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高寒川牧業:
智能高效養殖 世界遙遙領先
陜西和氏高寒川牧業有限公司是陜西省“3+X”工程和千億奶山羊全產業鏈重點項目之一,是由陜西和氏乳業集團按照“設施一流、綠色環保、科學高效、世界領先”的理念,投資3.2 億元,2019年建成的集飼草種植、良種繁育、技術引領、科普示范、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現代化智能養殖基地,占地200 畝,設計存欄奶山羊2 萬只,年產鮮奶1.5萬噸。
該基地獲得了國內外專家教授及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被世界奶山羊協會命名為“世界奶山羊集約化養殖示范場”、榮獲國家認證委員會“有機產品認證(羊奶)”。
東風鎮下涼泉村:
壯大集體經濟 開拓野廣闊天地冶
隴縣東風鎮下涼泉村位于關山腳下的千河南岸,屬隴縣川源區,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
近年來,下涼泉村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中,因地制宜,將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作為保障經濟發展的“重頭戲”,采取多種經營模式,積極打造特色產業品牌,走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科學化種植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道路。
通過農業科技、服務、鏈條延伸創新,2023 年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收入達到156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1800元。
秦羊奶山羊養殖場:
擴大養殖規模 推動產業扶貧
隴縣秦羊奶山羊養殖場地位于隴縣東風鎮夏家灣村,按照商品奶集約化生產、陜西省關中奶山羊良種選育基地的定位,由原關山乳業公司于2015 年底全面建成,2016 年投入運營。占地120畝,設計飼養奶山羊1 萬只,已建成標準化雙列式羊舍14 棟10140 平方米,精料庫、干草棚、青貯等配套設施4000 平方米;購置擠奶機、TMR 飼喂機、貯奶罐等各類生產、飼喂、儲運設備28 臺套;栽植綠化苗木1 萬多株;引進人工胚胎移植及凍精設備4 臺(套),累計向社會發放種公羊600 只;培育高產核心群1600 只,日產鮮奶0.5 噸。
2017年該場被確定為產業扶貧“雙百基地”,為貧困戶增產增收,打開綠色通道。累計向86 戶貧困戶發放“糧改飼”青貯玉米種子2040 千克,與其簽訂1020 畝飼草回收合同;吸納貧困戶4人在場長期務工、20 人季節性進場務工;通過隔離監管、集中代養的方式,為50 戶貧困戶代養種公羊50 只;組織貧困戶開展奶山羊養殖技術培訓12次420人次。
天成鎮關山村:
依托生態優勢 守好文旅“錢袋子”
關山村位于隴縣西部,地處國家4A 級景區—關山草原核心區,耕地1.9 萬畝,林地面積2.63 萬畝,轄15個村民小組29 個居住點,421 戶1574 人,先后榮獲省、市級鄉村旅游示范村榮譽稱號。
關山草原景區位于陜西省隴縣西南部,處在陜西寶雞,甘肅平涼、天水三城市幾何中心。景區面積420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2200 米,是我國內陸地區面積最大的高山草甸,極具歐陸風情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關山村貫徹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民宿品牌,投資2100 萬元,大力發展良棲—關山民宿、旅游研學基地、關山神馬驛站等項目,建成簡歐風格民居庭院7 棟,提供客房77間,寫生采風研學基地1 處,露餐篝火平臺300 平方米,可直接提供就業崗位50 個,間接帶動300 人參與旅游經營,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80萬元以上。
關山村以創建國家級鄉村旅游示范村為目標,充分發揮旅游產業收入高、可持續發展的優勢,突出抓好鄉村旅游和村集體經濟發展兩大引擎,把旅游產業發展成關山村的主導產業,并依托鄉村振興產業銜接項目,連片建設裝配式簡歐風格庭院及餐廳,帶動更多的群眾通過鄉村旅游發展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多贏”。
天成鎮范家營村:
結合歷史淵源 建設現代鄉景
范家營村因北宋名將范仲淹在此駐兵抗擊西夏而得名,距縣城10 公里,轄3 個村民小組,366戶1250 人,耕地面積1800畝。
近年來,范家營村圍繞“關山中轉站、生態范家營”定位,以“一軸五區”(一軸即蒲峪河生態風光軸,五區即主題農業發展區、特色民俗宜居區、生態療養度假區、自然鄉野樂活區、雷音山風光觀賞區)為布局,以創建“千萬工程”示范村為契機,推行“四個三”工作策略,高點規劃、精細打造,奮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先后榮獲中國最美鄉村、國家森林鄉村、陜西省鄉村旅游示范村、省級衛生村、省級文明村鎮等多項殊榮。
和氏乳業:
互聯網+奶山羊產業 引領乳業新風向
和氏乳業被命名為“世界羊奶加工樣板工廠”,被授予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羊乳粉工程技術中心。特別是和氏牧業2萬只羊場建成的良種擴繁電子檔案管理系統、養殖環節全程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現代牧業機械設備配置體系及生鮮乳質量檢測平臺,已達到“全球領先,國內一流”的標準;所推行的“全價飼料精準化飼喂、轉盤式機械化擠奶、國際品牌影響力拉動”模式,為推動奶山羊全產業鏈發展、培育優勢產業集群、行業標準制定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
天成鎮馬曲村:
花田如海 坐落山水村景
馬曲村距隴縣縣城10 公里,全村耕地面積1512 畝,林地面積2250 畝,轄3 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20 戶1317人。以鄉村旅游、種植(糧食、蘋果、核桃)和勞務輸出為主導產業。近年來村委會以建設鄉村振興示范村樣板為目標,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以鄉村旅游為重點,奮力打造富裕幸福美麗鄉村。馬曲村山清水秀,四季分明。村內植被茂密,郁郁蔥蔥的景觀林和柿樹林交相輝映,形成了獨特的生態景觀。馬曲村聚力打造“三區”(休閑民宿體驗區、康養生活集聚區,紅色蘋果產業區),生活區內院落錯落有致,院外文化墻貫穿始終,街巷兩邊種植有櫻花、石楠球、玉蘭、榆葉梅、海棠、紅楓、紫荊等景觀樹,優美如一幅畫卷,游客行走其中可以充分感受到現代田園小鎮氣息;休閑區內為游客提供了休閑垂釣和親近自然的絕佳場所;蘋果產業區有水果采摘項目,可以讓游客體驗農耕生活,感受鄉土氣息。馬曲村內風景秀麗,河水潺潺,山峰聳立,轄區內有山水莊園、百年柿園、百畝銀杏等旅游景點,配有觀唐厚樸、隴縣非子旅游民宿體驗,是寶雞地區夏季納涼旅游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