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stage Ⅱ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health empower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U Jiayue,ZHOU Chunxia*,CHEN Lian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Zhejiang 310009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OU Chunxia,E-mail:921913550@qq.com
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cardiac rehabilitation;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health empowerment;nursing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與健康賦權的相關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老年醫學科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97例老年冠心病病人作為研究對象,采用一般資料問卷、心臟康復量表及老年慢性病病人健康賦權量表等實施測評,通過Pearson相關性檢驗分析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與健康賦權的相關性,并篩選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結果: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量表評分為(52.47±6.16)分,老年慢性病病人健康賦權量表評分為(54.03±7.82)分,Pearson相關性檢驗結果顯示,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與健康賦權呈正相關(Plt;0.05),表明健康賦權對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有正向促進作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文化程度、費用支付困難、心功能分級、Ⅰ期心臟康復效果、經歷跌倒事件、健康宣教缺失、健康賦權是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Plt;0.05)。結論:健康賦權對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有正向促進作用,且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受多因素影響,故臨床應通過多途徑措施干預提升病人健康賦權水平,以促進其配合Ⅱ期心臟康復。
關鍵詞 冠心病;心臟康復;參與意愿;健康賦權;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23.019
作者簡介 符佳悅,護師,本科
*通訊作者 周春霞,E-mail:921913550@qq.com
引用信息 符佳悅,周春霞,陳蓮.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與健康賦權的相關性研究[J].循證護理,2024,10(23):4291-4295.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中的高發性心臟疾病,屬于缺血性心臟病,病人多伴有胸痛、心悸及呼吸短促等癥狀表現[1-2]。經臨床治療冠心病能有效改善、重建冠狀動脈血運,但病人生理、心理與社會功能的恢復,仍依賴于心臟康復。臨床將冠心病病人心臟康復治療劃分為Ⅰ、Ⅱ、Ⅲ期,分別對應院內康復、門診康復(出院6個月內)、居家長期康復,其中Ⅱ期是心臟康復核心階段,病人需定期返院參與心臟康復活動,是心功能、運動耐力、肌肉力量恢復的重要時期[3]。同時,與Ⅰ期比較,Ⅱ期心臟康復缺乏醫護人員監督,病人易出現心臟康復消極情況,對整體康復效果有較大影響。健康賦權是指病人主動學習疾病知識、培養康復信心、獲得自我發展,提升自我效能,進而控制疾病、管理生活與促進健康的過程[4];雷瓊等[5]研究認為,健康賦權是冠心病病人實現自我健康的必要條件,屬于護患溝通、遵醫行為改善的促進因素。當前文獻對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的研究多集中于不良心血管事件預防[6-7],而缺乏對心臟康復意愿的關注,未能對其影響因素形成統一結論,更未認知到健康賦權對心臟康復參與意愿的可能影響,難以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本研究就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與健康賦權水平實施調查,并進行相關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老年醫學科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病人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樣本量應為變量數的5~10倍,通過文獻檢索、分析確定可能的影響因素有15個,另加健康賦權,共納入16個變量,則樣本量應為80~160例,考慮10%的失訪率,校正樣本量為88~176例,最終納入樣本量197例,符合最小樣本量原則。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8];3)經治療病情穩定,且意識清醒;4)已完成Ⅰ期心臟康復;5)知曉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有體力活動禁忌;2)有其他影響康復活動的疾病;3)既往有精神疾病史;4)合并惡性腫瘤或其他臟器功能異常;5)轉院治療或出院后失聯病人;6)臨床資料缺失者。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審批號為浙大一院倫審2024研第0238號)。
