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u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earned helplessness among primary caregivers of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LIU Jingjuan,MENG Yanli,WANG Ying,LI Sitong,WANG J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221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Jingjuan,E-mail:2296258978@qq.com
Keywords" advanced tumor;primary caregivers;learned helplessness;mental resilience;influencing factors;nursing
摘要" 目的:對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心理韌性及心理困擾進行現狀調查并分析習得性無助感的影響因素。方法:選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腫瘤晚期病人的照顧者為研究對象,采用一般資料問卷、習得性無助感量表、心理復原力量表、凱斯勒心理困擾量表對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進行問卷調查。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分析三者的相關性。采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的影響因素。結果:120例腫瘤晚期病人的照顧者中有14例因晚期腫瘤病人死亡、照顧者拒絕回答問題、問卷作答時間低于5 min等原因出組,共回收有效問卷106份,有效回收率88.33%。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與心理韌性呈負相關(r=-0.456,Plt;0.05)、與心理困擾得分呈正相關(r=0.533,Plt;0.05)、心理韌性得分與心理困擾得分呈負相關(r=-0.334,Plt;0.05)。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女性、受教育程度高、性格內向、心理韌性差、心理困擾高的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水平較高(P<0.05)。結論: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處于較高水平,心理韌性較差,心理困擾明顯。臨床工作人員可從其相關性入手,通過多種手段提高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心理韌性并降低其心理困擾,以降低其習得性無助感,減少因心理失衡誘發的心理問題。
關鍵詞" 腫瘤晚期;主要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心理韌性;影響因素;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22.024
研究顯示,2020年我國惡性腫瘤新發456.9萬例,死亡300.3萬例,均位居全球第1位[1]。惡性腫瘤不僅影響病人健康,而且給病人有共同疾病經歷的家庭照顧者(family caregivers,FCS)帶來巨大負擔[2]。研究顯示,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的焦慮和抑郁發病率居高不下[3]。我國超過80%的腫瘤病人家庭照顧者處于中重度壓力水平,其身心疾病發生率高達30%~50%[4]。習得性無助感是指個體經歷多次失敗和挫折后,面對現狀時產生失控感的心理狀態[5],長時間的習得性無助感不僅會損害心理健康狀況,還可能導致自傷、自殺等惡性事件的發生[6]。因
此,了解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發生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有利于臨床工作人員及時識別高危人群,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干預,對減少心理問題帶來的不良事件發生有積極意義。
基金項目" 江蘇省衛生健康委科研項目,編號:M2021107
作者簡介" 劉靜娟,副主任護師,本科,E-mail:2296258978@qq.com
引用信息" 劉靜娟,孟艷麗,王瑩,等.腫瘤晚期病人主要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現狀及影響因素[J].循證護理,2024,10(22):4138-4141.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便利抽樣法選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本院腫瘤放療科收治的住院病人的主要照顧者12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經影像學和病理學等檢查確診為Ⅰ~Ⅳ期腫瘤病人的主要照顧者,確診時間≥12個月;2)為病人長期陪伴照顧者,照顧時間≥12個月;3)病人及照顧者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排除標準:1)病人及照顧者存在精神疾病、嚴重語言交流障礙,無法自主表達個人意愿;2)中途退出者。剔除標準:中途死亡。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審批號:XYFY2023-KL074-01)。病人及照顧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根據Kendall樣本量的估算方法,樣本量至少為自變量個數的5~10倍。本研究變量數共22個,考慮到5%的失訪率,確定最小樣本量為116人。
1.2.1" 調查工具
1.2.1.1" 一般資料問卷
前期通過文獻檢索結合專家咨詢確定習得性無助感可能的影響因素,自制問卷收集入組腫瘤病人照顧者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居住地、月收入、受教育程度、自評性格類型等。
1.2.1.2" 習得性無助感量表(Learned Helplessness Scale,LHS)
LHS[7]包括絕望感、無助感2個維度,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總分為18~90分,總分越高說明習得性無助感越嚴重。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31。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00。
