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體育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培養(yǎng)要做到體育專業(yè)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融共進,引導學生做新時代核心價值觀積極的傳播者,目前高校體育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發(fā)展存在不足。本文提出了不斷提高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素材的能力;不斷強化體育教師開展體育課程思政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提高體育教師在教研方面的改革創(chuàng)新能力等思路和策略,進而實現(xiàn)立德與樹人的有機統(tǒng)一。" +
關鍵詞:體育課程思政教學能力途徑
Exploring the Ways to Culti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bility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Curriculum
LI Yuwe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Taiyuan 030006 Shanxi)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bilities in the curriculu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should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and progr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guide students to become models and active disseminators of core values in the new era. Currentl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needs to be improved in teaching ability, evaluation ability, teaching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Proposed idea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rganic unity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Keywords: Sports;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Teaching;Ability;way
體育本身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元素、資源、功能,激發(fā)“體育”本身的這些“思政”功能和價值,推動當代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新時代高校開展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重要使命【1】。高校體育教師在課程思政方面既要育人又要育體;既要講授體育理論知識又要傳授實踐技能等,并且體育教師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很好的融匯到體育課程教學中,在講授的過程中要挖掘愛國主義、健康第一、傳統(tǒng)文化、頑強拼搏等課程思政元素,同時要把講好故事、師生都動、人人參與、帶頭練習、堅持不懈、以身作則、親身經歷等有機的融入課堂教學中。同時體育教師要清楚的了解什么是課程思政,什么是思政課程,體育課程思政的優(yōu)勢是什么,如何設計體育課程思政等問題,在體育課程思政的教學過程中要深挖歷史,融合責任;深挖差異,融合思維;深挖效果,融合思想;深挖潛力,融合品質;深挖智力,融合勇敢;深挖毅力,融合精神等;避免兩張皮、避免貼標簽、避免空說教等問題【2】。這樣就要不斷地提高體育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的水平,本文為提高體育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提出了思路和策略,進而實現(xiàn)立德與樹人的有機統(tǒng)一。
1.高校體育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發(fā)展的不足
高校在體育課程思政方面下發(fā)了一些文件,以及做了一些工作,但體育教師的參與性不高,體育教師平時缺乏培訓,體育教師對課程思政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同時,學校也缺乏對體育教師的激勵,使得體育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等方面得不到很好的創(chuàng)新,導致課程思政內容不能很好的融入課堂中。
1.1體育教師對課程思政的重要性認識有待提高
高校體育教師對課程思政的重要性認識仍存在不足,普遍認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專職學生輔導員的事情,而體育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傳授好體育的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而沒有充分認識到體育課程思政還可以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質的教育【3】,所以認識的主觀意愿不強,導致從教學目標到教學評價等各個方面沒有全面的融入思政元素,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育課程思政的實施。
1.2體育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體育教師是體育課程教學的主體和實施者【4】,體育教師的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關系到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并且任何一門體育課程都具有豐富的思政元素,體育課程思政不是簡單的把思政和體育課程疊加在一起,不是在體育課程中留出幾節(jié)課講授思政內容,不是將德育內容強加切入到體育課程中等,體育課程和思政是有機的融合,不是機械的組合。體育課程和思政要協(xié)調發(fā)展和相互促進,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要主動的發(fā)掘、利用、加工等,把體育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全方位的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使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不僅有健康的身體,而且有健康的心靈,自覺為體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支持,但是目前我們很多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挖掘思政教育素材的能力不足,不能夠很好的重視主流價值觀的引領,不能夠全方位的引導學生了解家國情懷和國家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這就需要全方位的不斷提高體育教師挖掘思政教育素材的能力,積極培養(yǎng)學生道德品質的意識,實現(xiàn)潤物無聲的效果。
1.3體育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的評價能力有待提高
從2004年開始中共中央、國務院、教育部等陸續(xù)下發(fā)了課程思政改革的相關文件和政策,這些文件為體育課程思政提供了政策引領,為體育課程思政的發(fā)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5】,山西高校緊跟時代步伐,高校也在積極的推進體育課程思政的工作,同時建立健全體育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提升體育課程思政的育人成效,提高體育教師課程思政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體育教師能夠全面的評價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行為表現(xiàn),但目前體育課程思政評價體系還不夠完善,評價標準不具體,從而影響了體育課程思政的高效實施。
1.4體育教師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有待改變