1.2 調查工具及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2.1.1 一般資料問卷
該問卷為自制問卷,用于調查病人人口學特征及臨床資料,包含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費用支付困難、既往高血壓史、既往糖尿病史、病變血管支數、病程、治療方式、心功能分級、呼吸困難發作、心絞痛發作、健康宣教、Ⅰ期心臟康復效果、經歷跌倒事件。
1.2.1.2 心臟康復量表
采用心臟康復量表[9]對老年冠心病病人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過程焦慮(7個條目)、結果焦慮(5個條目)、自主性(6個條目)3個維度,共18個條目。條目評價采取5級評分法,“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計0~4分,總分為0~72分,評分越高,表明病人過程、結果焦慮水平越低,自主性越高,心臟康復參與意愿整體水平越高;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30。
1.2.1.3 老年慢性病病人健康賦權量表
采用老年慢性疾病病人健康賦權量表[10]對老年冠心病病人實施測評,該量表包括獲取支持、責任信念、參與治療、重建自我、增長知識5個維度,共26個條目。條目評價采取5級評分法,“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計1~5分,總分為26~130分,評分越高,表明病人健康賦權水平越高,以50分為臨界值,gt;50分代表健康賦權中高水平,≤50分代表健康賦權低水平;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27。
1.2.2 資料收集方法
1.2.2.1 一般資料收集
首次Ⅱ期心臟康復時,研究人員通過面對面訪問法收集老年冠心病病人的一般資料,向病人說明問卷調查背景、目的及配合要求,闡明問卷調查真實性、匿名性原則,而后根據一般資料問卷逐項提問,傾聽病人回答并復述,得到肯定后,將信息錄入問卷,全部項目調查結束后,指導病人逐項檢查問卷,包含填寫完整性、信息準確性,如有漏填或信息錯誤,則現場補充或修訂,確認信息完整、準確后,即可回收問卷,之后統計處理。
1.2.2.2 量表測評方法
本研究通過面對面訪問法開展量表測評,正式測評前,向病人介紹心臟康復參與意愿量表、健康賦權量表結構及內容,說明量表測評目的、方法及配合要求,而后根據量表提問,結合病人回答勾選,全部調查結束,發放量表由病人自行核查量表,確保條目選項與其觀點一致,如有偏差,則自行修訂,確認無誤,即現場回收。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兩變量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量表評分為(52.47±6.16)分,老年慢性病病人健康賦權量表評分為(54.03±7.82)分。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文化程度、費用支付困難、心功能分級、呼吸困難發作、Ⅰ期心臟康復效果、經歷跌倒事件、健康宣教是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Plt;0.05),見表1。
2.2 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與健康賦權的相關性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與健康賦權呈正相關(Plt;0.05),見表2。
2.3 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影響因素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以心臟康復量表評分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Pearson相關性檢驗得到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P<0.05)作為自變量,構建多重線性回歸方程,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3。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影響因素有文化程度、費用支付困難、心功能分級、Ⅰ期心臟康復效果、經歷跌倒事件、健康宣教缺失、健康賦權(Plt;0.05),見表4。
3 討論
3.1 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影響因素分析
3.1.1 文化程度、健康宣教
本研究結果顯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健康宣教缺失的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水平明顯偏低,究其原因,文化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個體認知水平、學習能力,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對疾病、治療及康復知識的掌握程度通常偏低,且獲取、學習康復知識的主動性、積極性的表現整體較差,導致病人對Ⅱ期心臟康復的重要性、干預效果缺乏全面、正確的認知,過程、結果焦慮情緒嚴重,且參與Ⅱ期心臟康復的自主性差,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意愿水平較低。陳思杏等[11]就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術后長期康復期病人恐動情況實施調查,發現健康宣教缺失下,病人對心臟康復的認知多存在局限性,導致其在術后長期康復期出現恐動癥,心臟康復參與水平整體偏低,與本研究結論一致。而范璽等[12]研究結果顯示,文化程度是冠心病病人心臟康復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證實了本研究結論的成立性,但因本研究所選病人為老年人,整體文化程度偏低,故心臟康復參與意愿水平更低。健康宣教是老年冠心病病人獲取健康資訊的重要渠道,是健康知識轉化為健康行為的重要途徑,通過健康宣教向病人介紹疾病、治療及康復知識,并結合既往病例說明參與、未參與Ⅱ期心臟康復病人的預后效果,能強化病人對冠心病病人預后的認知,促進其認知、掌握Ⅱ期心臟康復知識與技巧,有助于改善病人對心臟康復的態度,不僅能緩解其對Ⅱ期心臟康復過程及結果的焦慮,還能激勵病人積極、主動參與康復活動,故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水平整體偏高[13]。劉娟等[14]研究顯示,住院期間接受過專業康復指導是老年冠心病病人居家心臟康復參與意向的影響因素,該研究指出,通過專業康復指導能向病人傳輸疾病、治療的有益信息,對其參與心臟康復有促進作用。
