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體育也展開了信息化教學改革,即借助信息化工具展開線上體育教學。但體育學科的技能性與實踐性較強,線上授課教學質量無法得到保障。針對這一情況,要基于當前線上體育教學課程存在的資源短缺、教學技能缺乏、平臺構建缺陷、學生管理不足等問題,從多維度入手加強教學創新:1、擴充高校體育學科數據庫,豐富線上教學課程內容;2、重視信息化教學技能培訓,提高線上授課技能;3、完善校園網網絡平臺建設,提高平臺穩定性能;4、提高大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充分發揮線上授課優勢,通過有的放矢、多措并舉的形式發揮數據庫優勢來改進高校線上體育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體育素養,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校;線上教學;體育教學;數據庫;信息化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Onlin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Database
LI Jianyu 1, SU Junfeng 2, ZHANG Hanzhi 3
(1.Guangzhou Huasha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China)
(2.Huizhou Zhongkai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enjiang Shizhen Primary School, Huizhou, Guangdong 516229, China)
(3.Guangzhou Haizhu District Kangle Middle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reform,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lso launched the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reform, which is to carry out the online physical education with the help of information tools. However, the skill and practic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re strong,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online teaching can not be guaranteed.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from multiple aspects based on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the lack of teaching skills, the defects of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the insufficiency of student management in the current online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The first is to expand the database of th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nrich the content of online teaching courses. The second is to emphasize the training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skills and improve online teaching skills. The third is to improve the campus network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platform. The fourth i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self-management awareness,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onlin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us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database in the form of targeted and multiple measures, so as to help students better improve their sports attainments and achieve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line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database; informatization
互聯網時代,我國高校積極探索信息化教學改革之路,正式步入教育信息化2.0時代[1]。在此背景下,線上教學改革成為高等教育創新發展的全新方向與突破點。同時,為充分挖掘、運用并管理網絡有效教學資源,高校借助云存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打造專業教學數據庫,成為了現階段高校信息化教學創新發展的重中之重[2]。體育教學是高校專業教育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強健體魄與堅強意志的主要陣地,其信息化教學改革同樣重要。然而,由于體育學科本身對肢體動作技能的要求較高,因此線上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對此,高校應基于體育學科多媒體數據庫建設,開發并挖掘優質課程資源,為線上體育教學質量提升提供基本保障。
