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想方設法讓學生領略語文的魅力、不斷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是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在我看來,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素養,主要在于培養他們的語文關鍵能力。語文關鍵能力包括許多方面的內容,比如,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等。其中,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不僅是語文教師關注的焦點,也受到了其他學科老師的持續性關注。因為學習離不開閱讀,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對各個學科的學習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此外,這項能力還影響著學生在生活中的信息獲取、與周圍人群的溝通以及對自我內心想法的有效表達。下面,我站在一名初中語文教師的角度,從自己在語文教學中獲得的經驗出發,就如何培養初中生的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展開大體的論述。
一、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打下堅實閱讀基礎
一座高樓不可能憑空而起,要建一座高樓,必須事先打好牢固的地基。同樣,要想培養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掌握充分的語文基礎知識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積累豐厚的語文基礎知識不僅對提高閱讀能力有幫助,還對寫作能力、思辨能力等諸多能力的提高都有幫助。語文基礎知識也包含很多方面的內容,我認為,詞匯量和語言要素對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影響最大。一方面,要重視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可以通過增加閱讀強度、擴大閱讀量來實現詞匯量的擴充,所以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多讀書,尤其是對古今中外經典名著的閱讀。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需要注重對標點符號、修辭方法等語言要素的講解,不僅要在課堂上反復強調它們,還要時常引導學生去總結其中的規律,讓學生對語言的基本規則產生充分的認識。
二、增強語文思維能力,鼓勵學生深度思考
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并不只是表面上“看懂”的能力,對閱讀內容的更深層次的思維能力更加重要。要增強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一)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提問問題并找出答案。在閱讀前,讓學生先根據標題或文章梗概提出自己的疑問,全文閱讀完成后,再讓他們根據文章內容做出回答。(二)協助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文章主旨、文章結構、段落關系進行分析,讓學生逐漸養成歸納總結的閱讀習慣。(三)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具體實際相結合,這能夠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產生持續的學習動力。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多參加寫作比賽,讓學生將學會的語言表達方法應用到具體情境中去。(四)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不拘泥于課本教材,要廣泛地閱讀、廣博地學習,可以涉獵一些課外的知識,如報紙、雜志、科普讀物等,只有不斷接觸新鮮的事物,才能擴展學生的視野,提高語文思維能力。
三、持續關注學生情況,積極調整教學策略
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這不僅需要教師的持續關注,還需要學生的不懈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情況給予足夠的關注,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首先,在閱讀環節中,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與學生互動,例如,可以通過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來增進交流;其次,要善于發現學生在閱讀方面的微小進步,并及時對他們進行鼓勵;最后,要定期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在閱讀中遇到的困難,明確他們在閱讀中受到的啟發,并通過學生的反饋調整教學策略,以便讓教學更加貼合學生實際情況。
一言以蔽之,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要想培養初中生的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可以考慮從以上三個方面入手。掌握這三種教學方法能夠幫助教師更高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教授學生語文閱讀知識,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性閱讀能力。教師只有認識到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才能達到教學相長,實現師生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