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of nursing emergency management research in China
ZHU Rong,CAI Xiaoqin,ZHANG Wufeng,LI Lingrui,ZHENG Guanlun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People′s Hospital of Pidu District,Chengdu,Sichuan 611137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ENG Guanlun,E-mail:1028702547@qq.com
Keywords nursing management;emergency response;public events;bibliometrics;visualization;CiteSpace
摘要 目的:通過對我國護理應急管理的現狀和不足之處進行分析,以期為我國護理應急管理的相關研究開展提供借鑒。方法:檢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中有關護理應急管理的相關文獻,并進行文獻計量學分析,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22年6月30日。采用R 4.1.3軟件中的“ggplot2”包對護理應急管理文獻的發文趨勢、期刊、分布、研究機構、第一作者等進行分析并用CiteSpace可視化軟件繪制科學知識圖譜。結果:共納入814篇文獻,分別發表于216個不同的期刊,發文量趨勢總體較平穩,到2019年后出現爆發式增長,但未形成核心作者群,涉及601所發文機構,出現頻次最高的關鍵詞是“護理管理”,護理管理和人員管理的時間跨度最長。結論:我國護理應急管理的研究逐漸深入,傳染病護理應急管理方向形成了一定的體系,但對其他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護理管理的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入,今后的護理應急管理研究,可總結相關應急管理的經驗,將應急事件分為不同類別,形成科學的、同質化的護理應急管理體系,提高護理應急管理的能力。
關鍵詞 護理管理;應急;公共事件;文獻計量學;可視化;CiteSpace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19.023
突發公共事件是指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的需要迅速實施相應應急處理措施的各種突發的緊急事件[1]。近年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率居高不下,給應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護理人員在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始終處于一線,在災害發生時充當著重要角色[2]。護理應急管理在突發公共事件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其組織管理的能力和應急措施的能力影響著突發公共事件的處置效果[3]。然而,目前的研究少有基于文獻計量學分析及可視化研究分析護理應急管理的現狀及發展情況,本研究基于文獻計量學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國護理應急管理研究的趨勢和熱點,以期為我國護理應急管理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檢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中有關護理應急管理的相關文獻,以“護理”“應急管理”為主題詞或關鍵詞進行檢索,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22年6月30日。檢索獲得相關文獻6 183篇,閱讀文獻的題目、摘要及關鍵詞,納入護理應急管理相關的實驗研究、觀察研究、調查研究及文獻研究,排除會議文獻、學位論文以及重復發表的文獻。由2名研究者分別進行閱讀、篩選,有爭議時經課題組共同商議決定是否納入。
1.2 方法
從數據庫中導出符合要求的文獻并摘錄相關信息,采用Excel軟件建立數據表格統計文獻的相關信息(包括發表年份、題目、作者、關鍵詞、作者機構、收錄期刊),采用R 4.1.3軟件中的“ggplot2”包對護理應急管理文獻的發文趨勢、期刊、分布、研究機構、第一作者等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同時,將目標文獻保存為CiteSpace可視化軟件要求的Refworks格式,再導入CiteSpace 6.1.R2版本繪制關鍵詞共現、高頻關鍵詞突現等科學知識圖譜,以分析護理應急管理領域的狀況。
2 結果
2.1 發文量
本研究最終納入文獻814篇。1991—2022年發文量均處于較為平穩的狀態,年均發文量為25篇。1991—2019年,年發文量水平趨于平穩,但在2019年后發文量大幅度增長,2020年達到最高峰,發文量為276篇,之后呈明顯下降趨勢。從累計發文量中可以發現,對護理應急管理的研究發文多集中于2019—2022年,總發文量為387篇(47.5%)。見圖1。
2.2 期刊分布
納入護理應急管理的文獻發表于216種不同的期刊,814篇文獻發表于較少期刊,發文量排名前20位的期刊發文量共383篇,占總文獻量的47.1%,發文量前5位的期刊依次為《中華護理雜志》《護理管理雜志》《護理學雜志》《解放軍護理雜志》《全科護理》,見圖2。
2.3" 作者發文情況
程紅、王毅以第一作者各發文3篇,40名作者各以第一作者發文2篇,余下728篇由728個不同的第一作者完成。
2.4 發文機構
814篇文獻共涉及601所發文機構,其中發文量排名前20位的機構見圖3。有3所機構的發文量≥10篇,分別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n=15)、四川大學華西醫院(n=12)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n=10)占全部發文機構的0.5%,發文量占全部發文量的4.5%。有490所(81.5%)機構發文量僅1篇。
2.5 關鍵詞共現和聚類知識圖譜
