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探究不同規格穴盤育苗并添加保水劑和微生物組合對西瓜植株礦質養分積累和土壤特性的影響,為培育西瓜優質壯苗提供理論依據。利用3因素3水平設計正交試驗,穴盤規格分別為21、32、66孔,保水劑類型分別為空白、顆粒型、粉末型保水劑,添加劑分別為解淀粉芽孢桿菌+殼寡糖+香菇多糖、魚蛋白+氨基寡糖素、空白。通過分析果實成熟期西瓜植株養分、植株根際土壤養分及微生物群落,探究不同基質添加保水劑和微生物組合對西瓜植株及生長環境的影響。結果表明,21孔穴盤育苗顯著提高了植株及根際土壤的S、Mg、Fe元素含量;顆粒型保水劑顯著提高了植株及根際土壤的P、K、Ca、Fe元素含量;解淀粉芽孢桿菌+殼寡糖+香菇多糖組合顯著提高了植株根際土壤的種群數量和物種豐富度,改善了植株根際土壤環境。
關鍵詞穴盤;芽孢桿菌;養分;微生物群落
中圖分類號S6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25)01-0026-09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1.007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EffectsofCombinationofPlugandAdditiveonNutrientandMicrobialCommunityofWatermelonPlantandRhizosphereSoil
MARong"RENYuan-long"LIJi-dong2etal
(1.CollegeofEnolohyandHorticulture,NingxiaUniversity,Yinchuan,Ningxia750021;2.ZhongweiNewSunshineAgricultureCo.,Ltd.,Yinchuan,Ningxia750021)
Abstract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differentsizesofplugseedling,water-retainingagentandmicrobialcombinationonmineralnutrientaccumulationandsoilpropertiesofwatermelonplants,andtoprovidetheoreticalbasisforcultivatingstrongandgoodqualitywatermelonseedlings.Threefactorsandthreelevelswereusedtodesigntheorthogonaltest,theholetraysizeswere2"3"66,thetypesofwater-retainingagentswereblank,granule,powderwater-retainingagent,theadditiveswere"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andchitooligosaccharideandlentinan,fishproteinandaminooligosaccharide,blank.Theeffectsofdifferentsubstratesaddedwithwater-retainingagentandmicrobialcombinationonwatermelonplantandgrowthenvironmentwerestudiedbyanalyzingplantnutrients,rhizospheresoilnutrientsandmicrobialcommunityduringfruitripening.Theresultswereasfollows:thecontentsofS,MgandFeinplantandrhizospheresoilweresignificantlyincreasedby21-holeplugseedling;thecontentsofP,K,CaandFeinplantandrhizospheresoilwereincreasedsignificantlybyusinggranularwaterretainingagent;thecombinationof"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andchitooligosaccharideandlentinansignificantlyincreasedthepopulationandspeciesrichnessofrhizospheresoil,andimprovedtherhizospheresoilenvironment.
