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采用踏查和樣方法相結合,對新密市外來入侵物種進行調查,了解新密市外來入侵物種現狀,分析入侵物種危害等級、安全風險。結果表明:在新密市發現外來入侵物種7種,其中外來入侵植物6種(喜旱蓮子草、火炬樹、垂序商陸、一年蓬、野萵苣、小花山桃草),外來入侵動物1種(懸鈴木方翅網蝽);外來入侵植物種類多,傳播受人為因素干擾大,但無明顯擴散風險。喜旱蓮子草、火炬樹、垂序商陸、一年蓬、野萵苣、小花山桃草入侵風險評估值分別為1.07、1.12、1.00、1.09、1.16、1.00,入侵風險均較低,但仍需要進行長期監測;懸鈴木方翅網蝽入侵風險評估值為1.58,具有一定入侵風險,需要長期監測并建立有效的預防機制。
關鍵詞:新密市;外來入侵物種;植物;風險分析
中圖分類號:Q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7909(2024)10-136-6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10.031
0 引言
外來入侵物種對我國森林、濕地和草原生態系統構成嚴重威脅,外來入侵物種治理成為關乎國家生物安全的重要工作。開展外來入侵物種普查,摸清其分布情況、種類數量及危害狀況,可為精準防控提供重要基礎數據[1],對有效遏制重大危險入侵物種入侵擴散、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1 新密市生態資源概況
新密市位于河南省中北部,地處中岳嵩山東麓、雙洎河上游,總面積1 001 km2,人口83萬人,轄13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1個風景區管委會,304個行政村、52個居委會[2]。新密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全年最多的風向是西、西北風和東、東北風[3]。
1.1 森林資源
新密市森林覆蓋率達44%,有省級森林公園2個、鄭州市級森林體驗園13個,有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伏羲山大峽谷、神仙洞森林公園等8個A級以上景區,是全國綠化模范縣(市)、河南省鄉村振興示范引領縣、河南省生態市、河南省園林城市、河南省森林城市、河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縣(市)、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和首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縣(市)[2]。
1.2 濕地資源
市域內濕地面積為1 526.52 hm2,包含河流水面、坑塘水面、水庫水面、溝渠和干渠,其中河流水面556.24 hm2、坑塘水面345.48 hm2、水庫水面437.09 hm2、溝渠186.64 hm2和干渠1.07 hm2,主要分布在白寨鎮、超化鎮、城關鎮、大隗鎮、茍堂鎮、尖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來集鎮、劉寨鎮、米村鎮、牛店鎮、平陌鎮、青屏街道辦事處、曲梁鎮、西大街道辦事處、新華路街道辦事處、袁莊鄉和岳村鎮等。
1.3 草地資源
市域內草地面積為1 333.92 hm2,其中白寨鎮144.55 hm2,超化鎮19.75 hm2,城關鎮14.30 hm2,大隗鎮117.13 hm2,茍堂鎮294.61 hm2,尖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46.82 hm2,來集鎮36.88 hm2,劉寨鎮74.69 hm2,米村鎮61.96 hm2,牛店鎮62.73 hm2,平陌鎮16.81 hm2,青屏街道辦事處10.39 hm2,曲梁鎮51.87 hm2,西大街道辦事處34.46 hm2,新華路街道辦事處13.29 hm2,袁莊鄉229.30 hm2和岳村鎮104.39 hm2。
2 普查基本情況
2.1 普查范圍
根據《全國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普查技術規程》,基于外來入侵物種普查信息管理系統,此次普查以人工地面調查為主要方式,以新密市國土三調基本數據為參考,通過踏查和樣地調查,全面系統地獲取外來入侵物種的分布數據、標本、樣品及相關資料。通過線路踏查,初步確定外來入侵物種的種類、寄主植物、危害部位及分布范圍。
