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學院位于“萬里長江第一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宜賓市。學校于1978年開啟高等教育辦學歷程,是省市共建的省屬綜合性本科院校,現有覆蓋文、理、工、管、經、法、教、藝、農、醫十大學科門類的63個本科專業。自2015年成為四川省首批“本科院校整體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高校以來,宜賓學院立足地方經濟社會需要,建成西部唯一聚焦服務“質量與標準化”的特色高校。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宜賓學院考察調研,察看畢業生創新創業代表作品展示,了解學校開展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工作,為學校提升高素質應用人才培養質量和做好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來宜賓學院視察重要指示精神,服務“質量強國”國家戰略,根據國家對“質量與標準化”領域人才培養的現實需要及宜賓學院的發展實際,學校特申請設立標準化工程專業。2023年4月,宜賓學院標準化工程專業通過教育部批準設立,旨在培養一批服務質量強國,尤其是扎根西部地區、為西部地區高質量內涵式發展貢獻力量的標準化人才。
專業的招生情況及培養目標
標準化工程專業設立在質量管理與檢驗檢測學部,于2023年9月開始招生,2023年和2024年招生規模均為80人。現面向河北、湖南、海南、新疆、四川等省份招生。報考本專業的學生需具備理科背景,并具有一定的總結、歸納和寫作能力。
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系統掌握標準化工程領域的相關理論、方法和工具,能夠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服務于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具有國際視野以及創新創業基本能力,具備農食品、能源材料及其他各領域標準的制修訂、標準化體系建設、標準化工程項目的設計開發、組織實施和全過程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能在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等開展工程、設計、制造和管理崗位從事有關標準化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開發、組織、實施和控制等方面工作,具有理科背景、工科技能和管科思維的學科交叉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對于標準化專業的定位
目前,學校將標準化工程專業定位為特色發展的支撐專業。主要基于以下幾點考慮:
(1)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服務質量強國戰略的現實需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提出:“將標準化納入普通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開展專業與標準化教育融合試點。構建多層次從業人員培養培訓體系,開展標準化專業人才培養培訓和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綜合教育……加強基層標準化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支持西部地區標準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因此,將標準化工程專業定位為學校特色發展的支撐專業,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服務質量強國戰略的現實需要。
(2)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來校視察重要指示精神的切實舉措。宜賓學院堅定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錨定培養高素質應用人才目標,深入落實“學校專業設置、學生知識結構要同社會就業結構相匹配”等重要指示精神,確定打造“質量與標準化”的辦學特色,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的專業人才。
(3)支持四川省高質量發展的切實需要。《四川省“十四五”質量發展規劃》提出“激發各級標準化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學術團體以及相關標準化專業組織活力,推進高端標準化智庫建設,提升標準化技術研究和服務能力”。作為目前四川省唯一的標準化工程專業,將標準化工程專業定位為特色發展的支撐專業,是支撐四川省“質量與標準化”科技創新發展、幫助企業破解高質量發展的技術瓶頸、提供標準化應用人才、支持四川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切實需要。
(4)滿足行業和市場需求的迫切需要。落實質量強國戰略、大力實施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急需相關人才。國家現有標準化人才缺口巨大,人員整體數量、年齡結構和知識構成均存在較大不足。標準化工程專業培養相關行業產業急需的應用人才,能緩解國家當前在“質量與標準化”領域人才嚴重缺乏的壓力。
專業配備的師資力量、設置的重要課程、辦學特點和優勢
本專業目前共有10位專任教師。按照學位劃分有博士6人、碩士4人;按職稱劃分有副教授3人、講師3人、助教4人。40歲以下青年教師占比60%,此外還引進企業技術管理人員作為兼職師資多名。教研室教師分別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四川農業大學、成都理工大學、中國計量大學、四川輕化工大學等高校,專業背景涉及地質資源類、食品工程類、管理類等,形成了一支學歷、職稱、年齡、學緣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專業基于人才培養特色和市場需求,分別設置了標準化原理、標準化技術方法、標準化體系與認證、工業產品標準化、農業標準化、管理與服務標準化、企業標準化、食品質量標準化、新能源技術標準化等核心課程。
作為西南地區開設標準化專業且已經招生的唯一高校,學校將人才培養目標緊密聯系區域產業需求,人才培養模式強調“標準化+產業”產教融合,能力培養強化“理工內核+信息技術”多維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建設注重行業背景突出。學校標準化專業建有農食產品標準化與檢驗檢測四川省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質量與標準化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等,有力保障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
在校企共建、聯合科研、專業交流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進一步規劃
作為全國標準化學科建設大學聯盟成員單位,學校積極參與全國標準化學科建設工作,與中國計量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開展了深入的學科專業建設交流。同時,積極組織承辦了四川省大學生標準化創新實踐大賽和全國大學生標準化奧林匹克競賽西南區域賽,有效彰顯了學校質量與標準化辦學特色,提升了知名度,強化了學生標準化意識,提高了學生標準化能力。
下一步計劃聯合友好院校、標準化科研機構、有關企業共同建設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課程資源和產教融合實踐基地,聯合申報標準化領域實驗平臺,開展科研攻關,為高素質標準化人才培養提供保障。
在專業發展方面,希望取得政府、社會或標準化同行的支持或資源傾斜
學校歡迎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工業工程教指委、各級各類標準化研究機構加強對我校的指導和支持,也希望能定期參加和組織培訓、研討、學術會議等。
同時,希望有機會會同政府相關部門、標準化社會團體等加強標準化工作宣傳和普及,提高各行各業對標準化的認識,并出臺相關政策支持標準化人才培養,引導企業建立標準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