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楊金霞,護師,本科
* 通訊作者"陳梅,E-mail:15959138067@163.com
引用信息"楊金霞,陳梅,吳秀華.基于目標執行理念的伴侶參與式多維度護理在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中的應用[J].循證護理,2025,11(1):168-172.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目標執行理念的伴侶參與式多維度護理在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樣方法,于2022年7月—2023年6月選取福建省某三級甲等醫院80例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及配偶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40)。對照組實施術后常規護理,觀察組在目標執行理念指導下實施伴侶參與式多維度護理模式,比較兩組病人術后心理狀況、自我管理能力、睡眠質量、生活質量和并發癥等。結果:干預后,兩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自我管理能力評分、睡眠質量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01)。結論:基于目標執行理念下的伴侶參與式多維度護理有助于改善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負性情緒、睡眠質量,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目標執行理念;伴侶參與;多維度護理;乳腺癌;生活質量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01.030
2020年全球癌癥統計顯示,乳腺癌新發病例約226萬例,占全部癌癥病例的11.7%,成為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1]。化療是乳腺癌術后病人常見的輔助治療方式之一,對抑制癌癥復發和改善疾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但化療相關的外周神經毒性和其他毒副作用會造成病人感知功能障礙,損傷精細運動能力,嚴重者會被迫停止治療,進而影響療效[2?3]。研究發現,11%~80%的乳腺癌化療病人在結束化療后的1~3年持續存在神經毒性癥狀[4]。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需要堅持長期康復運動以保證生活質量,病人與配偶協調康復運動可以為病人提供情感支持,同時提高康復依從性,增強信心,提高其自我管理行為[5?6]。目前,配偶參與乳腺癌病人術后康復程度不夠,前期研究集中在癌癥夫妻雙方照護支持、溝通和需求等內容[7?8]。如何提高配偶參與病人術后康復護理進程一直是臨床關注重點。目標執行理念指導下多維度護理策略可以通過設定預期目標,鼓勵伴侶共同參與病人的康復過程,以協助實現指定目標[9]。目前,在目標執行理念下,伴侶參與多維護理模式已在哮喘[10]、重癥肺炎[11]等病人群體中應用。本研究探討伴侶參與目標執行理念的多維度照護在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中的應用價值,以期為臨床護理干預以及居家護理提供指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福建省某三級甲等醫院2022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病人及其配偶作為研究對象。病人納入標準:1)女性,滿足《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9年版)》診斷標準;2)術后首次化療;3)溝通能力正常、意識清楚、病情穩定者;4)病人了解病情,同意參加本研究。病人排除標準:1)非原發性乳腺癌者;2)既往存在精神、神經疾病史者,或有嚴重認知、心理功能障礙者;3)伴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或其他嚴重疾病者;4)預估生存時間≤6個月或中途退出者。配偶納入標準:1)認知正常、意識清楚,有正常文字書寫和表達能力;2)知情且自愿參與本研究。配偶排除標準:1)患有精神疾病;2)患有慢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兩組病人、配偶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表2。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編號:K2021?084?01)。
1.2 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干預。1)由責任護士向病人及家屬進行圍術期的藥物、飲食、運動指導,發放知識手冊,進行健康宣教并講解注意事項;2)康復鍛煉:進行實踐教學并發放康復鍛煉手冊;3)心理指導:對有緊張、焦慮、擔憂等負性情緒的病人,給予心理安慰;4)出院指導:建立微信群,定期詢問病人康復情況,及時解答病人提出的問題并提醒病人復查。
1.2.2 觀察組
實施伴侶參與目標執行理念的多維度照護。
