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學樓后面藏著一個安靜的園子,名為“ 博雅園”。這塊方寸之地,是全校師生眷戀的樂園。沿著紅色方磚鋪就的小徑緩緩走進博雅園,就像走進了一個小型農莊。
博雅園里有各種各樣的農作物,每個班級認領一塊地,由師生負責耕種。
首先是分地,很多地形狀不規則,面積大小不一,為確保相對公平,各班抽簽領取地塊。然后是給地塊命名并制作標牌,師生集思廣益,“蔬樂園”“三蔬園”“小菜園”“開心園”“幸福園”等牌子不久后便矗立在了每個班級的地頭。接下來是買種子、菜苗、肥料,給地松土、澆水、施肥,課余時間,老師帶著學生忙得不亦樂乎。播下種子后,師生定期去地里拔草、澆水,做好日常管理,耐心地等待它們長大。
西紅柿結果后,為了預防蟲害和鳥類啄食,師生細心地為其套上了小袋子;長豆角、黃瓜等到了爬藤階段,有經驗的老師找來了一些閑置的竹竿和棍子,為它們搭起了架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博雅園的農作物陸續成熟。紅薯葉、辣椒、西紅柿、黃瓜、豆角、蒜苗、韭菜、生菜、土豆、花生等,應有盡有,甚至還有西瓜。放眼望去,博雅園綠意蔥蘢,師生仿佛置身于美好的田園。
有時,我將課堂搬到博雅園,帶領學生觀察植物生長,讓他們親身體驗勞動的艱辛,感悟“一粥一飯,來之不易”。
我希望學生畢業后,留在他們記憶深處的不僅有課本上的唐詩宋詞、數學公式,還有校園里的葳蕤草木和蔬菜糧食。這些看似與教育無關的東西,經得起歲月的淘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