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似乎注定是一個轉折的年份。在經歷了幾番拓展攝影邊界的嘗試之后,全球的攝影作者們、學者們和讀者們似乎又開始重新把關注重點轉向攝影這一媒介本身,于是許多人開始回首探望,試圖了解前輩們都是怎樣過來的。具體到國內的影像類圖書出版領域,我們可以看許多編輯和作者的選擇也是符合這類趨勢的,回望二十世紀,回望人類之前走過的路,于是市場上出現了些許這類的老攝影師的舊書再版。與此同時,對于外版書的引進工作也仍然在持續,國內的攝影讀者們可以繼續享受這些引進的成果。對于所有熱愛攝影的人來說,閱讀始終是最有趣、最有益,也是最享受的事,無論是閱讀一張照片,一幅畫,還是閱讀一篇理論文章或一篇評論,一首詩或一本小說。畢竟,開卷有益!讓我們持續地閱讀吧!
01 《街頭詩人,薇薇安·邁爾的攝影人生》
出版社: 大風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作者: 薇薇安· 邁爾(攝), 科林· 韋斯特貝克(文)
出版時間: 2024 年2 月
定價: 298.00 元
薇薇安·邁爾1926 年2 月1 日出生于美國紐約,這個時間距離今天快一百年了。她做了一輩子保姆,她悄悄地拍了一輩子照片,然后又悄悄地逝去,直到有人發現她留下的海量照片。對于我們這些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來說,薇薇安·邁爾留下的攝影作品所具有的意義,不在于其成就有多高,而是作為一個可供參考的樣本,通過對這個樣本的了解,我們可以粗略地想象出一個有血有肉有夢的攝影愛好者,她一生的孤獨、勤勉、嘗試、追求、實踐的經歷,她所看到的現實世界是怎樣的,以及她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她成就的可能性又是怎樣的。對于許多人來說,她代表了一種對攝影的純粹的愛,這是為什么許多人都喜歡她的照片的原因。這本《街頭詩人,薇薇安·邁爾的攝影人生》是繼《我與這個世界的距離》之后,第二本引進的簡體中文版的薇薇安·邁爾的攝影書。
02 《早春的中國》(軟精裝版)
出版社: 后浪 | 四川美術出版社
作者: 久保田博二(攝)
出版時間: 2024 年3 月
定價: 168.00 元
大部頭《早春的中國》自從2023 年出版以來,廣受歡迎。針對讀者反饋,后浪出版公司及時推出了一本小開本的《早春的中國》(軟精裝版),這本小開本書雖然在呈現效果上比大開本書少了一點視覺沖擊,但翻閱體驗更舒適,價格也更友好。
從1978 到1985 年,久保田博二往返中國50 多次,走遍了中國幾乎全部省份,拍攝了超過20 萬張彩色照片。他敏銳的政治學眼光注意到中國正處在一段歷史的起點,他不動聲色地觀察中國的方方面面,用鏡頭記錄下中國人的衣食住行和工作、娛樂。他的作品見證并記錄了全球化到來之前的中國,無論從同時代的維度看,還是從歷史的維度看,他的這批作品都是文獻價值十足的。這本書對于我們這些世代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居民來說,提供的并非僅僅是一種懷舊的素材,更多的是回望歷史的契機,以及認識我們自身的鏡子。
03 《DK 影像博物館:攝影名作全景導讀》
出版社: 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作者: 湯姆· 昂(英),羅晨、王丁丁(譯)
出版時間: 2024 年3 月
定價: 298.00 元
所謂對攝影的學習,其中一個很大的比重的內容就是對攝影史的學習。學習攝影史可以多種角度,研讀正式的攝影史讀物當然是首選,但也可以從攝影文化的百科角度進行切入。《DK 影像博物館:攝影名作全景導讀》就提供了這樣的選項。這本書的英文版出版方DK 出版社以專事出版各類百科圖書著稱,具有國際水準;這本書的作者湯姆·昂則相對知名度較低,但他其實是一位資深的攝影領域學者,他曾是英國BBC 電視臺攝影節目的主持人,擔任過倫敦威斯敏斯特大學高級講師,教授過十二年的攝影實踐課,他還是一名作家,長期為《英國攝影期刊》《創意藝術》等雜志供稿。這本書把攝影誕生以來的近兩百年的時間分成八段,每個段落用一章的體量概況,不僅涉及攝影作品風格、美學、觀念的演進,更談及攝影器材對這一媒介的決定性影響,以及對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小節的方式進行著重描述。總的來說,這本書的行文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是一本面向最廣泛讀者的攝影百科全書。
