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傳統文化既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又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素材。語文教師要在豐富學生知識儲備、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學習與傳播、幫助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同時,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課堂教育有機融合起來。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
(一)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引入優秀傳統文化,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使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現在的學生可以從各種途徑獲得語文知識,對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學習機會也更多了,讓語文學科更具生機和活力。此外,優秀傳統文化的引入可以加強學生在課堂中的交流和溝通,形成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師生互動也變得更加活躍。
(二)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幫助全面發展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引入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對于他們的發展非常重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師要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以便更好地在教學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自我展示,又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科學運用課本,增強感悟能力
提升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素養,關鍵在于對課本上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做到融會貫通。教材是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基礎,教師只有科學、充分地運用教材,理解其內涵,才能使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現行語文教材中包含了不少經典古詩詞,這些詩詞不僅意境深遠,而且富有感情。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帶領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梳理,制作優秀傳統文化內容一覽表,對每篇古詩詞的特點進行分門別類的歸納,讓學生在不遺漏知識點的情況下,更有重點地進行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知識,除古詩詞外,還涉及到其他一些文章,需要老師、同學們認真對待,及時整理,從中感悟到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當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先利用工具書或網絡進行自我探究,教師再進行點撥,使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進行深刻理解,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二)創設個性化校本教材,進行制度建設
教師要積極創編校本教材,匯聚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拓寬學生知識面,構建語文知識體系,更好地向學生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在設計校本語文教材時,一方面應加大語文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滲透家國情懷,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要積極尋找本地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展示本地特色的風土人情、歷史故事、傳統工藝等。此外,教師也要對校本教材的單元內容進行合理規劃,保證單元間的相互聯系和單元內的知識量充裕,使學生的語文思維得到鍛煉,使學生最大程度地掌握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教師要在富有地域特色的語文學習環境中,設計與校本教材相配套的訓練內容,引導學生在感知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同時,兼顧理論與實踐,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三)運用故事情境,引起學生興趣的學習
引入故事情境,提升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興致盎然,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把與課文有關的歷史故事講給學生聽,還可以把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設計成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帶領學生邊講故事邊探索,從而提升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認識。這是一種很好的形式,能讓學生進入輕松的故事情境,提高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分享優秀傳統文化故事,喚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四)利用游戲情境,增加與眾不同的經驗
一提起比賽,學生們往往會很激動。語文教師在對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進行滲透時,可利用游戲情境,將抽象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改編成富有趣味性的語文游戲,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有所獲,增強學生的獨特體驗。在課堂上,老師可以讓學生談一談我們國家有哪些傳統節日,再討論、交流每個傳統節日都有什么特別的習俗。在此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了解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并利用多媒體進行氣氛渲染,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組織優秀傳統文化競賽游戲,將有關的優秀傳統文化題目設計得形式多樣,分必答題和搶答題兩種形式進行,讓學生們在比賽中加深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在比賽中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神韻。
(五)組織展示優秀傳統文化,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在語文教學中處處蘊含著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教師應高效利用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引導學生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容通過寫字、畫畫的方式表現出來。語文學科以語言美、意境美為主要特色,教師在講授一些散文或以寫景為主的古詩詞時,可以開展“文配畫”活動。鼓勵學生發揮特長,將課文內容以國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在展示才藝的同時,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認識。在講授一些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文言文時,讓學生針對課文中的主要人物以素描的方式畫肖像畫,以促進學生把握人物性格特點。在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讓學生終身難忘的經典語句,尤其是古詩文中的名句。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語言材料,組織學生進行書法展示活動,讓學生揮毫潑墨,寫出自己喜歡的詩句,并將自己的書法作品進行展示。教師也要定期收集學生的作品,在班級舉辦優秀傳統文化作品展,讓學生進行欣賞交流,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他們的審美修養。
(六)組織優秀傳統文化辯論賽
語文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辯論賽,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從優秀傳統文化中認識到中華文化的豐富和博大、智慧和力量,成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傳遞者。初中語文課本中有很多古詩文,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由于古詩文比較難懂,許多章節還需要背誦,使部分學生在學習時產生畏難情緒。教師可以組織一場主題為“中學生是否有必要學習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辯論賽,引導學生在思維碰撞中引經據典、據理力爭、探求真理。在活動中,選手們默契配合,彰顯了團隊精神,使學生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進一步豐富,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
(七)借助節慶活動,展示民俗風情,品味文化韻味
初中語文課本中包含了大量的傳統節日因素,有的是通過節日的活動文化來表現單元主題和情感,有的是把若干篇文章集結起來共同書寫傳統節日文化,形成了以傳統文化節日和風俗習慣為主題的單元。在綜合性的學習模塊中,還設置了有關傳統節日的相關內容,為學生提供了學習傳統節日文化的便利條件。在學習傳統節日文化的同時,還增加了各地風俗學習內容。我國地域廣袤,各地過節習俗也不盡相同。授課時,教師可以從網絡上搜集相關視頻資料,為學生們展現不同地區慶祝傳統節日的盛大場面,讓學生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還可以利用網絡,引導學生從多方面了解傳統節日文化,用心去體會傳統節日寄托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如讓學生自主搜集與節日有關的古詩詞、背景資料等;還可以開展以傳統節日為主題的詩文誦讀活動,把課外學習資源有機地整合在一起,讓學生了解更多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自發地將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綜上,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廣大教師和學生高度重視,才能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改變固有思維,把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擺在重要位置,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從思想上受到教育,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同時,教師要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意識和文化觀念,增強文化自信,根據學生的學情,設計靈活多樣的優秀傳統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