KeywordsPlug;Bacillus;Nutrients;Microbialcommunity
基金項目寧夏回族自治區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壓砂地退砂后土壤微生態修復與西瓜高效栽培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2022BBF02024)。
作者簡介馬蓉(2001—),女,寧夏銀川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設施蔬菜栽培與生理。
*通信作者:王曉卓,副教授,博士,從事設施蔬菜栽培與生理研究;張雪艷,教授,博士,從事設施蔬菜栽培與生理研究。
西瓜是寧夏砂田地區主要的農作物,近年來,寧夏西瓜產業栽培總面積超過8.6萬hm2[1]。同時,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人們對西瓜種苗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2],而優質種苗的培育與育苗穴盤的規格關系密切[3-4],顯著影響西瓜后期的生長,對西瓜產量和品質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任志雨等[5]研究表明,育苗體積決定了幼苗根系的生長狀況,會顯著影響幼苗根際水、肥、氣等環境條件和根系生長空間,對幼苗的生長發育影響巨大。保水劑作為一種新型農業材料,具有強大的吸水能力,能夠吸收比自身多幾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分,它能緩慢釋放所吸收的水分,確保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供給[6-7],育苗時在基質中添加保水劑可以有效促進西瓜幼苗根系的生長。
研究表明,菌劑施入土壤后能有效活化土壤養分,改善植物生長環境[8],它們參與了物質運輸、養分循環和能量流動等過程[9],為土壤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健康提供了保障。郭曉雯等[10]研究發現解淀粉芽孢桿菌的施用可以顯著影響植株的細菌和真菌多樣性,對植株生長具有潛在影響[11-13],會改變碳水化合物、復雜碳化合物和有機磷化合物的利用,對植株有一定積極影響[14]。
目前,有關不同規格穴盤育西瓜苗并添加菌劑及生物刺激素組合的研究鮮見報道。筆者以“金城5號”西瓜品種為研究對象,采用正交試驗,研究不同規格穴盤育苗并施加不同類型保水劑和添加劑對西瓜生長的影響,重點關注不同壯苗處理對西瓜植株礦質養分含量及植株根際土壤礦質養分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的影響,旨在為西瓜優質壯苗培育提供適宜的有益促生組合,為西瓜生長及生產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西瓜品種是“金城5號”,為寧夏陽光種苗提供的抗性較強的嫁接種苗;微生物菌劑由寧夏大學葡萄酒與園藝學院提供;供試生物刺激素包括殼寡糖、香菇多糖、魚蛋白、氨基寡糖素。殼寡糖由連云港福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提供;香菇多糖由北京三浦百草綠色植物制劑有限公司提供;魚蛋白是由連云港偉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西瓜的酶解魚蛋白原液;氨基寡糖素由上海滬聯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穴盤由寧夏西北農資城提供;保水劑為“德沃多”牌粉粒型保水劑,由河北德沃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試驗設計
幼苗培育采用不同規格穴盤(21、32、66)播種并施加不同類型保水劑(粉末型、顆粒型、對照),幼苗期配施不同種類添加劑(魚蛋白+氨基寡糖素、解淀粉芽孢桿菌+殼寡糖+香菇多糖、對照),采用正交試驗設計方法,具體設計見表所有處理采用滴灌供水供肥且所有處理供水量和追肥量一致,其他田間管理如壓蔓、套袋、追肥、病害防治等按照常規管理進行。
1.3土壤樣品的采集
