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lication of intervention program based on adaptive leadership theor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ZHANG Ying,CHENG Guiru,WU JuanHuai′an Fifth People′s Hospital,Jiangsu 223001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Ying,E-mail:ejzbdqakl@163.com
Keywords adaptive leadership theory;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social psychological adaptability;coping style;compliance behavior;prognosis;nursing
摘要 目的:探討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病人中的應用研究。方法:選取2022年1月—8月行EMR的病人10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病人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圍術期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圍術期在對照組基礎上行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社會心理適應性、應對方式、遵醫行為及預后情況。結果:干預后,觀察組社會心理適應性評分及遵醫行為評分較對照組明顯提升(Plt;0.05);兩組干預后面對維度評分高于干預前,干預后回避評分、屈服評分低于干預前(Plt;0.05);觀察組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Plt;0.05),且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lt;0.05)。結論: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能有效提高EMR病人社會心理適應性,使病人能以積極的方式面對疾病,提升病人遵醫行為,促進病人術后康復。
關鍵詞 適應性領導理論;內鏡下黏膜切除術;社會心理適應性;應對方式;遵醫行為;預后;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19.025
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消化系統疾病常用的治療方法,然而EMR作為創傷性治療會導致病人術前出現恐懼及焦慮情緒,影響病人治療信心及遵醫行為[1]。研究指出,圍術期幫助病人正確認識EMR治療方法及原理可提高病人社會心理適應性,從而提升病人應對疾病信心,減輕病人圍術期不良情緒,有助于病人術后康復[2]。適應性領導理論是一種能幫助個體更好地識別及解決健康相關問題的護理服務模式,能有效區分病人護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給予病人針對性健康指導,以維持病人最佳的健康狀態[3]。目前,臨床上已有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護理干預在慢性疾病病人中的相關研究,并表明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護理干預可提升個體疾病適應能力,促使病人以積極的心態應對疾?。?]。本研究旨在為EMR病人圍術期能以積極的心態應對疾病,于2022年1月—8月對病人實施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并獲得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2年1月—8月EMR病人100例,納入標準:1)病人經病理組織學明確為消化道黏膜病變;2)符合EMR手術指征;3)病人對研究內容知情,愿意積極配合。排除標準:1)合并心、肝、腎等臟器異常病變;2)合并凝血功能異常;3)合并消化系統疾病或免疫系統疾病;4)合并嚴重感染性疾病。本研究已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號為S2021-022-032。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病人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兩組病人完成分組后,為了避免干預過程中相互沾染,將對照組安排在單號病房,將觀察組安排在雙號病房。
1.2.1 對照組
圍術期行常規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在實施手術前協助病人進行各項檢查,對病人進行評估,確定其有手術指征。2)對準備實施手術的病人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講解疾病、手術相關的知識,并使其了解手術護理的基礎內容和護理目的,并通過交談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對有緊張、擔憂的病人,給予幫助,進行心理護理。3)術后會舉行聯誼會和知識講座,幫助病人結識同樣情況的病友,同時進一步強化病人與家屬的護理意識,使其能夠精準判斷是否出現并發癥,并掌握預防方法;要采取面對面培訓的方式,確保病人及其家屬掌握圍術期相關護理技能,在出院后能夠不借助其他人完成護理工作,醫護人員還要對病人給予心理方面的支持,使其能夠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具體措施如下。
1.2.2.1 成立研究小組
建立研究小組,包括消化內科主任醫師1名,負責指導干預方案內容的制定;消化內科醫師2名,負責篩選試驗對象;腫瘤??浦魅巫o師1名,其工作任務是對干預方案的執行情況做全面監督;護士長1名,其工作任務是對各方工作進行協調處理,負責協調各科室間的工作。
1.2.2.2 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內容
干預方案內容由小組成員召開小組會議進行討論,通過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并在充分理解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前提下,以此為指導原則,制定詳細的護理方案,護理干預時間為每天15:00~15:30,在充分分析病人病情與診療進度的基礎上給予指導,確保指導靈活有效,根據病人及其家屬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確定指導次數,見表2。
1.2.2.3 質量控制
1)明確目標和期望:確定手術團隊的目標和期望,確保所有成員都清楚了解任務要求,可通過定期組織會議、交流和制定明確的工作流程來實現。2)團隊構建和培訓:建立一個協同合作的手術團隊,并提供相關培訓以增強團隊成員的技術能力和溝通技巧。適應性領導理論強調領導者與團隊成員間的良好關系,因此團隊建設至關重要。3)強調溝通和協作:有效的溝通和協作對實現高質量的EMR至關重要。領導者應鼓勵團隊成員相互交流、分享信息和解決問題,并提供支持和反饋。4)定期評估和反饋:定期進行手術團隊的績效評估,并給予及時的反饋。可通過記錄手術過程中的關鍵指標、討論手術結果和組織團隊內部評估會議來實現。這些評估和反饋將有助于發現任何潛在問題并采取糾正措施。
1.3 觀察指標
1.3.1 社會心理適應性
采用社會心理適應能力量表[5]進行社會心理適應性測評,該量表包括負性情緒、正性情緒及社會生活適應性3個維度,共2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總分為20~80分,評分越高,說明病人社會心理適應性越理想,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82,內容效度系數為0.871,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1.3.2 應對方式
采用醫學應對方式問卷(MCMQ)[6]進行評價應對方式,問卷包括屈服(5個條目)、回避(7個條目)和面對(8個條目)3個維度,共2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評分越高,說明病人越傾向采取該應對方式,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15,內容效度系數為0.833,說明相關維度內部一致性信效度理想。
1.3.3 遵醫行為
