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構建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質量評價敏感指標體系,并探究其應用效果。方法:采用德爾菲法進行2輪專家函詢,構建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質量評價敏感指標體系。將2020年1月—2021年5月于我院治療的124例病毒性腦炎患兒作為對照組,選取2021年6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腦炎患兒作為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其基礎應用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質量評價敏感指標干預,干預前后評估患兒不同指標的變化情況,采用SPSS 24.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結果:最終構建12個指標,指標同意率gt;85%,重要性評分gt;4.0分,變異系數(CV)lt;0.25。臨床應用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擺放抗痙攣體位正確率、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護理總時長、標本規范標簽率高于對照組(P<0.05);墜床或跌倒發生率、誤吸發生率、抗痙攣體位并發癥發生率、住院天數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質量評價敏感指標可有效降低患兒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可用于指導病毒性腦炎患兒的早期康復護理。
關鍵詞" 病毒性腦炎;康復;護理質量;護理敏感性指標;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20.029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ensitive index system for early rehabilit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of children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GU Jing,SUN Lihua*,TAO XingChildren′s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Jiangsu 215002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SUN Lihua,E-mail:104082600@qq.com
Keywords" viral encephalitis;rehabilitation;nursing quality;nursing sensitivity index;nursing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進步及人類生活方式和觀念的轉變,人們對護理服務的需求發生變化,基礎護理服務已經難以滿足病人的需求[1]。近年來,隨著如循證護理、優質護理等不同護理模式的發展,護理質量的評價指標需要更客觀、更敏感。因此,需要探索有效的護理質量評價體系,不僅可以對護理質量進行客觀評價,還能促進護理質量的提升。小兒由于機體免疫功能不及成年人,機體抵抗力較低,是感染性疾病發生的主要人群。感染包括普通感染與重癥感染,普通感染病情輕微,治療難度小,患兒預后良好;但重癥感染病情嚴重,治療難度高,患兒預后不佳。研究發現,重癥感染患兒的病情可迅速進展,累及機體其他重要器官,從而易導致全身性嚴重程度較高的炎性反應[2]。
作者簡介" 顧靖,主管護師,本科
*通訊作者" 孫麗華,E-mail:104082600@qq.com
引用信息" 顧靖,孫麗華,陶杏.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質量評價敏感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應用[J].循證護理,2024,10(20):3764-3767.
病毒性腦炎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顱內急性炎癥,屬于重癥感染,且并發癥發生率高、病死率高,對患兒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但臨床尚未發現特效治療藥物,常規使用抗菌藥物治療,但抗菌藥物殺死細菌的同時,死亡細菌內含有的毒素也會釋放出來,引起患兒代謝紊亂,導致病情加重[3]。目前,對于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護理評價敏感性指標尚無統一標準,且對于敏感性指標的研究較少。因此,為推進病毒性腦炎患兒的康復護理質量,進一步提供優質護理服務,本研究通過德爾菲法構建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護理評價敏感指標體系,并進行應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護理評價敏感指標體系的構建
1.1.1" 文獻檢索策略
計算機檢索PubMed、MedLine、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中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護理的相關文獻,每2名研究者負責1個數據庫的檢索,檢索時限為2015年1月—2020年12月。中文關鍵詞為:“病毒性腦炎”“腦炎”“病毒性腦炎 護理”“腦炎 護理”“病毒性腦炎患兒”;英文關鍵詞為:“viral encephalitis”“encephalitis”“viral encephalitis care”“encephalitis care”“viral encephalitis children”。排除會議紀要、會議摘要、信函通知等類別文獻。