通過5點法選擇采樣位置,挑選4組芽孢桿菌組合處理的土壤樣品,分別命名為T1(32孔穴盤+芽孢桿菌組合)、CK1(32孔穴盤)、T2(66孔穴盤+芽孢桿菌組合)、CK2(66孔穴盤),具體設計見表2。在每個處理中選取5株健康、長勢一致的西瓜植株,勿傷及西瓜根部,小心取西瓜根部土壤保存,5株植株的根際土壤混合均勻并過篩后再分為5份,作為5個重復,每份2~3g存于密封袋中并保存至-80℃冰箱,用干冰保存運輸至上海美吉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完成Illumina測序。
1.4測定項目與方法
1.4.1植株、根際土壤礦質元素含量。
P、K、Ca、Mg、S、Fe含量采用ICP法測定。
1.4.2土壤微生物DNA提取和PCR擴增。
(1)土壤微生物DNA提取。
使用化學方法破碎細胞,釋放出DNA,然后使用合適的試劑盒將DNA從細胞碎片中提取出來,進行DNA純化以去除提取的DNA中的雜質;通過紫外吸光度方法進行DNA的濃度定量。
(2)PCR擴增。
采用IlluminaMiseqPE300測序平臺對PCR擴增產物進行測序,測序委托上海美吉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1.4.3高通量測序數據分析。
①物種注釋與評估:OTU分析、α多樣性分析;
②物種組成分析:物種Venn圖分析、群落組成分析;
③環境因子關聯分析:VIF方差膨脹因子分析、RDA分析。
1.5數據處理
采用MicrosoftExcel2016、美吉生物云分析平臺進行數據整理,隨后使用Origin(2021)和美吉生物云分析平臺繪制相關圖形。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處理對西瓜植株根際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
2.1.1不同規格穴盤添加解淀粉芽孢桿菌組合對西瓜植株根際土壤微生物群落α多樣性的影響。
對不同規格穴盤(32孔、66孔)添加解淀粉芽孢桿菌組合與不添加解淀粉芽孢桿菌組合育苗后移栽的植株根際土壤樣本進行α多樣性分析,結果見圖細菌的Chao指數和Ace指數顯著高于真菌。就真菌而言,相較于CK1、CKT1(32孔穴盤+芽孢桿菌組合)、T2(66孔穴盤+芽孢桿菌組合)處理的Chao指數和Ace指數明顯升高,尤其是T1處理,表明添加芽孢桿菌組合能夠顯著增加土壤中物種的豐富度。細菌的Shannon指數整體高于真菌。真菌T1(32孔穴盤+芽孢桿菌組合)和CK1(32孔穴盤)差異顯著,T1gt;CK表明在32孔穴盤中添加芽孢桿菌組合能夠顯著提高土壤中的物種多樣性。
2.1.2不同規格穴盤添加解淀粉芽孢桿菌組合對西瓜植株根際土壤微生物群落組成及相對豐度的影響。
由圖2可知,在細菌中,土壤4個處理中OTU總和為7792個,T1、CK1、T2、CK2各處理的OUT數分別為1945、1948、1953、1946個,各處理的共有OTU數為1919個,占OTU總數的2463%,T1和T2共有OTU數最多,為1937個;T2和CK2處理共有OTU數1930個,T1和CK1共有OTU數為1929個;T1、CK1、T2、CK2各處理特有的OTU數分別為0、1、3、1個。說明不同穴盤添加芽孢桿菌組合會造成植株根際土壤細菌菌種的差異。在真菌中,土壤4個處理中OTU總和為1215個,T1、CK1、T2、CK2各處理的OUT數分別為325、298、294、298個,各處理的共有OTU數為236個,占OTU總數的19.42%,T1和T2共有OTU數最多,為281個;T2和CK2處理共有OTU數244個,T1和CK1共有OTU數為265個;T1、CK1、T2、CK2各處理特有的OTU數分別為6、10、4、1個。說明不同穴盤添加芽孢桿菌組合會造成植株根際土壤細菌菌種的顯著差異。
由圖3、4可知,在細菌中,不同處理細菌主要門類有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綠彎菌門(Chloroflexi)、厚壁菌門(Firmicutes)、酸桿菌門(Acidobacteriota)、擬桿菌門(Bacteroidota)、黏球菌門(Myxococcota)、芽單孢菌門(Gemmatimonadetes)、桿菌門(Patescibacteria)、硝化螺菌門(Nitrospirota)。其中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相對豐度大于10%,為各處理中土壤優勢菌門。