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而互動式教學法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施互動式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 互動式" 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地改革和創新,互動式教學就是其中的一種。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采用互動式教學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互動式教學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互動式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方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采用互動式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互動中學到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1]
(二)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互動式教學法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可以營造一種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在這種氛圍下,學生可以更加放松地參與到課堂中,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與教師和同學進行深入的交流和討論。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采用互動式教學法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討論,幫助學生拓展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與教師和同學的互動交流,學生可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互動式教學的策略
(一)巧設問題,激發學生探究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巧妙地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設置問題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水平,設計具有啟發性和引導性的問題,使學生能夠積極思考并參與到課堂中。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問題的設置,引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
例如,在講解《法律伴我們成長》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法律問題,如:“如果你在商店買了一件不合格的商品,你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小組合作,引導學生交流
小組合作是互動式教學法中常用的一種方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在小組合作中,教師應該明確每個小組的任務和目標,并引導學生進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2]
例如,在講解《社會生活講道德》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什么是好的道德品質”“如何培養好的道德品質”等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和交流,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問題,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案例分析,促進學生思考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教師可以選取一些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案例,讓學生通過分析和討論,了解案例中涉及的道德和法律問題,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例如,在講解《法律伴我們成長》時,教師可以選取一些違法犯罪的案例,讓學生通過分析和討論,了解犯罪的原因和后果,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
(四)情境模擬,增強學生體驗
情境模擬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互動式教學方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模擬的方式,讓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體驗和學習知識。通過情境模擬,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并學會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例如,在講解《法律在我們身邊》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模擬法庭的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法官、檢察官、律師等角色,通過模擬審判過程,讓學生了解法律程序和法律責任。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識,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實踐能力。
(五)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資料,讓學生通過直觀感受更好地理解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和困惑。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采用互動式教學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通過巧設問題、小組合作、案例分析、情境模擬以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教學策略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美倩.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新智慧,2019.
[2]李淑梅.例談核心素養下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有效性[J].中學課程資源,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