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采用描述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對愛爾蘭高考中文試題的規律進行總結,發現其具有題目難度增加、英語作答題目比重高、與本土文化相融合、重視漢字結構的考查等特點,并分析其對提升學生中文水平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作用。
[關鍵詞] 愛爾蘭高考;中文考試;國際中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 G424.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654(2025)01—087—008
一、研究背景
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其中英國、澳大利亞、泰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已將中文作為高考科目之一,高考中文是國際中文本土化的重要標志。愛爾蘭有著較高的教育水平,其教育體系和教育機構在全球范圍內都備受認可。愛爾蘭實行12年義務教育,初、高中教育階段共有711所學校,學生人數達到38萬,超過80%的適齡學生能夠順利完成這一階段的學業[1]。愛爾蘭高中階段的學生年齡在16到18歲之間,高中的第一年為過渡年,這一年學校提供豐富多樣的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在各種不同的學科中找到自己未來的學習方向。除數學、物理和歷史等常規課程外,還提供多種語言課程,如法語、西班牙語、中文等。此外,有些學校也提供一些興趣課程,如商業、烹飪、電焊等。在愛爾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是否參與過渡年的學習,因此,愛爾蘭高中的學制是兩年或者三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中的最后兩年,學生可以選擇三種不同的畢業方式。第一是獲得普通畢業證書(Leaving Certificate),學生為參加愛爾蘭高考做準備,以便進入高等教育機構繼續深造。第二是獲得職業教育證書( Leaving Certificate Vocational Programme),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使他們能夠迅速進入職業技術領域工作。第三是獲得應用類畢業證書(Leaving Certificate Applied),為學生提供生活技能、藝術、社會教育、語言等通識教育,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成人生活和職業領域,學生不再進入大學深造[2]。本文的研究重點是第一種,以進入大學繼續學習為目的的考試,即愛爾蘭高考。
中文納入高考科目始于2017年,愛爾蘭教育部發布了《語言連接——2017—2026年愛爾蘭教育中的外語戰略》(Languages Connect—Ireland’s Strategy for Foreign Languages in Education 2017-2026),提出自2020年起中文作為高中生外語選修課程之一的計劃。2020年,愛爾蘭國家課程與評估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頒布了高考中文大綱。該大綱明確指出,愛爾蘭的年輕一代正成長在一個多語言、多元文化的社會,學習多種語言不僅能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還有助于培養他們欣賞不同國家文化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交際技能,豐富他們的休閑娛樂生活,并增加未來就業機會。多語言的教育政策不僅可以增強社會凝聚力,還能夠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此外,作為一種學習工具,語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他教育領域的知識,如數學、科學等[3]。2022年,愛爾蘭高中生首次可以在高考中選擇中文作為一個考試科目[4],這一舉措標志著中文正式被納入愛爾蘭國民教育體系,為學生提供了更廣泛的教育選擇和機會,以拓寬其全球化視野,提升其綜合素養。據愛爾蘭國家考試委員會(State Examinations Commission)官方公布的數據,2022年,共有280名考生參加高考中文;2023年,參加高考中文人數為335,同比增長19.64%[5]。
本研究通過對愛爾蘭高考中文的試題進行深入分析,以便進一步理解愛爾蘭高考中文的特點和需求,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設計,進而探索出中文在愛爾蘭可持續發展的專業性標準化路徑,推動中文在愛爾蘭的本土化發展。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是由John W. Creswell[6]提出的教育評估領域研究方法,研究者細致地描繪和解釋數據集的特征,通過對試題的具體內容進行詳細審查,包括題目類型、難度、內容和結構,評估試題的特點與挑戰。
三、試題分析
在當前全球化語境下,中文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評估與測試日益得到關注。作為評估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愛爾蘭高考中文不僅是對學生中文掌握情況的全面考查,也反映了中文教育在愛爾蘭的發展趨勢。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愛爾蘭高考中文試題的組成結構,探討其如何全面衡量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并與《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以下簡稱《等級標準》)進行比較。通過描述性方法,揭示其在評估學生中文能力方面的特點和效果。