T1和CK1處理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的豐度顯著高于T2和CK2處理;與CK1處理相比,T1處理的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相對豐度升高,厚壁菌門(Firmicutes)相對豐度也升高,而綠彎菌門(Chloroflexi)和酸桿菌門(Acidobacteriota)的相對豐度減少,其他菌門無顯著差異;與CK2處理相比,T2處理的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擬桿菌門(Bacteroidota)和厚壁菌門(Firmicutes)相對豐度增加,而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綠彎菌門(Chloroflexi)和酸桿菌門(Acidobacteriota)的相對豐度減少,其他菌門無顯著差異;T1和CK1組成一個聚類亞群,T1、CK1、T2組成一個聚類亞群,T1、CK1、T2、CK2組成一個聚類亞群,這表明經過不同處理后,細菌群落關系相近的同時也會造成細菌群落結構的差異。真菌主要門類子囊菌門(Ascomycota)(92.56%)的相對豐度大于10%,為各處理中優勢菌門,壺菌門(Chytridiomycota)的相對豐度為2%。T2和CK2處理子囊菌門(Ascomycota)的相對豐度略高于T1和CK1處理;與CK1處理相比,T1處理的子囊菌門(Ascomycota)相對豐度略降低,與CK2處理相比,T2處理的子囊菌門(Ascomycota)相對豐度略增加,無顯著差異;不同處理真菌群落組成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T1和CK1處理,第二類為T2和CK2處理,說明相同穴盤處理存在相同的真菌群落結構。其次CK1、T1與CK2、T2處理為一個亞類,表明真菌群落關系相近。
2.1.3不同規格穴盤添加解淀粉芽孢桿菌組合對土壤環境與微生物群落的冗余分析。
為從眾多的環境因子中排除自相關性較大的因子,篩選出具有代表性的環境因子,提高后續與微生物菌群相關性分析的可信度,先進行了VIF分析篩選環境因子,再進行后續與微生物菌群的相關性分析。通過VIF方差膨脹因子分析,篩選去除VIF>20的環境因子,用篩選后的環境因子做RDA分析(表3)。
對不同規格穴盤添加芽孢桿菌組合后植株根際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與土壤礦質養分進行冗余分析(RDA),結果表明,土壤環境因子對土壤細菌群落變化影響大小為P(r2=0.7984,P=0.001)gt;B(r2=0.6975,P=0.005)gt;Zn(r2=0.451"P=0.077)gt;Mn(r2=0.3394,P=0.1530)gt;N(r2=0.129,P=0.5480)。其中,對土壤細菌群落具有顯著變化的因子有P、B,解釋量分別為35.1%、28.1%。由此可見,P、B是影響西瓜根際土壤細菌數量的主要環境因子;土壤環境因子對土壤真菌群落的影響大小為N(r2=0.8263,P=0.001)gt;P(r2=0.587"P=0.022)gt;Mn(r2=0.429,P=0.098)gt;Zn(r2=0.3615,P=0.141)gt;B(r2=0.2967,P=0.2)。其中,對土壤真菌群落具有顯著變化的因子有N、P,解釋量分別為64.3%、9.2%。由此可見,N、P是影響西瓜根際土壤真菌數量的主要環境因子。綜上所述,P元素對西瓜根際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重要影響(圖5)。
2.2不同處理對成熟期西瓜植株根際土壤礦質養分含量的影響
由圖6可知,在穴盤、保水劑、添加劑復配處理下,各處理的植株根際土壤礦質元素含量都有顯著差異。P元素含量為T4(A2B1C3)gt;T7(A3B1C2)gt;T5(A2B2C2)gt;T3(A1B3C2)gt;T1(A1B1C1)gt;T8(A3B2C1)gt;T9(A3B3C3)gt;T6(A2B3C1)gt;T2(A1B2C3),其中T4(A2B1C3)處理西瓜植株根際土壤的P元素含量最大,為2.75mg/L,T2(A1B2C3)處理的西瓜植株根際土壤P元素含量最低,為1.15mg/L,P元素含量最大處理T4(A2B1C3)比最小處理T2(A1B2C3)高139%;各處理間S元素差異與P元素一致。K元素含量為T1(A1B1C1)gt;T8(A3B2C1)gt;T3(A1B3C2)gt;T2(A1B2C3)gt;T9(A3B3C3)gt;T6(A2B3C1)gt;T5(A2B2C2)gt;T7(A3B1C2)gt;T4(A2B1C3),其中T1(A1B1C1)處理西瓜植株根際土壤的K含量最大,為79.29mg/L,T4(A2B1C3)處理的西瓜植株根際土壤K含量最低,為69.98mg/L,K含量最大處理T1(A1B1C1)比最小處理T4(A2B1C3)高13.3%;各處理間Mg差異與K元素一致。