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實施以來,學校系統非常重視親子活動的開展,但也存在著學校開展的親子活動趣味性不強、活動方式單一、內容重復單調、活動效果不佳等不足。本文通過分析親子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就如何增強親子活動的趣味性、吸引力和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可借鑒的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親子活動" 家庭教育" 共同成長
根據教育部等十三部門《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提出的“家長要對子女多陪伴多關愛,注重積極的親子互動,發揮潛移默化的道德啟蒙作用”的要求,近年來,學校非常重視親子活動的開展,將其作為學校家庭教育工作推進的一個重要抓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著親子活動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不強等方面的一些不足,導致家長們的參與積極性不高,一些學校的活動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存在的不足
筆者通過調查發現,當前開展的親子活動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一是部分教師參與過度,導致整個活動中家長與子女互動比較少,教師指導過多,家長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親子活動質量不高。二是有些家長引導方式不當,家長包辦代替子女完成活動,學生的參與性不足。三是部分教師的指導不到位,家長與子女的分工不明確,各自為戰,缺乏溝通和情感鏈接。
二、原因分析
為什么親子活動效果不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有的學校的認識不到位,沒有意識到開展親子活動的重大意義,不能充分整合校家社資源。二是部分教師沒有認識到開展親子活動的重要性,組織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對學生社會性和心理性等方面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三是有些教師的工作不到位,在開展活動時沒有密切關注學生與家長的互動、活動的有效性等,更沒有對活動進行全面、有效的反思。
三、策略措施
學校要有效開展親子活動,筆者認為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根據學生身心特點,精心設計活動。首先,要按照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以情感體驗為重點,促進親子活動興趣化、生活化和情景化。其次,要考慮家長參與的角色定位,開展的活動能夠使家長參與進來,同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最后,要統籌考慮活動場地安排、活動道具及安全工作等。如:某學校按照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設計親子活動。一年級,通過組織踢毽子、包餛飩、放風箏、親子閱讀等親子類活動,引導孩子體驗豐富的家庭生活;二年級,通過分享動人的相片故事,聽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講述他們的青春故事、童年生活,了解他們的成長歷史。
(二)完善親子活動制度,提高活動效率。首先,學校在制訂親子活動制度時,要明確相應的工作目標、原則及具體措施,突出活動的長期性、實操性和有效性。其次,協調教師、家長與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與角色定位,以問題為導向,有效解決親子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如:某學校通過成立家長、教師聯合會,由家委會和學校共同推進“親子共讀”活動,對家長進行親子閱讀的方法指導,開展“好書推薦”校園書展、“小手拉大手,共享閱讀快樂”、親子共讀“五個一”活動等。
(三)加強親子活動指導,促進共同成長。首先,學校教師是親子活動的設計者、指導者和總結者,是促進家長與學生有效溝通和情感交流的催化劑。其次,教師在組織親子活動時,要向家長講解開展親子活動的目的、內容和具體措施,同時,在活動過程中,也要加強對家長、學生的指導,確?;顒佑行ч_展。最后,當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做好活動總結,深入分析本次活動的經驗和不足,讓家長和學生們都能受到啟發。如:某學校將各類家庭教育指導活動進行優化、整合,推出了“快樂嘉庭節”親子活動,它是將“溫馨家庭”“書香家庭”“樂活家庭”“公益家庭”四個系列活動優化整合后集中推出,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引導全校家長思考如何做合格的家長,讓每一個家庭都能溫馨和睦,成為真正的快樂“嘉庭”。
(四)創新教師思想觀念,提升活動價值。首先,教師要深入學習相關文件精神,理解不同年齡段學生家庭的活動需求,保證親子活動設計的科學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其次,教師要注重對每次活動進行總結、反思,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方式,不斷優化親子活動項目和實施路徑。如:某學校為了使學生感受科技飛速發展給生活帶來的變化,開展了“看高鐵,熱愛美麗家鄉”親子活動。通過參觀火車站,使孩子們了解了火車站的結構、功能及各種設施設備等。參觀結束后,家長和孩子們還參加了共繪一幅畫活動,描繪了每個家庭的高鐵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