(一)試題組成
愛爾蘭高考中文(Leaving Certificate Mandarin Chinese)由口語、聽力、筆試構成。這三個評估組成部分均由國家考試委員會進行管理和評估,旨在全面測評學生的中文語言使用能力。愛爾蘭高考中文共分為兩個級別,即普通級和高級,難度分別對標《歐洲語言框架體系》(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的Pre-A1和A1,兩個級別對分數的分配方式有所不同。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接受性技能的發展通常先于產出性技能的發展,即聽先于說,讀先于寫。因此,普通級分數的更大比例來源于接受性任務,而高級更多的分數來自產出性和互動性任務(見表1)。
口語考試旨在評估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其中一部分的重點是對《高考漢語課程:學生語言檔案指南》(Student Language Portfolio: Guidelines for Students Leaving Certificate Mandarin Chinese,以下簡稱《語言學習檔案》)的討論。口語考試具體評估的能力包括:以準確、流利和復雜的方式使用中文,參與口頭接受、互動、產出和調解;展示對中文社群和文化的認識;討論《語言學習檔案》中的文本,以反映他們的語言學習歷程中的多語言和多文化維度。而聽力、閱讀和寫作旨在評估學生的聽力接受、書面接受、書面產出和調解能力,這些能力在高級和普通級的考試中都有所體現[4]。愛爾蘭高考中文的評估構成和考試形式綜合反映了學生的中文語言使用能力,全面衡量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以及對中文本身和中國文化的理解。這一評估系統對于愛爾蘭中文教育的本土化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試題分析
1.口語考試
口語考試的考試形式為結構化面試,考官和考生一問一答,這種形式便于考官評估學生的即興回答能力和語言流暢度。考試內容通常要求考生圍繞3個特定話題作答,考官可根據話題,適當延伸相關問題。通過模擬真實生活場景,考查學生如何在實際交流中使用中文。2023年的三個話題分別為:我的愛好,我住的地方,明年的計劃。這些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另外,考官可能還會就《語言學習檔案》中記載的內容與考生進行討論。一般來說,口語考試沒有統一的確切問題,每位考生的作答話題相同,但具體作答問題可能不同。考官能夠更好地根據每位學生的表現調整問題的難度和深度。考試總時長為12~15分鐘,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需要快速組織思路并清晰表達,這對語言組織能力和心理調控能力都是一種挑戰。
2.聽力考試
愛爾蘭高考中文聽力考試旨在考查考生的中文輸入理解能力,因此,所考試題皆為英語提問,英語作答。聽力考試試卷分為普通級和高級,兩個等級試卷設置的相同點主要有:考試時間同為40分鐘,考試題目從A到F共六個部分,考生所聽材料內容相同。普通級和高級試卷的區別主要在于:第一,總分值不同。普通級總分值為120分,高級為100分。第二,A到F中每個部分的題量、題型不同。普通級題目數量多,選擇題比例大,分值高。高級題目數量相對較少,問題更難,對考生細節信息捕捉能力要求更高,簡答題比例大。由此可見,聽力考試中普通級和高級的區別不在于聽力文本本身,而在于對相同文本的理解能力和信息捕捉的準確度。2022年和2023年的聽力文本包括日常對話、自我介紹和通知等內容。為了更準確地分析聽力文本的難度,將聽力文本與《等級標準》進行對接,結果如表2所示。
通過對比發現,2023年的文本在漢字數量、不同漢字數和詞匯總數上有所增加。兩年的文本都主要使用初級詞匯,但2023年的文本中一級詞匯比例略有下降,而二級詞匯比例上升。這表明雖然詞匯難度總體上以初級為主,但2023年的文本詞匯在難度上略有提升。
3.閱讀與寫作
表3和表4展示了2022年和2023年高級和普通級別試卷的關鍵組成部分。
可以發現:第一,閱讀部分的分值在2023年有所增加,這反映了考試對中文閱讀能力重視程度的提升,強調通過閱讀來增強獲取和理解信息的能力,以適應實際語言應用場景。第二,題型出現變化,高級試卷中增加必答題,強調了學生中文應用能力的全面性。第三,文本內容的變化,2023年試卷中不同漢字的數量有所增加,通過更多樣化的漢字和詞匯來提高考試的挑戰性。第四,寫作部分題型相對穩定,表明了寫作能力在考試中的核心地位,強調了寫作作為中文能力綜合體現的重要性。通過給定的題目范圍和三選一的題型,鼓勵學生在有限的選項中展現個性化的思考和創造性的表達。總體來說,愛爾蘭高考中文試題在2022年和2023年整體結構變化不大。2023年普通級試題結構如圖1所示。
(三)試題特點
通過深入分析愛爾蘭高考中文試題的特點,能夠進一步了解試題的變化趨勢以及其后的教育意圖,這有助于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優化教學策略和評估體系,確保教育評估的公平性和適應性,同時也有助于加深對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理解。
1.題目難度增加
隨著愛爾蘭教育部對中文學習重視程度的提高,高考中文的題目難度也在逐年增加,這一變化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考試總時長保持不變,但題目數量有所增加,尤其是閱讀部分,這就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處理更多信息。其次,在2023年的考試中,中文文本長度有顯著增加,而且難度也有所提升,聽力文本漢字總數相比2022年增加了59%。文本中的詞匯難度加大,說明考試更加注重評估學生的中文深度理解與應用能力。圖2和圖3是2022年和2023年聽力文本的對比分析。
同樣,如圖4和圖5所示,與2022年相比,2023年閱讀部分文本中漢字的總數明顯增多;此外,文本中的一級詞匯減少,二級詞匯增多。這些特點均表明閱讀測試的難度有所提升。