1.2.2.1 成立多維度照護小組
主要成員包括1名腫瘤護理專家(小組組長,負責方案的制訂、實施指導、效果評價和質量控制)、1名心理治療師(協助制定方案、對小組成員進行心理學培訓)、3名責任護士(工作年限gt;5年,負責實施干預方案、發放及回收問卷)和1名護理科研組成員(協助問卷發放、回收,數據整理分析)組成。前期對小組成員進行知識技能培訓,培訓內容包括:乳腺癌圍術期護理要點、心理護理、伴侶參與目標執行理念的多維度照護的理論等。小組成員考核通過后方可實施。
1.2.2.2 護理干預
經過文獻回顧結合臨床實際,形成干預初稿。由責任護士對10名研究對象進行預試驗,然后經專家咨詢和小組討論形成干預方案終稿。干預前,由小組成員與病人進行溝通,闡述干預的重要意義和必要性,取得病人理解支持,了解病人需求。干預時間持續2個月,每周干預1次,每次20~30 min,責任護士負責干預后溝通,評估干預效果,整個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均保證有干預小組陪伴病人全程參與。主要內容如下。1)信任與溝通:旨在建立醫患信任,同時打破夫妻隔閡。護士提前了解病人基本信息,通過一對一、面對面會談,雙方互相介紹,護士就康復鍛煉意義、夫妻協調參與優勢等分別與病人及配偶進行交流,獲得雙方的認可和支持。2)明確問題。引導病人和配偶感知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自身真實需求,護士通過“您感覺化療后是否有變化,怎么看待化療期間康復訓練”等問題,記錄病人病情、身心等各方面真實感受和需求,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況和需求,發現潛在問題,從而確定管理目標。通過對配偶提問“是否愿意參與陪伴康復,想了解病人哪方面情況”等問題,對病人和配偶進行宣教。整理目前存在的問題,結合病人的需求,制定康復運動、日常飲食、化療藥物管理以及不良反應應對等干預內容。3)鼓勵情感共鳴。通過詢問病人和配偶“您需要對方為自己做什么”“最在意對方什么”等問題,幫助病人分析心理變化,提出應對方案,強調夫妻角色在康復中的重要性,加強夫妻雙方情感言語訓練,營造夫妻私密空間,鼓勵敞開心扉,交換意見。4)制定干預計劃。基于病人夫妻需求的干預方案,其決策權在病人夫妻,鼓勵其自己設定康復目標和進程,醫護人員就康復鍛煉時長、周期、頻率、方法、伴侶參與式注意要點等內容提供專業指導意見。對前期確定的夫妻問題,給予專業指導,著重指導伴侶如何配合醫護人員完成病人康復計劃。本研究推薦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開展八段錦康復訓練,在住院期間對病人與伴侶開展一對一現場教學,后續以視頻形式分享微信康復訓練小組,每天以微信提醒形式督促病人夫妻共同做八段錦半小時,每周5次,每周末錄制1次鍛煉視頻提交微信群組。5)效果反饋檢驗。為病人夫妻分別設立康復訓練日記本,記錄康復內容以及體驗,鼓勵夫妻每周交換記錄本了解對方感受。每周檢查1次視頻錄制情況,鼓勵病人夫妻與前1周鍛煉內容進行對比,針對消極體驗或鍛煉問題,由醫護人員介入探查原因給予對應指導,不斷優化調試干預方案內容,配合病人夫妻訓練2個月。
1.3 評估工具
1)一般資料調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內容包括年齡、家庭月收入、居住地、文化程度等。2)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2]:量表共17個條目,條目1~3,7~11,15,17對應分值為0~4分,條目4~6,12~14,16對應分值為0~2分,總分0~54分。得分越高代表抑郁程度越重。gt;24分為嚴重抑郁,17~24分為中度抑郁,7~16分為輕度抑郁,lt;7分為正常,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714。3)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3]:共14個條目,每個條目以0~4分計分,總分為0~56分。得分越高代表焦慮程度越高,≥29分為嚴重焦慮,14~28分為中度焦慮,7~14分為輕度焦慮,lt;7分為正常。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35。4)自我管理能力量表(Evaluation of Self Care Ability,ESCA)[14]:包括特殊情況處理、注意休息、合理飲食、功能鍛煉、正確用藥5個維度,各項計分為0~5分,得分越高提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強,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65。5)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15]:選擇其中睡眠效率、睡眠質量、睡眠障礙、睡眠時間、入睡時間5個指標測評,各項以0~3分計分,得分越低提示睡眠質量越理想。6)生活質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QLQ?C30)[16]:包括情緒功能、軀體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5個方面,計分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理想。7)并發癥:記錄出血、術后感染、皮下積液發生例數。
1.4 資料收集與質量控制
