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字化發展是世界高等教育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和主要方向,但當前高校人才培養存在過程管理缺乏、個性化缺失、數據信息孤島、評價內容較為片面等問題。對此,文章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例,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探討了數字化時代高校如何培養人才的問題:首先,文章梳理了數字化時代南航人才培養的思路,包括構建數字化時代南航人才培養模型,建設南航學生大數據管理系統,形成“思、教、學、管、評”五位一體的人才培養作用機理;之后,文章介紹了數字化時代南航人才培養的實踐,包括借助知識圖譜、實時監測學生的心理健康、精準幫扶畢業生就業擇業、準確評價學生的綜合情況等。在此基礎上,文章提出數字化時代高校人才培養的建議,以期推動高校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培養出適應數字化時代需求的創新人才。
關鍵詞:數字技術;人才培養;心理健康;就業擇業;智慧教育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24)07—0061—09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24.07.007
新時代人才培養的關鍵在于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滿意度,更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但數字技術對高校人才培養賦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挑戰,高校需要積極思考如何推動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構建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的人才自主培養體系。
一 數字化時代高校人才培養的現狀
1 數字化時代高校人才培養的相關研究
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社會對數字化人才的需求,而高校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面對數字化時代的新需求與新挑戰,如何利用技術賦能高質量人才培養,成為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重點。
當前,數字化賦能高校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主要聚焦于以下方面:①教學理念方面,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樹立數字化教育觀念。佘占宏[1]認為,新世紀人才培養模式是知識、能力、素質并進的培養模式,數字技術具有教學環境虛擬化、教學效果顯著化、教學時空延展化和個別化、教學管理網絡化的特點。羅生全等[2]認為,應堅持數字化時代戰略的系統全局觀、開放共享觀、守正創新觀、協調發展觀等基本理念。②教育基礎設施方面,持續開展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以智能建筑為基礎,建設具有智能化、數字化的校園基礎設施;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將校園原有的各項資源數字化,使傳統的校園在時間和空間上得以延伸[3]。翁偉斌[4]認為,利用機器深度參與,在實體和虛擬兩個空間構建沉浸式、智能化的教育新模式,將智能助教、在線資源庫等融入學習環境,為學習者提供更加適切的資源和服務,并可利用虛擬仿真學習環境提高學習成效。③教學公共平臺方面,加強數字化教學平臺建設。李恬等[5]認為,數字化語言教學平臺基于一個分層次的網絡環境建立,其系統由本機資源層、局域網資源層和校園網資源層組成??虑宄萚6]認為,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型數字化基礎設施,國家平臺通過資源賦能、數據賦能、連接賦能和技術賦能四重機制,實現“平臺共用、資源共建、生態共治、價值共創”的良性數字教育生態。④師生應用方面,加強學生管理、評價系統建設。尹合棟[7]認為,師生通過計算機網絡擺脫時間和空間的約束進行實時有效互動,在學生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觀看學生的訓練情況,并及時將發現的問題告訴受訓學生,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指導意見及時調整訓練方式。于妍等[8]認為,在數字化教育語境下,要逐步建立完整的數字化評價體系,并通過數字技術,及時對學生的能力差異和行為特征等進行客觀呈現、有效診斷和分析,以突破傳統的簡單化、片面化評價模式。
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的關鍵在于數字化,因為數字技術為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通過數字技術,高??梢愿行У卣辖逃Y源,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數字技術不僅有助于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和優化配置,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個性化教育和終身學習的需求,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提供了新的可能。
2 數字化時代高校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
學生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對象。通過對高校多屆學生成長發展特點與教育模式的調研,結合相關案例分析[9],本研究發現數字化時代的高校人才培養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①“黑盒式”學生管理模式缺乏過程管理。學校的“黑盒式”管理模式缺乏家長和用人單位參與,僅注重學生的最終成績。從課程開始到結束,學生的最終成績主要由期末考試成績決定,而對其平時表現的記錄缺乏。這導致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素養培養關注不足,問題發現存在滯后性。