1.2.1.3" 心理復原力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CD-RISC[8]由25個條目組成,包括堅韌、自強、樂觀3個維度,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得分為0~100分,分數越高心理韌性越好,經檢驗,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9。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65。
1.2.1.4" 凱斯勒心理困擾量表(The 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K10)
K10由Kessler等[9]研發、鄭文貴等[10]引入國內,該量表包括10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總分為10~50分,評分越高表示病人心理困擾越大。該量表Kappa指數為0.703,Cronbach′s α系數為0.88,折半信度為0.708,敏感度為75.47%,特異度為85.0%。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06。
1.3" 資料收集方法和質量控制
在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入組后由護士發放并回收一般資料問卷及其他問卷,照顧者自愿參與本研究并如實填寫。問卷回收后由課題組1名研究者(經培訓后合格)完成資料收集并錄入Excel軟件,由另外1名研究者對資料進行核查,確保數據錄入的準確性。在保證照顧者隱私的情況下,問卷在會議室進行發放并回收,問卷作答時間為15~20 min。本研究共納入120例腫瘤晚期病人家庭照顧者,其中有14人因病人死亡、照顧者拒絕回答問題、問卷作答時間低于5 min等原因出組,共回收有效問卷106份,有效回收率為88.3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軟件進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用頻數、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分析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心理韌性及心理困擾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腫瘤晚期病人家庭照顧者LHS、CD-RISC及K10得分情況(見表1)
2.2" 不同特征腫瘤晚期病人家庭照顧者LHS得分比較
照顧者年齡33~78(51.52±10.67)歲,不同特征腫瘤晚期病人家庭照顧者LHS得分比較見表2。
2.3" 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心理韌性及心理困擾的相關性
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LHS得分與CD-RISC得分呈負相關(r=-0.456,Plt;0.05);LHS得分與K10得分呈正相關(r=0.533,Plt;0.05);CD-RISC得分與K10得分間呈負相關(r=-0.334,Plt;0.05),見表3。
2.4" 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影響因素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以照顧者LHS得分為因變量(原值輸入),以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情況如下,性別:男=0,女=1;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0,高中/高職=1,專科=2,本科及以上=3;自評性格類型:內向型=0,中間型=1,外向型=2;CD-RISC得分、K10得分原值錄入。結果顯示:女性、受教育程度高、性格內向、心理韌性差、心理困擾高的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水平較高(P<0.05),見表4。
3" 討論
3.1" 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處于較高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處于較高水平。既往關于習得性無助感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病人自身[11],關于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水平暫未見報道,尚無法進行比較。本研究發現,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心理韌性較差、心理困擾顯著。心理韌性水平與唐清峰[12]的研究結果相似,心理困擾水平略高于袁紅艷等[13]的報道。照顧者一方面要對腫瘤晚期病人進行各方面的護理,且面對晚期腫瘤病人又無法進行負性情緒的宣泄,長久的不良情緒得不到有效輸出,使得照顧者心理失衡,這可能是導致其心理韌性水平不高、心理困擾顯著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結果顯示,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水平與心理韌性呈負相關、與心理困擾呈正相關,即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水平越高、其心理韌性水平越低、心理困擾水平越高。這一結果在其他研究[14-16]中也被證實。針對習得性無助感較高的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臨床醫護人員一方面可以從培養其心理韌性入手,包括開展心理健康大講堂、對照顧者進行感恩干預等,還可以從降低心理困擾著手,包括及時與照顧者進行溝通交流并鼓勵其說出內心想法、提供情緒宣泄途徑等,盡可能地降低其心理困擾水平。
3.2" 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受多因素影響
本研究發現,女性、受教育程度高、性格內向、心理韌性差、心理困擾高的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水平較高。女性照顧者表現出更高水平的習得性無助感,這一點與殷明敏[17]的研究結果一致。與男性相比,女性的情感需求和性格特征更為細膩,發生心理問題的可能性增加。受教育程度高的照顧者往往有著穩定的工作和生活,因家人身患惡性腫瘤,不得不離開原有的工作和生活軌跡,參與到照護中來,面對來自病人的照護壓力及病人疾病給予的心理困擾,病人習得性無助感水平增加。性格類型對習得性無助感的影響與李虹等[18]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內向型性格的照顧者,往往不愿更多地表達自身內心的真實想法,負性情緒得不到有效輸出,長久的蓄積造成習得性無助感水平居高不下。
