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港醫通”是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在互聯網醫院建設過程中的一個模塊。課題組充分發揮自貿區的區域優勢和政策優勢,在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創建“港醫通”就醫平臺。采取在線預約、遠程就診、線下就診、一站式藥械配送、健康商城、健保核銷、醫療保險、健康檔案管理等系列功能服務形式,實現跨境醫療服務、全科專科轉診、境外藥品及疫苗使用、醫保及商保支付結算、以患者為中心的電子健康記錄等功能,以醫促融;把深圳和香港地區的醫療資源整合成一個整體,為香港地區與深圳居民提供線上醫療服務,為香港地區與深圳的醫生提供線上接診平臺。
關鍵詞:互聯網醫院;線上服務;港醫港藥;商業保險服務;高端醫療服務
中圖分類號:R197.32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4.13.012
文章編號:1006-1959(2024)13-0060-04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and Innovation Mode of \"Gang Yi Tong\" Internet Hospital
SUN Yun1,AN Ming-yang2,PAN Xi-long2,XU Cheng-wei1,WANG Xue-feng3,WANG Song1,XIA Hui1,XIAO Ya-wei3
(1.Departmentof Internet Medical,Shenzhen Qianhai Shekou Free Trade Zone Hospital,Shenzhen 518067,Guangdong,China;
2.Department of Social Medicine and Health Education,School of Public Health,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
3.Hangzhou Tey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Hangzhou 310017,Zhejiang,China)
Abstract:\"Gang Yi Tong\" is a module of Shenzhen Qianhai Shekou Free Trade Zone Hospital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et hospital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group gave full play to the regional advantages and policy advantages of the free trade zone, and created a \"Gang Yi Tong\" medical platform in Shenzhen Qianhai Shekou Free Trade Zone. A series of functional service forms such as online appointment, remote treatment, offline treatment, one-stop drug and equipment distribution, health mall, health insurance verification, medical insurance, and health records management were adopted to realize cross-border medical services, general specialist referral, overseas drug and vaccine use, medical insurance and commercial insurance payment and settlement, patient-centered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and other functions, so as to promote medical integration. Integrate the medical resources of Shenzhen and Hong Kong into a whole, provide online medical services for Hong Kong and Shenzhen residents, and provide online reception platforms for doctors in Hong Kong and Shenzhen.
Key words:Internet hospital;Online services;Hong Kong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ervices;Commercial insurance services;High-endmedical services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文件精神,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配合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的戰略定位,促進粵港優質醫療資源深度融合,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通過先期開展“港醫通”互聯網醫院建設,在構建國際分級診療服務體系、構建與國際接軌的一體化醫療衛生服務模式等領域,與各方開展全方位合作,積極引入香港地區和國際先進的醫療管理模式。本文從“港醫通”的政策背景、建設意義,以及建設方法等層面,深入剖析互聯網醫院創新型診療模式的途徑,為其他互聯網醫院創新診療模式提供借鑒與參考。
1“港醫通”互聯網醫院發展背景
1.1政策背景 "2018年起,國務院辦公廳、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印發多個文件[1-4],對互聯網醫院的管理辦法,以及互聯網診療、醫保支付等進行了明確。2020年6月,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國家衛健委印發了相關指導意見,指導各地衛生保健部門盡快推進互聯網醫院與實體醫療機構數據共享、業務協同工作[5]。2020年9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加強全民健康信息標準化體系建設的意見》[6]。2021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7],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化標準化建設。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8]要求塑造健康灣區,促進優質醫療衛生資源緊密合作,支持港澳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主體按規定在珠三角設立獨資、合資或合作的醫療機構,發展區域醫療聯合體和區域醫療中心,推動健康城市建設和健康村鎮建設,促進健康城市建設。2021年4月,深圳市政府正式發布《關于加快推進醫療服務跨境銜接的若干措施》[9],為促進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更自由跨境流通,讓深圳人看香港名醫,用境外新藥,讓港澳居民在內地就醫,讓患者更方便地進行跨境轉運。在2021年6月的《南山區先導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推進實施方案(2021-2025)》中提及:前瞻性布局港澳投資醫療機構,積極對接港澳地區醫療機構,爭取南山區以獨資、合資或港澳合作等形式布局建設國際化、高水平的醫療機構,探索利用港澳地區已上市而內地未上市的藥品和醫療器械,滿足百姓健康需求,以創新的活力,全力打造健康南山。
