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鍇霆,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愛,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男孩。他總是提出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讓老師都自嘆不如;他熱衷于做各種科學實驗,常常把家里搞得一片狼藉;他喜歡探險,無論是高山徒步還是海底潛水,都讓他意猶未盡。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的創新故事吧。
姓名:李鍇霆
學校: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小學
閃光點:勇于探索、樂于創新、挑戰自我
興趣愛好:編程、畫畫、科技創新、打籃球
個人作品:波浪式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裝置、可升降式洗手臺
曾獲榮譽:第十九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湖南省選拔賽二等獎、2023年湖南省青少年創新實踐大賽星際探索競賽一等獎、長沙市第三十三屆“友阿杯”童星大獎賽國防科技體育賽類小學組金獎
第一次接觸發明創新:
三年級時,教科學的何老師帶我們觀察校園里的水池。我們看到水池里漂著落葉,水池底部沉積了不少垃圾,池水渾濁不堪,小魚也奄奄一息。于是我開始思考,如何解決水池的垃圾清理問題呢?
我注意到水池被分成兩個區域,這使我聯想到之前了解過的一種動力泵。我萌生了一個主意:利用水池的分區特點,借助水泵抽水,打造一個低壓水池和一個高壓水池,這樣就能形成定向水流,將垃圾運送到同一個地方,實現垃圾自動清理。
我把想法告訴老師,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了一個模擬水池,發明了波浪式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裝置。
最得意的作品:
我最得意的作品是波浪式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裝置,這是我的第一個作品,多次改進與完善讓我體會到了動手制作的樂趣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它讓我意識到,雖然我年紀小,但同樣能為環境保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創新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在創新過程中,我遇到了不少困難。每次我的設想都很美好,但真正動手制作時,我才深刻體會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在制作波浪式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裝置時,我原本計劃用機械臂配合網兜來收集漂浮物,但在實地測試時,由于水流復雜多變,機械臂的靈活性和穩定性遠遠達不到預期,導致裝置的工作效率低,還多次出現卡頓的情況。面對這些問題,我有過放棄的念頭。不過,在媽媽和老師的鼓勵下,我選擇了堅持。后來,在乘坐電梯時,我突然受到了啟發:可不可以利用升降臺將垃圾推到水面以上并集中收集呢?這個靈感讓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最終克服了困難。
印象深刻的一次賽事:
自二年級開始,我便積極參加各類比賽。在一次團體賽中,由于我和隊友溝通不足、配合不夠,導致分數很低。這次經歷讓我深刻認識到有效溝通、合理分工的重要性。
做過最有意思的事情: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在麗江玉龍雪山的徒步之旅。那次,我足足走了7個小時!雖然累趴了,但是我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過去一年自己的大變化: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對創新有了全新的理解。以前,我熱衷于動手制作一些有趣的作品,如小車、機器人、飛行器模型等。然而,現在的我更傾向于發明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為生活帶來便利的作品。因此,我更加關注生活中的種種不便,并思考如何利用現有的技術解決問題。
希望擁有的特異功能:
我希望擁有“瞬間吸收知識”的能力。無論是面對悠久的歷史事件、精妙的藝術作品,還是深奧的科學理論、前沿的技術手段,我都能瞬間領悟,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如此一來,我便能擁有無盡的知識和充足的時間,自由自在地揮灑創意,實現夢想。
選擇一個人做一件事:
愛因斯坦熱愛自然,善于從自然中尋找靈感。我希望與他一起在山頂漫步,仰望星空,聽他講述如何從紛繁復雜的自然現象中提煉偉大的科學理論。
老師眼中的李鍇霆
李鍇霆是一個極具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男孩。在課堂上,他總是特別投入,愿意深入思考每一個問題。對于老師偶爾提出的拓展問題,他也會在課后花大量時間進行調查和實踐。希望李鍇霆能夠繼續保持對科學的熱愛,在創新的道路上不斷挑戰自我,創造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