2.英語作答題目比重高
愛爾蘭高考中文試題類型主要包括:選擇、判斷、回答問題(英文作答、中文作答)、寫作。以2023年普通級為例,所有題型中,選擇題占35%,判斷題12.5%,英語作答40%,遠高于中文作答的12.5%。這樣的設置反映了愛爾蘭中文教育的實際需要,即不僅要學習中文,還要能夠在中英文之間進行有效的語言轉換。另外,英文作答比重高也與該考試主要考查學生整體中文水平在pre-A1 和 A1的初級水平有關。
3.與本土文化相融合
在愛爾蘭高考中文的設計中,引入銀行節(Bank Holiday)、奶酪、游行等愛爾蘭本土文化特色內容,不僅體現了對文化多元性的尊重和教育創新,也旨在加強建立中西文化交流。這種設計策略既促進了學生對中國文化的學習和了解,也鼓勵他們從自身文化出發,探索與中國文化的共性和差異,進而增強跨文化理解和溝通能力。這不僅為學生的全球化未來打下基礎,也促進了當地與華人社區的交流與融合,有助于構建更加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
4.重視漢字結構的考查
漢字書寫一直是中文學習中的難點。在多數中文考試中,特別是初級中文學習者的考試中,對漢字書寫的考查不多也不深入,例如HSK考試一級和二級均沒有漢字考查,直至HSK三級考試最后幾道題才出現了漢字考查,但題目數量僅占整張試卷試題總數的12.5%。而愛爾蘭高考中文中除了專門的中文寫作部分外,閱讀部分中還考查了漢字偏旁部首,乃至其含義,表明了對學生掌握漢字結構和書寫能力的高度重視。例如,2023年高級考試中出現如下試題:
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table below.You will find the characters for the first column in the poem above.(請填寫下表中的空格。你會找到上面的詩中第一欄的漢字。)
[Character in the
letter
(Answer in Chinese) Meaning of the
character
(Answer in English) Radical of the
character
(Answer in Chinese) Meaning of the
radical
(Answer in English) 園 Late/evening 刂 wood ]
這種做法不僅考查了學生的記憶和理解,也強調了漢字學習的重要性,提高了學生對漢字美學和結構的認識。
參考文獻:
[1]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愛爾蘭(2022版) [EB/OL].[2023-3].https://www.mofcom.gov.cn/dl/gbdqzn/upload/aierlan.pdf.
[2] CITIZENS INFORMATION CENTER. Overview of the Irish Education System [EB/OL]. [2022-12-13]. https://www.citizensinformation.ie/en/education/the-irish-education-system/overview-of-the-irish-education-system/#09a6fc.
[3] DRAFT LEAVING CERTIFICATE MANDARIN CHINESE SPECIFICATION [EB/OL]. [2019-11]. https://ncca.ie/media/4154/draft-leaving-certificate-mandarin-chinese-specification.pdf.
[4] LANGUAGE CONNECT. Leaving Cert Chinese [EB/OL]. [2020]. https://languagesconnect.ie/leaving-cert-chinese-faqs/.
[5] LEAVING CERTIFICATE 2023 PROVISIONAL NATIONAL STATISTICS [EB/OL]. [2023]. https://www.examinations.ie/statistics/.
[6] JOHN W CRESWELL.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 [M]. SAGE Publications, 2017.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Examination Questions in the Irish Leaving Certificate
Huang Xiao1" Guo Rongrong2" Huang Junyi3
1 Confucius Institute at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2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Ireland, T12K8AF
3 Confucius Institute at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Abstract: Utilizing descriptive analysis, this study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xam questions in the Irish Leaving Certificate so a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significance i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Irish Leaving Certificate, Chinese Exams,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責任編輯:吳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