普查區位于新密市北部和東南部山區,部分位于農村道路廊道兩側,人工造林面積56 hm2,主要地形為低山、丘陵,海拔在190~550 m,地勢起伏大。
調查組分3次在濕地公園(牛店鎮閆溝村)、平陌鎮、曲梁鎮、劉寨鎮(銀基)、來集鎮、大隗鎮、茍堂鎮、超化鎮和礦區辦事處等18個鄉鎮、辦事處、管理委員會所轄范圍開展林地、濕地及草地的詳細普查工作。
2.2 普查對象
普查對象的選取嚴格參照《河南省森林濕地草原森林生態系統重點外來入侵物種名單》,見表1。
2.3 普查內容
普查內容包括入侵物種種類、寄主植物、危害部位、分布范圍、發生面積、生態系統類型等信息。
2.4 普查方法及樣地設置
2.4.1 踏查
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共完成踏查路線17條,長度共計165.1 km。
2.4.2 外來入侵植物調查方法
采用樣地調查法對外來入侵植物進行調查,每個地區的各種生態類型至少設置1個樣地,全市共設置樣地52個、樣方165個。
2.4.3 外來入侵昆蟲調查方法
采用樣線法對外來入侵昆蟲進行調查,其中樣線19條。樣線具體情況如下。
2022年9月4日,在牛店鎮閆溝村樣線中,樣線一長1.77 km,樣線二長0.27 km,樣線三長0.27 km。
2022年9月24日,在曲梁鎮溱水河樣線中,樣線一長0.57 km,樣線二長0.31 km,樣線三長0.33 km,樣線四長0.50 km;在劉寨鎮五星水庫樣線中,樣線一長0.50 km,樣線二長0.57 km。
2022年9月25日,在大隗鎮樣線中,樣線一長0.64 km,樣線二長0.49 km,樣線三長0.65 km;在茍堂鎮樣線中,樣線一長0.24 km,樣線二長0.22 km,樣線三長0.22 km;在超化鎮樣線中,樣線一長0.53 km,樣線二長0.46 km;在礦區辦事處樣線中,樣線一長0.24 km,樣線二長0.37 km。
2.4.4 外來入侵植物病原菌調查方法
采用樣地調查法(五點采樣法)對外來入侵植物病原菌進行調查,每個鄉鎮設置1個樣地,共設置4個樣地20個采樣點。
樣線(點)一:新密市曲梁鎮河西水庫,樣地為河邊濕地,樣地面積為1 000 m2,每個樣方面積為25 m2,巡護距離1.34 km。
樣線(點)二:新密市來集鎮,樣地為灌草叢,樣地面積為600 m2,每個樣方面積為25 m2,巡護距離1.24 km。
樣線(點)三:新密市大隗鎮,樣地為林地類型,樣地面積為600 m2,每個樣方面積為25 m2,巡護距離0.50 km。
樣線(點)四:新密市茍堂鎮,樣地為林地類型,樣地面積為600 m2,每個樣方面積為25 m2,巡護距離13.18 km。
3 普查結果與分析
3.1 總體情況
共完成踏查路線17條(長度165.1 km),調查共設置樣地56個、樣線19條,制作標本37個。
在踏查區域內發現外來入侵植物11種(喜旱蓮子草、垂序商陸、野萵苣、一年蓬、小花山桃草、火炬樹、曼陀羅、百日菊、白車軸草、斑地錦、小蓬草),外來入侵昆蟲1種(懸鈴木方翅網蝽),未發現外來入侵病原微生物及脊椎動物。在樣地調查過程中,對樣地中出現的喜旱蓮子草、火炬樹、垂序商陸、一年蓬、野萵苣、小花山桃草6種外來入侵植物進行了詳細調查,踏查中發現的其他5種外來入侵植物在樣地中未發現。采用樣線法對外來入侵昆蟲懸鈴木方翅網蝽進行了詳細調查。
3.2 普查結果
3.2.1 外來入侵植物病原菌
共調查新密市4個鄉鎮內的外來入侵植物病原菌,每個鄉鎮設置樣地1個,共20個采樣點。經過現場觀察和實驗室病原菌分離、鑒定,未發現外來入侵的植物病原菌。
3.2.2 外來入侵植物
共調查新密市18個鄉鎮、辦事處、管理委員會內的外來入侵植物,每個區域的各種生態類型至少設置1個樣地,發現外來入侵植物6種,分別為喜旱蓮子草、火炬樹、垂序商陸、一年蓬、野萵苣、小花山桃草。
3.2.3 外來入侵昆蟲
先后踏查神仙洞森林公園,大隗鎮、茍堂鎮、超化鎮、劉寨鎮、曲梁鎮、來集鎮、月村鎮、牛店鎮、袁莊鄉等19個鄉鎮、辦事處、管理委員會,發現外來入侵昆蟲懸鈴木方翅網蝽,危害部位主要在懸鈴木葉片背面。懸鈴木方翅網蝽主要分布在街道和鄉村主干道兩旁種植的行道樹上,僅在懸鈴木上零星發生,發生規模不大。
新密市外來入侵物種及發生情況詳見表2。外來入侵物種主要分布在鄉村主干道兩旁、城市綠地及林下,多零星發生,發生規模和面積不大。其傳入原因可能有2種,一是綠化引種,二是種群擴散。外來入侵物種的分布區域受人為干擾因素影響較大,擴散情況不明顯。
3.3 外來入侵物種組成
3.3.1 懸鈴木方翅網蝽
懸鈴木方翅網蝽總體分布較為零散,主要位于城區或鄉村主干道的懸鈴木葉片上,發生規模和面積不大(面積153.45 hm2),發生僅限于懸鈴木。