04 《穿過塵世閃耀的光:藝術的發生》
出版社: 大風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作者: 羅伯特· 亞當斯(美),王岳(譯)
出版時間: 2024 年6 月
定價: 88.00 元
攝影與寫作有著親密且淵遠的關系。歷史上許多攝影師都熱衷于寫作。羅伯特·亞當斯更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位。迄今為止,羅伯特·亞當斯出版過四本文論集:《攝影中的美》Beauty in Photography 、《為什么拍照》Why People Photograph 、《沿著一些河流》Along Some Rivers 、以及《藝術的發生》Art Can Help ;以及一本摘錄文集:《有益的句子》Words That Helped。亞當斯的文論集中收錄的,多為對他為書報刊物撰寫的單篇文章的集合。這些文論往往針對一個話題或一幅畫或一張照片展開談論,分享感受、分析、和觀點。在亞當斯的寫作中,他常常引用文學作品中的句子或段落,用以描述他在視覺作品中感受到的體驗,這顯然與他作為文學教授的職業有關。理論上,他的本職工作是文學教授,攝影或許只能算他的業余愛好,當然他在攝影中投入精力巨大,成就非凡。羅伯特·亞當斯的攝影,或許可以被解讀為是他用攝影的方式進行的文學實踐。他的思維、看法也因此顯現出格外的價值。而體會他的思想最好的方式,除了欣賞他的作品,就是閱讀他的寫作。《藝術的發生》是ArtCan Help 這本文論集的簡體中文引進版,也是迄今為止唯一引進的亞當斯的著作。
05 Sea Beach (海灘)
出版社: 無像工作室
作者: 伊斯梅爾· 費爾杜斯(Ismail Ferdous)(美)
出版時間: 2024 年6 月
定價: 398.00 元
2023 年的徠卡攝影獎(LOBA)大獎頒給了孟加拉裔攝影師伊斯梅爾·費爾杜斯的“海灘”系列作品。這一系列作品以風情畫的方式記錄了孟加拉國科克斯巴扎海灘上出現的形形色色的人或動物:戀人或夫妻、孩子、大家庭、僧侶、尋找貝殼的人、小商販、漁民、救生員、牛、馬、以及一些海洋生物?!昂表椖孔屢了姑窢柾度肓怂哪甑臅r間,他多次往返拍攝,專門選擇在晴天午間拍攝,時常伴以閃光燈直閃,最終成就了一系列基礎色調統一的海灘肖像。在這些肖像中,除了藍天背景,人們的衣著、各類物品都呈現出明快的糖果色,再加上被攝者的姿態、表情、和衣著裝扮,讓“海灘”系列作品有一種風格化的舞臺效果。“海灘”系列作品位讀者提供了輕盈的觀看體驗,也有效地把第三世界的社會圖景呈現到了全球舞臺。這本書由國內的無像工作室出版,并在2024 年度的光圈攝影書獎(Paris Photo - Aperture Photobook Awards)“第一本攝影書”的評選中入圍了短名單。
06 《中國的旅程》
出版社: 后浪 | 四川美術出版社
作者: 馬克· 呂布(法),呂俊君(譯)
出版時間: 2024 年6 月
定價: 380.00 元
對于紀實攝影來說,馬克·呂布這個名字幾乎意味著老生常談了。馬克·呂布拍中國的攝影書,無論在西方還是在國內,已經出版過很多本了。然而這種現象正好證明馬克·呂布作品的經典屬性,事實上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人口數量龐大的國家來說,仍然有許多人未曾接觸過馬克·呂布的作品,也有許多人尚未擁有過一本馬克·呂布的攝影書。對于那些對馬克·呂布有了一定的興趣的新讀者而言,這本《中國的旅程》就是一本合適的選項。
從1957 年到2010 年,馬克·呂布到過二十幾次中國。中國可以說是他拍攝最多的國家。1979 年起,馬克·呂布幾乎每年都要到中國拍攝,其中歷時最長,出片最多的是1957 年和1965 年的最初的那兩次。從這些時間節點來看,馬克·呂布對中國的記錄,在眾多記錄過中國的攝影作品中凸顯珍貴,因此《中國的旅程》的出版仍然是必要的。這本書是法文版的引進版,收錄了馬克·呂布于1957 年至2005 年在中國拍攝的超過260 幅照片,相比法文原版,中文版增加了一組國畫大師齊白石的照片。
07 《索爾·雷特:百年回眸》
出版社: 浙江攝影出版社
作者: 瑪吉特· 厄爾布、邁克爾· 帕里洛(美)
出版時間: 2024 年7 月
定價: 368 元
