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提問是教師課堂教學的一種常用手段,也是教師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環節。優化課堂提問,是教師語文課堂教學的應然之舉。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優化課堂提問內容,還要優化課堂提問形式、方法。通過優化課堂提問,激發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積極性。優化課堂提問,能讓學生的語文認知具有深度、廣度、梯度。優化課堂提問,能打造學生語文課堂認知活動“升級版”。
教師優化課堂提問,首先要依托教材。教材是教師設計課堂問題的重要依據、憑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依據教材中的文本來設計問題,另一方面可以依托教材中的插圖來設計問題。教材文本是教師課堂提問最為直接的資料,而插圖則是教師課堂提問最為直觀、形象的資料。教師依托教材設計問題,并以問題帶動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能讓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更加精準、高效。
比如,教學《祖父的園子》一課,教師依托教材文本以及教材中的插圖,設計了如下問題:祖父的園子中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園子里干什么?在祖父的園子中,“我”的內心感受是怎樣的?“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為了深化學生的認知、思維,教師在教學中還補充了相關的素材,如介紹了作者蕭紅的身世,介紹了《呼蘭河傳》的寫作背景等,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祖父的園子》表達的作者的有關思想、情感,進一步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為什么這樣寫”等相關問題。教師依托教材設計問題,能讓相關的問題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課堂提問,幫助學生把握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聚焦單元人文主題、語文要素,可以依托語文教材的課后習題,通過優化課堂提問,讓學生認識到祖父的園子中的人、事、物,讓學生理解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些人、事、物以及作者是怎樣寫這些人、事、物的。教師依托教材優化課堂提問,能讓教學重點突出,能讓學生的思維活躍。
教師依托教材優化課堂提問,必須精心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師課堂提問設計最為重要的資源。教師要潛入教材之中,揣摩教材編輯的意圖,為學生理解教材提供更為豐富的資源、素材,以便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依托教材文本來設計課堂提問,而且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根據學生的疑點、盲點等來設計課堂提問。教師基于學生的具體學情優化課堂提問,能讓課堂提問切入學生語文認知的“最近發展區”,讓課堂提問更貼合學生的語文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質疑,而不是讓學生忙于回答教師的提問。教師依據學生的具體學情設計課堂提問,需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充分觀照學生的學情,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能“跳一跳”就摘到“桃子”。
比如,《鹿角和鹿腿》主要講述了“一只鹿在獅口脫險前后對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態度”,即“鹿角雖然好看,但卻將鹿陷入危險境地;而鹿腿雖然難看,但卻在關鍵時候救了鹿的生命”。在教學中,教師發現,很多學生在通讀文本之后都產生了“鹿角無用”的觀點。基于這樣的一種具體學情,教師在教學中及時追問:鹿角真的無用嗎?這樣的課堂提問,引發了學生積極的思辨、爭論。有的學生認為,盡管鹿角差點讓鹿喪命,但鹿角還是精美別致的,也有它的優點;有的學生認為,和生命比較起來,鹿角精美別致的優點不值得一提,因而鹿角沒有什么用處;有的學生認為,鹿角具有攻擊性,有時候同樣能發揮保護鹿的作用;還有的學生認為,鹿角和鹿腿都是鹿的身體的一部分,都有著獨特的作用。教師的課堂提問、課堂追問,引發了學生對“鹿角和鹿腿”的討論,深化了學生對文本表達的思想、主旨的認知。學生在研討的過程中對事物的認知從膚淺走向深刻,從淺表走向深層。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基于學生的具體學情精心設計課堂提問,能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媒體、媒介,充分發揮新媒體、新科技的功能,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數據分析,優化課堂提問。
比如,教學《母雞》一課,教師要思考的問題是:學生有哪些難以掌握的字詞?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有哪些困難?為了優化課堂提問,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對學生的預學情況進行檢測,了解學生的具體學情,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提問。教師可以設計具體的問題,如“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作者一開始對母雞討厭,后來不敢再討厭了”,引導學生深入探究作者塑造的“偉大的雞母親”形象。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教師引導學生對文中的母雞形象進行深度解讀,對母雞形象的認知逐漸從單薄走向豐厚、從膚淺走向深刻。學生逐步地建構起生動、鮮明的母雞形象,深刻地體會到作者的情感變化的內在原因,對作者的情感變化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教師的課堂提問往往依靠自身的教學經驗,課堂提問的精準性完全取決于教師的主觀意識。在信息科技時代,教師應當充分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有效地把握學生語文認知、思維的疑點,有效地優化課堂提問。教師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實時互動,讓學生在交流、研討的過程中深入理解文本的內容。實踐證明,教師借助信息技術,能讓課堂提問更精準,更有針對性。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項設疑、激趣、啟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精準地把握課堂提問的契機,選擇與學生語文學習對象相關的核心內容進行提問;要創新提問的方法、提問的策略、提問的路徑,充分發揮提問的功能,提升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