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陽泉:數字賦能,打造基層治理縣域樣板
掏出手機、打開App,大棚內的溫度、光照、濕度、水肥等情況一覽無余。一個占地3 畝多的四季蔬菜大棚,只用一部手機就能全部操控,智能補光燈、智能通風機、水肥一體化設備全部實現了一鍵操作……
“咱村大棚里的蔬菜種植,除了栽苗和采摘需要人工,其他各環節幾乎不用人工。用上5G 和大數據,不僅降低了管理成本,經濟效益也實現了翻番?!绷钠鸫謇锏闹腔坜r業,陽泉市平定縣冠山鎮王家莊村黨支部書記任建華滿臉的驕傲。
數字農業“大顯身手”,成為平定縣帶動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放眼平定,如今數字技術正改變著鄉村百姓的生活和生產方式———鄉村治,百姓安。2021 年,平定縣入選首批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特色基地。平定縣堅持城鄉一體推進、縣域全面覆蓋、部門協同聯動,按照“組建一個中心、搭建三大平臺、賦能六大模塊、拓展N項應用”的“136N”工作思路,已經初步建成“全領域布局、全過程覆蓋、全要素匯集、全方位保障”的智能化社會治理服務管理體系,探索出一條數字賦能基層治理的新路子。利用電商“指尖上”備春耕、數字平臺給本地農產品搭起銷售“高速路”、智能農機具解放更多勞動力、智慧視頻監測“信息哨”及時預警助力森林草原防火……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鄉村振興更離不開四通八達的“網路”。
搭乘著“數字快車”,一幅智慧鄉村的美麗畫卷正在平定徐徐展開。
貴州安順:數字+ 黨建,建強基層戰斗堡壘
走進安順市平壩區天龍鎮合旺村村委會辦公室,一塊液晶顯示屏懸掛在墻上,顯示屏上方寫著“數字惠農智慧興村”幾個大字,顯示屏下是用于后臺操作的電腦,這便是合旺村打造的數字鄉村平臺。
該村黨總支書記譚聲雄打開“黨建+大數據+鄉村振興”信息平臺,可觀看全村的智慧黨建、種植養殖產業經濟、村居環境建設等實時數據,隨時掌握村莊各方面動態。
“信息平臺搭建,黨建工作更便捷,全村70 名黨員,包括在外務工不能現場參與支部活動的黨員,通過手機操作就能實現實時參與?!弊T聲雄介紹,依托“黨建+大數據+鄉村振興”信息平臺,合旺村將支部建在“云端上”,把理論學習、“三會一課”、發展黨員、黨務公開等黨建工作接入平臺,集成視頻會議、學習推送、工作安排、實時監測等各項功能,提升黨建工作效率,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筑牢基層戰斗堡壘。
抓實新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數字化賦能是有效途徑。近年來,安順市綜合黨的建設好、產業發展好、鄉村環境好、鄉風文明好、區位條件好等因素,確定包括合旺村、黃鶴營村在內的40 個村莊為市級數字化賦能農村基層黨建試點村,在試點村建設一套電腦控制系統、一塊數字大屏、一套高清攝像頭、一套云喇叭、一套會議視頻系統,與信息平臺智慧互聯,成功搭建“黨建+大數據+鄉村振興”信息平臺。
重慶:乘“數”而上,“慧”就和美鄉村
“要吃百年老柚?”龍灘柚子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文輝拿起手機,點開“梁平柚產業一張圖”頁面,很快鎖定幾株百年老樹的柚子,隨即為客戶下了單,“有了智慧柚園,生產管理就是方便!”
近年來,重慶市梁平區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打造多跨應用場景,數字農業正“慧”就和美鄉村新圖景。
龍灘村是梁平柚的發源地,有標準化柚園5000 余畝,百年以上柚樹2000 余株,50 年以上柚樹1 萬余株?!斑^去管理柚樹費勁兒,整天都在柚園跑?!睋埼妮x介紹,柚園涉及種植大戶20 余戶、柚農600 余戶,要實現柚子統一生產、管理、銷售難度不小。
“有了這個‘新農具’就輕松多了?!睆埼妮x口中的“新農具”指的就是“梁平柚產業一張圖”。這張圖包括梁平柚生產、服務、加工、銷售四個方面,展示了全區梁平柚種植面積、產量、大戶種植、農戶種植情況;社會化服務組織個數、常年服務面積、主要服務環節;加工產品種類、產值情況;每年銷售進展、銷售區域以及當前各地區銷售額及均價等情況。
“以前在生產管理技術方面,稍不注意就走了樣兒?!睆埼妮x說,現在有了數字柚園大數據平臺輔助農戶進行管理,實現了遠程監測、智能灌溉、銷售追溯。今后,平臺還會發展“柚產業大腦”,引入智能算法、模型構建等技術,打造集生產加工、流通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數字化農業平臺。
陜西咸陽:村中有“數”,才能振興有“智”
“現在還有了小程序,上面各種惠民政策、辦事流程寫得清清楚楚,業務審批、處理都很及時。我們辦事更方便?!比缃?,在咸陽市三原縣陵前鎮,數字鄉鎮平臺“陵前在線”廣受群眾好評。數字賦能之下,鄉村治理變“智”理,群眾滿意度更高。
2022 年以來,陵前鎮以“提升服務能力、簡化辦事流程、創新服務方式”為抓手,開發以宣傳、智慧政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主要內容的數字鄉鎮平臺“陵前在線”。平臺依托APP進行辦公審核,以小程序對接群眾需求,打通8 大類55 項政務服務線上通道,有效提升了鄉村治理水平。
“在智慧政務方面,我們設置了勞動保障、民政、合療、農業、衛健等板塊,提供政策解讀與業務線上辦理,實現手機隨時提交、后臺限時審核、群眾線上看進度,真正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绷昵版偢辨傞L賀靜如是說。
鄉村治理成效如何,群眾感受最為真切。陵前鎮大寨村村民薛引玲通過“陵前在線”平臺申請創業貸款搞起了養殖。
“手機上提交資料、貸款一周到賬、利息由政府補貼、3 年后只還本金。有了這樣的支持,我們干啥都有勁?!奔依镳B著15 只羊,薛引玲每天忙前忙后,心里暖洋洋的。
此外,立足紅色文化資源稟賦,“陵前在線”運用VR數字技術將三原縣黨史館“搬”進群眾手機里,通過文字、圖片與講解三者合一的展示方式,將渭北革命歷史進行全面、立體還原。
技術的“加持”,讓數字惠農觸角深入百姓生活。陵前鎮創新推出矛盾糾紛化解新模式———“白鹿原說事會”。群眾通過“陵前在線”發布訴求,說事會成員根據訴求及時溝通調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越織越密的基層治理網絡讓群眾得實惠,讓鄉村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