關鍵詞集中體現了研究者在進行相關研究時的研究主題與研究內容。基于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提取高頻關鍵詞,進而直觀地展示出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方向與動態。圖中的節點越大,表示該關鍵詞的共現頻次越高。在護理應急管理的相關研究中,共提取關鍵詞358個,頻次最高的關鍵詞為“護理管理”,在814篇文獻中共出現200次。頻次排名前20位的關鍵詞見表1。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見圖4,并在此基礎上得到關鍵詞共現聚類知識圖譜(見圖5),可以發現,共形成了6個聚類標簽,見表2。聚類模塊化Q=0.509(Qgt;0.3),說明聚類結構明顯;平均輪廓值S=0.798(Sgt;0.7),說明聚類結果有效;圖中的多個類別之間相互重疊,說明不同類別之間關系緊密。
2.6 高頻關鍵詞共現時間圖
選擇Timeline繪制關鍵詞聚類時間線圖,以發表年份為X軸,以聚類研究為Y軸,見圖6。時間線圖能直觀地表示各個聚類的關鍵詞及熱點演化進程,從圖中可知,護理管理和人員管理的時間跨度最長,地震和應急預案的時間跨度最短,熱點的研究方向是“護理管理”,具體表現在“互聯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過渡病區”“隔離病區”“臨時整合”“復合傷”等。
2.7 突現詞
突現詞反映了隨著時間的變化在一段時間內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研究前沿的趨勢,Strength代表突現強度,強度越大則表示越能夠代表該領域的研究前沿。本研究關鍵詞突現分析共得到12個突現詞(見圖7),從圖中可知,“肺炎”“人員管理”“護理人員”是持續時間最久,同時突現強度也是最高的。突現強度最低的突現詞為“地震”“應急”“手足口病”“突發事件”。前沿、熱點的研究方向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1991—2007年研究的前沿為“肺炎”“人員管理”和“護理人員”;2011—2019年研究的前沿為“應急預案”;2020—2022年研究的前沿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3 討論
3.1 我國護理應急管理的研究現狀
學術期刊作為信息傳播的載體,在傳播科研成果、促進學科發展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年發文量是關系到一個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和研究熱度的關鍵評價因素,某個時間內文獻產出量可以看出相關領域的熱點和發展趨勢[5]。應急護理的發文量在一定時期的變化,對探究該研究領域的熱點和發展情況具有重要的意義。從發文量上看,1991—2019年護理應急管理的發文量較為平穩,分析可能是護理應急管理相關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發文量較少,還未出現全國范圍內的重大的應急事件。2020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6]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列為國家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防控措施[7]。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向全國蔓延,護理應急管理研究出現爆發式增長。到2020年達到高峰,之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常態化管理的背景下,護理應急管理研究逐漸下降。從研究發表的期刊上看,護理專業的核心期刊較少,建議提高研究的質量和數量,將研究成果發表在高質量的期刊上,例如《護理學雜志》發文量較高且研究較深入,研究的方向包括全員核酸檢測采樣時的護理人力資源應急管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突發時護理人力資源的應急管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中方艙醫院的護理應急管理等,多數護理應急管理文獻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關。
3.2 尚未形成穩定的核心作者群,發文量較大的機構護理應急管理研究較深入
發文量最高的作者以第一作者發文3篇,其余有40名不同作者分別以第一作者發文2篇,尚未對護理應急管理形成穩定持久的研究,今后應提升研究者的科研水平,在該研究領域不斷深入探索,以發表更多高質量的論文。有3所機構的發文量較高,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n=15)、四川大學華西醫院(n=12)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n=10),分析原因可能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位于武漢市。武漢市作為疫情中心的大型三級甲等醫院,2所醫院都接診了批量的突發感染的病人[8-9]。在突發傳染病應急情況下,有很多護理專家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護理應急管理的經驗進行了研究和總結。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就不斷地進行災害護理的研究,實施了包括汶川、玉樹、彝良、蘆山、魯甸、尼泊爾、九寨溝等地震的應急救援以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國內外疫區醫療救援,在護理應急管理方面有較豐富的經驗[10]。
3.3 護理應急管理研究的主題和高頻關鍵詞
護理應急管理隨著應急事件的重大性和嚴重性而研究更加深入和具體。研究的主題可以看出該研究領域目前的趨勢和研究的重點。研究領域熱點是指在一段時間內引起該領域研究者廣泛關注和探討的問題和觀點。文獻關鍵詞是文獻內容信息的高度概括,是文獻主旨的概括體現,是具有檢索意義的學科專用名詞或名詞詞組。本研究通過對關鍵詞頻次進行統計,得到高頻關鍵詞,反映出了一段時間內該領域不斷重復關注的焦點和熱點的領域。對這些高頻關鍵詞進行共現和聚類分析,可以掌握到這一時段內護理理論研究的熱點、焦點問題。從研究主題看,護理應急管理的熱點分別為護理管理、應急管理、護理、護理人員、應急預案、人員管理、應急、突發事件、肺炎、急救等。2002年,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以后,我國逐步健全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體系,面對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總體的管理能力在逐漸提高[11]。但與之相應的護理應急管理研究較少,急需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護理應急管理機制,提高護理人員的應急能力[1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發生之前,護理應急管理的文獻主要關注傳染病、創傷、地震等突發公共事件的護理應急管理。較重大的公共事件有2002年的SARS疫情的護理應急管理、2008年汶川地震的護理應急管理、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護理應急護理、2011年玉樹地震的護理應急管理,但這些公共事件多為階段性的,傳染病衛生公共事件也未造成全國多點、廣泛、持續的流行。因此,相關護理應急管理的文獻也多為階段性的總結,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