1基于數據庫的高校線上體育教學創新的時代背景
體育教學作為高等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其線上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具有獨特的時代價值[3]。
1.1體育教學適應性改革的外在表現
信息化時代,線上授課成為了主要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4]。從優勢來看,體育線上授課在保障師生的人身安全的同時,還可以幫助教師從多媒體體育數據庫選擇個性化教學內容,學生也可以根據自主需求隨時隨地地展開體育鍛煉。從劣勢來看,現階段,高校線上體育教學仍處于探索發展初期,且受體育學科技能性、實踐性的基本屬性所限,線上體育教學的成效不佳。因此,高校應了解并厘清目前高校線上體育教學的發展現狀,審視并分析高校線上體育教學的發展困境,同時提出創新發展策略,以期提高線上體育教學的育人成效,這是體育教學為順應時代發展而進行的適應性變革。
1.2信息化時代體育教學模式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
自《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開始正式實踐以來[5],大數據技術、云計算、虛擬教研室等工作成為高等教育轉型發展必不可少的環節,同時為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提供全新的路徑。一方面,信息化時代,當代大學生的信息接收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手機、Ipad等智能工具成為當代大學生學習和生活必備的工具,學生可以從網絡平臺上獲取更多的知識資源,而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體育多媒體數據庫信息,針對教學計劃與目標,下載相關動作鍛煉視頻及文字講解,豐富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體育多媒體數據庫內涉及的運動類型、技能、動作技巧等內容更加全面、系統,且學生可以結合個體不同的運動基礎,選擇難度適宜的體育鍛煉課程。此外,體育多媒體數據庫的產生對高校傳統體育教學權威性產生巨大沖擊,為維護其教學地位,提高教學質量,體育教學不得不積極開辟創新發展之路。
1.3知識經濟時代滿足學生個性化體育學習需求的現實需要
知識經濟時代,綜合型、復合型人才是當今社會發展亟需的優秀人才。“復合型”不僅是指大學生所掌握的專業知識的豐富與拓展,更重要的是指向學生的整體職業素養,主要包括職業道德與健康體魄。然而,近年來,受“應試教育”影響,體育教學長期處于教育教學的邊緣地位,是高等教育領域的薄弱環節[6]。在此背景下,為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一線體育授課教師運用線上線下聯動的教學模式[7],滿足體育教學的育人要求。例如,線上體育教學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數據庫,運用大數據分析學生點擊率最高的教學視頻,選擇線上教學課程內容,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與能動性,進而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2基于數據庫的高校線上體育教學創新的現實問題
近年來,高校體育選擇線上授課教學模式來展開課堂實踐。但從體育教學實踐情況來看,網絡課程資源短缺、教師線上授課技能偏低、網絡平臺穩定性無法保障、學生自我管理意識薄弱等因素嚴重制約線上教學的質量,同時,線上教學也不利于體育多媒體數據庫的應用創新。
2.1網絡課程資源短缺,無法滿足體育教學的個性化需求
課程是體育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運行的主要載體,其開發與踐行是專業教學準備階段的重中之重。線上體育授課活動的開展同樣要以一定的課程為依托。然而在現階段,體育學科相關的網絡課程資源極為短缺,無法滿足體育教學的個性化需求。具體而言,首先,線上體育課程資源數量嚴重不足。一方面,現有的體育線上課程資源無法涵蓋高校體育所有的項目,直接影響國家體育專業育人計劃的實施。另一方面,教師展開線上教學,大多是將線下課程搬到線上,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忽視體育專業的技能型特征,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同時,教師對網絡平臺已有的體育優質課程資源運用不足,比如,在專門的運動App上,已存在成體系的優質體育課程,但教師對其接納意愿較低,制約線上體育課程體系的升級與優化。其次,線上體育課程中虛擬實踐課程缺失。體育課程對師生雙方的技能互動要求較高,對運動的場地、運動設施等有一定要求。線上體育教學無法實現面對面的實體指導教學,導致課程互動性偏低,虛擬實踐課程可以有效彌補這一缺陷。然而,目前體育虛擬實踐課程開發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投入,受辦學實力與高校開發意愿影響,虛擬實踐課程開發仍處于觀望狀態,不利于線上體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2.2線上授課技能缺乏,無法保障課程內容高質量輸出
線上授課技能指的是一線體育授課教師借助網絡先進工具展開體育教學活動的專業技能,比如線上教學設計、教學實踐及課后反饋等。但目前高校體育教師群體的線上授課技能整體偏低,無法保障網絡課程內容的高質量輸出。具體而言,其一,對網絡工具的應用生疏,導致線上體育教學運行不順暢。其二,線上授課期間,師生互動頻率嚴重不足。體育專業教學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技能型教學,要求學生將教師的體育動作描述性知識轉變為動作技能操作性知識,但線上體育教學完全處于虛擬的網絡環境中,教師的親身指導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回應,也無法通過上課軟件及時了解學生對動作技能的學習和認知程度,師生互動出現偏差,無法保障學生的學習成效。