②“被動式”人才培養模式導致個性化缺失。現有的高校人才培養多采取“被動式”模式,學校主導教學全過程,教師傾向于單純地進行知識灌輸,使學生缺乏個性化發揮空間。部分教師對新人才需求的了解不足,未能及時調整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導致學生的潛能未充分發掘,教學內容難以反映學科的更新和整合,也就難以培養高素質人才。
③人才培養數據信息孤島依然存在。高校建立了多個系統提供信息化服務,但數據融合共享不足,信息準確度有待提升。學生數據未充分挖掘分析,需要構建模型助力高質量人才培養。
④人才培養評價內容較為片面。學校在進行評價時過于側重文化知識考試,而缺乏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習過程的評價。這種單一評價方式忽視了專業特性和學生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自主發展能力。
二 數字化時代南航人才培養的思路
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而數字技術可以提供靈活、高效的教學方式,有望在個性化學習、自主探究、跨學科融合和多方協作等方面助力解決上述數字化時代高校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诖?,本研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下文簡稱“南航”)為例,來探討數字化時代高校如何培養人才的問題。南航以“培養具有責任意識、創新精神、國際視野、人文情懷的社會棟梁和工程英才”為人才培養目標,形成了有效的育人機制,可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參考。概括地說,南航人才培養以大數據管理為基石,構建了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模型,通過學生大數據管理系統提供精準數據支持,并遵循“思、教、學、管、評”五位一體的人才培養作用機理,實現精準人才培養。
1 南航人才培養模型
南航以技術變革為動力,聚焦“思、教、學、管、評”五要素,堅持三全育人理念,以問題導向和需求引領,強化系統與創新,提升數字化育人水平,打造智慧教育環境,建設智能學習平臺,聚焦現代治理,提升創新能力,實現“人-物-技術-環境”的深度融合,并利用數字技術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依據人才培養、教育政策、產業發展等多方面的需求,南航構建了數字化時代南航人才培養模型,如圖1所示。
(1)新思政:提升高效數字化育人水平
以學生為中心,南航構建了全方位、立體化的新思政教育體系:①矢志堅持文化引領,強化數字教育,建設數字航天科普和VR校史館,提供沉浸式互動體驗。同時,開通師生意見直通車,促進學校與師生高效溝通,解決實際問題。②不斷加強監測預警,建設校園輿情監測和新媒體巡查系統,利用大數據、自然語言處理等先進技術,為校園媒體提供內容巡查、網絡輿情監測等服務。
(2)新教學:打造智慧數字化教育環境
南航運用AI技術賦能數字化教育空間,重塑教育實踐,強化科研保障,構建新教學環境:①創建新型智能的數字化教育空間,全面升級學校智慧教室,滿足授課型、觀摩型、研討型、交互型等不同場景的學習需要,促進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個性化學習。②推進扎實的數字化教育實踐,將教師作為教育發展轉型升級的第一資源;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跨地區組建數字化師資隊伍,加速師資的數字化轉型升級。③提供安全、便捷的數字化科研保障,助力跨學科創新與學科發展;建設科研管理系統,實現項目全周期管理與相關工作的自動化管理。
(3)新學習:建設智能數字化學習平臺
南航研發的新學習平臺連通線上線下資源,助力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為主動的能力獲取者:①拓展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南航建有“飛天云課堂”、在線AI助教等智能輔助學習系統,配置教學體驗式設備,打造沉浸式、體驗式新型學習空間。同時,打造高清錄播室,支持跨校區互動教學,實現多校區、多教室同上一節課。②建設先進數字化實驗室平臺。南航堅持問題導向,針對航空航天大型實驗項目條件難以滿足的現實困難,加大虛擬仿真實驗室的建設力度,通過配備VR、MR等軟硬件設備,使學生在獲得沉浸式、交互式體驗的同時實現“網上做實驗”和“虛擬做實驗”。
(4)新管理:聚焦現代數字化教育治理
南航以智能化技術為核心,構建新管理平臺與系統,實現便捷操作與高效執行,為師生管理提供有力支撐:①打造智慧運營數字化管理平臺,建成學校智慧校園指揮中心,匯集校園網絡、安全保衛等信息系統運行數據,支持“全時空、全要素、全過程、可視化、智慧化”的校園運行綜合治理。②完善學校信息數字化管理系統,建設學科管理體系,強化過程管理,實時評價學科建設質量;打造現代師資管理數字平臺,為師資隊伍遠景規劃提供科學的數字依據。
(5)新評價:提升創新數字化教育能力
南航通過數據賦能教學新篇章,精準挖掘學生潛能,創新評價模式、手段與應用:①構建數字化評價模式。上線“智慧學工”信息系統,覆蓋全過程管理,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數據進行測量、收集、分析和報告,為學校教學管理服務提供決策依據。②創新數字化評價手段。構建研究生管理系統,提供研究生培養過程各個節點的預警,自動統計、分析相關數據形成教學管理質量報告,實現精準化、高效化的教學管理。③加強數字化評價應用。結合對教務教學數據的分析,對重點群體進行智能化幫扶,精準引導個性化發展與就業方向。
2 南航學生大數據管理系統
為探索如何將數字技術有效應用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南航建設了包含數據源、數據倉庫、業務層、用戶四個模塊的學生大數據管理系統,如圖2所示。該系統通過與學校數據中心對接,建立學生數據中心,也可以直接對接教務系統、圖書館系統、學工系統、一卡通系統、財務系統、后勤管理系統等多個系統,實現對學生在校學習與生活各維度數據的全面采集和系統整合。
南航學生大數據管理系統的核心功能在于整合、處理、分析學生數據,以支持學校管理和學業水平測試,實現以數據為驅動的人才培養。其中,學生數據底座作為數據的集中存儲和管理平臺,提供統一的數據來源和數據標準,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這不僅為學校提供了可靠的數據基礎,也為后續數據的分析和應用打下了堅實基礎。通過基于大數據的學情診斷分析,教師可以采用差異化、個性化手段進行精準干預,發掘學生潛能、促進全面發展,真正實現規?;逃c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統一。
3 人才培養作用機理