3.3.2 喜旱蓮子草
喜旱蓮子草主要生長在平陌鎮和大隗鎮的河流水面,在部分水域局部發生,發生面積1.73 hm2,整體風險較小。
3.3.3 火炬樹
火炬樹在路邊及部分綠地內有發生,主要生長在袁莊鄉和城關鎮的落葉闊葉灌叢林地,發生面積106.07 hm2,擴散情況不明顯,整體風險較小。
3.3.4 垂序商陸
垂序商陸在路邊及部分綠地零星發生,主要分布在大隗鎮、尖山鄉、岳村鎮,發生面積 7.13 hm2,擴散情況不明顯,整體風險較小。
3.3.5 一年蓬
一年蓬在白寨鎮、超化鎮、尖山鄉、茍堂鎮部分林下零星發生,發生面積120.93 hm2,擴散情況不明顯,整體風險較小。
3.3.6 野萵苣
野萵苣主要在平陌鎮、曲梁鎮、岳村鎮、超化鎮等的路邊、林下及草地零星發生,發生面積78.15 hm2,擴散情況不明顯,整體風險較小。
3.3.7 小花山桃草
小花山桃草在岳村鎮、尖山鄉、來集鎮路邊及房前屋后零星發生,發生面積18.46 hm2,擴散情況不明顯,整體風險較小。
3.4 風險分析
根據國家森林、草地、濕地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以及外來入侵物種風險等級劃分標準(風險評估值在2.8~4.0的為高風險,風險評估值在1.2~2.8的為中風險,風險評估值為0~1.2的為低風險)[4],結合此次普查數據,計算得出新密市外來入侵物種風險等級和危害程度(見表3)。
3.4.1 懸鈴木方翅網蝽
懸鈴木方翅網蝽傳入定殖風險評估值為3.60,風險較高;擴散蔓延風險評估值為1.73,風險中等;潛在的危害和影響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預防和治理難度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經計算,懸鈴木方翅網蝽入侵風險評估值為1.58,表明該昆蟲屬于具有一定風險的入侵生物,應進行長期監測并建立有效的預防機制。
目前,懸鈴木方翅網蝽在當地的發生范圍在2%以內,只危害懸鈴木,未造成明顯經濟損失;其成蟲和若蟲容易識別,監測方法簡單。應采取化學應急防控措施,在6—8月這2個月及時用藥,在若蟲期防治效果最佳。
3.4.2 喜旱蓮子草
喜旱蓮子草傳入定殖風險評估值為1.30,風險中等;擴散蔓延風險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潛在的危害和影響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預防和治理難度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經計算,喜旱蓮子草入侵風險評估值為1.07,表明該植物入侵風險較低,但需要長期監測。每年6—9月,應定期對該物種發生區域開展監測工作;如有發生,應進行人工清理。
3.4.3 火炬樹
火炬樹傳入定殖風險評估值為1.60,風險中等;擴散蔓延風險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潛在的危害和影響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預防和治理難度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經計算,火炬樹入侵風險評估值為1.12,表明該植物入侵風險較低,但需要長期監測。應定期對該物種發生區域開展監測工作;如有發生,應進行人工清理。
3.4.4 垂序商陸
垂序商陸傳入定殖風險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擴散蔓延風險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潛在的危害和影響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預防和治理難度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經計算,垂序商陸入侵風險評估值為1.00,表明該植物入侵風險較低,但需要長期監測。每年6—10月,應定期對該物種發生區域開展監測工作;如有發生,應進行人工清理。
3.4.5 一年蓬
一年蓬傳入定殖風險評估值為1.40,風險中等;擴散蔓延風險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潛在的危害和影響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預防和治理難度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經計算,一年蓬入侵風險評估值為1.09,表明該植物入侵風險較低,但需要長期監測。每年6—10月,應定期對該物種發生區域開展監測工作;如有發生,應進行人工清理。
