦及家屬對無痛分娩存在錯誤認知,無痛分娩技術只是減輕疼痛,并不能完全消除疼痛,只是把疼痛控制在產婦主觀感知微弱的程度。通常情況下無痛僅是理想化狀態,產婦在進行分娩時會感受到的疼痛感會有所減輕[13]。為了更好地掌握產婦的疼痛狀態,需要直觀且方便快速地評估工具。因此,本研究選取VAS這一視覺疼痛評估工具,其簡單、便捷,可使麻醉護士快速評估產婦的疼痛,并及時將產婦疼痛狀態反饋給麻醉醫生,精準對藥物維持劑量進行調整,為產婦提供良好的鎮痛效果,使產婦平安順利地完成分娩。
在進行椎管鎮痛后,部分初產婦在輸入負荷量的5 min時,還會感覺到明顯疼痛,病人通常會認為與其身高或體重較大有關。但本研究結果顯示,疼痛效果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在實施鎮痛技術后的10、15、20 min,產婦的疼痛評分降低,疼痛得到有效緩解;部分產婦疼痛效果在10 min后降低一半,25 min后產婦VAS均lt;2分;且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時間節點初產婦的VAS評分與其身高、體重不相關(P>0.05);即身高、體重不會影響產婦的鎮痛效果。為了使產婦有一個良好的鎮痛效果,麻醉護士應及時對產婦進行疼痛評分,遵醫囑減少或增加藥量,保持產婦最佳的鎮痛效果。
4小結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實施分娩鎮痛技術10 min后產婦疼痛可以緩解一半及以上,15 min后產婦的主觀感受處于無痛狀態;且鎮痛效果不受初產婦身高和體重的影響。但本研究考慮的影響因素較少,今后還需要納入更多可能影響初產婦無痛分娩鎮痛效果的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為產婦的無痛分娩護理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賈源君,焦娜,薛秀珍,等.舍曲林聯合認知行為治療對產婦產后抑郁癥的效果[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2,49(1):79-82.
[2]殷占君,王世民.無痛分娩技術的現狀與研究進展[J].醫療裝備,2019,32(10):196-197.
[3]賈麗,陳岱莉,李元濤.椎管內分娩鎮痛對產程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新醫學,2021,14(2):209-213.
[4]張慧君,燕美琴.分娩鎮痛臨床應用率偏低的原因分析[J].護理研究,2020,34(8):1478-1480.
[5]程秋菊,李煜,賴國忠,等.硬膜外間歇脈沖泵注技術用于全產程分娩鎮痛對產婦體溫及分娩結果的影響[J].廣東醫學,2020,41(12):1284-1287.
[6]闞濟偉,于泳浩.不同濃度羅哌卡因復合芬太尼用于程控硬膜外間歇脈沖注入分娩鎮痛的效果[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9,35(11):1060-1064.
[7]張瑞青.硬膜外復合脈沖式鎮痛泵用于分娩鎮痛的臨床觀察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48):28.
[8]毛菇.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滯聯合程控硬膜外間歇脈沖給藥技術用于分娩鎮痛的臨床觀察[J].北方藥學,2023,20(1):74-76.
[9]沈曉鳳,姚尚龍.分娩鎮痛專家共識(2016版)[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6,32(8):816-818.
[10]魏麗青,王永強,程旭東.無痛分娩對產婦分娩結局 視覺模擬疼痛評分及應激反應指標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2,37(7):1210-1213.
[11]伊力夏提·伊明江,李明成,高敬,等.分娩鎮痛對初產婦剖宮產率的影響[J].新疆醫學,2023,53(5):595-597.
[12]王日連,謝海輝.椎管內麻醉用于分娩鎮痛的研究進展[J].中國社區醫師,2023,39(2):3-5.
[13]王孝賢,梁曉一,丁潔.全程分娩鎮痛對產程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2):123.
(收稿日期:2023-08-06;修回日期:2024-07-26)
(本文編輯趙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