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處太原市陽曲縣的山西省養殖試驗基地,工作人員熱火朝天,正忙著在一棟雞舍里安裝、調試設備。這不是一棟普通的雞舍,待設備完全安裝完成后,這里養雞將告別籠養,同時成為國內首個非籠養蛋雞養殖示范農場。
從本質來講,非籠養是養殖的一次技術升級,即通過研發關鍵技術,養更健康的雞,產更健康的蛋。有研究表明,非籠養模式下蛋雞的沙門氏菌感染率更低,所以非籠養雞蛋的關鍵詞為:動物友好、健康安全、負責任以及可持續。近年來,國際呼吁發展非籠養蛋雞的聲音越來越大。
蛋雞非籠養殖項目由山西農業大學農業標準化學院與全球食品合作伙伴(GFP)共同發起,自2023 年4 月啟動以來,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和廣泛關注。經過多次實地考察,項目團隊攜手山西現代農業雞產業技術體系,最終決定將示范農場設在山西省養殖試驗基地,率先將一棟籠養雞舍改造為非籠養雞舍。
據介紹,蛋雞散養主要有室外散養、室內平養(或地面平養)、多層室內散養三種模式。相較而言,多層室內散養因能夠最大化地利用雞舍空間,可以在產蛋箱中產蛋,且生物安全更為可控,成為從籠養過渡為非籠養生產方式的首選模式。
在改造的過程中,項目團隊和山西現代農業雞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們,將舊有的雞舍全面更新,圍繞多層室內散養模式,計劃安裝定制光色管理系統,引進國際一流的多層敞開式、水料同層設備,為雞只提供跳躍、飛翔、沙浴環境和產蛋箱,想方設法方便雞只休息、采食、飲水,而收蛋、喂料、飲水、除糞則均全部通過自動化設備運行,最大限度地降低雞舍中的氨氣含量并改善衛生狀況,以此提升蛋雞的福利、健康和生產性能。
作為國內首個非籠養蛋雞養殖示范農場,未來這里將承擔一系列培訓活動,邀請業內專家和學者,分享非籠養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幫助養殖企業掌握非籠養蛋雞養殖的核心技術和管理方法。
“非籠養雞蛋是未來市場的機會點。該示范農場是由傳統籠養農場改造而成,這將對向非籠養轉型的籠養企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我們將分享改造過程中的經驗與挑戰,提供轉型的參考路徑,幫助更多企業實現向非籠養養殖模式的順利過渡。”
蛋雞非籠養殖項目負責人山西農業大學動科院教授李建慧向記者介紹,作為國內首家非籠養示范基地,項目團隊有信心將其打造成為集養殖、示范、培訓、科研為一體的多元化中心。此外,通過科研合作,項目團隊將深入研究非籠養蛋雞養殖對動物福利、生產性能、環境等方面的影響,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項目發起方——全球食品合作伙伴(GFP)項目經理劉霞透露,全球食品合作伙伴(GFP)為示范農場配備了最先進的非籠養設備,接下來將做好充分準備,迎接首批蛋雞進場,全力在國內創造一個可持續的非籠養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