Ca含量為T4(A2B1C3)gt;T7(A3B1C2)gt;T1(A1B1C1)gt;T8(A3B2C1)gt;T9(A3B3C3)gt;T6(A2B3C1)gt;T2(A1B2C3)gt;T3(A1B3C2)gt;T5(A2B2C2),其中T4(A2B1C3)處理西瓜植株根際土壤的Ca含量最大,為117.84mg/L,T5(A2B2C2)處理的西瓜植株根際土壤Ca含量最低,為84.81mg/L,最大處理T4(A2B1C3)比最小高38.95%;T1(A1B1C1)處理西瓜植株根際土壤的Fe含量最大,為61.37mg/L。
由表4可知,保水劑對西瓜植株根際土壤P、K、Ca、S、Fe的影響最大,其中,對于提高P含量,A2B1C3為最佳組合,對于提高K含量,A1B2C1為最佳組合,對于提高土壤Ca含量,A2B1C3為最佳組合,對于S,A3B1C2為最佳組合,對于Fe,A1B3C1為最佳組合;Mg在穴盤、保水劑、添加劑3因素水平下的極差分別為2.479、1.262、3.659mg/L,說明添加劑對西瓜植株根際土壤Mg含量的影響最大,穴盤次之,保水劑的影響最小,其中A1優于A2、A3,B2優于B1、B3,C1優于C2、C3,說明對西瓜植株根際土壤Mg含量而言,A1B2C1為最佳組合。
2.3不同處理對成熟期西瓜植株礦質養分含量的影響
由圖7可知,在穴盤、保水劑、添加劑復配處理下,各處理的植株礦質元素含量都有顯著差異。P含量為T1(A1B1C1)gt;T7(A3B1C2)gt;T5(A2B2C2)gt;T3(A1B3C2)gt;T6(A2B3C1)gt;T8(A3B2C1)gt;T4(A2B1C3)gt;T9(A3B3C3)gt;T2(A1B2C3),其中T1(A1B1C1)處理西瓜植株的P含量最大,為5.45mg/L,T2(A1B2C3)處理的西瓜植株P含量最低,為4.24mg/L,P含量最大處理T1(A1B1C1)比最小處理T2(A1B2C3)高2854%;K含量的變化趨勢與P基本一致;Ca含量為T7(A3B1C2)gt;T9(A3B3C3)gt;T5(A2B2C2)gt;T4(A2B1C3)gt;T6
(A2B3C1)gt;T1(A1B1C1)gt;T8(A3B2C1)gt;T2(A1B2C3)gt;T3
(A1B3C2),其中T7(A3B1C2)處理西瓜植株的Ca含量最大,為159.73mg/L,T3(A1B3C2)處理的西瓜植株Ca含量最低,為134.20mg/L,Ca含量最大處理T7(A3B1C2)比最小處理T3(A1B3C2)高19.02%;Mg含量的變化趨勢與Ca基本一致;T2(A1B2C3)處理西瓜植株的S含量最大,為13.75mg/L,T5(A2B2C2)處理的西瓜植株S含量最低,為8.55mg/L,S含量最大處理T2(A1B2C3)比最小處理T5(A2B2C2)高60.82%;T3(A1B3C2)處理西瓜植株的Fe含量最大,為17.86mg/L,T8(A3B2C1)處理的西瓜植株Fe含量最低,為12.01mg/L。
對西瓜植株礦質養分含量進行極差分析得出,P元素在穴盤、保水劑、添加劑3因素水平下的極差分別為0.248、0.479、0.504mg/L,說明添加劑對西瓜植株P含量的影響最大,保水劑次之,穴盤的影響最小,其中A1優于A2、A3,B1優于B2、B3,C1優于C2、C3,說明對西瓜植株P元素含量而言,A1B1C1為最佳組合;S、Fe也具有類似的結果,對S含量而言,A1B3C1為最佳組合,對Fe含量而言,A2B3C2為最佳組合;K在穴盤、保水劑、添加劑3因素水平下的極差分別為2.426、4.793、1.083mg/L,說明保水劑對西瓜植株K含量的影響最大,穴盤次之,添加劑的影響最小,其中A3優于A1、AB3優于B1、BC3優于C1、C說明對西瓜植株K含量而言,A3B3C3為最佳組合,Ca、Mg在穴盤、保水劑、添加劑3因素水平下的極差說明穴盤對西瓜植株Ca、Mg含量的影響最大,保水劑次之,添加劑的影響最小,對西瓜植株Ca含量而言,A3B1C3為最佳組合,對Mg含量而言,A2B1C3為最佳組合(表5)。
2.4不同處理對西瓜產量的影響
由圖8可知,各處理西瓜產量為T2(A1B2C3)gt;T1(A1B1C1)gt;T7(A3B1C2)gt;T6(A2B3C1)gt;T3(A1B3C2)gt;T5(A2B2C2)gt;T8(A3B2C1)gt;T9(A3B3C3)gt;T4(A2B1C3),其中T2(A1B2C3)處理最高,為76111.335kg/hmT4(A2B1C3)處理最低,為63045.39kg/hmT2(A1B2C3)處理比T4(A2B1C3)處理高20.72%。