依托數字化時代南航人才培養模型,基于南航學生大數據管理系統的實踐和應用,南航形成了個性化人才定向培養模型,各模塊及其內容如表1所示。南航通過對這九個模塊的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與呈現,可以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并在思、教、學、管、評五個方面進一步提升學校的管理和教育效能。
①在“思”方面:分析學生黨建模塊的智慧黨建數據和行為軌跡模塊的在校行動軌跡、交際情況等數據,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政治覺悟,評估思政教育的效果和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情況,也有助于學校制定有針對性的思政教育措施、提供個性化的思想引導,從而促進學生價值觀的形成。
②在“教”方面:分析學生的學業水平、獎懲情況,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科研水平,可以為教師制定個性化教學計劃和輔導方案提供依據。同時,學??梢愿鶕W生學習過程的數據反饋,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設計差異化的教育模式、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以幫助學生充分發揮潛力,提高學業成績和學習效果。另外,還可通過信息化手段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利用網絡平臺、虛擬實驗室等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提高教學質量。
③在“學”方面:分析學生的學業水平、行為軌跡,有助于學校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和個性化學習建議。根據學生學習程度的不同,在線教學平臺可以為其推薦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和學習內容,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知識獲取。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加豐富、逼真的學習體驗;而借助在線教學平臺的實時互動、在線討論、同伴學習等功能,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④在“管”方面:分析學生的行為軌跡、獎懲情況、素質能力等數據,有助于學校更好地管理和指導學生。而構建更加全面、精準的教學評價和反饋機制,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大數據管理系統可以實時記錄學生的學習進度、成績等信息,為教師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提供了方便。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和愛好制定差異化的管理策略、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不斷成長。
⑤在“評”方面:綜合評估學生的素質能力、學業水平、獎懲情況等數據,有助于學校為學生提供其學習成長的評價和反饋。同時,學校也可以基于學生個人畫像的數據分析,制定個性化的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發展情況和成長潛力。
三 數字化時代南航人才培養的實踐
在數字化時代,南航以數字技術引擎,不斷探索人才培養實踐的創新模式,主要包括:借助知識圖譜,實現教育資源的精準匹配;實時監測學生的心理健康,打造良好成長環境;精準幫扶畢業生就業擇業,提升就業率;準確評價學生的綜合情況,促進個性化發展。
1 學生知識圖譜的應用
通過整合學生在校學習、生活各維度的數據,南航構建了學生知識圖譜:首先,使用圖數據庫實現知識圖譜的存儲和查詢,為學校的數據分析提供高效的圖存儲和查詢引擎,支持復雜的圖查詢和分析操作;然后,通過對學生論文、報告、作業等文本中的關鍵詞、主題、情感等進行提取和分析,進一步豐富知識圖譜中的節點內容,發現學生的潛在興趣、學術傾向和研究方向;最后,應用知識圖譜的可視化和交互功能,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薄弱知識點,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校直觀地獲得學生的動態數據,并及時進行干預和指導。
在知識圖譜的應用過程中,南航首先對“飛天云課堂”(網站:ft.nuaa.edu.cn)的課程回放、教材、大綱等教學資源進行結構化、語義化處理,將這些教學資源轉化為結構化資源,形成完整的教學知識網絡。這一轉變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的邏輯性和條理性,還提升了其學習能力。通過知識圖譜,學校能夠全面分析學生的成長軌跡,利用數據挖掘和模式識別技術識別學生的學習情況、行為模式等關鍵指標,并設置預警監控機制。一旦發現潛在問題或異常情況,系統就會及時發出警報,幫助學校迅速應對,提升管理與服務效果。
2 學生心理健康的實時監測
南航學生大數據管理系統實時監控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并收集心理健康數據,如心理測試、情緒狀態、壓力指數等數據。這些數據構成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為后續分析提供基礎。該系統設定了心理健康預警指標,一旦檢測到問題或風險,將自動觸發預警,并提醒教師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和輔導,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調整心理狀態。
通過南航學生大數據管理系統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實時監測和預警,南航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實現了從“后分析”到“先預測”的轉變,而這種對學生心理數據的提前挖掘與分析,有助于教師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心理支持和輔導。此外,南航心理中心還先后開展了心理嘉年華、心理健康廣場咨詢、心理健康沙龍等活動,同學們對此反響熱烈,逐漸意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自發地緩解心理壓力。2019~2023年期間南航開展了全校學生的心理普查,結果顯示:南航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人數占比逐年降低,說明學生心理健康實時監測和預警成效顯著。