3.4.6 野萵苣
野萵苣傳入定殖風險評估值為1.80,風險中等;擴散蔓延風險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潛在的危害和影響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預防和治理難度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經計算,野萵苣入侵風險評估值為1.16,表明該植物入侵風險較低,但需要長期監測。每年6—10月,應定期對該物種發生區域開展監測工作;如有發生,需進行人工清理。
3.4.7 小花山桃草
小花山桃草傳入定殖風險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擴散蔓延風險評估值為1,風險較低;潛在的危害和影響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預防和治理難度評估值為1.00,風險較低。經計算,小花山桃草入侵風險評估值為1.00,表明該植物入侵風險較低,但需要長期監測。每年6—9月,應定期對該物種發生區域開展監測工作;如有發生,應進行人工清理。
4 結束語
在新密市外來入侵物種普查中,共發現外來入侵物種7種,其中外來入侵植物6種,外來入侵動物1種。
從風險等級和危害程度來看,懸鈴木方翅網蝽總體分布較為零散,主要分布在城區或鄉村主干道的懸鈴木葉片上,發生面積為153.45 hm2,在白寨鎮、超化鎮、城關鎮、茍堂鎮等17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管理委員會均有發現,危害程度為Ⅱ級;喜旱蓮子草發生面積為1.73 hm2,只在大隗鎮、平陌鎮2個鄉鎮發現,危害程度為Ⅲ級;火炬樹發生面積為106.07 hm2,在袁莊鄉、城關鎮2個鄉鎮發現,危害程度為Ⅲ級;垂序商陸分布比較零散,發生面積只有7.13 hm2,分布在大隗鎮、尖山鄉、劉寨鎮、岳村鎮4個鄉鎮,危害程度為Ⅲ級;一年蓬發生面積為 120.93 hm2,在白寨鎮、超化鎮、茍堂鎮、尖山鄉4個鄉鎮發現,危害程度為Ⅲ級;野萵苣發生面積為78.15 hm2,在岳村鎮、白寨鎮、超化鎮等6個鄉鎮發現,危害程度為Ⅲ級;小花山桃草發生面積為18.46 hm2,在尖山鄉、來集鎮、岳村鎮3個鄉鎮發現,危害程度為Ⅲ級。
針對外來入侵物種,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選擇科學的防治方法。一要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對外來入侵物種進行依法治理。二要建立多部門協調機制,加強外來入侵物種治理體系建設,構建外來入侵物種監測網絡,按照職責分工組織開展常態化監測,深度分析外來物種入侵的發生、分布、擴張、危害動態趨勢,評估危害風險,為防治工作提供數據支撐。三要強化重點區域生態安全保護,加大外來入侵物種的科普宣傳力度,強化全民防控意識,嚴查非法外來物種交易活動,形成社會關注、人人參與的良好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汪立三,張金榮,程龍飛,等.沭陽縣森林和濕地系統外來入侵物種現狀及防控對策[J].江蘇林業科技,2023,50(5):53-56.
[2]新密市人民政府.新密概況[EB/OL].[2024-05-03].https://www.xinmi.gov.cn/xmgk.jhtml.
[3]新密市人民政府.新密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新密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EB/OL].(2021-05-12)[2024-05-03].https://public.xinmi.gov.cn/D0102X/5078979.jhtml.
[4]郝杰,李文瓊,桂軍,等.曲靖市林草濕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研究[J].綠色科技,2024,26(4):78-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