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應用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FFR)及靜息全周期比值(RFR)指導的急性冠狀動脈(簡稱冠脈)綜合征患者的預后情況,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滄州市中心醫院收治的151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颊吖诿}狹窄程度50%~90%。根據FFR與RFR分為低FFR低RFR組(FFR≤0.80,RFR≤0.89),行冠脈介入治療;高FFR低RFR組(FFRgt;0.80,RFRgt;0.89),延遲進行冠脈介入治療;低FFR高RFR組(FFRlt;0.80,RFRgt;0.89),延遲進行冠脈介入治療;高FFR高RFR組(FFRgt;0.80,RFRlt;0.89),延遲進行冠脈介入治療。比較4組患者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狀動脈(RCA)及總3支血管的RFR與FFR值,分析4組患者不同血管RFR與FFR分布情況,比較4組患者終點事件發生情況。結果 LAD、LCX、RCA及總3支血管的RFR值均高于FFR值(均Plt;0.05)。FFR、RFR在總血管的總一致率為81.95%,不一致率為18.05%;在LAD的總一致率為77.24%,不一致率為22.76%;在LCX的總一致率為96.77%,不一致率為3.23%;在RCA的總一致率為84.31%,不一致率為15.69%;在非LAD的總一致率為89.02%,不一致率為10.98%。4組患者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源性猝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運重建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FFR與RFR的一致性較高,采用FFR與RFR指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能有效降低支架置入的頻率,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有助于提高臨床診療效率及質量。
【關鍵詞】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靜息全周期比值;急性冠脈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R54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5.02.0097.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2.030
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是冠狀動脈功能學檢查的金標準,可指導冠脈介入治療方案的決策并改善預后;靜息全周期比值(resting full-cycle ratio, RFR)是一種新型冠脈功能學檢測方法,是指全心動周期內冠脈遠端壓力與近端主動脈壓力之比的最小值,在冠脈介入治療的術前評估和心肌橋評估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1-2]。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 FFR及RFR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視角[3]?;诖?,本研究分析應用FFR及RFR指導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預后情況,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進一步提高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滄州市中心醫院收治的151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颊吖跔顒用}狹窄程度50%~90%,根據FFR與RFR分為:低FFR低RFR組(FFR≤0.80, RFR≤0.89),行冠脈介入治療;高FFR低RFR組(FFRgt;0.80, RFRgt;0.89),延遲冠脈介入治療;低FFR高RFR組(FFRlt;0.80, RFRgt;0.89),延遲進行冠脈介入治療;高FFR高RFR組(FFRgt;0.80, RFRlt;0.89),延遲進行冠脈介入治療。 4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lt;0.05)。本研究經滄州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符合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診斷標準[4];⑵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存在嚴重哮喘者;⑵存在嚴重的心率過慢癥狀或存在二級及以上的房室阻滯而未安裝心臟起搏器作為防護措施者;⑶對腺苷類藥物過敏者;⑷存在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⑸不能耐受雙聯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治療者;⑹存在心源性休克者。
1.2 檢查方法 檢查前,注射2 000 U肝素鈉(寧波人健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017,規格:5 ml∶50 mg),可根據患者體重和腎臟功能調整劑量;持續靜脈輸注比伐蘆定(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89,規格:0.25 g),保持活化全血凝血時間(ACT)在250~300 s;冠狀動脈中常規注射100~200 μg硝酸甘油注射液(北京益民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290,規格:1 mL∶2 mg)。指引導絲(雅培公司,型號: PressureWire?X)安置在目標血管損害部位的遠端端口,至少超出20 mm;采用雅培公司的QUANTIEN?軟件,自動進行RFR值計算;于肘部中央靜脈途徑,持續輸注三磷酸腺苷二鈉注射液(石藥銀湖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1926,規格:2 mL∶20 mg)160 μg/(kg·min),在達到最大血流量時測量并記錄FFR;將導絲退回至引導導管入口處,驗證測量數據的正確性。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LAD、 LCX、 RCA及總3支血管的RFR與FFR值。⑵比較4組患者不同血管RFR與FFR分布情況。