由責任護士和護理科研組成員在接受培訓、了解研究內容后進行問卷發放。病人自行填寫問卷,不方便填寫者由護理科研組成員為病人代讀問卷詢問后填寫。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HAMD評分、HAMA評分比較(見表3)
2.2 兩組干預前后ESCA評分比較(見表4)
2.3 兩組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見表5)
2.4 兩組干預前后QLQ?C30評分比較(見表6)
2.5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見表7)
3 討論
乳腺癌術后病人面臨乳房缺失、手術瘢痕、自我形象混亂等問題,可能導致自卑和自尊心下降[17];腋窩淋巴結清掃術破壞淋巴循環系統,影響患側上肢功能,病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礙[18];術后化療帶來的毒副作用會進一步損傷病人日常活動能力,伴侶在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心理支持、情感寄托和康復訓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本研究基于目標執行理念的伴侶參與式康復鍛煉,有助于改善病人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病人HAMD評分、HAMA評分較干預前均下降,且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01),此結果與葛萌等[20]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伴侶照護是病人感受家庭支持的重要因素[21],夫妻陪伴照護中會增加雙方的親密度和溝通機會,對緩解病人術后疼痛、軀體緊張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來自配偶的支持能夠促進病人樂觀積極治療態度[22]。此外,作為病人親密照護者,病人更傾向于同伴侶交流,伴侶能夠及早察覺病人的心理變化,采取有效干預或求助,從而盡早預防或控制病人負性情緒,對其心理應激起到緩沖作用[23]。因此,應重視并鼓勵伴侶參加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康復鍛煉照護,提高伴侶參與照護的能力。本研究發現,干預后,觀察組病人在功能鍛煉、特殊情況處理、用藥、飲食和休息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這可能因為伴侶陪伴照護可以提高病人康復信心,引導病人調整心態,樂觀看待疾病創傷。此外,伴侶參與式康復鍛煉有利于督導病人康復訓練的依從性,加速病人術后化療活動能力[24]。本研究發現,干預后,觀察組病人QLQ?C30評分、PSQI評分優于對照組(Plt;0.001),表明伴侶參與照護有助于改善乳腺癌病人術后的睡眠及生活質量。伴侶對病人的生活更為熟悉,對病人需求了解程度更深,伴侶參與式照護有助于提高夫妻在化療藥物管理、康復鍛煉、飲食指導等方面的溝通程度,伴侶更方便為病人提供滿足需求的照護內容,對促進病人舒適,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25]。同時,生活質量與睡眠質量密切相關,生活質量的提高會促進病人入睡,提高病人睡眠質量[26]。此外研究發現,睡眠障礙是癌癥的危險因素,癌癥術后病人睡眠障礙會刺激癌癥復發[27]。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病人在伴侶參與目標執行理念的多維度照護下,術后僅有2例發生并發癥。這主要是在伴侶的監督指導、有效獎懲下以及心理積極變化的共同作用下,病人的功能鍛煉依從性得到提升,有效緩解了患側淋巴水腫、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等癥狀,改善了患肢的功能障礙情況。
4 小結
本研究通過基于目標執行理念的伴侶參與多維度護理干預,明顯改善病人焦慮、抑郁情緒,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和睡眠質量,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由于本研究干預周期較短,尚未將康復運動指標進行量化分析,未來應該擴大樣本量,開展長周期干預以驗證方案效果。
參考文獻:
[1] SUNG H,FERLAY J,SIEGEL R L,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CA Cancer J Clin,2021,71(3):209-249.
[2] 別敏娟,胡君娥,向艷華,等.化療所致周圍神經毒性評估和管理的證據總結[J].中國臨床護理,2021,13(9):552-557.
[3] SELVY M,PEREIRA B,KERCKHOVE N,et al.Long-term prevalence of sensory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for 5 years after adjuvant FOLFOX chemotherapy to treat colorectal cancer:a multicenter cross-sectional study[J].J Clin Med,2020,9(8):2400.