1.1.2" 專家小組會議
成立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護理評價敏感指標小組,共10名成員,其中高級職稱2名、中級職稱3名、初級職稱5名;學歷為碩士1名、本科5名、專科4名;小組成員的康復護理工作時間均gt;5年。基于上述文獻檢索結果,并結合我院2021年3月前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康復護理需求,通過專家小組成員討論,初步構建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護理評價的敏感性指標。
1.1.3" 德爾菲專家函詢
1.1.3.1" 專家遴選標準
專家納入標準:1)副高級或高級職稱;2)本科及以上學歷;3)兒科、康復護理經驗均gt;3年;4)自愿參與本研究,且可配合完成兩輪函詢。最終共46名專家參與函詢,一般資料見表1。
1.1.3.2" 函詢問卷的編制
初步確定指標分級、指標名稱、判斷依據、計算方法、收集方法。問卷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1~5分依次表示“不重要”“不太重要”“不確定”“重要”“非常重要”。
1.1.3.3" 問卷的發放和回收
本研究以E-mail的形式進行專家函詢,具體如下:1)第1輪函詢問卷主要包括本研究的相關介紹、德爾菲法相關介紹及指標評分方法;回收問卷后進行匯總、錄入、分析數據,形成第2輪問卷。2)將第2輪問卷發送給各位專家;回收問卷后,結合專家意見最終確定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護理評價敏感性質量的相關指標。
1.2" 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護理評價敏感指標體系的應用
1.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將2020年1月—2021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療的124例病毒性腦炎患兒作為對照組(病歷資料均查閱病歷及電話訪視獲得),將2021年6月—2022年1月的100例病毒性腦炎患兒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1)行頭部CT平掃、腰穿及腦電圖檢查,診斷為病毒性腦炎;2)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的肝腎疾病者;2)合并癲癇等其他腦部疾病者。
1.2.2" 研究方法
建立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護理小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依據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質量評價敏感指標體系進行干預。按照指標體系制定早期康復護理方案,針對各項指標對小組護士進行相關理論及實際操作的培訓,采用柏拉圖分析法對護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改進,由護士長對護理質量進行監督控制,針對落實不佳的具體干預措施進行針對性改進。
1.3" 觀察指標
根據護理質量敏感性指標對兩組患兒進行數據收集、整理與分析,比較兩組護理質量敏感性指標的具體評價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專家積極程度以郵件回復率表示,專家對指標的同意情況以同意率表示,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1分和2分視為不同意,3分不計入計算,4分和5分視為同意。以變異系數(CV)表示專家的協調程度。采用層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標的重要性,并進行一致性檢驗。應用研究中,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護理評價敏感指標體系的構建
專家的權威系數(Cr)為0.915。專家的意見協調程度以CV表示。第1輪專家函詢的指標同意率gt;80%,重要性評分均gt;3.5分,CV均lt;0.25;根據專家的意見反饋對指標進行調整后,增加了“護士缺勤率”指標。第2輪專家函詢的指標同意率gt;85%,重要性評分均gt;4.0分,CV均lt;0.25。見表2。
2.2" 臨床應用效果
觀察組患兒的擺放抗痙攣體位正確率、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護理總時長、標本規范標簽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墜床或跌倒發生率、誤吸發生率、抗痙攣體位并發癥發生率、平均住院天數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兒童由于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其免疫防御能力較低,與成人相比更易感染[4]。兒童感染性疾病的致病菌主要包括細菌、病毒、支原體、真菌等,其中以病毒感染最常見,其次是細菌感染;感染可局限于某一部位、某一器官,也可涉及整個身體[5]。病毒性腦炎是小兒感染中的一種重癥類型,以發熱、頭痛、腦膜刺激征為主要表現,該病較為兇險,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極為重要,早期實施整體康復治療和護理是減少并發癥、縮短療程的關鍵[6]。同時,在治療及護理時,護士要準確把握患兒及家長的心理狀態,適時地進行心理疏導,盡力消除其急躁情緒,以取得患兒及家長的信任,使患兒更好地配合功能鍛煉,并教授該病的康復護理知識,為之后的功能鍛煉打下基礎。