總一致率=[(高RFR/高FFR組血管數+低RFR/低FFR組血管數)/總血管數]×100%,非一致性率=1-總一致率。⑶比較4組患者終點事件發生情況。以電話及門診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隨訪,平均隨訪(10.0±2.0)個月,最短5個月,最長17個月。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臨床癥狀并監測終點事件發生情況,包括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源性猝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運重建。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LAD、 LCX、 RCA及總3支血管的RFR與FFR值比較 LAD、 LCX、 RCA及總3支血管的RFR值均高于FFR值,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4組患者不同血管RFR與FFR分布情況 FFR、 RFR在總血管的總一致率為81.95%,不一致率為18.05%;在LAD的總一致率為77.24%,不一致率為22.76%;在LCX的總一致率為96.77%,不一致率為3.23%;在RCA的總一致率為84.31%,不一致率為15.69%;在非LAD的總一致率為89.02%,不一致率為10.98%,見表2。
2.3 4組患者終點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4組患者總MACE、心源性猝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運重建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3。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 LAD、LCX、RCA及總3支血管的RFR值均高于FFR值;FFR、RFR在總血管的總一致率為81.95%,不一致率為18.05%;在LAD的總一致率為77.24%,不一致率為22.76%;在LCX的總一致率為96.77%,不一致率為3.23%;在RCA的總一致率為84.31%,不一致率為15.69%;在非LAD的總一致率為89.02%,不一致率為10.98%,與王永德等[5]研究結果相似。這表明FFR與RFR的一致性較高。分析原因為,冠狀動脈功能性評估中,FFR是公認的權威指標[6]。RFR和FFR之間的異同點源自安靜時期與充盈期冠狀動脈血液流動的區別,RFR比FFR更接近冠狀動脈血流儲備(CFR),RFR測量5次心動周期平均壓力比值,能準確反映狹窄遠端與主動脈口的壓力比值,反映冠脈血流動力學情況[7]。有研究表明,與FFR相比,RFR能更精確地反映冠狀動脈變窄情況下血流充盈受限的實際潛能[8]。高FFR低RFR組結果表明,在微循環障礙情形下,血管對腺苷引起的擴張反應存在降低效應,而對冠脈血液流動性的提升作用有限。FFR高RFR低組結果表明,微循環異常可降低對腺苷誘導的血管舒張反應,對提升冠狀動脈內血液流動具有輕微效果。本研究結果中RFR與FFR不一致分布為LAD22.8%、LCX3.2%、RCA15.7%。針對結果的差異性是否需通過血流再造解決,目前仍有分歧。本研究結果顯示,4組患者總MACE、心源性猝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運重建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這表明采用FFR與RFR指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能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其原因可能與減少支架使用相關。
綜上所述,FFR與RFR的一致性較高,采用FFR與RFR指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能有效降低支架置入的頻率,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有助于提高臨床治愈率。
參考文獻
王佳旺,吳瓊,劉蓮蓮,等.靜息全周期比值與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評價冠狀動脈狹窄關系[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23, 39(6): 465-470.
成躍,張博洋,王征.心臟移植患者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血流儲備分數變化的臨床意義[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24, 47(7): 970-974.
王佳旺,吳瓊,劉蓮蓮,等.靜息全周期比值與冠脈血流儲備分數的一致性[J].心臟雜志, 2024, 36(2): 157-160, 170.
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急性冠脈綜合征急診快速診療指南[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16, 25(4): 397-404.
王永德,陳衛強,李祎,等.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胸痛患者冠狀動脈微血管疾病的PET/CT診斷及其相關因素初探[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20, 48(11): 942-947.
羅云霞,李高華,賀銳,等.FFR在高原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西藏醫藥, 2024, 45(3): 40-42.
蔣越,何奔.冠狀動脈靜息全周期比值研究進展[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22, 38(9): 756-759.
張瑞濤,田振宇,周繼升,等.靜息全周期比值和定量血流分數評價冠狀動脈臨界病變準確性的對比研究[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23, 31(10): 721-727.
曹成富,劉健,盧明瑜,等.靜息全周期比值與血流儲備分數的一致性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22, 30(10): 754-757.
崔利軍,汪嬌,田剛,等.基于CZT-SPECT初探胸痛患者冠狀動脈微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及相關因素[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22(5):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