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教育不斷發展和變革的時代,初中英語教學正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機遇。作為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板塊,英語閱讀對于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運用,逐漸成為廣大教師重點關注和研究的問題。
一、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
分層教學,理論基礎扎實。第一、因材施教理論是分層教學的重要依托。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孔子在教育弟子時,能針對每個弟子的特點、才能、興趣,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導。比如,他對冉有、子路問“聞斯而行”的不同回答,就反映出他因材施教的理念。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每個學生的英語基礎、閱讀能力、學習習慣等都是不同的的理論啟示我們要,要根據學生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多元智能理論還提供了分層教學的依據。該理論指出,每個人都有多種智能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智能等。不同在不同的智力方面表現出來的優點是不一樣的。在英語閱讀學習中,部分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較能較快地理解閱讀文章的主旨大意;而有的同學可能在邏輯分析上有優勢,比較擅長分析文章結構,推理作者意圖。分層教學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智能優勢進行教學設計,使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更好的發揮。
二、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學生學生進行合理分層教學的第一步。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可綜合考慮學生的詞匯量、語法掌握程度等英語基礎知識;閱讀如閱讀速度,理解正確率;學習學習動機等因素。一般可以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A層是基礎比較好,閱讀能力比較強,學習熱情比較高的學生;B級是中等水平的學生,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和閱讀能力,但也有不足之處;C層是基礎薄弱,閱讀難度較大的同學。這種分層不不變的,而是動態地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調節。
比如我班上的劉娜同學,英語基礎扎實,詞匯量豐富,平時就很喜歡看英文小說,結果被分到了A層。而李亮同學,他的英語成績處于中等水平,在閱讀長難句的時候往往會有理解上的困難,屬于B類。而張珊同學則是英語基礎較差,詞匯量有限,對英語閱讀存在畏難情緒,因此被劃入C段。
(2)教學目標分層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A層學生而言,教學目標應以培養其批判性閱讀拓展閱讀視野為重點。例如,在閱讀一篇有關環境保護的文章時,要求他們既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觀點,又能批判性地分析文章中的觀點,探討不同國家在環保方面的不同策略,還能獨立拓展閱讀相關英文文獻。
B層的學生以提高閱讀綜合能力為教學目標,包括提高閱讀速度,增強對不同體裁文章的理解能力。以一篇記敘文為例,要讓他們通過故事把握故事的情節發展、人物關系和作者想要傳達的情感,并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解答有關問題。
C層學生的教學目標以夯實基礎知識為主,培養基本閱讀閱讀興趣。比如,在閱讀簡單短文時,能夠識別基本單詞和短語,理解短文的大概意思,并能從短文中找出重點信息,如人物、地點、事件等。
三、教學活動分層
閱讀材料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難度不等的閱讀材料。A層的同學可以接觸到一些原汁原味的英文報刊文章,經典文學作品的摘錄等等,這些資料語言豐富,內容繁雜,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例如,為A層學生提供《紐約時報》少年版文章或《簡·愛》部分章節。B層的同學可以看一些改編過的英語讀物,比如一些簡化版的世界名著或者難度適中的英文雜志文章。像《小王子》簡易版的英文或者是《學英文》里面的閱讀文章。C層的同學先從一些簡單的英語圖畫書開始,基礎英語閱讀短文。比如一些以圖片為主,文字簡單,重復率高的英語繪本,像《培生英語》里的初級圖畫書,還有課本里簡單的課文閱讀。
課堂提問分層上課,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次提出問題。對于A層的學生來說,這個問題是有挑戰性的,也是開放性的。比如,在讀完一篇關于科技發展對人類生活影響的文章后,問:“您認為科技發展在道德倫理方面可能會在未來給人類帶來怎樣的挑戰?”” 對于B層學生,問題主要是圍繞文章的理解和分析。如:“文中提到科技發展的成就有哪些?”這些成果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具體影響呢?” C層學生的問題則更注重基礎知識。例如:“文章出現了什么生詞?”這個詞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呢?”
小組在小組協同學習中,也可以進行分層結合。可以采用異質分組的方式,每個小組包括A、B、C三個層次的學生。A層的學生在小組中充當領導的角色,負責指導小組討論的方向,幫助其他成員對難度較大的知識點進行理解;B層的同學積極參與討論,與A層的同學共同探討問題,并向C層的同學講解一些難度適中的內容;C層的同學可以在小組中先從基礎任務入手,如查找文章中的單詞、簡單歸納段落大意等,在A、B層同學的帶動下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四、教學評價分層
評價標準分層對于A層的學生來說,評價標準注重其閱讀理解的思辨的體現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揮。比如,在對閱讀報告的評價中,不僅要看其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是否準確,還要看其能否提出獨到見解,能否運用多種閱讀閱讀。B層學生的評判標準側重于閱讀能力的提高,比如閱讀速度有提高,不同體裁的文章理解準確率有提高等等。在評價自己的閱讀理解作業時,主要是看自己能否正確回答與文章內容有關的問題,對文章的結構能否有一個基本的把握。C層學生的評判標準主要是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閱讀興趣的培養程度。如果他們能識別出更多的單詞、詞組,能較以往更流暢地讀完一篇短文,并表現出積極的英語閱讀態度,應該予以肯定。
評價方式分層對于A層的學生采取學生自評、互評、教師測評三種方式進行。讓他們先對自己的讀書成果進行自我評價,再與同學交流評價,最后由老師總結評定。這種方式能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思辨能力。B層的學生以老師評價為主,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省。教師在評價時要具體指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幫助自己明確提高的方向。C層的學生更需要教師的鼓勵性評價。教師要善于發現自己在讀書學習中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強教師的自信心。
五、作業設計分層
A層A層學生的作業除了完成課本上的閱讀練習外,還可以分配一些課外閱讀任務,如寫英文閱讀報告,改寫或續寫閱讀文章等。比如,讀完一篇關于歷史事件的文章后,讓他們用自己的文字把這個事件重新寫一遍,加入自己的分析和感悟;或者根據文末繼續故事的發展。
B層B層學生的作業重點在于課堂知識的鞏固和閱讀技能的提高。可以布置一些類似課內閱讀閱讀如閱讀理解、完型填空等,同時要求自己做一張簡單的閱讀思維導圖,對文章結構、主要內容進行梳理。
C層C層學生的作業主要是基礎知識的鞏固。如抄寫生詞、詞組,背誦關鍵語句,完成簡單的詞語填空閱讀練習等。還可以布置一些有趣的作業,如制作英語單詞卡,在卡片上繪制與單詞有關的圖片,幫助自己記憶單詞。
總之,分層教學能較好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英語閱讀學習的需求,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今后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進一步探索、改進分層教學模式,使之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