3.1" 構建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護理評價敏感指標體系的意義
根據2004年美國質量學會(ASQ)的定義,護理敏感性指標是指和護理敏感性有關的“結構-過程-結果”指標,是護理工作人員在進行護理服務的過程中能夠提供的且對護理質量有影響的評價指標[7]。2016年由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醫院管理研究所護理中心頒布了13項護理敏感質量指標,構建護理敏感指標體系,以病人安全為導向、提供高質量護理為目標,是護理工作的核心[8]。由于兒童神經系統處于發育時期,神經系統受損對患兒具有長遠的不利影響[9]。病毒性腦膜炎重癥感染患兒存在一定的致殘率[10],構建早期康復護理評價的敏感指標對于提高護理質量、改善預后十分必要[11]。本研究采用德爾菲法進行重癥感染患兒康復護理評價敏感指標體系的構建,通過2輪專家函詢確定了12項指標作為護理評價的敏感指標,即擺放抗痙攣體位正確率、壓力性損傷發生率、墜床或跌倒發生率、誤吸發生率、失禁性皮炎發生率、抗痙攣體位并發癥發生率、平均住院天數、護理總時長、護士文化程度、標本規范標簽、護士缺勤率、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
3.2" 病毒性腦炎患兒護理評價敏感指標體系的應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擺放抗痙攣體位正確率、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護理總時長、標本規范標簽率均高于對照組;墜床或跌倒發生率、誤吸發生率、抗痙攣體位并發癥發生率、平均住院天數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該護理敏感性指標體系的應用有利于促進病毒性腦膜炎患兒康復護理服務的進一步規范化和標準化,在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促進患兒康復和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并提高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隨著護理工作深度和廣度的不斷拓展,對如患兒安全及健康等影響護理結果的護理服務要求更嚴格[12-13]。護理質量的提升、護理內容的改進都以患兒的安全及健康為導向,通過構建敏感性指標評價體系將護理質量進行量化,以數據的形式呈現出來,直觀地反映出護理的效果和質量[14],在進行動態監測和評估的過程中反過來促進護理服務改善。
4" 小結
綜上所述,病毒性腦炎患兒早期康復質量評價敏感指標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將早期康復質量評價敏感指標用于指導病毒性腦炎患兒,能有效降低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改善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萬承賢,桂淑珍,江婷.基礎護理流程再造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21,19(3):152-153.
[2]" 楊潔,黃英姿.重癥感染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對抗菌藥物表觀分布容積的影響[J].中華重癥醫學電子雜志(網絡版),2019,5(3):282-285.
[3]" 高丹,楊綏宇,郝海艷.腎上腺皮質激素+常規抗菌治療對重癥感染患兒炎性反應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3,8(18):81-85.
[4]" 彭源,孫琦,李路平.基于變形鏈球菌感染水平以及年齡性別等因素構架預測低齡兒童齲齒回歸模型[J].廣東醫學,2022,43(1):65-69.
[5]" 吳丹丹.某院近5年住院兒童革蘭陰性菌血流感染的致病菌和耐藥性分析[J].黑龍江醫學,2020,44(5):635-637.
[6]" 左慧靜,欒曉飛,徐榮榮.病毒性腦炎患兒癲癇發作的風險預測列線圖模型構建研究[J].罕少疾病雜志,2024,31(3):16-18.
[7]" 蔣蕾,周婷,李莉,等.腫瘤化療病人護理敏感性結局指標的構建[J].護理研究,2024,38(4):597-603.
[8]" 蔡文文,張星星,葉敏珊,等.基于結構-過程-結果模型構建結腸鏡檢查患者護理敏感性質量指標體系[J].護理學報,2023,30(6):1-6.
[9]nbsp; 王永軍,馬驍.兒童髓母細胞瘤的診療進展[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24,30(2):180-184.
[10]" 張紅梅,焦靜,李艷梅,等.護理質量敏感性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S1):55-58.
[11]" 王一琳,黃明君,朱紅,等.護理敏感指標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24):2256-2259.
[12]" 詹昱新,喻姣花,樂革芬,等.神經外科ICU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的構建[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1):84-89.
[13]" 秦雪,魏萬宏,唐起嵐,等.循證視角下腦卒中護理敏感質量指標構建及現存問題探討[J].護理研究,2020,34(13):2283-2289.
[14]" 崔金銳,陳英,徐蓉,等.呼吸內科護理敏感性質量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11):1285-1291.
(收稿日期:2023-08-08;修回日期:2024-08-05)
(本文編輯趙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