3.4 護理應急管理研究的前沿和發展趨勢
高頻關鍵詞共現時間線圖可以看出各關鍵詞之間的聯系和關鍵詞出現的時間分布情況,從而發現不同時間段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在關鍵詞共現圖譜分析的基礎上進行關鍵詞突現圖分析,突現詞是指在較短時間內出現頻次增長速度較快或出現頻次增長率明顯提高的術語,其具有動態變化特點,能準確反映相關學科最熱門的領域[13]。在護理應急管理中,護理管理和人員管理研究的跨度最長,相關的研究主要探討在護理應急情況下護理專業相關的管理措施和護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熱點的研究方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護理管理,包括護理應急體系的建立;護理人力資源應急管理;護理部的應急管理措施;不同場所(定點醫院、隔離病房、方艙醫院、普通病房、發熱門診)的護理應急管理;不同人群(急危重癥病人、腫瘤病人、精神病病人、血液透析病人、老年病人、兒科病人等)的護理應急管理、各個科室(傳染病專科、呼吸內科、手術室、重癥監護室、產科、口腔科、精神科等)的護理應急管理。可以看出,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發生以后,我國護理應急管理的研究逐漸深入,特別是在呼吸道的傳染病護理應急管理方向,逐漸形成了一定的體系。但對其他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護理管理尚待進一步地探究總結,建議今后的研究方向可擬定出突發公共事件分類的應急護理管理指南,形成同質化的護理應急管理,在全國范圍內形成科學的、規范化的指導。
4 小結
本研究結果顯示,我國護理應急管理的發文量除2019年呈暴發式上升外,其余年份基于平穩,且在核心期刊發表得較少,無穩定的核心作者。發文量較大機構多在此期間經歷了重大的突發應急事件,說明我國護理應急管理研究在遇到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后逐漸被重視,但仍處于探索階段,缺乏系統的理論研究,持續性的研究較少。從對高頻關鍵詞的共現和聚類結果來看,護理人員的管理是研究的熱點,結合關鍵詞突現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等突發重大傳染病是研究的趨勢。因此,未來的護理應急管理研究,可總結相關應急管理的經驗,將應急事件分為不同類別,對應急情況下護理人員進行科學化的管理,健全我國的護理應急管理體系,提升應急處理的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EB/OL].(2005-08-07)[2020-02-08].http://www.gov.cn/yjgl/2005-08/07/content_21048.htm.
[2] 宋翠華,李林清,李新平,等.濱州市二級及以上醫院突發事件護理應急管理現狀調查[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10):47-49.
[3] 張曄.綜合性醫院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5.
[4] 朱瑞芳,王亞萍,韓世范,等.基于CNKI數據庫的護理理論相關研究文獻計量學分析[J].護理研究,2022,36(9):1623-1630.
[5] 李久平,姚樂野.知識管理文獻增長模型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2(5):36-39.
[6] ZHU N,ZHANG D Y,WANG W L,et al.A novel coron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China,2019[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20,382(8):727-733.
[7] 國家衛生健康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Z].〔2020〕1號.2020-01-20.
[8] 劉于,汪暉,陳軍華,等.突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護理人力及物力應急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3):343-346.
[9] 熊莉娟,黃愷,劉義蘭,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突發疫情防控下的護理人力資源應急管理[J].護理學雜志,2020,35(7):56-58.
[10] 劉常清,任宏飛,陳忠蘭,等.華西災害護理的實踐與啟示——以華西醫院為例[J].護士進修雜志,2021,36(2):175-178.
[11] 王超男,廖凱舉,李冰,等.中國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調查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8,34(2):260-264.
[12] STEIN L N.A strategy to enhance student experiences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medical reserve corps nursing student summer externship[J].Nursing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17,41(2):128-133.
[13] 譚茜,程金蓮,李玉姣.臨床護理基金論文研究的可視化分析[J].護理研究,2017,31(15):1821-1827.
(收稿日期:2024-02-18;修回日期:2024-09-10)
(本文編輯薛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