對西瓜產量進行3因素方差分析,在穴盤、保水劑、添加劑各因素作用下P均大于0.05,說明穴盤、保水劑和添加劑3因素對西瓜產量的增加無顯著影響(表6)。
由表7可知,對西瓜產量進行極差分析,3因素下的極差值分別為4397.205、4716.660、7509.540kg/hmCgt;Bgt;A,可知添加劑對西瓜產量的影響最大,保水劑次之,穴盤對西瓜果實產量的影響最小,其中A3優于A1、AB2優于B1、B3,C1優于C2、C3,說明對提高西瓜產量而言,A3B2C1為最佳組合。
3討論
3.1不同處理對西瓜植株根際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
微生物群落在生態系統中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參與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具有分解有機物、提供養分、促進動植物生長等功能。該研究發現不同規格穴盤及不同芽孢桿菌組合添加對根際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和豐富度表現不同。整體上,根際土壤的細菌群落大于真菌群落,無論是數量還是豐富度。研究表明,土壤中添加微生物菌劑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和病蟲害生物防治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5];杜少平等[16]研究發現施用微生物菌劑后,西瓜根區細菌、真菌和放線菌的數量分別顯著增加了61.07%、84.84%、85.31%。
3.2不同處理對西瓜植株根際土壤礦質養分含量的影響
帶有微生物菌劑等添加劑的物質施入土壤后可以促進土壤自我調節功能,提高土壤養分含量[17]。該試驗結果表明,西瓜植株根際土壤礦質元素含量為Cagt;Kgt;Fegt;Mg,極差分析結果表明,保水劑對根際土壤K、Ca和Fe的影響最大,施用顆粒型保水劑可以顯著提高西瓜植株根際土壤中K、Ca和Fe的含量;而添加劑對幼苗Mg的影響最大,解淀粉芽孢桿菌復配殼寡糖香菇多糖的效果更加顯著。聶暉等[18]研究發現土壤菌劑和保水劑的添加可以提高土壤養分和酶活性,這與研究結果一致。
3.3不同處理對成熟期西瓜植株礦質養分含量的影響
該試驗結果表明,各處理的西瓜植株礦質元素含量不一致,為Mggt;Kgt;Fegt;Sgt;P,根據極差分析結果,保水劑對幼苗K含量的影響最大,施用顆粒型保水劑可以提高西瓜植株K含量,而添加劑對幼苗P和S的影響最大,解淀粉芽孢桿菌復配殼寡糖香菇多糖的效果更加顯著,穴盤對西瓜幼苗Mg和Fe的影響最大,Mg和Fe是促進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質,對提高西瓜產量、品質有重要作用[19];21孔穴盤表現較好,這可能是由于較多基質體積促進了植物根系生長,進而促進了西瓜植株礦質元素的積累[20]。
3.4不同處理對西瓜產量的影響
該試驗結果表明,添加劑對西瓜產量具有顯著影響。宋希梅等[21]研究表明葉面噴施硒肥、海藻糖可以促進西瓜植株生長,提高西瓜產量及品質;唐開軍[17]探究了不同微生物菌劑對土壤養分和西瓜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劑均可以提高土壤養分及西瓜產量,改善西瓜品質;該研究中,不同添加劑對西瓜產量具有顯著影響,其中菌劑復配生物刺激素表現出最優效果。
4結論
在西瓜穴盤育苗中,使用21孔穴盤育苗、顆粒型保水劑以及解淀粉芽孢桿菌+殼寡糖+香菇多糖組合能有效提高西瓜植株的礦質養分積累和土壤質量。這些處理因素通過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和微生物群落結構,為西瓜植株提供了更適宜的生長環境,從而有助于培育出優質壯苗。在實際生產中,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處理因素,以提高西瓜穴盤育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曉敏,王祿星,宋建宇,等.寧夏西瓜、甜瓜白粉病病原菌鑒定及抗性種質資源篩選[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256(5):83-91.
