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管理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高質量作業管理是落實“雙減”、實現學校教育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也給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創新帶來新機遇。眉縣城關中學高度重視作業管理與研究,以“一本制”“作業反饋記錄本”等作業管理辦法為突破口,嚴格控制作業量,大力提升作業效益,撬動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促進教育教學科學減負,增效提質。
推行作業“一本制”。經過不斷實踐研究反思調整,我校牢牢抓住作業管理這個牛鼻子,創新“一本制”作業管理,要求學生把預習作業、隨堂練習、知識整理、課后精練、糾錯均在同一個作業本上呈現,強調接受知識的三個環節(即質疑、鞏固和運用)都由學生自主自覺完成,既節約學習時間,實現學習過程的連貫,還減少了教師檢查批閱次數,一本作業覆蓋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
創制“作業反饋記錄本”。學校創制“學生作業反饋記錄本”。作業完成前,學生將各科家庭作業內容登記在反饋記錄本上,并標注各科作業的預計完成用時;作業完成后,學生標注各科作業的實際完成用時和總計完成用時,由家長簽字確認,便于家長了解家庭作業內容,督促孩子在家完成課后學習任務;第二天返校后,學習委員負責收集全班同學的“學生作業反饋記錄本”并完成基礎的統計工作。
在此基礎上,各班建立由班主任、學習委員、各科課代表組成的作業管理小組,小組負責觀察和分析全班作業完成情況,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與科任老師協商對作業安排實施動態調整。教務處不定期檢查記錄本,如檢查中發現布置作業量超出規范要求,第一時間與科任教師談話反饋,提出調整意見并跟蹤調研調整結果,將“減負”落到實處。除通過作業反饋記錄本嚴控家庭作業總量外,學校還要求教師分層布置作業,杜絕“一刀切”,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學力學生的學習需求。
豐富作業形式。多樣化的作業形式,如探究性作業、實踐性作業、綜合性作業等,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和發展能力的機會。學生不再局限于書面作業,能夠激發學習興趣。
通過作業“一本制”、“學生作業反饋記錄本”、豐富作業形式等管理舉措,教師能夠更好地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作業。這不僅讓學生在課后能夠有針對性地鞏固知識,也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更準確的反饋。教師根據學生作業中反映出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
密切家校合作。高質量作業管理的有效實施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學校通過“一本制”“作業反饋記錄本”加強了家校合作,爭取家長的支持和參與。家長可以通過參與作業評價、監督學生完成作業等方式,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與學校共同助力學生成長。
(作者單位:寶雞市眉縣城關中學)