在體育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選擇上,我們不能采取以往的填鴨式教學,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體育教學方法,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對不同學生的心里活動、興趣愛好、身體素質、思維能力等進行主動的了解和關注,根據不同情況不斷的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可以采取不同的講授法、討論法、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實踐教學法等【6】。同時,我們要進行課堂互動、課后答疑、網上交流和教學反饋等。讓學生在這一堂課或一學期課中應該學會何種體育技能或運動知識,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關系、道德意識、社會公德和安全意識等。同時學校應該提供不同的體育器材,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新鮮感,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2體育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的培育路徑
2.1不斷提高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素材的能力
體育的每個項目都具有獨特的教育內容、情感、思想、價值觀等【7】,每一項體育項目都具有多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性.籃球的傳球技術從思想層面上分析,傳出的不僅是一顆籃球,而且每一顆籃球傳遞的是對彼此的信任,可以幫助隊友之間形成合作和信任的思想觀念;足球項目在教學中展現(xiàn)的特點是拼搏、團結、奉獻等教育性元素;武術項目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體育道德、文化自信和社會責任感等;排球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無所畏懼、團結戰(zhàn)斗、勇攀高峰、頑強拼搏、勤學苦練等精神。每一項體育項目都具有豐富的思想政治元素,這就需要提高體育教師挖掘思政教育素材的能力【8】。可以利用寒假和暑假出去培訓學習,或者和思政部的教師進行討論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從教學目標、內容、方法、評價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能力。
2.2不斷強化體育教師開展體育課程思政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
體育課程思政是一項長期的戰(zhàn)略性任務【9】,需要高校領導、學院部門等牽頭,體育教師落實的全方位管理體系,體育課程思政要實施好必須實行請進來,走出去的學習氛圍,搭建更多的學習平臺,提供更多體育教師課程思政學習的機會。同時學校要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可以提升體育教師的道德水平和內在修養(yǎng),提升體育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的主動性【10】,確保學校能夠有效地培育出有能力建設體育課程思政的體育教師。并且通過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幫扶體育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的建設,調動高校體育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3提高體育教師在教研方面的改革創(chuàng)新能力
高校體育教師在課程思政的過程中,要在教學能力、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這就需要體育教師有過硬的綜合素質,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學生是否掌握體育項目的知識和技能,又要考慮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否培養(yǎng)了學生正確的體育意識。所以體育教師在實現(xiàn)課程的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等方面,要深入挖掘并凸顯其價值引領功能,實現(xiàn)育人與育才的高度統(tǒng)一,在課程教研方面要融合一些優(yōu)秀的精神食糧,把愛國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進取精神、民族精神等思政教育滲透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從而能夠正確的引導學生在體育中認識自我、培養(yǎng)學生堅毅的秉性,把這種教育轉化為情感認知和行為習慣【11】。同時體育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重視體育教學手段的娛樂性、針對大學生個體的差異,安排不同體育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等,使學生在潤物無聲中受到教育,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熱愛體育鍛煉,有效推進立德樹人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不斷強化學生的自身道德修養(yǎng)和人格品行。
3結語
我們要把思政教育融入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的整個過程中,這樣就需要不斷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素材、不斷完善體育課程思政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不斷提高體育教師教研水平、不斷提高體育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知等方面的能力,這也是體育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培育的出發(fā)點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全面做到高校體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互融合,讓我們的學生成為新時代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與信仰者。
參考文獻
[1].劉純獻.體育課程思政的內容、特點、難點與價值引領[J].體育學刊,2021,1(28):1-6.
[2].楊矞.新課程背景下中學體育課程一體化建設的實踐探索[J].學校體育學,2020,10(12):167-170.
[3].王鐸霖.公共體育教育課內外一體化課程模式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9,41(3):66-70.
[4].孔德生.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的實現(xiàn)路徑[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93-95.
[5].李昕.統(tǒng)籌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推動思想政治課建設內涵式發(fā)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9,(7):10-12.
[6].戴園園,葉合雙.高校體育課程師生互動對學生自我收獲感的影響研究[J].黃山學院學報,2022,24(5): 133-136.
[7].趙富學,黃莉,呂鈳.體育課程思政研究的熱點歸集、問題聚焦及未來走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2,56(5):22-28.
[8].李林,趙富學.高校體育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培育的問題聚焦與破解路徑[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2,56(9): 91-100.
[9].丁省偉,儲志東.體育課程思政研究的生成邏輯、影響因素與實施策略 [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3,38(2): 143-149.
[10].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zhàn)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11].董翠香,樊三明,朱春山,等.從認識到實踐:高校體育教師課程思政教學問題聚焦與消解策略[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2,56(5):5-12,38.
基金項目:山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 2023年度體育與健康教育研究專項課題: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實施的路徑探究(TY-230015)
作者簡介:.李玉文(1980-),女,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民族傳統(tǒng)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