[2]溫婷,吳靖,蔡軍火,等.叢枝菌根真菌對紅花石蒜植株及根際土壤養分影響[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23,45(5):1196-1207.
[3]魏甲彬,李有清.生物炭添加對根際土壤微生物群落影響研究進展[J].湖南生態科學學報,2023,10(2):101-108.
[4]高燕,葛坤.不同穴盤規格對白菜幼苗生長的影響[J].現代農機,2023(4):72-75.
[5]任志雨,郜永博.椰糠珍珠巖基質的體積對黃瓜幼苗生長和質量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8,46(15):87-89.
[6]鄒超煜,白崗栓,于健,等.保水劑對不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及產值的影響[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5,20(5):66-73.
[7]許俊香,李吉進,孫欽平,等.聚丙烯酰胺型保水劑對西瓜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農學學報,2011(12):34-37.
[8]王子煥,王敏,姚劍澤,等.不同復合菌劑對廢棄采石場土壤的改良效應研究[J].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3,36(4):19-25.
[9]尹仕美,胡春光.生物炭和枯草芽孢桿菌對Cd污染土壤中萱草生長和土壤修復的影響[J].分子植物育種,2023,21(21):7201-7207.
[10]郭曉雯,向貴琴,張發朝,等.生物炭和秸稈還田對咸水滴灌棉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功能差異的影響[J].環境科學,2024,45(6):3571-3583.
[11]TIANLB,ZHANGWL,ZHOUGD,etal.Abiologicalproductof"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QST713strainforpromotingbananaplantgrowthandmodifyingrhizospheresoilmicrobialdiversityandcommunitycomposition[J].Frontiersinmicrobiology,2023,14:1-12.
[12]ORTIZ-LIBANAN,ZOTTIM,BARQUEROM,etal.Anorganicfertilizer‘doped’witha"Bacillus"strainimprovesmelonandpepperyield,modifyingtherhizospheremicrobiomewithnegligiblechangesinthebulksoilmicrobiome[J].Agronomy,20212(11):1-24.
[13]LIUZS,XIAOJW,ZHANGXC,etal.Influenceof"Bacillussubtilis"strainZ-14onmicrobialcommunitiesofwheatrhizosphericsoilinfestedwith"Gaeumannomycesgraminis"var.tritici[J].Frontiersinmicrobiology,20213:1-16.
[14]SENKOVSM,NIKOLAJEVAV,MAKARENKOVAG,etal.Influenceof"Trichodermaasperellum"and"Bacillussubtilis"asbiocontrolandplantgrowthpromotingagentsonsoilmicrobiota[J].Annalsofmicrobiology,20271(1):1-10.
[15]劉京偉,李香真,姚敏杰.植物根際微生物群落構建的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報,20261(2):231-248.
[16]杜少平,唐超男,馬忠明,等.不同微生物菌劑對旱砂田西瓜生長和微生物區系的影響[J].寒旱農業科學,2022(10):57-61.
[17]唐開軍.不同微生物菌劑對土壤養分和西瓜生長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23,51(18):156-158,161.
[18]聶暉,李翀,張金池,等.不同溶巖微生物菌劑與保水劑配比對土壤養分和酶活性的影響[J].水土保持通報,20242(4):107-115.
[19]秦偉,劉震,陳昆,等.硅元素對西瓜生理特征及礦質元素積累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20,26(4):11-14.
[20]王策,謝宏鑫,劉潤進,等.叢枝菌根真菌調控根系構型與礦質元素平衡提高西瓜植株耐鹽性的研究[J].菌物學報,20240(10):2800-2810.
[21]宋希梅,白如意,賈藍溪,等.葉面噴施硒肥、海藻糖對西瓜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瓜菜,2023,36(7):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