2.3網絡平臺穩定性差,無法保證體育教學的順利展開
穩定順暢的網絡平臺是高校線上體育教學活動展開的根本保障。但目前,線上授課網絡平臺技術尚未成熟,大規模上課期間,網絡崩潰的現象經常發生[8],對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極為不利。此外,線上授課軟件功能有一定的局限,單一的網絡軟件無法支持教學活動,教學設計、實施與反饋依賴于兩種以上的網絡軟件,對手機或電腦的依賴性較強。從目前高校線上授課整體情況來看,釘釘、微信群、QQ群、騰訊會議是高校線上授課選擇較多的網絡工具。釘釘是一款辦公軟件,具備大規模學生同時在線視頻通話的功能,同時可以通過打卡的方式來考察到課率,若學生中途退出,教師端也會及時觀察并注意到,但教師與學生都可以在客戶端選擇靜音或話題模式,學生的自主活動無法得到有效管理。因此,需要與微信視頻同時應用,即用釘釘軟件授課,用微信群視頻來監控學生的動作和行為。相比之下,騰訊會議這款軟件的應用價值更高,教師可以提前設置虛擬課堂,學生通過微信群了解虛擬課堂的房間號與上課時間,提前準時進入課堂。此外,由于校園網的兼容性不足,導致其無法滿足大規模學生同時上課的需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直播卡殼、停頓、頻閃頻推的現象,致使學生體驗感不佳,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導致了教學質量的降低。
2.4學生自我管理意識薄弱,直接影響線上體育教學的質量
學生的積極參與與自我管理是影響高校線上體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但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通過信息交互軟件展開教學活動,學生學習行為的規范性無法得到有效保障。首先,在線上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否跟隨教師的體育動作教學,及時實踐并訓練是無法考量的,這使得學生自覺按照教師的動作講解訓練是教學效果提升的重要保障。但部分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尚未發展成熟,意志力還處于薄弱狀態,自我管理能力較差,虛擬線上授課的參與度較低。其次,學生對個體運動能力的認知與理解不足,影響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保障。個體運動能力指的是學生自身具備的運動水平和技能,不同學生個體的運動能力有所差異,比如體育特長生、具有運動習慣的學生群體、不喜歡運動的學生群體,其運動能力處于不同層次。目前,部分學生對自己的運動能力無清晰的認知,在運動訓練過程中,容易出現急于求成或者自我否定的態度,導致在運動技能鍛煉的過程中,造成肌肉拉傷、扭傷等人身傷害,或者敷衍了之的現象。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間,線上體育教學主要在家庭生活環境中實現,受運動場所、基礎設施等因素制約,運動鍛煉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
3基于數據庫的高校線上體育教學創新的對策研究
體育學科多媒體數據庫蘊含豐富的體育課程資源,以文字講解、動作拆解示意圖、完整視頻講解等形式存在,可以有效彌補傳統高校體育大班授課教學效果不佳的缺點。充分運用數據庫,實現線上教學創新,是現階段高校體育專業轉型發展、穩固并提高學科專業地位的重要途徑。
3.1擴充高校體育學科數據庫,豐富線上教學課程內容
高校應結合多媒體體育課程數據庫,擴充高校體育教學資源,豐富線上教學課程內容。其一,高校應組織專門團隊,開發線上體育教學校本課程。高校應以體育學院為單位,組建線上體育課程開發教師團隊,教師團隊應由經驗豐富的體育專業一線授課教師、計算機專業優秀人才、學生代表組成,結合學生個體體育運動需求,基于當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網絡體育運動項目和軟件課程設置調查,開發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校本課程。線上體育課程的開發應遵循體育學科發展的基本規律,堅持體育文化育人的基本原則[9]。其二,高校應以體育學科帶頭人為代表,積極與同一辦學層次的高校體育學科專家與學者進行溝通和探討,建立體育學科專業群,并以專業群為核心,開發優質的線上體育課程,不僅可以為本校線上體育教學提供優質課程資源,還可以有效解決整個體育學科網絡資源短缺的問題,豐富多媒體體育數據庫。其三,高校應積極與國家教育相關部門溝通,申訴體育線上授課面臨的資源短缺問題,從國家層面宏觀統籌規劃線上體育課程體系,為網絡體育資源的健康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3.2重視信息化教學技能培訓,提高線上授課技能
教師的網絡工具應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線上授課的成效。對此,高校應重視一線體育授課教師的信息化技能培訓,強化教師應用網絡工具的能力,進而提高其線上授課技能。首先,體育教師應立足教書育人的根本任務,積極應對互聯網給職業發展帶來的挑戰,強化體育專業技能提升的同時,不斷適應教育信息化2.0時代發展新特征,主動學習并應用網絡工具及先進的教學軟件,為線上授課提供必要技術支持。其次,高校應重視體育授課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技能培訓,以滿足教學改革的基本需求。比如,在校內計算機專業教師團隊中選擇一名教師,定期組織體育教師技能培訓,一方面應保證體育教師可以熟練運用釘釘、騰訊會議等軟件展開課堂教學,另一方面應保證體育授課教師可以運用相關軟件進行教學視頻的錄制與制作,具備自主設計線上授課課件的能力。最后,提高教師線上課程課件設計的能力。體育專業相關課程主要以動作技能的習得為主,線上授課無法為多數課程教學提供必要的運動場所與基礎設施,比如籃球課、羽毛球課等。對此,教師可以利用視頻制作軟件,創設虛擬運動場景。比如,教師在講解羽毛球課程內容時,對于發球的一些動作要領,應以視頻鏈接的形式,及時在線上課堂呈現,幫助學生重點記憶,課后要求學生發送鍛煉視頻,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完成。