3 畢業生就業擇業的精準幫扶
針對畢業生就業幫扶精準度不高、人崗匹配工作成效不佳的問題,南航就業中心通過學生大數據管理系統整合畢業生的家庭情況、專業背景、就業傾向等全方位數據,利用算法和匹配模型,將就業機會和畢業生數據進行重合性計算,提升了匹配結果的準確性。同時,南航構建了基于大數據計算的人崗匹配模型,用于為畢業生提供個性化的精準就業推薦,以幫助更多畢業生找到適合的就業機會。據統計,2022屆畢業生就業期間,南航70%以上的畢業生求職信息來源于學校招聘,99%以上的用人單位愿意再次進校招聘,對接服務500余家國防單位,提供崗位數16000個,說明學生就業形勢較為穩定。
精準助力大學生就業,還體現為南航對就業困難群體的重點照顧。根據相關數據分析結果,南航將低收入家庭學生、少數民族學生、殘疾學生、學業困難學生定為重點幫扶畢業生,為其提供精準就業指導。2022年,南航共有240名低收入家庭學生獲得求職創業補貼,少數民族學生實現就業437人。另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2屆畢業生就業質量數據年度報告》顯示,南航實現了“高就業率、高就業層次、高事業發展能力”的就業目標;從就業單位性質來說,畢業生大多去了國有企業(43.03%)[10]。
4 學生綜合情況的準確評價
學生畫像是高校應用大數據的基礎,也是高校精細化管理的前提條件?;趯W生畫像,高??梢栽谀承┨厥鈭鼍翱焖俣ㄎ灰粋€學生,從而及時處理問題。南航通過多系統中數據的集成、挖掘、分析獲取更全面的學生信息,據此在學生管理系統中為每個學生建立個性化畫像,然后以數據圖表的形式全方位、可視化呈現學生詳情,具體如圖3所示。利用學生畫像,教師可以清晰把握學生的成長路徑,并對學生的綜合情況做出準確評價。
四 數字化時代高校人才培養的建議
如上所述,南航構建了數字化時代南航人才培養模型,建設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學生大數據管理系統,形成了“思、教、學、管、評”五位一體的人才培養作用機理,對數字化育人路徑進行了積極探索,可為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提供有益參考。基于此,本研究結合數字化時代南航人才培養的實踐,針對數字化時代高校的人才培養提出建議。
1 堅持數字與教育深度融合
數字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完善內容體系、明確培養目標、強化技術安全,實現教育生態升級和治理現代化,可從以下方面入手:①不斷完善教學體系。結合數字化時代的要求,升級教育全生態,創新數字教育資源供給,豐富服務形式,重點優化教學空間、過程、評價、治理,實現教學的全過程、全要素、全時空轉型。②明確人才培養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引導教師轉變教學思維,創新數字化教育環境、內容、模式;設立數字化獎項,鼓勵個性化教學,支持可持續發展。③加強數字技術安全保障。建立數字化產品和服務進校園審核制度,提升相關部門協同監管能力;強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多措并舉使面向師生的校園服務更加人性化、個性化,實現教育治理體系、治理結構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推動教育治理現代化。
2 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優勢
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優勢,能夠提升教育效率與教學質量、釋放數據紅利、推動教學變革、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可從以下方面入手:①加強數據供給,創新使用機制。強化高質量數據供給,流通數據要素,保障數據安全;創新數據使用機制,收集、分析學習數據,實施個性化教學評估,建設綜合評價體系,持續跟蹤評價,優化人才培養方式。②融合精準教學與智能技術。開發并應用數字化教學工具開展精準教學,實現教學方式的變革,推動物理環境、虛擬環境、信息環境的有機統一,推動人臉識別、虛擬現實、智能輔助、情感計算等智能技術在課程學習、實驗教學、日常管理中的應用。③構建并優化數字資源體系。構建數字資源體系,完善網絡教學平臺,擴大教學資源的專業覆蓋率,并在數字資源體系中融合更多優質的數字課程和教學資源,以滿足教師混合式教學和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3 強化數據融合及其應用
強化數據融合及其應用,有助于科學決策,促進創新與發展,優化高校人才培養管理,可從以下方面入手:①釋放數據生產力。依托數據治理建設數字孿生校園,會產生海量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應用,發現人才培養規律,預測學生發展趨勢,輔助學生管理及培養決策,打造全面、實時、精準的數字大腦,以釋放數據生產力,實現價值最大化。②提升融合創新力。學生大數據管理平臺由起步應用階段全面轉入融合創新階段,通過流程再造、業務重組,真正革新傳統的條塊化、分離式高校人才培養管理生態,以融合打破業務部門壁壘,形成校內“數據一個庫、管理一張表、服務一個站、決策一個鍵”,并通過教務系統、圖書館系統、學工系統等多個業務平臺的融合,實現信息、應用、服務的整合。
————————
參考文獻
[1]佘占宏.數字化教育與數字化人才培養[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S2):192-193.
[2]羅生全,張雪.教育數字化戰略的中國方案:定位、理念及行動[J].中國電化教育,2023,(1):46-51.
[3]柴惠芳,楊玉輝,董榕,等.智慧教室建設與混合教學應用探索——以浙江大學的“智云課堂”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22,(5):110-118.
[4]翁偉斌.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教育數字化建設:價值向度和限度[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102-109.
[5]李恬,張緒玉,周宏,等.基于網絡的數字化語言教學平臺技術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7):167-171.
[6]柯清超,劉麗麗,鮑婷婷,等.國家智慧教育平臺賦能區域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四重機制[J].中國電化教育,2023,(3):30-36.
[7]尹合棟.數字化網絡微格教學平臺的構建與應用[J].中國遠程教育,2012,(5):69-75.