1.2“港醫通”醫療服務體系協同背景 "醫療服務體系的協同作用是實現粵港澳灣區城市群協同發展的“基礎設施”。但存在的現實問題是香港地區與內地的醫療體制差異大,互動少,協同更少[10,11]。香港優質醫療資源在深圳真正落地仍有難度,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香港地區醫療人員現階段對香港醫療服務機構的信任度較高,對在內地執業仍存疑慮;香港醫療服務人員的薪酬水平普遍較高,很難長期支持大量香港醫生來深服務。因為在費用維護上,醫療機構的薪酬水平較高;開設中高檔門診部/診所,符合香港標準,費用較高;兩地醫療數據沒有打通,沒有完善的轉診機制;內地缺乏香港地區常用的進口藥品/疫苗,兩地在藥品/疫苗方面存在差異;包括規范診療和處方、注冊執業醫師護士等環節較為繁瑣,兩地行政法規存在差異;醫療人員在兩地進行診療活動時,在工作用語上有所區別;跨境服務結算依然沒有全方位打通;配套醫療服務有所區別;醫療機構的管理模式不一樣。因此,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謀劃充分利用遠程醫療科技手段,通過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與香港聯合醫療互聯網診療服務平臺,實現深港醫療數據互聯互通、轉診對接,進一步探索“港藥通”與“港保通”合作的社康-醫院-跨境轉診鏈條。在運營管理、醫療服務層面,高效對接兩地醫療和醫藥資源、推動醫療費用跨境結算、促進內地與香港地區醫療服務體系一體化、協同化,促進內地與香港地區的醫療服務體系整合協同。
1.3“港醫通”試點醫院背景 "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位于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是前海蛇口自貿區內唯一的一家三級綜合醫院。未來,該院將充分利用自貿區政策,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先試示范區的若干意見》,進一步落實以前沿技術為依托,積極引進香港地區醫療管理模式和國際先進水平,通過先行先試、進一步落實與港澳無縫對接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健康檔案及相關數據存儲方案,契合電子病歷共享的理念與趨勢,打破醫療數據相互獨立的現狀,線上線下港醫港藥與內地互通,以醫促融,以實際行動促進深港融合落地實施。
2“港醫通”建設互聯網醫院的重要意義
“港醫通”互聯網醫院利用互聯網、5G、AI、物聯網技術,充分發揮自貿區區域及政策優勢,探索和建設與國際接軌的“港醫通”線上健康服務平臺,為深圳與香港兩地居民提供一體化的醫療與健康服務。
目前國內互聯網醫院的就醫流程是將線下流程線上化,即先選擇醫生再線上問診。“港醫通”平臺將借助自貿區醫院國際化社康的優勢,通過“港醫通”平臺為患者提供家庭醫生服務套餐,患者可直接聯系其家庭醫生團隊。家庭醫生團隊可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務,并可通過平臺進行雙向轉診,為患者提供全-專科醫療服務。通過線上處方流轉平臺,借助自貿區政策優勢,實現港深之間藥品配送。建設跨境商保平臺,實現跨境商保一鍵支付;探索跨境社保支付平臺建設,實現社保跨境支付。“港醫通”使用國際ICD診斷術語集,FHIR數據交換標準,英文版藥品字典,數據標準與國際接軌。通過條塊鏈技術,“港醫通”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從而實現全程可追溯數據。數據安全涉及數據感知、傳輸、存儲、處理、交換和管理,采用“零信任”的安全策略,結合區塊鏈技術的可信性、可追溯性、不可篡改和分布式存儲等優勢,通過多種安全防護技術和機器學習算法模型,如數據分類分級、認證和訪問控制、密碼學和隱私脫敏保護算法、數據簽名和審計監控等,提高安全事件的事前預判、事中監控和事后審核能力,實現數據授權接入,前提是確保患者隱私和信息安全。
總之,全面深化深港醫療合作的第一步,就是引入港醫港藥為內地居民服務,以及為香港地區居民提供經濟、便捷、優質的內地醫療資源服務,做到兩地的醫療資源共享,讓兩地居民享受到遠程診療、藥品配送、互通會診、門診與住院預約等醫療服務。“港醫通”項目擬依托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及北京大學等技術合作資源,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健康檔案及相關數據存儲方案,契合電子病歷共享的理念與趨勢,打破醫療數據相互獨立的現狀,線上線下港醫港藥與內地互通,以醫促融,以實際行動促進深港融合落地實施。
3互聯網醫院創新模式“港醫通”
“港醫通”充分發揮自貿區的區域優勢、政策優勢,利用5G+AI+物聯網在醫學領域的運用研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創建“港醫通”模式,與聯合醫務互聯網診療服務平臺實現轉診對接,以醫促融,并把深圳和香港地區的醫療資源整合成一個整體,以實際行動促進深港融合落地實施。
為確保課題的創新性,課題組在技術創新方面主要做到了以下3個方面:一是平臺設計理念的創新。采用SOA設計思路和松藕合技術路線[12],通過對互聯網醫療信息資源的規劃設計,實現醫療協同信息集成平臺設計理念的創新。我國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傳統業務管理模式的計算機化,第二階段是信托下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加快業務領域建設的信息化系統建設階段,第三階段是目前區域性的醫藥衛生信息化,這是我國醫藥衛生信息化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信息化建設的前兩個階段,形成了一大批“信息煙囪”和一座座“信息孤島”[13]。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保護投資,根據SOA設計理念,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梳理、信息資源的構成、資源的定義、資源的分類、資源的分布與獲取等,從醫療衛生管理業務的角度出發,運用信息資源規劃理論,選擇“松耦合”技術體系作為解決方案設計的技術路線。通過共享庫和目錄登記系統,提出區域信息資源整合的總體方案,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實現設計理念的創新,進一步設計、規范、規劃信息資源的組織、管理和服務模式。第二,平臺應用技術創新。采用包括云計算、患者信息主索引機制、數據智能化處理等[14-16]多項技術創新,擁有強大的異構整合、數據處理及挖掘、高效識別、快速部署等核心技術,有效解決平臺構建過程中的多個技術難點,提升項目整體技術水平。第三,平臺服務功能創新設計。