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話題“老師撿手機歸還,失主請全班吃漢堡”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視頻顯示,安徽阜陽的漢堡店店主阿樂(化名)丟了手機,一所鄉鎮中學的教師楊成付撿到后,及時將手機還給他,并拒絕了他的謝禮。為表示感謝,阿樂制作了60個漢堡,送到該老師教課的班級,將漢堡分發給學生們。
(10月13日《北京青年報》)
拾金不昧后默默回到學校的楊老師,或許早已將此事拋諸腦后。然而,阿樂可是個知恩圖報的有心人,他通過微信名稱了解到,對方是一名老師。阿樂便決定制作60個漢堡,送給這位老師所教班級的學生們,“我是做這個的,就想用漢堡去感謝一下,老師能感受到,學生肯定也能為老師感到驕傲。”
為人師表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種“無聲教育”。中小學生可塑性大,教師的一言一行,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認知和行為。這就要求教師崇德修身、嚴于律己、言行一致,以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浸潤、感染每一位學生。“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楊成付老師拾金不昧,失主阿樂請全班學生吃漢堡,他們共同為同學們上了一堂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里,“老師拾金不昧,失主請全班學生吃漢堡”的佳話,激勵我們每一個人見賢思齊、見賢思進,從我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身體力行去幫助他人,時時處處友善對待他人,積跬步至千里,積小流成江海,形成“人人重道德、處處有善舉”的良好風尚,攜手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益深入人心,成為大家的行為準則,讓我們的社會更文明,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