[8]于妍,藺跟榮.數字技術賦能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何以可能與何以可為[J].中國高教研究,2022,(11):53-60.
[9]程芳.人才培養模式數字化轉型的訴求、困境與路徑[J].教育評論,2023,(12):3-8.
[10]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聞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2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OL].
lt;http://nuaa.edu.cn/_t55/2023/0104/c295a301680/page.htmgt;
How to Cultivate Talents for Universities in the Digital Era?
——Tak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or Example
ZHANG Yan1,2
(1.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Jiangsu, China 211100;
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Jiangsu, China 210016)
Abstract: Digital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main direc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world higher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process management, lack of personalization, islands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and relatively one-sided evaluation content i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for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took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UAA) for example to discuss how to cultivate talents for universities in the digital age from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erspectives. Firstly, the ideas of talent cultivation at NUAA in the digital age was combed in this paper, which included constructing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of NUAA in the digital age, building the big data management system for NUAA students, and forming the five-in-one talent cultivation action mechanism of “thinking, teaching, learning,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Then, the practice of talent cultivation at NUAA in the digital age was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use of knowledge graphs, real-time monitor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ccurate help for graduates’ employment and career choices, and precis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overall situation. Based on this, the suggestions on talent cultivation for universities in the digital era were proposed, expecting to promote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s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reby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who were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the digital age.
Keywords: digital technology; talent cultivation; mental health; employment and career choice; smart education
————————
*基金項目:本文受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課題“江蘇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的重點任務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2SYB-064)、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2022年度智慧校園重點課題“大數據治理與分析助力學校疫情防控的創新應用與服務研究”(項目編號:2022-R-107234)資助。
作者簡介:張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信息化處處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信息工程、網絡安全、教育管理,郵箱為70204752@nuaa.edu.cn。
收稿日期:2024年1月24日
編輯: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