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的發布標志著教育改革進入新階段,它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師教學方法的要求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毋庸置疑,在新課標視域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也應當做出一系列調整,這給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探索新課標、落實新理念就成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的新任務。
作為一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我深知,完成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的課堂建設、實現教學相長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經過不斷的教學探索和實踐,我研究了基于新課標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革問題,并總結出以下三項教學改革措施。
一、強調教與學的結合,實現師生共同進步
教學是一個互動性強的活動。教師不僅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還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他們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假如只顧自己教,而不給學生指導如何去學,就會影響教學效果的提高。因此,在新課標視域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必須同時掌握教法和學法的精髓。學生對學法的理解和領悟離不開教師的指引。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討論與交流,通過交流各自對課本內容的理解與看法,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得到增強。其次,給學生講述記憶性知識時,教師要先告訴學生具體的記憶方法與正確理解方式,并鼓勵他們積極發散思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老師的指導、自己的思考,掌握學法、創新學法,提升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營造有趣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精彩有趣的課堂氛圍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在有趣、精彩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氛圍中,學生的表達欲望與學習欲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這能更好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為了營造有趣的課堂氛圍,教師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師生之間要相處融洽,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學得更輕松;其次,教師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最后,要用新的教學理念引導和啟發學生,讓他們認識到學習是一個不斷豐富自我、充盈靈魂的過程。尤其是道德與法治學習,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人文素養,能使學生實現學習自主性的轉變,達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三、仔細挑選教學案例,緊扣教學內容主題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學案例的選擇必不可少,成功的教學案例選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選擇教學案例時,應注意以下四點。首先,選擇的案例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進而使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案例要能夠引發學生們的思考,起到行為指導的作用。其次,教師在選擇案例時,還應當考慮初中生實際情況及日常生活。一般情況下,案例包括很多種類,教師在進行挑選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再次,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講究一定的時效性,因此,教師可以多選擇與社會熱點相關的案例。例如,在學習信息化這部分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查找資源,也可以借鑒一些法治新聞欄目篩選相應的素材。最后,教師在挑選案例前,應當對法治原則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在這個基礎上篩選教學案例,與毫無基礎地盲目選擇是截然不同的。只有這樣,才能為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開展做好鋪墊。總而言之,將案例教學法準確應用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是一項具有普適性的教學策略,無論是道德與法治的哪一部分內容,都能采用這種方法。案例教學法能夠充分地激活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活力,使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更加專注,進而能激發道德與法治教師產生充分的教學熱情,促進教學相長。
對初中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法治意識,使他們了解保護自身權益的舉措,而且還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優秀的品質。我將充分貫徹執行新課程標準,從教學方法上不斷探索創新,讓學生愛上道德與法治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