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的夏季修剪也稱生長季修剪,主要在展葉至盛花期進行,重點是調節生長和結果的矛盾,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減少棗頭營養消耗,促進坐果和果實膨大。夏季修剪的主要對象是當年生的棗頭、二次枝、棗吊等,不對大枝進行修剪。那么應該怎樣對棗樹進行夏季修剪呢?日前,山西農科110專家、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科院)園藝學院碩士生導師、副教授張鵬飛,就棗樹夏季修剪技術及方法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記者:張老師,您好!您講講棗樹的夏季修剪在整個生長過程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張鵬飛:棗樹夏季修剪的效果非常好,棗樹的夏季修剪主要是調和結果與生長的矛盾,提高坐果率,提高果實品質。夏剪對新生棗頭進行控制,處理之后不冒條,其作用是減少樹體營養消耗,增加產量。
記者:夏季修剪主要集中在哪個時期?
張鵬飛:夏季修剪從萌芽后的抹芽開始,主要在5月下旬至7 月中旬,一般根據棗樹的生長勢,要陸續進行5耀7 次,宜早不宜晚。7 月中旬以后,棗果進入膨大期,棗樹的養分集中供應棗果生長,營養生長趨于緩和,新梢基本停長,夏季修剪就結束了。
記者:棗樹的夏季修剪主要包括哪些方法?具體怎樣實施?
張鵬飛:夏季修剪的主要方法有抹芽、摘心、緩放、疏枝、短截、拉枝或撐枝、環剝或環割等方法。
抹芽
抹芽分萌芽期、生長期兩種。
萌芽期抹芽在樹體萌芽后,為節省養分,促進新枝健壯生長而將萌芽過多、芽體部位不適宜的芽抹掉。抹芽的原則是留壯芽,抹弱芽,抹里芽,留外芽。
生長期抹芽一般在摘心后進行,由于摘心控制了樹體高度,減少了不必要養分消耗,提高了樹體養分積累,此時葉片基本成形,光合作用加強,葉片制造的有機物增多從而導致一次枝,二次枝上主芽萌發。萌發后主芽,長勢強、營養消耗量大,若不及時抹去,極易造成樹體郁閉,通風不良,嚴重落花落果,降低產量和品質,因此在樹體摘心后對萌發的主芽要及時抹除,以保持合理的樹體結構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棗樹生長和提高產量。
摘心
摘心指在生長季節摘除當年生棗頭頂端嫩梢。摘心后可抑制棗頭一次枝延長生長,促進二次枝的延長生長,促進棗吊的延長、加粗生長。棗頭重摘心后基部棗吊容易形成木質化棗吊。摘心可分為棗頭摘心、二次枝摘心和木質化棗吊摘心及普通棗吊摘心。
棗頭一次枝摘心它能有效地控制樹體擴大,促進下部二次枝、棗吊生長,加快花芽分化及花蕾形成,促進當年開化結果。一次枝摘心可根據不同栽培要求分為輕摘心、中摘心、重摘心3 種。淤輕摘心。一是開化期對不能用擴大樹冠的新萌棗頭,視期空間,留2耀4個二次枝摘心,以控制營養生長,提高坐果率;二是對留做主枝的棗頭在萌芽后25耀30 天,新棗頭長到50厘米左右,具有6耀8 個二次枝時摘去頂心,以促進主枝增粗,提高負載力。于重摘心。在萌芽后10耀15 天,新棗頭15耀20 厘米時,從第一個二次處摘除棗頭,促使下部穩芽萌發,形成木質化棗吊。中摘心則是介于前二者間對棗頭的處理方法。生產中采用那一種摘心,要結合實際情況而定。在土壤肥力較好、管理水平較高、密度較小的條件下,應采用輕摘心,反之宜采用重摘心。
二次枝摘心 二次枝摘,要隨生長而進行,不受時間限制,只要達到摘心生長指標即應及時進行。摘心越早,對促進棗吊生長、早開花坐果的效果越明顯。二次枝摘心的生長指標是:棗頭下部第1耀3 個二次枝長到6耀7節時,中部第4耀5 個二次枝長到4耀5 節時,上部第6耀8個二次枝長到2耀3 節時。二次枝摘心后,能抑制樹體向橫生長,使其互不交叉重疊,棗吊生長加快,促進向木質化棗吊轉化,個體之間通風透光良好。
木質化棗吊摘心 木質化棗吊生長勢強,葉片特大,同化作用強,制造養分快,枝勢很旺。基任其生長,勢必影響到其他棗吊的生長和開花坐果,同時對樹體通風透光帶來不利影響。摘心要在開花坐果后,長度達40耀50 厘米時進行。
拿枝 是在生長季對當年棗頭一次枝和二次枝,用手握住枝條基部和中下部另行安排向下壓數次,使枝條由直立生長變成水平生長,緩和生長勢,促進開花坐果。拿枝一般在5 月中下旬耀7月份新梢半木質化時進行。拿枝過早,枝條太嫩,容易折斷;過晚,枝條已木質化,不易進行。
環割(環剝) 環割是在共花期,在枝條基部用刀環割1 圈或2 圈,深達木質部。目的是暫時切斷和阻礙環割上部有機養分向下輸送,以利于開花坐果。
環剝是指對棗樹主干或骨干枝進行環剝,作用是阻止光合作用產物向根部運輸,提高地上部營養水平,緩解枝葉生長與開花坐果對營養競爭的矛盾,從而提高坐果率。環剝時期在6 月上中旬,即盛花初期,環剝口寬度一般為0.3耀0.5 厘米,要求環剝口在1 個月左右愈合。環剝在南方和華北棗區應用較廣,但在寧夏,考慮到安全越冬,應慎用,而以環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