3.1.2 費用支付困難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費用支付困難的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明顯偏低;究其原因,Ⅱ期心臟康復是老年冠心病病人心臟康復的關鍵階段,與Ⅲ期比較,Ⅱ期心臟康復治療費用相對偏高,加之部分項目不在醫保報銷范圍內,如病人家庭經濟水平較差,缺乏承擔治療費用的能力,病人對Ⅱ期心臟康復多保持抵觸或逃避態度,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水平偏低。同時,費用支付困難病人更加擔憂Ⅱ期心臟康復效果,恐懼“無效”康復治療,如缺乏及時、有效的指導,則病人Ⅱ期心臟康復結果焦慮水平多較高,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明顯不足。王瓊麗等[15]研究結果顯示,支付困難是老年冠心病病人心臟康復參與度的影響因素,該研究認為有支付困難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心臟康復參與度表現較差,與本研究結論一致。
3.1.3 心功能分級
本研究結果顯示,心功能分級越高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心臟康復參與意愿水平越低;究其原因,心功能分級評價核心為體力活動時的癥狀表現,心功能分級越高,則病人體力活動受限越嚴重;而冠心病Ⅱ期心臟康復對病人體力活動、運動能力均有一定要求,而心功能分級≥Ⅱ級的老年冠心病病人體力活動輕度或明顯受限,訓練中易出現疲勞、心悸、氣喘等不適反應,導致病人過程焦慮嚴重,缺乏參與Ⅱ期心臟康復的自主性[16]。王冬麗等[17]研究結果顯示,心功能分級是PCI術后Ⅱ期、Ⅲ期心臟康復病人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因素,該研究指出,心功能分級越高的病人Ⅱ期、Ⅲ期心臟康復病人自我管理水平越低,心臟康復參與率越低,能為本研究結論提供支持。
3.1.4 Ⅰ期心臟康復效果、經歷跌倒事件
本研究結果顯示,Ⅰ期心臟康復一般或無效、有經歷跌倒事件是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Ⅰ期心臟康復是老年冠心病病人開展Ⅱ期心臟康復的基礎,通過Ⅰ期心臟康復能促進病人了解心臟康復知識、心臟康復效果,Ⅰ期心臟康復效果良好情況下,病人更愿意接受Ⅱ期心臟康復,且能獲取更多的家庭支持,其過程、結果焦慮水平低,Ⅱ期心臟康復參與自主性較高。因此,臨床應鼓勵病人積極參與Ⅰ期心臟康復,并結合個體情況構建、優化院內Ⅰ期心臟康復方案,強化干預效果,以期為后續康復訓練奠定基礎[18]。跌倒是老年冠心病病人康復階段常見不良事件,是康復期安全管理的重點與難點,有研究顯示,跌倒是我國老年人因傷致死的主要原因,其發生率達30%,可能引起嚴重的身心問題[19]。本研究結果顯示,經歷跌倒事件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對心臟康復多存在恐懼情緒,擔憂因再次跌倒導致病情惡化,或引起其他不良結局,故Ⅱ期心臟康復中病人多傾向于休息或靜坐,參與意愿水平明顯偏低。正式開展Ⅱ期心臟康復前,臨床應加強對老年冠心病病人運動、平衡能力的評估,加強防跌倒知識的科普、宣教,為參與Ⅱ期心臟康復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創造安全環境。宋文馨等[20]研究顯示,曾參與Ⅰ期心臟康復、有跌倒史是老年冠心病住院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與本研究結論一致。
3.2 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與健康賦權呈正相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與健康賦權呈正相關。健康賦權是指病人通過主動學習疾病知識、培養康復信心、獲得自我發展,提升自我效能,進而控制疾病、管理生活與促進健康的過程。雷瓊等[5]調查顯示,冠心病急診PCI術后病人健康賦權處于中等水平,該研究認為健康賦權注重病人體驗、內在力量,以促進病人主動參與臨床治療或護理,與醫務人員積極互動。健康賦權評價涉及多個方面,其中健康知識是公認的疾病應對方式的影響因素之一,老年冠心病病人所掌握的冠心病知識、心臟康復知識越多,則對Ⅱ期心臟康復必要性、重要性的認知越全面;而有效、充足的社會支持能盡可能滿足老年冠心病病人在信息、情感、經濟多方面的需求,外界支持有效干預下能改善病人心理狀態,促進其積極應對心臟康復訓練,有助于增強病人心臟康復參與意愿[21]。參與治療是全球衛生保健領域的發展趨勢,提供更多參與治療機會能強化病人對康復進程的掌控感,改善其對心臟康復的消極心理,配合良好責任信念、促進重建自我,可促進病人接受患病現實、康復現狀,有助于消除或緩解病人對Ⅱ期心臟康復過程、結果的焦慮,提升其參與Ⅱ期心臟康復的自主性,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水平較高。張潔瓊等[22]在PCI術病人中應用以健康賦權為核心的家庭賦權心臟康復管理模式,結果顯示,干預組病人過程焦慮、結果焦慮水平低于對照組,心臟康復自主性高于對照組,肯定了干預有效性,能為本研究結論提供支持。
4 小結
綜上所述,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影響因素復雜,而健康賦權對老年冠心病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有正向促進作用,臨床應通過系列措施強化健康賦權,進而提高病人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