3.3完善校園網網絡平臺建設,提高平臺穩定性能
安全穩定的網絡環境是高校線上體育教學活動可以正常實踐的載體和依托。對此,創新高校體育線上授課模式,完善校園網網絡平臺建設,提高其穩定性能與安全性能是基本前提。首先,高校應完善校園網原有的網絡環境。線上授課將傳統教學設計、教學互動、教學評價等內容轉移到網絡平臺,這些教學功能的實現依托于大數據、人工職能、云計算、虛擬實驗室等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為確保先進科學技術的正常運行,高校應建立優質的網絡環境,比如,在全校范圍內使用千兆網,支持5G網絡運行,引進高品質的云服務器來保障網絡運行速度。其次,開發體育教學專門軟件,滿足體育學科操作性知識傳授需求。這一專門軟件必須具備以下教學功能:一是直播教學的功能。這是保證體育教學線上授課正常運行的基本功能。此外,還應該具備錄課和對話框評論功能,為師生互動提供技術支持。二是動作放大的功能。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點擊學生頭像,將學生端視頻放大,直觀地觀察學生的動作是否正確、規范,并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三是過程性評價的功能。專門軟件具備在線評分功能,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課堂表現和技能學習情況,及時給予課堂評價,“以評促改”,引導學生更加關注線上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成效。
3.4提高大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充分發揮線上授課優勢
學生能動性與主動參與度是影響線上體育教學育人成效的重要因素。對此,高校應采取措施提高大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充分發揮線上授課的育人優勢,提高線上授課的教學質量。首先,教師應結合線上授課的特點,制定課堂教學規章制度,約束、規范并管理學生在網絡平臺上的學習行為,由外而內地引導學生養成科學、合理的學習習慣。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增加教學導入的趣味性與實踐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自我管理意識。其次,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素養,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全民運動理念。教師應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傳授體育文化,有利于當代大學生了解體育運動在當今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價值,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體育運動的習慣,由內而外重視體育教學。最后,提高學生對自身運動能力的內在認知,選擇難度適宜的課程內容。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簡單動作測試,對學生群體的運動能力進行考察與調研,提高學生對其自身運動能力的清晰了解與認識。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測試結果,對學生群體進行分層分類,設計不同難度的課程內容,針對不同學生群體需求展開差異化教學。同時,充分引進多媒體體育數據庫中的優秀課程資源,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我管理能力。
4結語
在教育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以線上教學為目標推動體育教學的創新化改革是順應教育發展趨勢、貫徹以體育人的必然選擇,而數據庫的出現和應用為高校線上體育教學創新提供了新的契機,要從擴充數據資源、加強技能培訓、推進平臺建設、培養自主意識多方面入手,充分發揮數據庫的優勢,推動高校線上體育教學的創新發展,進一步突破體育教學的時空局限,做好做實以體育人工作,實現野蠻其體魄和文明其精神在高等教育中的同向同行。
參考文獻:
[1]劉慶,王志強,王楠楠,門甲.陜西高校線上體育課程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22(9):31-32.
[2]郭帥,馮曉麗.信息技術時代高校體育的教與學:理念與證據[J].體育學刊,2021(1):108-113.
[3]張競文.新冠疫情期間遼西高校體育專業線上教學研究[D].渤海大學,2021.
[4]章茹,李海峰.高校體育課程線上教學模式的實踐思考[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墻報交流(學校體育分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22:681-682.
[5]劉志新.新冠疫情期間高校體育專業乒乓球線上教學效果的研究[D].哈爾濱體育學院,2022.
[6]李華.高校體育線上教學現狀與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20(35):80-82.
[7]莫麗婷,陸春敏,吳國天.高校體育線上教學的優劣分析及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2020(4):100-101.
[8]李麗瑩.運動類APP的“線上教學”與“數據記錄”功能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33):129-130.
[9]李高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下高校體育在線教學發展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2(9):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