針對深圳蛇口區域醫療特點和發展趨勢,優化平臺業務協同功能,提升醫療協同的服務水平和管理效率,采用了涵蓋全生命周期的流程化管理、兼容多元化業務場景等創新設計。醫療業務協同服務主要包括流程協同管理、數據協同管理、業務規劃管理、支持跨異構業務系統之間、實現跨不同業務操作人員之間的多樣化、靈活、快速的互動以及能夠加快業務流程執行、支持業務路徑管理的全面、有效的業務溝通,從而提高業務運行效率、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本項目的業務協同功能設計,具有以下關鍵特點:第一,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業務流程管理(Businessprocess Management, BPM)[16]。BPM提供了通過服務抽象/組合業務流程的方法[17],和面向服務的架構(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18]是互補性的技術。SOA提供了面向技術領域的底層服務基礎架構,BPM提供了業務領域導向的業務安排和流程管理。通過全面的流程管理工具,可以實現業務流程在建模、仿真、開發、測試、運行、管理、監控、變更、優化等逐個業務環節的靈活服務編排和流程管理能力。第二,多樣化的業務場景。由于業務需求和現實業務環境的復雜性,流程管理工具需要全面支持不同的業務場景的復雜環境;需要提供強大的系統集成能力,便于和外部的業務系統進行業務聯動,實現面向系統的業務流程自動化執行;需要提供快速的任務表單生成器和友好的人工交互界面,便于在業務流程過程中友好的實現系統和人員,不同人員之間進行業務溝通;需要提供靈活多樣的文檔管理能力,便于在業務處理的各個環節,承載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實現業務信息被充分表述。
4總結及展望
對于國內互聯網醫院的發展,尤其是以三級醫院為核心的互聯網醫院,國務院和國家衛健委近年來發布的一系列互聯網醫院的政策文件都給予了政策支持。本項目組擬把國家的政策擴展到港、澳、臺地區,使當地患者享受到內地優質的醫療資源服務。本項目組合作單位北京大學已經與福建、臺灣的相關專家合作,打通了臺灣地區與大陸的醫療資源,“臺醫通”已正式上線,得到了海峽兩岸政界與學界的高度認同。在此項研究基礎上,項目組擬定建立“港醫通”,以深圳為支點,正式打通香港地區與內地的醫療資源,做到兩地醫療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EB/OL].(2018-04-25)[2023-08-05].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5291365.htm.
[2]衛生健康委 中醫藥局.衛生健康委 中醫藥局關于印發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等3個文件的通知[EB/OL].(2018-07-17)[2023-08-05].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358684.htm.
[3]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EB/OL].(2019-08-30)[2023-08-05].http://www.nhsa.gov.cn/art/2019/8/30/art_104_6458.html.
[4]廖藏宜.“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政策風險點及其防范[J].中國社會保障,2020(5):80-81.
[5]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2019-08-30)[2023-08-05].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5/08/content_5509896.htm.
[6]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國家中醫藥局辦公室.關于加強全民健康信息標準化體系建設的意見[EB/OL].(2020-09-27)[2023-08-05].http://www.nhc.gov.cn/guihuaxxs/pqt/202010/4114443b613546148b275f191da4662b.shtml.
[7]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EB/OL].(2021-06-04)[2023-08-05].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04/content_5615473.htm.
[8]中共中央 國務院.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EB/OL].(2019-02-18)[2023-08-05].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3/content_3635372.htm#9.
[9]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動醫療服務跨境銜接若干措施的通知[J].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報,2021(16):1-6.
[10]和經緯,李紫琳.全球最有效率的醫療衛生體系如何應對挑戰?——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醫療管理體制、醫療改革舉措及對內地的啟示[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8,11(12):68-74.
[11]張曉燕.粵港醫療保障制度比較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8.
[12]秦盼盼,雷行云,魏路通,等.委屬委管醫院“互聯網+”及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現狀分析與思考[J].中國數字醫學,2020,15(9):2-5.
[13]貝蘭,李新功.衛生系統信息化建設尚存問題與建議[J].現代醫院,2014(9):140-141.
[14]賈斐,馮天宜,云夢妍,等.云計算技術在智慧醫療中的應用[J].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2022(11):93-96.
[15]范一煒.數據處理:數據融合與智能化[J].軟件和集成電路,2016(8):56-57.
[16]杜學禮,程婕,王廣平.藥品監管業務流程與信息化建設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反饋機制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21(1):54-59.
[17]魯城華,高升,郭倩倩.基于大數據技術的云制造服務個性化智能推薦[J].信息系統工程,2020,4(8):31-35.
[18]王秀艷.基于SOA體系結構的軟件開發方法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21,4(2):134-135,169.
收稿日期:2023-08-12;修回日期:2023-08-28
編輯/肖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