參考文獻:
[1] 鄧秋菊,孫佳藝,郭默寧,等.2010年至2019年北京市居民冠心病病死率及住院病死率變化趨勢[J].心肺血管病雜志,2022,41(1):7-12.
[2]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概要[J].中國循環雜志,2022,37(6):553-578.
[3] 李鶯,馮雪,陳碧云,等.Ⅱ期心臟康復對冠心病術后患者運動能力、社會支持和自我效能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22,21(4):38-44.
[4] 繆燕,任玉嬌.冠心病患者健康賦權認知現狀及其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20,26(5):645-648.
[5] 雷瓊,何平平,彭婷,等.冠心病急診PCI術后患者健康賦權的現狀及影響因素[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22,50(2):279-282.
[6] 潘賢明,邱斐斐,劉寧靜.血清ALP、hs-CRP對冠心病PCI術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預測價值[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23,51(5):752-755.
[7] 晉曉麗,于力,王嵐.早發冠心病PCI術后發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23,15(6):737-739.
[8] 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等.穩定性冠心病基層診療指南(2020年)[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21,20(3):265-273.
[9] 王俊紅,張振香,楊巧芳,等.心臟康復量表的漢化及信效度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4):632-636.
[10] 楊陽,曾鐵英,趙梅珍.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賦權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檢驗[J].護理學雜志,2017,32(17):20-24.
[11] 陳思杏,陳務賢,張玉秀,等.中青年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處于長期康復期患者的恐動癥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廣西醫學,2022,44(4):454-457.
[12] 范璽,柳春霞.冠心病患者心臟康復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及促進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1):20-24.
[13] 梅柳飛.冠心病心臟康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35):192-195.
[14] 劉娟,栗巖,粟超.老年冠心病患者居家心臟康復參與意向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3,42(8):974-979.
[15] 王瓊麗,蘇會欽,黃循夫,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臟康復參與度的影響因素[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23,22(8):598-601.
[16] RESURRECCIN D M,MORENO-PERAL P,GMEZ-HERRANZ M,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non-participation in and dropout from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s: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J].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2019,18(1):38-47.
[17] 王冬麗,王榮杰,韓建笠,等.PCI術后Ⅱ期和Ⅲ期心臟康復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23,29(21):63-66.
[18] 郭雯,周婷,張宜竹,等.冠心病患者家庭心臟康復運動依從性影響因素的質性研究[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22,14(5):15-20.
[19] 劉曉燕,丁霞,董晨,等.社區與住院老年人跌倒的現狀及影響因素[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22,28(4):389-398.
[20] 宋文馨,嚴鳳嬌,萬麗紅.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Ⅱ期心臟康復參與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23,38(8):95-97.
[21] 李鶯,馮雪,豆婷婷,等.冠心病術后病人Ⅱ期心臟康復中途退出的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22,36(2):326-332.
[22] 張潔瓊,張春,蔡閔敏,等.基于跨理論模型的家庭賦權心臟康復管理在中青年PCI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21,36(21):73-77.
(收稿日期:2024-02-20;修回日期:2024-11-14)
(本文編輯薛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