3.3" 對臨床的指導意義
臨床工作人員一方面要重視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心理問題的管理,可以從評估、預防、治療等方面進行,即對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積極進行習得性無助感水平的評估,對高危照顧者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必要時進行藥物治療和控制。有效利用“互聯網+護理”服務平臺進行健康宣教,使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可以平穩應對多重壓力。此外,對于已有焦慮、抑郁、睡眠障礙的照顧者,應采取積極的治療,兼顧身體和心理,最大限度地將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水平降至最低,以減少心理失衡帶來的不良事件。
4" 小結
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處于較高水平、心理韌性較差、心理困擾顯著。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與心理韌性呈負相關,與心理困擾呈正相關,心理韌性與心理困擾呈負相關。女性、受教育程度高、性格內向、心理韌性差、心理困擾高的照顧者習得性無助感水平較高。臨床工作人員可從其相關性入手,通過多種手段提高腫瘤晚期病人照顧者心理韌性并降低其心理困擾水平,以降低其習得性無助感水平,減少因心理失衡誘發的心理問題。
參考文獻:
[1]" 宋丹紅,趙方輝,張勇.我國癌癥經濟負擔的成因與思考[J].中國公共衛生,2023,39(2):137-140.
[2]" WALDRON E A,JANKE E A,BECHTEL C F,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cancer caregiver quality of life[J].Psycho-Oncology,2013,22(6):1200-1207.
[3]" DIONNE-ODOM J N,AZUERO A,TAYLOR R A,et al.Resilience,preparedness,and distress among family 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J].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2021,29(11):6913-6920.
[4]" 董曉萌,常雪嬌,李星星,等.生活希望計劃結合思維導圖對男性晚期腫瘤病人配偶照顧者壓力、希望水平的影響[J].護理研究,2021,35(2):329-333.
[5]" 李虹,胡可芹.卒中患者習得性無助感研究現狀[J].醫學信息,2022,35(12):85-88.
[6]" VASLI P,KARAMI M,ASADIPARVAR-MASOULEH H.Pediatric palliative care for children with cancer:a concept analysis using Rodgers′ evolutionary approach[J].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2022,18(12):791-803.
[7] "武曉艷,曾紅,馬紹斌,等.習得性無助量表研制及其與人格相關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09,30(3):357-360.
[8]" CHEN W,LIANG Y X,YANG T,et al.Validity and longitudinal invariance of the 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10) in Chinese left-behind and non-left-behind children[J].Psychological Reports,2022,125(4):2274-2291.
[9]" KESSLER R C,AGUILAR-GAXIOLA S,ALONSO J,et al.The global burden of mental disorders:an update from the WHO world mental health (WMH) surveys[J].Epidemiologia e Psichiatria Sociale,2009,18(1):23-33.
[10]" 鄭文貴,徐凌忠,周成超,等.凱斯勒心理疾患量表在意外傷害與心理健康關系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9,23(3):175-178.
[11]" 王娜,史金鳳,趙蓉,等.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習得性無助感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2,38(18):1400-1405.
[12]" 唐青峰.惡性腫瘤患者主要照顧者心理彈性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8.
[13]" 袁紅艷,許方蕾,葛顏,等.前列腺癌患者術后照顧者照護體驗的質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2,28(6):739-744.
[14]" 安曉麗.高中英語學困生習得性無助感成因和對策分析安曉麗[J].讀書文摘,2016(27):249-250.
[15]" 鄭懿愷.中職生情緒智力對習得性無助感的影響機制及團體干預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21.
[16]" 尚超娜,王劍英,張冬紅.精神科護士心理困擾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軍事護理,2022,39(9):17-20.
[17]" 殷明敏.中職生習得性無助感對問題行為的影響:成長型思維、自尊的中介作用[D].蕪湖:安徽師范大學,2019.
[18]" 李虹,趙曉瑞,唐春華,等.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習得性無助感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老年醫學研究,2022,3(6):6-10.
(收稿日期:2023-10-27;修回日期:2024-10-22)
(本文編輯賈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