[4] 陳茜,胡露紅,孫玲,等.多學科協作背景下乳腺癌化療外周神經毒性癥狀護理方案的構建與應用[J].護理學報,2023,30(8):34-38.
[5] JIANG M Y,MA Y X,YUN B,et al.Exercise for fatigu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an umbrella re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J].Int J Nurs Sci,2020,7(2):248-254.
[6] MONTA?O-ROJAS L S,ROMERO-PéREZ E M,MEDINA-PéREZ C,et al.Resistance training i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a systematic review of exercise programs[J].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20,17(18):6511.
[7] 楊佳,李紅梅,張俊,等.中青年乳腺癌患者配偶夫妻疾病溝通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22,37(24):51-55.
[8] 劉英,甄倩,王曉莊,等.乳腺癌患者和配偶的創傷后成長及與積極心理資本的關系[J].中華護理雜志,2023,58(7):794-799.
[9] 王梅,蔡幸娟,黃彩妹.股骨頭壞死置換術患者引入認知目標執行理念的多維度照顧策略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26):2022-2027.
[10] 楊園園,謝爽,張繁,等.目標執行理念的階段性行為干預在支氣管哮喘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21):9-12.
[11] 孫永玲,沈詠芳,李湘花.目標執行理念指導下多維護理策略在重癥肺炎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21):119-122.
[12] 趙靖平,鄭延平.Hamilton抑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2,6(5):214-216;238.
[13] 王純,楚艷民,張亞林,等.漢密爾頓焦慮量表的因素結構研究[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1,21(5):299-301.
[14] SMITH D,FAIRWEATHER-SCHMIDT A K,HARVEY P,et al.Does the Partners in Health scale allow meaningful comparisons of chronic condition self-management between men and women?Testing measurement invariance[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9,75(11):3126-3137.
[15] 顧芬,黎金玲,孫春燕,等.肺高血壓住院患者睡眠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6,23(13):35-37.
[16] QEDAIR J T,AL QURASHI A A,ALAMOUDI S,et al.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life(QoL)"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using QLQ-30 and QLQ-CR 29 at King Abdulaziz Medical City,Jeddah,Saudi Arab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2022,2022:4745631.
[17] 楊翠蓮,高麗,王小嬌,等.乳腺癌患者夫妻對治療相關身體變化體驗和二元應對質性研究的Meta整合[J].護理學雜志,2023,38(6):4-10.
[18] 雷靜,李金花,陳婕君,等.乳腺癌術后上肢功能障礙評估工具的研究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2,19(20):3055-3059.
[19] 李蕾,陳麗,吳春亞.夫妻共情對青年乳腺癌患者與配偶自我表露及親密關系的交互影響[J].護理學雜志,2022,37(18):75-78.
[20] 葛萌,孫偉偉,溫玉娟.授權教育聯合放松式心理護理對乳腺癌患者情緒和術后生活狀態的影響[J].臨床醫藥實踐,2022,31(9):710-715.
[21] 陳玉蓮,陳燕娥,溫云花等.伴侶陪伴參與的親情干預對卵巢良性腫瘤患者術前心理應激、術后疼痛感知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2,30(8):1786-1789;1794.
[22] 成香,杜若飛,周會月,等.結直腸癌造口患者夫妻疾病溝通體驗的質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21,56(5):721-726.
[23] 章立楠,邵薇娜,趙港美.乳腺癌化療患者配偶認知行為調查及其與患者生命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14):3301-3304.
[24] SAMUEL S R,GANDHI A R,KUMAR K V,et al.Pedometer-based exercise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receiving chemotherapy--a systematic review[J].Indian J Palliat Care,2020,26(1):105-109.
[25] VALENTE M,CHIRICO I,OTTOBONI G,et al.Relationship dynamics among couples dealing with breast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J].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21,18(14):7288.
[26] 杜吉利,周小丹,遲會,等.老年高血壓患者社會支持對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0):2555-2556.
[27] MOGAVERO M P,DELROSSO L M,FANFULLA F,et al.Sleep disorders and cancer: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Sleep Med Rev,2021,56:101409.
(收稿日期:2024-02-22;修回日期:2024-10-10)
(本文編輯"張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