索爾·雷特一輩子拒絕發表作品,但是直到2006 年,《早期色彩》Early Color 才出版,他那優雅的構圖,富含情調的色彩,以及神秘的身份,讓這個名字立即收到了全球攝影攝影讀者的關注和贊譽。索爾·雷特出名的時候,已經是83 歲的高齡,6 年后他去世。在他去世后,他的各類攝影書便開始紛紛出版,他的攝影展便也開始接連舉辦。2023 年,索爾·雷特一百歲誕辰,索爾·雷特基金會為此出版了一本大部頭攝影書,以示紀念。不同于以往的各種展覽目錄,這本書是迄今為止涵蓋內容最為全面的攝影書,不僅介紹和呈現了這位天才攝影師的作品,還介紹了他隱秘而傳奇的生活經歷。本書收錄的索爾·雷特作品包括:紐約街頭抓拍、極簡的黑白攝影、時裝攝影、私密攝影和繪畫作品,另外首次收錄索爾·雷特的手稿和筆記,并通過多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雷特的生活哲學,彩色紐約街拍的藝術價值,以及他在時尚攝影領域的開創性成就。由浙江攝影出版社引進的這本《索爾·雷特:百年回眸》,是第一本簡體中文版索爾·雷特的攝影書。
08 《失焦記:關于照相館和紙上人》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作者: 馬良
出版時間: 2024 年8 月
定價: 285.00 元
老照片代表的是被遺忘的過去。在當代研究老照片的人主要是學者和收藏家。馬良是攝影師和藝術家,同時也是老照片藏家,這本《失焦記:關于照相館和紙上人》收錄了馬良近20 年間收藏的400 多張民間老照片。這本書的重點除了分享和呈現這批老照片,更重要的部分是馬良的寫作。與學者們從學術角度對照相館的歷史和民間影像進行梳理和研究不同,馬良的寫作是用自己的個人視角,從他的老照片收藏歷程,以及他對藏品的感受出發,探索不同時代的審美發展與演變,管窺不同時代人們的欲望和夢想,輔之以分析、猜測、聯想、評價,進行比較個人化的和感性的攝影寫作。一直以來,馬良樂于這種體現著藝術家視角的攝影寫作,《失焦記:關于照相館和紙上人》是繼《坦白書》和《人間臥底》之后,馬良的第三本文字書。
09 《草尾》
出版社: 浙江攝影出版社
作者: 蔣鵬奕
出版時間: 2024 年8 月
定價: 268.00 元
“草尾”是藝術家蔣鵬奕故鄉小鎮的名字。《草尾》不止是一套一卷三冊的圖文攝影書,也是蔣鵬奕最新的藝術作品:以書的形式,收納與記憶有關的攝影創作和文學創作。之所以創作這套作品,是因為母親得了阿茲海默癥,蔣鵬奕嘗試用紀實攝影和小說的形式,替患有阿茲海默癥的母親記錄在失憶前對故鄉的記憶,同時也在緬懷藝術家44年前出生時的小鎮。這是一個相當令人動容的創作動機和敘事思路,聚合了人類普遍存在的,親情之間的痛與惜。
《草尾》的三卷分別被命名為:根、莖、穗,是以植物的不同部位對應隱含的作者與故鄉時空關系:地方歷史、個人歷史、家庭變遷史。“根”卷收錄的是黑白紀實攝影;“莖”卷收錄的是的使用寶麗來拍攝的彩色撕拉片;“穗”卷則是一部半虛構小說。蔣鵬奕之前的創作多以概念性的抽象表達為主,這一次他選擇了最傳統意義的紀實攝影的方式,而且制作了一套形式感十足的攝影書,輔以小說的形式進行表達,是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嘗試。
10 《世界攝影史》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 戴菲
出版時間: 2024 年10 月
定價: 89.00 元
與任何歷史論述一樣,攝影史也從來不存在絕對客觀的敘述,任何一本攝影史著作都是由某種明確的價值觀和立場延申出來的寫作。所有攝影史著作當然都包含充分的史實信息,然而每一位作者對于不同史實的選擇本身,就代表著一種價值判斷,此類選擇連綴起來,最終塑造了不同的價值系統。因此對于攝影史讀者而言,對不同攝影史著作的兼顧和對每種論述的批判性視角是應該必備的。長期以來,國內的攝影學習者和研究者所選擇的攝影史著作皆以歐美學者所著為主,這就造成了一種視角偏差的問題:作為亞洲居民的我們,天生與那些歐美作者的視角存在差別,而這種差別終究無法彌合。事實上我們一直需要一本中國人按照自己的視角進行的攝影史敘述文本,在今天,這樣一本著作終于問世,即由上海師范大學副教授戴菲博士完成的《世界攝影史》。在簡體中文世界,如果不算此前出現的若干本非系統化的和非正式的攝影史類著作的話,那么這本《世界攝影史》是第一本正式的中國視角的世界攝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