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臺區:加快建成高標準農田
金臺區是寶雞市主城區,總面積309平方公里,轄4 鎮7 街,68 個村、62 個社區,現有人口46.5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12萬人,耕地面積15.73萬畝。近年來,在省、市農業農村部門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金臺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與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省農業農村廳等5部門聯合印發的高質量建設高標準農田《十條措施》,制定出臺《金臺區高標準農田建設2019—2024 年五年發展規劃》,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全力推動糧食生產由“望天收”向“高產田”轉變。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高標準農田3.38 萬畝,今年在建3.5萬畝,高標準農田覆蓋率達到73%,其中打造高標準示范田1700畝。
金河鎮永利村:產業興旺百姓富強
金河鎮永利村位于寶雞市區西郊紫草塬,距離市區僅4 公里,全村11 個村民小組,503 戶1920 人,黨員76 名。全村占地3.2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00 畝以傳統糧食種植特色果蔬種植、近郊旅游業為主,村民人均純收入21 460 元。近年來,永利村按照“黨建+產業發展+鄉村旅游+農戶”的發展模式,從一個不起眼的塬區村發展成為集鄉村旅游、果蔬生產、苗木培育為一體的產業興旺村。先后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級衛生村、省級扶貧先進合作社、寶雞市第一批鄉村旅游示范村等多項榮譽。截至2022 年底,永利村產業園年收入200 萬元,吸納40余村民固定就業,累計發放務工工資400 多萬元,分紅72.2 萬元。2019 年成立永利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流轉村民土地1600 畝發展特色產業。先后建設占地71畝水汽循環沙培大棚10 座,種植小乳瓜、五彩圣女果、普羅旺斯西紅柿等果蔬: 種植500 畝五彩油菜花海成為市郊區鄉村旅游的打卡網紅地種植1000 畝珍珠棗桃于2022 年面市銷售,該桃紅心離核. 果質偏硬、含糖量高,被客商包銷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受到消費者的高度好評。
西府老街:文旅非遺新體驗
西府老街作為西府文化傳承旅游體驗基地,是陜西省重點文化旅游項目、陜西省夜間經濟八大示范點之一。傳承了西府人最原始的記憶,重現了寶雞這座千年古城的滄桑巨變和百年老照片,以寶雞地區璀璨的飲食文化為主線,結合西府特有的民俗文化和建筑文化,以文化為魂、建筑為形、體驗為核,還原古陳倉歷史風貌和市井生活。西府老街自2017 年開街,深受廣大游客歡迎,非遺元素功不可沒。街區非遺體驗及展示業態經營面積廣、體驗項目多。先后集聚了近三十家非遺品牌,并依托金臺區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建成“西府里文化藝術村”,大力傳播西府地區傳統非遺文化。以豐富的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為基礎的李繼友社火臉譜藝術館、胥軍權社火臉譜藝術館、李驊書刻藝術館、周少平彩繪泥塑、西秦刺繡小院、卜心雕刻象牙雕刻等藝術小院的建成。2022 年又獲批16 項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街區現有各級非遺項目共計30多項。
雜八得產業園:小面皮做成大產業
陜西雜八得食品有限公司創立于2013 年,是陜西地方方便食品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運營的專業化公司。公司投資1.5 億元,占地42 畝,建設一座 3 萬平方米———雜八得日產30 萬份搟面皮食品產業園,項目將于2023 年10 月試產,達產后預計產值將達到3.5 億元以上,利稅1000 萬元以上,安置就業300 余人。
2023 年,金臺區所有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政府牽線陜西雜八得食品有限公司,通過訂單種植優質小麥2 萬畝、油菜1萬畝,促進高標準農田種植的優質主糧原料供給本土化。農戶種植優質強筋小麥,農技人員在小麥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等重要環節進行把關指導,確保小麥品質達到企業要求后,企業以高于市場價10%的價格進行收購。從小麥種植到收獲、加工,金臺區通過延鏈、補鏈、強鏈,形成了全產業鏈發展的局面。農戶不僅靠提供小麥原料直接增收,還通過在搟面皮企業打工獲得收入。搟面皮產業已經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