采用自擬的EMR病人遵醫行為量表評價遵醫行為,該量表包括術前準確配合、術中麻醉配合、術后護理配合3個維度,共10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總分為10~40分,評分越高,說明病人遵醫行為越理想,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32,內容效度系數為0.856,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1.3.4 預后相關指標
記錄兩組恢復正常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
1.3.5 并發癥
記錄兩組病人出血、穿孔、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 資料收集
由2名經統一培訓的責任護士在病人入組時及干預第3天時,以問卷調查的形式收集兩組社會心理適應性、應對方式及遵醫行為,病人填寫問卷前向其講解相關量表或問卷填寫注意事項,病人充分知情同意后,向其發放相關量表或問卷,病人填寫完畢后現場回收。本次共發出量表或問卷共100份,有效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社會心理適應性(見表3)
2.2 MCMQ評分(見表4)
2.3 遵醫行為(見表5)
2.4" 預后相關指標比較(見表6)
2.5 并發癥(見表7)
3 討論
3.1 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可提高病人社會心理適應性
由于EMR病人對疾病缺乏了解,導致病人容易由于角色變化而出現情緒低落或無助的情況,影響病人社會心理適應性[7]。研究指出,圍術期積極提升病人社會心理適應性將有助于病人更好地應對疾病,減輕病人不良情緒,促進病人身心健康[8]。本研究對EMR病人實施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護理干預方案,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社會心理適應性評分較對照組明顯提升(Plt;0.05),表明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可提高病人社會心理適應性。這是因為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強調病人自我行為管理的重要性,在實施手術前對有手術指征的病人給予初期的健康教育干預,可豐富病人及其家屬對手術的認知及了解,改變病人對手術認知及態度,從而減輕病人圍術期不良情緒,提高病人社會心理適應性[9-10]。
3.2 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可提高病人遵醫行為
EMR作為創傷性治療會對病人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導致病人圍術期出現焦慮及抑郁情緒,影響病人圍術期治療信心及遵醫行為[11]。本研究對EMR病人實施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面對維度評分及遵醫行為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lt;0.05),說明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可讓病人積極面對疾病,提高遵醫行為。分析原因可能為實施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通過給病人及其家屬觀看EMR圍術期并發癥圖片,進一步強化病人和家屬內心對EMR護理的重視,提高后期在學習EMR護理、預防并發癥等內容的主動性及積極性,使病人能積極面對疾病[7]。其次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注重病人的心理護理,術后第一時間了解病人疾病接受程度,并準確評估護理情況,若病人狀態消極,則應通過同伴或者家屬給予病人支持與鼓勵,使病人的心理適應性提高,并通過社會支持減輕病人家庭所承受的經濟壓力,增強病人參與疾病管理信心,從而提高病人遵醫行為[9,12-13]。
3.3 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可降低術后并發癥,促進病人術后康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恢復正常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lt;0.05),且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lt;0.05),表明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可有效降低相關并發癥,促進病人術后康復。這是因為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通過調整病人生活習慣,改變病人對疾病的認知及了解,并通過不斷提升病人適應性技能,能有效提高病人遵醫行為,使病人圍術期能更好地配合治療及護理,從而有效預防手術相關并發癥,促進病人術后康復[14]。
4 小結
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可有效提高EMR病人社會心理適應性,使病人能以積極的方式面對疾病,提升病人遵醫行為,促進病人術后康復。然而本研究樣本量較少,且對病人缺乏長期隨訪,關于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干預方案對病人預后的影響在日后還需要擴大樣本量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 張曙,曹松梅,韋玉潔,等.預康復護理路徑在腸內鏡下黏膜切除術病人中的應用[J].循證護理,2022,8(22):3098-3101.
[2] 劉徹,徐龍,代登攀.無縫隙護理干預在大腸息肉內鏡下黏膜切除術中的應用[J].中國肛腸病雜志,2022,42(7):72-73.
[3] 鄧佳美.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護理方案在結直腸癌永久性腸造口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22,20(10):1384-1387.
[4] 錢麗倩,孫迪.適應性領導策略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22,37(3):280-283.
[5] 許勤,程芳,戴曉冬.中文版造口者社會心理適應量表的修訂及信效度評價[J].江蘇醫藥,2010,36(14):1647-1649.
[6] 沈曉紅,姜乾金.醫學應對方式問卷中文版701例測試報告[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0(1):22-24.
[7] 王曉慧.內鏡下粘膜切除術(EMR)治療結腸息肉的護理配合及體會[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0,4(16):228-229.
[8] 顧穩蘭.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治療結腸息肉的護理配合與體會[J].中國肛腸病雜志,2022,42(6):52-54.
[9] 招玉艷,程卓瓊,李小利.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自我管理干預對腹膜透析病人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全科護理,2021,19(32):4528-4532.
[10] 張曉敏,尹旭東,王靜,等.適應性領導策略對青年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社會參與水平的影響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21,28(7):839-842.
[11] 王明月,吳彩琴,袁儒珍,等.適應性領導在臨床護理實踐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研究,2021,35(8):1469-1472.
[12] 張賢賢,張利霞,賈智慧,等.基于適應性領導理論的自我管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20,35(7):19-22.
[13] 卞薇,謝維,萬君麗,等.基于適應性領導力理論框架干預模式對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自我管理及生存質量的影響研究[J].護理學報,2019,26(20):15-19.
[14] 饒玉,潘宏年,李婷.自我效能理論護理干預在胃息肉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21,30(9):95-96.
(收稿日期:2023-10-28;修回日期:2024-07-11)
(本文編輯薛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