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李敬輝介紹,一季度我國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主要表現在6個方面。
第一,夏季糧油豐收基礎逐步打牢。有效應對去冬今春冰凍雨雪和寒潮天氣,強化技術指導服務,促進苗情轉化升級。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冬小麥面積穩中略增,一二類苗比例91%,長勢好于上年、好于常年;冬油菜面積小幅增加,一二類苗比例85.1%,好于上年、與常年相當。同時,抓好春耕春播,目前全國春播糧食已完成近兩成,進度同比略快。其中,早稻栽插過七成,玉米、大豆播種過一成。
第二,“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裕。生豬產能調整優化。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3月底,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3 992萬頭,連續9個月回調,相當于目標保有量3 900萬頭的102.4%。生豬價格觸底回升,4月第2周每kg15.4元,同比上漲5.3%。肉蛋奶全面增產,豬牛羊禽肉產量2 490萬t,同比增長1.4%;禽蛋產量867萬t,增長1.5%;牛奶產量876萬t,增長5.1%。蔬菜水果供給穩定,質量安全有保障,價格季節性波動。
第三,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健全監測幫扶機制,早發現早幫扶、動態消除風險。截至3月底,約六成的監測對象已消除返貧風險。指導各地分類推進幫扶產業發展,引導信貸資金投入,1—3月新增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204.8億元,惠及超過46.2萬脫貧戶。截至3月底,全國脫貧人口務工就業規模為3 048.7萬人,實現年度工作目標。
第四,鄉村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農產品加工業平穩發展,1—3月全國規模以上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3月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PMI指數為56.5%,企業發展信心增強。鄉村休閑旅游業持續升溫,農產品電子商務較快增長。優化實施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帶動更多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 59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7%,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2.4個百分點。
第五,鄉村建設治理扎實推進。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截至3月底,縣級鄉村建設項目庫累計已入庫項目61.4萬個,落實項目資金2 507.4億元。指導中西部資源條件適宜、技術模式成熟地區穩步推進農村戶廁改造,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擴大清單制、積分制等務實管用鄉村治理方式覆蓋面,推介第五批32個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
第六,農村改革持續深化。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指導安徽、湖南、廣西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省試點,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建設,激活農村發展動力。
李敬輝表示,為進一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農業農村部將指導各地依托鄉村特色資源,開發農業多種功能、發掘鄉村多元價值,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
第一,發展加工補鏈條。實施全國農產品加工業促進行動,主要抓好兩類產品:第一類是大宗農產品,重點建設產地預冷、保鮮烘干、精選分級等初加工設施,改造提升精深加工,促進加工轉化增值。第二類是特色農產品,重點是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加快補鏈延鏈,推動產加銷貫通、農文旅融合。
第二,搭建平臺強龍頭。優化實施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培育一批鄉村特色產業專業村鎮,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導主體集中、要素集聚、產業集群發展。
第三,拓展功能興業態。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開展休閑農業重點縣建設,推介一批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發布一批精品景點線路,進一步激活休閑農業消費潛力。
第四,健全機制促增收。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引導龍頭企業到主產區采購原料、投資興業,健全鄉村產業聯農帶農機制,通過發展產業把老百姓帶到這個鏈條上來一起致富。帶動農民發展標準化生產、參與產業化經營,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